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七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废除不平等条约,可以有两种办法:其(一)是片面的宣告。其(二)是共同或个别的谈判。中国在国际间,不平等条约的造成,全由前清政府昧于外情之故。至其末造,则外力的压迫已深。帝国主义者,是很难望其觉悟的。无论共同或个别的谈判,都很难望其有效。所以国民政府,于奠都南京后,即毅然发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宣言。注966十七年七月七日,更照会各国公使,请其转达各该国政府,定为三种办法:(一)旧约期满的,当然废除另订。(二)未满期的,以相当的手续,解除重订。(三)已满期而未订新约的,另定临时的适当办法。旋颁布临时办法七条。注967此项照会,既经发出后,和我订立条约的,十七年有比、意、丹、葡、西五国。十八年有希、波二国。十九年有捷克和法国的《越南通商专约》。至土耳其的《友好条约》,则系二十三年四月订成的。在此诸国以外,德、奥与俄,战后的条约,本已平等;其余各国,虽然新约尚未订成,然废除不平等条约,既经我国定为政策,此后自然要本此进行,平等条约的订立,只是时间和手续的问题了。

不平等条约,贻害最大的,要算(一)关税协定,(二)领事裁判权,(三)租界,(四)租借地,(五)内河航行五端。注968关税交涉,已见前章。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动机,也起于《辛丑条约》。见第四编第十八章。巴黎和会中,我国亦曾提出撤消领判权,给大会拒绝。华盛顿会议中,又经提出。乃议决:由各国各派代表,注969组织委员会,调查在中国的领判权的现状,和中国法律、司法制度、司法行政的情形后再议。注970此项委员会,于十五年一月,在北京开会,至九月十五日而毕。撰有《调查报告书》。注971对于撤消领判权,仍主缓办。国民政府和意、丹、葡、西所订条约,均有于十九年一月一日,放弃领判权的条文。《比约》则规定另订详细办法。如详细办法尚未订定,而现有领判权诸国过半数放弃,比国亦即照办。五约均附有(一)中国于十九年一月一日以前,颁布民、商法。(二)放弃领判权后,外人得杂居内地,经营工商业,享有土地权。——但仍得以法律或章程,加以限制。(三)彼此侨民捐税,不得较高或有异于他国人的条件。注972墨西哥未定新约,但该国政府,于十八年十一月,宣言将领判权放弃。

租界的设立,本不过许外人居住通商。但是因中国人的放弃和外国人的侵夺,而行政、司法、警察等权,往往受其侵害。这还是事实。到一八九六年的《中日通商口岸议定书》,注973就索性将管理道路、稽查地面之权,明定其属于该国领事,这更可称为不平等条约之尤了。而在事实上,妨害我国主权尤甚的,则要算上海的租界。注974上海租界的市政,属于工部局。其根据,系一八九六年的《洋泾浜章程》。注975此章程由外人纳税会通过,经各国领事认可,驻扎北京的公使批准。工部局董事,系由纳税人选举;而纳税人年会,则由领事团召集。是以各国的外交代表,和其照料商务的领事,而干涉起我国的市政来了。民国以来,除德、奥、俄三国在天津、汉口的租界,因欧战而取消外,其余一切,都因仍旧贯。到国民军到达长江流域以后,英国在九江、汉口的租界,才和中国订结协定交还。镇江的英人,于当时退出,后亦申明愿将租界交还中国。于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交还。注976比国的天津租界,则于十八年八月交还。英国在厦门的租界,亦于十九年九月,以协定声明取消。现在所有的,除日本最多外,注977只英在广州、天津、营口,法在广州、汉口、上海、天津和鼓浪屿、上海、芝罘,还有公共租界而已。

内河和沿海的航行权,各国通例,都是保留之于本国人的。这不但以权利论,应为本国人民所独享;即在国防上,亦有很重要的关系。而前清政府,不明外情,一八五八年的《天津条约》,许英人在长江航行。各国援最惠国之例,群起攘夺,而长江航权,遂非我所独有。一八九五年《马关条约》,开苏、杭为商埠,后四年,遂颁布《内港行轮章程》。华洋轮船,照章注册的,一律准其通航。外人在华航行权,遂愈加推广。至于沿海,则条约未订立以前,外人业已自由航行,更其不必说了。前清所订的条约,只有一八九九年的《中墨条约》,申明“不得在国内各口岸间,往来贸易”,然而无补于事。民国现在,虽亦未能将已丧失的航行权,即时收回,然十八年的《中波条约》,十九年的《中捷条约》,均订明将内河和沿海的航权保留。其余各国,重订条约时,亦可渐谋改正了。

