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书传卷四

宋 苏轼 撰

虞书

益稷第五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汝亦昌言者因臯陶之言以访禹也臯陶曰予未有知者犹曰吾不知其他也思日夜賛襄而已賛进也襄上也读如怀山襄陵之襄臯陶之意曰吾不知其他也思日夜进益而已知进而不知退知上而不知下也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者如登高进而不知止虽超太山可也禹亦因臯陶之言而进之曰予何言何言者亦犹臯陶之未有知也又曰予思日孜孜思日孜孜者亦犹臯陶之思日賛賛襄哉也其言皆相因之辞予是以知曰之当为日也伏生以益稷合于臯陶谟有以也夫

臯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昏瞀也垫陷也

予乗四载随山刋木暨益奏庶鲜食

水行乗舟陆行乗车泥行乗輴山行乗樏秦汉以来师传如此且孔氏之旧也故安国知之非诸儒之臆说也四载之解杂出于尸子慎子而最可信者太史公也亦如六宗之说自秦汉以来尚矣岂可以私意曲学镌凿附会为之哉而或者以为鲧治水九载兖州作十有三载乃同禹之代鲧盖四载而成功也世或喜其说然详味本文予乗四载随山刋木则是驾此四物以行于山林川泽之间非以四因九通为十三载之辞也按书之文鲧九载绩用弗成在尧未得舜之前而殛鲧在舜登庸厯试之后鲧殛而后禹兴则禹治水之年不得与鲧之九载相接兖州之功安得通四与九为十三乎禹之言曰娶于涂山辛壬癸甲是娶在治水之中又曰啓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是啓生在水患未平之前也禹服鲧三年之丧自免丧而至于娶而至于子自有子至于止禹而泣亦久矣安得在四载之中乎反覆考之皆与书文乖异书所云作十有三载乃同者指兖州之事非谓天下共作十三载也近世学者喜异而巧于凿故详辩之以解世之惑

予决九州距四海

九州之名川也

濬畎浍距川

畎遂沟洫浍皆通水之道达于川者也

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播种也奏进也鲜食肉食也禹之在山林也与益同之益朕虞也其鲜食鸟兽也其在川泽也与弃同之弃后稷也其鲜食鱼鳖也艰食者草木根实之类凡施力艰难而得者也艰食鲜食民粗无饥矣乃勉之迁易其有无以变化其所居积而农事作矣

臯陶曰俞师汝昌言

禹所谓孜孜者其言至约而近也故臯陶吁而问之禹乃极言孜孜之功効其所建立成就巍巍如此故臯陶曰俞师汝昌言失以一言而济天下利万世可不师乎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

止居也安汝居者自处于至静也防患于微曰几几则思虑周无心于物曰康康则视聼审思虑周而视聼审则辅汝者莫不尽其直也反而求之无意于防患则思虑浅有心于求物则视聼乱思虑浅而视聼乱则辅汝者皆谄而已士之志于用者众矣待汝而作故曰徯志汝既能安居几康而观利害之实是惟无动动则凡徯志者皆应矣夫岂独人应之天必与之邻近臣也帝以其言切而道大故叹曰我独成此非臣谁与共之助我者四邻之臣而助四邻者凡在朝之臣也故曰臣哉邻哉邻哉臣哉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

左右助也助我所有之民也辅翼之也

予欲宣力四方汝为

朝诸侯服四夷凡富国强兵之事也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日日也月月也星五纬之星也辰心伐北辰三辰也山山也龙龙也华虫雉也日也月也星辰也山也龙也华虫也此六章者画之于宗庙之彝樽故曰作会宗彝也藻水草也火火也粉粉也米米也黼斧也黻两已也藻也火也粉也米也黼也黻也此六章者绣之于絺以为裳絺葛之精者也故曰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者通言十二章也上六章绘而为衣下六章绣而为裳故曰作服也自孔安国郑王肃之流各传十二章纷然不齐予独为此解与诸儒异者以虞书之文为正也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在察也忽不治也声音与政通故可以察治否也五言者诗也以讽咏之言寄之于五声盖以声言也故谓之五言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

帝感禹言有臣邻之叹故条四事以责其臣而又戒之曰钦四邻

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竝生哉工以纳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论语曰有耻且格格改过也春秋传曰奉承齐牺古者谓奉牲币而荐之曰承承荐也众顽谗说之人不率是敎者舜皆有以待之夫化恶莫若进善故择其可进者以射侯之礼举之其不率敎之甚者则挞之其小者则书其罪以记之欲其竝居而知耻也此士之有罪而未可终弃者故使乐工采其讴謡讽谏之言而飏之以观其心其改过者则荐之且用之其不悛者则威之夏楚之寄之之类是也

