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故卷四

明 朱谋玮 撰

魏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武以封同姓鲁闵元年晋献公灭之以与毕万此诗七篇皆未灭时之诗仲尼何以録乎魏者舜禹之故都其民俗俭约勤谨有先王之遗风焉是可尚也

葛屦刺褊也何褊乎褊服饰之过俭也礼嫁者三月庙见然后执妇功曰女手未成妇也曰左辟曰象揥贵者饰也曰葛屦履霜知服之非其时也曰要之襋之知其裳之敝裂须缝缉也冬服夏屦女执妇功在贫贱可耳贵者之家则固陋矣左辟者主宾相见主人就东阶以辟尊是揖让之事非妇初昏之礼也

汾沮洳刺俭也公路掌公之路车者公行主兵车之行列者正是一官变文叶韵耳公族则主公之同姓族属者以是人而采莫采桑藚菲厥饮食下侵细民之利过于俭矣莫菜茎大如筯而赤节节一叶似栁叶而厚有毛味酢而滑可羮亦可生食五方通谓之酸蒾楚俗三月三日采以和粉为饵谓之龙舌防本草所谓鼠麴者也桑谓桑葚藚谓牛唇

园有桃刺时也魏国褊急不能任贤日就侵削故刺之桃棘虽非美材苟树艺得所其木亦可为弧为矢以除不祥其实亦可为核以充笾豆魏国虽陿苟得贤人治之亦当不至侵削今之侵削由不善树人故也不知我之忧者乃曰彼所用贤矣子何为是言哉是盖勿思而已

陟岵孝子行役念父母也魏国介在秦晋迫于徴诛终歳奔命有往无返见役之人自审危亡托为内顾之词以告哀耳岵屺之训尔雅毛传互异宜从雅训可也

十畆之间刺时也国势日危在位者志欲洁身违乱隠迹农桑而已行与子还兮谓桑者也

伐檀刺贪也非刺贪也父老训勉子弟之词也魏人勤于治生谨于供上父老居常輙以耕稼狩猎之务勉其子弟言将治车必先伐檀以豫其材将効赋税之供必先耕稼狩猎是务诚以君子劳心食必兼味非若庶民徒食而已此惟正之供所当急也其忠厚戒谨之风蔼然可训矣后世説诗者牵于孟子素餐之义大费辞而难通彼孟子断章取义焉耳何得执以説此乎三百盖古语百犹劢也左传曲踊三百曹诗三百赤芾皆同此义胡取禾三百防兮犹言何所取此强勉盈防之禾乎

硕鼠刺重敛也国小力微困于诛求民不堪命故托词硕鼠以道意贯与惯通谓惯习也三歳贯汝言始以国家多故暂重其赋已遂仍而不改今三歳矣殆已习为常法矣以是终身岂我力所能任乎郭景纯言硕鼠头似兔而尾有毛其色青黄好在田中食粟豆一名鼩鼠

唐尧故都也周成王以封母弟叔虞是为唐侯叔虞之子燮嗣位以南有晋水改国号曰晋仲尼所録皆晋事也必称唐存旧封亦以先王遗风之可尚也

蟋蟀刺晋僖公也非刺僖也民俗歳晚务闲相与燕饮而交相儆也蟋蟀八月在宇九月在户云在堂则户下矣是黍稷告成之时也物变时移不知老之将至可无聚族类隣曲以燕乐之乎然时不我与毋安于逸乐而忘其职业瞿瞿却顾不至荒淫可耳休休者勤劳之甚思欲少息也

山有枢刺晋昭公也非刺昭也晋人忧沃之逼故为危言以讽于昭也昭公嗣文侯而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是为曲沃桓叔桓叔得晋势且偪昭晋大夫潘父谋弑昭而迎桓晋人不听乃立昭侯之子孝侯焉此盖有知潘父之谋者为是诗以觉悟于昭侯耳枢即刺榆榆则白枌也栲木皮厚数寸可为车辐杻材可为弓弩之榦一名万歳即今冬青与漆栗皆坚韧之木积数十年乃成举是六物者喻死亡在近不复能待其成也