租借地在法律上,本来和割让地显然有别。但在事实上,则外人据之,亦未免隐然若一敌国。中国的有租借地,自德人之于胶州湾始,而旅、大、威海、九龙、广州湾,就纷纷继起了。欧战之际,胶州湾又为日人所据。其后因山东问题的解决而交还。至于华盛顿会议中,中国代表,要求各国交还租借地,则只有英国允将威海卫交还,其后于十九年四月实行。至英于九龙,日于旅、大,则均声明不肯放弃。法于广州湾,当时虽声明愿与各国同行交还,然迄今亦仍在观望之中。

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其荦(luò)荦大端,要算前列的几件。此外,和外人得在中国境内驻兵;又如因划定势力范围,而得有筑路、开矿之权;又如外人在中国游历、传教,中国政府,负有特别保护的义务等都是。总而言之,凡其性质超过于国际法的范围,而又系片面性质的,都可称为不平等条约。一概荡涤净尽,而达于完全平等之域,现在固尚有所未能。然既已启其端倪,则此后的继续进行,只看我政府和国民的努力了。

【注释】

注966 (一)在十六年八月十三日,其主意,系申明嗣后任何条约,非国民政府所缔结者,一概不认为有效。(一)在同年十一月三日,(一)在十七年六月十五日,均系专对友邦而发者。

注967 对于驻华的外交官领事官,予以国际公法赋予的待遇。在华外人,应受中国法律的支配,法院的管辖。关税,在国定税则未实行以前,照现行章程办理。凡华人应纳的税捐,外人亦应一律缴纳。未规定的事项,系国际公法及中国法律处理。

注968 《东方文库续编·我国修改条约之运动》六七页。

注969 中国亦在其内。

注970 并得向中国政府提出改良司法意见书。中国政府,得自由承诺或拒绝其一部或全部

注971 到会的为美、法、意、比、丹、英、日、荷、西、葡、挪。《报告书》分四章:(一)在中国领判权的现状。(二)中国的法律。(三)中国的司法制度。(四)为改良意见。于军人干涉司法,最致不满;而法庭太少,法官俸给太低次之。

注972 各国与我订约,亦有本无领判权的,亦有虽有而其条约业已满期的。此时有领判权而条约尚未满期的,为英、法、美、荷、挪、巴西六国。撤废领判权的实行,即重在与此诸国的交涉。十八年十二月,国民政府曾令主管机关,拟具实施办法。二十年,拟成《管理在华外人实施条例》十二条。于五月四日公布。定二十一年一月一日实行。因日人侵略东北筹备不及,暂缓。

注973 旧称《公立文凭》。

注974 上海英租界,设于一八四五年;美租界设于一八四八年;一八五四年,合并为公共租界。但其实权仍在英人之手。

注975 工部局译为《上海洋人居留地界章程》。

注976 参看第十三章。

注977 日人所有的为天津、营口、沈阳、安东、厦门、杭州、苏州、沙市、福州、重庆、汉口各租界。

猜你喜欢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脱脱
  ●卷八·赵翼
  清中叶之外交观·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八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国会寿终正寝·刘以芬
  第六章相续·佚名
  辑点说明·佚名
  恩幸传序·李延寿
  耶律洼传·脱脱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十一·佚名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关汉卿

    (石府尹引张千上,诗云)三载为官卧治过,别无一事系心窝。唯余故友鸳鸯会,金线池头竟若何?老夫石好问,为兄弟韩辅臣、杜蕊娘,在金线池上着他两口儿成合。这早晚不见来回话,多咱是圆和了也。张千,抬放告牌出去。(韩辅臣上,云)门上的,与

  • 甲集前编第七之下·钱谦益

    铁厓先生杨维桢一百七十首【鸿门会】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余。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肱七十二子连明珠。军声十万振屋瓦,拔剑当人面

