首页 / 正文

射义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苹为节;士以采繁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时也;采苹者,乐循法也;采繁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子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职为节。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功成则国安。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

故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君臣相与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有存者。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进爵绌地是也。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

猜你喜欢
  小雅·甫田之什·佚名
  少仪·戴圣
  卷七十四·湛若水
  春秋阙如编卷二·焦袁熹
  卷七·赵汸
  第二十一卦:《噬嗑卦》·佚名
  (九)朱子论宇宙之仁·钱穆
  (八)泰伯篇·钱穆
  译文 卷八 治体·朱熹
  文公·文公六年·左丘明
  卷十三·佚名
  海外读书杂记·胡适
  楞严经卷第一文句·智旭
  现大神变品第二十·佚名
  佛说菩萨逝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16 ·佚名

    赵蕃 斯远生日 下湖有隐人,卜筑自厥先。 官曾驾高车,屋乃无修椽。 究观诸郎贫,固知大夫贤。 籯虽乏黄金,家故余青毡。 其季我与游,于今几何年。 文得南润赏,经从晦翁伟。 味有陆子同,誉由吾

  • 卷四十四·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四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步陈集【起乙未正月尽五月】谢病归来杜门七百日矣不得已而作闽游忆戊寅春夏间偕朱丈竹垞南行今往还仍取此路东坡诗云团团如磨牛步步踏

  • 卷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九霞类五言古早望海边霞      【唐】李 白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岀红光散分辉照雪崖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晓发飞鸟驿晨霞满天少刻大雨呉谚云朝霞不出门

  • 卷一百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五十刘长卿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新安从此【一作兹】始桂檝方荡漾囘转百里【一作里闾】间青山千万状连崖去不断对岭

  • 第九场·田汉

    报告员:新群那天晚上救回了那个因偷人剩饭而挨打的小毛头,这孩子成了她的学校的第一个学生。一个颇大的前楼现在成为弄堂小学的筹备处,也是现在新群的工作、生活的地方。〔新群正在辛勤地写钢板,外面小孩踢球,一个小皮球从

  • 國語卷第二·韦昭

      周語中   1 襄王十三年〔一〕,鄭人伐滑〔二〕。王使游孫伯請滑〔三〕,鄭人執之〔四〕。王怒,將以狄伐鄭〔五〕。富辰諫曰:「不可。〔六〕古人有言曰:『兄弟讒鬩、侮人百里〔七〕。』周文公之詩曰:『兄弟鬩于牆,外禦其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七·乾隆

      隋【起文帝开皇元年辛丑至恭帝侗皇泰二年己夘凡四帝三世共三十九年】  髙祖文皇帝  姓杨氏名坚【小名那罗延】农华隂人汉太尉震之后【震九世孙元夀为后魏武□镇司马因家焉】父忠【元夀之元孙】仕魏及周以功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三·阿桂

    三月丁未上谕军机大臣曰前年阿尔泰恐有奸人至内地探聼信息故禁絶番人进口朕思所办原未妥协番民每嵗下坝佣人借以糊口几视为常业若因征勦小金川禁止佣工致失谋生恒业实为非计朕意下坝一事似应仍循其旧且三杂谷与小金川

  • 世家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三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宣王二。○(辛亥)三年春正月癸酉朔王在元。丁丑王命月饭僧三千于旻天寺卒岁为期。庚辰元武宗崩。庚子以王命遣刷卷别监于诸道。元遣使

  • 卷三 三之二·孔颖达

    《蝃蝀》,止奔也。卫文公能以道化其民,淫奔之耻,国人不齿也。不齿者,不与相长稚。○蝃蝀,上丁计反,下都动反。《尔雅》作“螮蝀”,音同。长,丁丈反。[疏]“《蝃蝀》三章,章四句”至“不齿”。○正义曰:作《蝃蝀》诗者,言能止当时

  •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第十九·晏婴

    叔向问晏子曰:“正士之义,邪人之行,何如?”晏子对曰:“正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通则事上,使卹其下,穷则教下,使顺其上;事君尽礼行忠,不正爵禄,不用则去而不议。其交友也,论身义行,不为苟戚,不同则疏而不悱;不毁进于君,不

  • 第十章 9·辜鸿铭

    席不正,不坐。辜讲日常生活中,如果做垫子的席子没有规规矩矩放好,孔子是不会坐上去的 席子上的。)">。

  • 将理第九·尉缭

    理,指治狱之事,理官,相当于现代的法官。古代兵刑合一,将领要兼管听讼断狱。所以篇首就说:&ldquo;凡将,理官也。&rdquo;继之指出,执法必须公正廉明,反对徇私舞弊,刑讯逼供,株连无辜等危害国家人民的行为。50、凡将理官也,万物之主

  • 卷三十·道世

    △住持灾第二十二(此有十部)▲述意部第一夫法不自弘,弘之在人。人通邪正,法逐人讹。将欲住持三宝,必须德行内充。律教一宗,兼先谙究。不惮劳苦,不好声誉,令遐迩道俗,欣心有据。界中行者,慕崇进业。缁素相依,法得久祝故《四分律》

  • 光绪新竹县志·郑鹏云

    台湾地方志。清郑鹏云、陈朝龙、曾逢辰修纂。六卷。鹏云字毓臣,福建永春人。光绪廪生,官淡水厅训导。朝龙有《新竹县采访册》已著录。光绪十八年始修县志,十九年(1893)成书。后因书稿散失,二十三年郑、曾二氏重新厘订,因《

  • 反三国演义·周大荒

    《反三国演义》又名《反三国志》,为民国文人周大荒所撰写的白话文章回体小说。该书据信始作于1919年,1924年起在《民德报》上连载,1930年结集,由上海卿云书局出版。该书从徐庶进曹营一节开始改写了《三国演义》的剧情,褒刘

  • 割台三记·佚名

    本书(一册七九面四七、四○○字)系一集刊,收录罗惇曧「割台记」、俞明震「台湾八日记」及吴德功「让台记」三种,因题称「割台三记」。「割台记」综述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澎割让及台民抗日之经过,文极简略。作者罗惇曧另着「

  • 父子合集经·佚名

    20卷,宋日称等译。彼一切智作是说诸界本来常空寂。如示空拳但有名诳诱愚童实无得。凡愚妄想执为有由於胜义不能解。展转轮回三有中譬如商人迷巨海。尔时世尊知诸天子深心所念。口放净光普照时会。尊者马胜比丘睹是光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