扬之水刺晋昭公也沃有篡宗夺国之谋而昭公不知晋人赋此以警悟之耳扬之水水之浅而缓者其中白石易见喻隠谋之彰露也不敢以告人故为毖密正以告昭也

椒聊刺晋昭公也非刺昭也忧曲沃之益强也椒之为物枝强于本及其成实蕃衍本常因之以披喻曲沃之强盛终当并晋也

绸缪刺晋乱也何所刺刺潘父也三星在天夜之中也中夜束薪将俟旦而鬻之贱者之事也于此而有美粲之妇来奔彼束薪者不择义理亦遽受之邂逅相得何其乐哉贱其行而深恶之故托为此词

杕杜刺时也此何时哀侯时也哀侯之世曲沃益强本根益弱乃不知修徳亲族而侵陉庭之田于是陉庭南鄙啓曲沃伐翼其后卒为曲沃所执陉庭之田盖哀侯之弟所有者故以杕杜相芘者讽之杜者梨属实小而酢枝竦叶大行者芘之喻曲沃也独行踽踽喻哀侯之寡援也同父则陉庭也

羔裘刺时也非刺时也晋翼已亡晋人重去翼也羔裘豹袪卿大夫之服也我人谓翼也他人则沃也居居安适貌究究凋敝也言此羔裘之人于我甚适虽极凋敝我无厌弃之心唯其旧好之难忘耳

鸨羽刺时也何刺乎伤晋乱也昭公之后大乱者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遂其养亲之志故赋此诗陆农师言鸨无舌而连蹄性不集木今集木违其性虽罹危苦又以无舌不能哀鸣喻从役者滨于死亡无所控告也

无衣刺晋武公也非刺晋武也刺僖王也曲沃武公始并晋国以宝器赂周僖王王因命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翼人伤僖王不能正沃之罪顾受赂而封之是以刺也子之衣谓天子之命服

有杕之杜刺晋武公也非刺晋武也好贤之词也晋之好贤莫如公子重耳所从五臣卒以致霸此盖公子时作杕杜生于道周有叶则人趋芘之今徒杕然挺立无复余叶故行者逝而不顾伤已方处穷困无禄位以致士也

葛生刺晋献公也献公伐骊戎灭耿灭霍灭魏伐东山皋落氏灭夏阳伐蒲灭虢袭虞伐屈以至败狄于采桑二十三年之间凡十一战其丧亡戎陈者亦多矣角枕锦衾则卿大夫之室矣贵者且忧死亡况贱士乎葛蘝附物得遂其生予之所美顾从役在外不遑宁止使我常有仳离独处之叹何哉怨怼之词也谁与独处犹檀弓所谓谁与哭者倒句法也百歳之后以死相要也归于其居居字与夜不叶当是舍字之误

采苓刺晋献公也苓草生于下隰荼苦生于平原葑即蔓菁生于园圃三者皆非山中之物今曰采于首阳则妄诞矣然者许诺之词苟亦无然谓且详察真伪勿即以为可信而遽诺之也

车邻美秦仲也秦仲以附庸之国入为宣王大夫始有车马之仪寺人之令还归秦谷邑人剏见其盛故赋此诗秦仲既归畧其名分与国中雄桀之士并坐鼓瑟其下感激荣遇愿得及时逞志以効死力不能坐老牖下其悲壮之气勃乎莫御秦之所以强者由是夫

驷驖美襄公也襄公以攘西戎之功受平王岐丰八百里之地不闻延访遗老讲求政教而惟田猎是务所同行者公之媚子也所从禽者猎狗也以鸾车而载田犬所尚可知矣孔子録此盖讥之非美之也载猃歇骄谓车载猃獢二犬以歇息之非猃猲獢皆田犬也诗缉称田犬长喙而短喙者非田犬也毛传误耳尔雅所载又后世因毛传而窜入之者也

小戎美襄公也非独美也述其用秦俗而变周制也周之出师路车有奭八鸾玱玱今则易以小戎俴驷不务持重唯便利是乗良人贤士驱以即戎不复尚徳而唯力是竞作者托为妇人念夫之词盖伤王政之不可复矣