  • 卷五·丁复

    ●钦定四库全书 桧亭集卷五 (元)丁复 撰 ○近体【五言律诗】 送秦元之赴太禧同佥【前集】 君家好兄弟圣主自知之周爵推秦仲虞官举伯夷万方天浩荡五彩凤威蕤宣室虚前席苍生属论思 金陵送人还武昌 相送白鹭洲因思黄鹤楼

  • 两个月亮·徐志摩

    我望见有两个月亮: 一般的样,不同的相。 一个这时正在天上, 披敞着雀毛的衣裳; 她不吝惜她的恩情, 满地全是她的金银。 她不忘故宫的琉璃, 三海间有她的清丽。 她跳出云头,跳上树, 又躲进新绿的藤萝。 她那样玲珑,那样美, 水底

  • 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百十四·赵尔巽

      ◎兵十   △训练   清代训练军士,综京、外水陆各营,咸有成规。而历朝整军经武之谕,则随时训练,因地制宜。兹分述之。   其定期训练者,为领侍卫府三旗亲军训练之制,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每月分期习骑射二次,习步

  • 第三回 攻城掠地迭遇奇材 献币释嫌全资贤妇·蔡东藩

      却说徐达、汤和等二十余人,随着元璋,南略定远。定远附近有张家堡,驻扎民兵,号驴牌寨。元璋请费聚往察情形,费聚返报寨中乏食,意欲出降。元璋大喜道:“此机不可坐失。”便命费聚前导,另选数人为辅,上马急行。将到寨前,遥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嘉靖十二年六月壬申朔○癸酉礼部右侍郎掌太常寺事陈道瀛六年考满诏升本部左侍郎仍掌寺事○甲戌初贵州按察司提调学校及兼管屯田水利至是巡抚徐问言学宪造就人才厥职甚重且比来贵州多士视数昔倍每岁巡历考校尚有未周屯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七)·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壬申朔钦天监进洪熙元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门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追封故彭城伯张麒并其三代俱为彭城侯封麒子中军都督府都督曰□永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彭城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如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汉通西南夷汉武帝元光五年 初王恢之讨东越也使番阳令唐防风晓南越南越食防以蜀枸醤防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江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防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醤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

  • 丽泽论説集录卷六·吕祖谦

    门人集録论语説便指孝弟为仁则不可然孝弟所以为仁也体爱亲敬长之心存主而扩充之仁其可知矣曰为仁见学者用力处欲巧其言欲令其色其所发为如何葢不仁矣然则仁之义岂可不黙识乎巧言令色鲜矣仁只防吾巧言令色时用心如何便

  • 第九章 24·辜鸿铭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辜讲孔子说:“将尽职尽责和真诚作为自己的第一准则,不同品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一旦发现坏习惯,应毫不犹豫地去改正。”(重复了第一章第八条。)

  • 卷十一·佚名

    △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第十七之一尔时功德林菩萨摩诃萨。承佛神力。入菩萨善伏三昧。入三昧已,十方各过万佛世界尘数刹外。各见万佛世界尘数诸佛。是诸如来皆号功德林。时彼诸佛。告功德林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入是

  • 人工与佛学之新僧化·太虚

    文佛为解放家狱,俾世人获专心致力于超自然界圆寂圆觉之道,顺应天竺遗化,成就一种苾刍僧制,所谓外乞食以资色身,内乞法以资慧身者,是也。传至中国,唐代百丈禅师易之以禅而农,农而禅,内外无乞于人之新僧化。百丈既舍离律寺,创设丛

  •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欧阳德隆

    韵书。宋欧阳德隆、易有开撰,郭守正增修。绍定三年(1230),欧阳德隆、易有开辑成《押韵释疑》,取例于经史子集,参照省监科举程文,对官韵《礼部韵略》所收的字加以注释,辨析字同义异、义同字异者。此书为举子应试选韵用

  • 道德经讲义·宋常星

    《道德经》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两千年来已有数千家注解版本。《道德经讲义》是清代宋常星经历宦海沉浮、潜心修道二十年后的作品。按照《御制道德经讲义序》和《考证经注序》所说,宋常

  • 让台记·吴德功

    历史著作。作者吴德功,台湾彰化人。另著《戴案纪略》、《施案纪略》行世。此书记叙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湾割让日本之事,始于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清政府与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割台,终于九月二十七日日本近

  • 诗传通释·刘瑾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 《诗传通释》外,有 《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则用“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