禹曰俞哉

春秋传太子欲杀浑良夫公曰诺哉诺哉云者口诺而心不然也禹之所以然者曰俞而已俞哉云者亦有味其言矣舜举四事以责其臣立射侯书挞等法以待庶顽皆治理也而禹独有味于斯言也者盖其心有所不可于此以为身脩而天下自服也

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

众贤也

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

顽狠之状

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

创惩也惩丹朱之恶辛日娶于涂山甲日复往治水

啓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啓禹子也禹治水过门不入闻啓泣而不暇子也惟大度土工而已

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五服侯甸绥要荒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

州十有二师

师二千五百人一州用三万人九州二十七万人

外薄四海咸建五长

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

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

禹见帝忧谗邪之甚故推广其意曰帝之德光被天下至于海濵草木而况此众贤乎考其言明其功谁敢不从帝不能如是布宣其德以同天下使苗民逆命日进而终无功者岂其脩已有未至也哉故戒之曰无若丹朱傲而歴数其恶曰我惟以丹朱为戒故能平治水土弼成五服今天下定矣而苗犹不即工者帝不可以不求诸己也故曰帝其念哉此禹得之于益班师而归谏舜之词也而説者乃谓禹劝舜当念三苗之罪而诛之夫所谓念哉者岂诛有罪之言乎

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臯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賔在位羣后德让

此堂上乐也戛击柷敔也鸣球玉罄也搏拊以韦为之实之以糠所以节乐虞賔丹朱也二王后故称賔

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鳯凰来仪

此堂下乐也镛大钟也夔作乐而鸟兽舞鳯凰仪信乎曰何独夔也乐工所以不能致气召物如古者以不得中声故尔乐不得中声者器不当律也器不当律则与擿植鼓盆无异何名为乐乎使律能当律则致气召物虽常人能之盖见于古今之传多矣而况于夔乎夫能当一律则众律皆得众律皆得则乐之变动犹鬼神也是以降天神格人鬼来鸟兽皆无足疑者不如此何以使孔子忘味三月乎丹朱之恶几于桀纣罔水行舟朋淫于家非纣而何今乃与羣后济济相让此其难化盖甚于鸟兽也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

舜闻禹谏则曰道我德者皆汝功也今苗民逆命臯陶方祗厥叙而行法焉故夔又进而谏曰鬼神犹可以乐格鸟兽犹可以乐致也而况于人乎此所谓一执艺事以谏者也

帝庸作歌曰勑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熈哉臯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

丛脞细碎也

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帝至此纳禹之谏乃作歌曰天命不可常也待祸福之至而虑之则晚矣当以时虑其微者盖始从禹之谏而取益之言有畏满思谦之意也臯陶飏言曰念哉申禹之谏也曰凡所兴作慎用刑广禹之意也虽成功犹内自省终益之戒也帝之歌曰股肱喜则元首起而百工熙臯陶反之曰良康惰坏皆元首之致也呜呼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而学者不论惜哉

猜你喜欢
  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侍而折其谋第十六·晏婴
  臣道篇第十三·荀况
  大学衍义卷三十一·真德秀
  卷八·程廷祚
  卷四十四·胡广
  卷九·欧阳修
  第50章·老子
  卷二十四·王道焜
  卷十三·刘瑾
  卷十·李光坡
  万善先资集卷四·周梦颜
  聚集品第二十九·佚名
  僧伽吒经卷第四·佚名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二·圆仁
  选佛谱卷第五·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对偶第二十·王骥德

      凡曲遇有对偶处,得对方见整齐,方见富丽。有两句对,(如“帘幙风柔、庭闱昼永”,及“惟愿取百岁椿萱、长似他三春花柳”类)有三句对,(如【蝶恋花】“凤栖梧鸾停竹”类)有四句对,(如“乱荒荒不丰稔的年岁”四段相对类)有隔句对,(如

  • 卷一百六十一·徐世昌

    许庚身许庚身,字星叔,钱塘人。同治壬戌进士,由中书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恭慎。题文恪公送杨迈公中丞还朝诗册三年膏雨颂声驰,敬展先臣述德诗。故里尚留何武爱,前徽兼触阮咸思。渊源累世龙门远,清白相

  • 卷十·王昶

    张文秀一首 徐尔铉一首 陈琴溪一首 陆亮辅一首 霍达一首张卿玉一首 裘律一首 吴桢一首 天随子一首 唐世瀚一首郭辅畿一首 杜陵生一首 李伊玉一首 沈士一首 无名氏三首胡文焕一首 沈钟鹤一首 释涵初一首