蒹葭刺襄公也襄公奄有成周不能访求故老修复先王之政教故作者刺之蒹似萑而细髙数尺葭即芦也白露为霜时之变也蒹葭苍苍物未凋也喻周虽东迁人物犹存顾不知所用之耳逆流而上曰遡洄顺流而涉曰遡游用非其道犹逆流而上也

终南戒襄公也终南惇物雍州之镇也地土广大故有条有梅有屺有堂生物悉备君子临此而有之锦衣狐裘焕然改观矣宜其以功徳被民夀考不忘也条一名槄即今山楸梅则酢实之梅皆南土所宜者崔灵恩本纪字作屺山之极北受风不生草木者也堂谓深山平衍之所隈燠能蕃草木者也举是四者以明秦地之广直被南北耳

黄鸟哀三良也黄鸟今之璊雀栖止瓦屋者此鸟十百为羣恒集荆棘间交交喧噪若有所语喻秦人闻用三良殉葬街谭巷议沸腾不息有所惊怪也谁从穆公而下则其所为谭议之畧矣诗所称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则黄鹂也交交黄鸟小雅黄鸟无啄我粟则璊雀也名虽同而实异

晨风刺康公也何刺乎刺弃三良也三良见杀贤臣亦相率而遯世矣晨风鹯也善击鸠鸽燕雀之属鴪然长鸣则鸟雀咸匿藏茂林之中所谓为林敺雀者鹯也是已苞栎六驳苞棣树檖皆北林之物鸟雀所藏者也晨风一鸣而诸禽屏迹但见林木而已喻康公杀三良而羣贤竞引去也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据已去而言也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托为康公自诘之词也

无衣刺用兵也非刺也秦用其教变周俗也相要于无事之日相死于有事之年其好勇轻生尚功负气至如此先王之风于是乎熄矣

渭阳康公念母也非念母也送舅氏重耳入晋也灌舆刺康公也秦所尚者武功所共事者权谋变诈之士于贤人君子宜其见踈薄也夏屋巾羃之设采色者周官染人秋染夏孤乗夏篆卿乗夏缦檀弓封之若夏屋者是也五色具备谓之夏四簋之食黍稷稻粱也权舆始也者造衡自权始造车自舆始

猜你喜欢
  第十七章 26·辜鸿铭
  卷二百三·秦蕙田
  第六十三卦:《既济卦》·佚名
  卷三十三·张廷玉
  卷四·陈大章
  周官禄田考卷中·沈彤
  卷六·王植
  ·启蒙之道··王守仁
  第四篇 心与物游(下)·丰子恺
  礼记要义卷第十六·魏了翁
  大方廣佛華嚴經·欧阳竟无
  解深密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威德自在菩萨·佚名
  阿底峡祖师故事·太虚
  第七次研究会·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访侠·陆采

    【凤凰阁】〔小生上〕幽居僻径。日暖柴门人静。不闻车马恼人声。只有樵歌牧咏。隣翁相庆。昨夜裏桑麻雨晴。瘴海风涛险。愁城烟雾深。何如见几者。高枕卧云林。老夫古押衙是也。自从那年不从奸相之命。

  • 卷317 ·佚名

    释子益 礼开山伏虎祖师塔 羊肠知几折,行尽水村村。 扪壁穿云廾,攀萝过石门。 寻踪知虎在,红塔见师存。 他日重来地,松枝拂苏痕。 释子益 灵照女赞 家业尽抛离,沿街卖笊篱。 胸中无限意,不许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十有一月按是月己丑朔庚寅尚书兵部员外郎蒲贽比部员外郎黄祖舜并徙吏部员外郎 左承事郎新提举福建茶事张城守兵部员外郎 枢密院编修官邹柄守比部员外郎 国子监丞李维为屯田员外郎 秘阁修撰福建转

  • 六九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发下鲁之裕书三种阅看并缴进烧毁片·佚名

    六九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发下鲁之裕书三种阅看并缴进烧毁片乾隆四十五年六月十九日臣等遵旨将发下鲁之裕书三种详晰阅看,除原黏各签外,尚无悖谬之处。谨将原书缴进烧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四九四 谕内阁吴省兰等在四库馆校书得力着准与本科中式举人一体殿试·佚名

    四九四 谕内阁吴省兰等在四库馆校书得力着准与本科中式举人一体殿试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初十日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国子监助教吴省兰、助教衔张义年,学问尚优,且在四库馆校勘羣书,颇为得力,俱着加恩准其与本科

  • 广宁王高孝珩传·李延寿

    广宁王高孝珩,文襄帝的第二个儿子。历任司州牧、尚书令、司空、司徒、录尚书、大将军、大司马。他爱评价人物,学习涉猎经史典籍,好写文章,精通各种技艺。曾在大厅的墙壁上自己画了一只苍鹰,看见的人都以为是真的。又画了一

  • 吴允诚传·张廷玉

    吴允诚,蒙古人,名叫把都帖木儿,居住甘肃塞外一个名叫塔沟的地方,官任到平章。永乐三年,他与党羽伦都儿灰率领妻儿以及部落五千、马驼一万六千匹,因宋晟的招安来归附。皇上因蒙古人多同名,应赐给他们姓名以示区别。尚书刘俊请

  • 神宗本纪·张廷玉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叫朱翊钧,穆宗第三子。其母为李贵妃。隆庆二年(1568),被立为皇太子,当时年方六岁。翊钧少年聪慧,穆宗曾驰马宫中,他进谏道:“陛下为天下之主,独骑而骋,宁无衔橛忧。”穆宗大喜,下马

  • 范睢至秦·佚名

    【提要】 范睢在秦王前面开始了类似“隆中对”一样的国家大计的决策和游说。他不同于苏秦、张仪的是,在正式开始宣讲他的谋划前,非常善于摆谱、营造氛围,结果使秦王非常重视他的论说,从一开始就打算认真实践、言听计从。

  • 汉纪五十一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188)·司马光

    汉纪五十一 汉灵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 [1]春,正月,丁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丁酉(十五日),大赦天下。 [2]二月,有星孛于紫宫。 [2]二月,有异星出现于紫微星旁。 [3]黄巾余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 [3]黄巾军

  • 第十七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吕思勉

    废除不平等条约,可以有两种办法:其(一)是片面的宣告。其(二)是共同或个别的谈判。中国在国际间,不平等条约的造成,全由前清政府昧于外情之故。至其末造,则外力的压迫已深。帝国主义者,是很难望其觉悟的。无论共同或个别的谈判,都

  • 卷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户部十五俸给二事例洪武十八年令天下有司官俸米折钞每二贯五百文准米一石 永乐元年令各都司并河南浙江江西山东山西五布政司按察司及王府官俸旧全支米者米钞中半兼支湖广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北

  • 卷四十一·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一宋 陈经 撰君陈【周书】以圣人而继圣人则其治为易以贤人而继圣人则其治为难东郊成周之顽民周公在则周公治之周公既殁而以君陈继其后此以贤而继圣者也作聪明者

  • 焦山佛学院碑志·太虚

    金、焦二山,同占长江形胜,亦同以佛刹著名;然高德如佛印禅师辈见僧传者,则金峤为伙。焦屿至中华民族建国二十三年,始有智光法师创立佛学院,雪烦、东初继持其事。中历倭变,讲学不辍,可谓难能矣!顷岁,余领导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决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三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三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精进波罗蜜多品第十论曰。虽闻住如是忍发生精进。然于此未闻尚起毁犯。如月灯经偈云傲法不护戒  为得几多福破戒纵

  • 娱目醒心编·杜纲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十六卷,每卷二、三回不等,共三十九回。题“玉山草亭老人编次”,“云间(一作葺城)自怡轩主人评”。作者杜纲,字草亭,乾隆年间江苏昆山人,老不得志,著书自娱,有《近是集》、 《北史演义》、 《南史

  • 诗解颐·朱善

    明人朱善撰。全书四卷,其体例:“不载经文,但以诗之篇题标目,大抵推衍朱子《集传》为说;亦有锲而不说者,则并其篇目略之”,其论诗先分章而论,后乃以“总论”阐明诗旨、发挥题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说云:“其说不

  •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九品往生之差别且教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