  • 耶稣诞节歌·胡适

    冬青树上明纤炬(家家供一松树,树上悬彩插小烛无数,名曰圣诞节树), 冬青树下欢儿女。 高歌颂神歌且舞,阿母昨夜含笑语。 儿辈驯好神佑汝,灶前悬袜青丝缕。 神自突下今夜午(突,灶突也,俗名烟囱), 朱衣高冠须眉古。 神之格思不可覩,早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二·杨士奇

    洪熙元年十二月丙寅朔上省郊祀牲赐侍卫官军三万四千二十四人钞各一锭 赐平阳王羙圭长弟名羙垸苐二弟名羙垙苐三弟名羙埻苐四弟名羙垣苐五弟名羙塎苐六弟名羙堣俱封镇国将军 南京地震 丁卯命都指挥佥事王彧掌府军前卫

  • 十六 曹寅奏闻购米及传谕养马之法摺·佚名

    康熙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于十一月二十四日抵署,遵奉圣谕购备米石。但江宁自冬至后,雨雪连绵。江西、湖广各路米船未到,米价少贵,糙米食米每石八九钱不等。因地方正在平粜赈济,俟

  • 第四章 平克烈乃诸部·冯承钧

    漠北诸部至是或降或灭,仅余若干塔塔儿部落未平。帖木真遣军讨之,以此部为世仇,命尽歼灭,勿遗一人。帖木真败乃蛮后,欲进击札木合。已而见王罕受札木合降,颇不悦。一日语王罕曰:“我之附君,犹沙漠中之白翎雀,冬夏皆居北地;至汝其

  • 刘光祖传·脱脱

    刘光祖,字德修,简州阳安人。小的时候就由外祖父贾晖抚养,后来他靠外祖父贾晖的恩荫补为官员。刘光祖考中进士,在朝廷上奏对时,他说“:陛下的访察太精密,决断太严厉,追求太平太急速,好大喜功太过分。”又说:“陛下亲自穿上铠甲,骑

  • 廉惠山海牙传·宋濂

    廉惠山海牙,字公亮,布鲁海牙之孙,廉希宪之侄。其父阿鲁浑海牙曾任广德路达鲁花赤。廉惠山海牙年幼丧父,由母亲一人抚养,家境贫寒,但他并不以破衣粗食为耻。二十岁时,大臣欲使他入宫禁宿卫,他推辞,一心想参加科举考试,于是入国学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壬戌朔,山东德州大水,坏城垣,没军士营舍。 以金吾前卫指挥使陈英、万全右卫指挥同知刘遂俱为辽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 丁卯,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

  • 晋纪(陆机)·干宝

    晋纪 惠帝起居注 西晋。陆机著 清。汤球辑☆《晋书限断议》 :三祖实终为臣,故书为臣之事不可如传,此实录之谓也。而名为帝王,故自帝王之籍,不可以不称纪,则追王之义。(陆机《晋纪》*《初学记》21)P。367文帝势崇于三分,而身终

  • 卷十八·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八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陨公羊作霣鹢谷梁作鶂】【左传】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鹢水鸟遇迅风而

  • 续传灯录序·居顶

    (载于灵各寺居顶文集及圆庵集)洪武辛巳冬。朝廷刊大藏经律论将毕。 敕僧录司。凡宗乘诸书。其切要者。各依宗系编入。(臣)某谨按。吴僧道原。於宋景德间。修传灯录三十卷。真宗特命翰林学士杨亿等。裁正而序之。目

  • 卷第八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潭州大沩慧山海禅师福建上杭林氏子。年十五。随父经商河南。因穷途投宿庵。僧劝令出家

  • 第十二章 第三结集时代·多罗那他

    此后迦湿弥罗信诃(狮子)王出现,他出家以后取名善见,证得阿罗汉后,在迦湿弥罗说法。阇兰陀罗国的国王迦腻色迦听到之后,异常信仰,来到北边迦湿弥罗从圣者狮子善见听法。对北方的一切塔也大作供养,对四方僧众也设置很多宴会。此

  •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超琛

    嘉兴大藏经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一揆禅师像赞参同一揆禅师语录序古德云只贵子见地不贵子操履此极则语也盖自威音以后迄于尽未来际未有舍见地而谈禅道者其如错会者率以半青不黄承虚接响妄谓一切不碍菩提苦哉兹见参固尼一

  • 鹤林集·吴泳

    诗文别集。四十卷。宋吴泳撰。《宋史》卷四二三《吴泳传》谓泳有《鹤林集》,不载卷数。其集,《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文渊阁书目》皆不著录。惟《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见之,亦云“缺卷”。知其集原未分

  • 滕王阁序·王勃

    唐王勃撰。滕王阁,为唐朝滕王李元婴所建。上元二年(675),阎伯玙任洪州都督时,重修此阁,农历九月九日在阁上宴集宾客,正好王勃往南方省父经过洪州,参加了宴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文。当时即震惊四座。文章从洪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