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九

天子之孝

隆郊配

汉孝文皇帝十五年夏四月上始幸雍郊见五帝【秦昭襄王时郊见上帝于雍】

赵人辛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于是作渭阳五帝庙十六年夏四月上郊祀五帝于渭阳五帝庙

【臣】按汉孝文三代以下之贤君其于郊祀大典不与儒学之臣议行事顾独信辛垣平之诈雍畤既仍秦旧不能有更革反作五帝庙庙则非兆也夏四月则非长日之至也啓蛰也其制复庙重屋上同下异帝一殿面各五门各如其帝则有似乎明堂而又不在季秋之月不闻祖考之配于古何居乎宜武宣之世甘泉泰畤碧鸡金马诸非正之

祠继踵而作也

成帝建始元年冬作南北郊罢甘泉汾隂祠二年春正月罢雍五畤【秦时名其祭处曰畤】及陈寳祠始亲祠南郊三月始祠后土于北郊【陈仓县寳鸡神祠秦文公时立】帝初即位丞相匡衡言甘泉泰畤紫坛八觚【觚角也】宣通象八方五帝坛周环其下又有羣神之坛以尚书禋六宗望山川徧羣神之义紫坛有文章采镂黼黻之餙及玉女乐石坛仙人祠瘗鸾路骍驹寓【寄也寄生龙形于木也】龙马不能得其象于古臣闻郊柴坛飨帝之义扫地而祭尚质也歌大吕舞云门以竢天神歌大簇舞咸池以竢地祗其牲用犊其席稾稭其器陶匏皆因天地自然之性贵诚尚质不敢脩其文也以为神祗功德至大虽修精防而备庻物犹不足以报功唯至诚为可故上质不餙以章天德紫坛伪餙女乐鸾路骍驹龙马石坛之属宜皆勿修衡又言王者各以其礼制事天地非因异世所立而继之今雍鄜宻上下畤本秦侯各以其意所立非礼之所载术也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复立北畤今既稽古建天地之大礼郊见上帝青赤白黄黑五方之帝皆陈各有位馔祭礼备具诸侯所妄造王者不当长遵及北畤未定时所立不宜复修天子皆从焉及陈寳祠由此皆罢

永始三年冬十月复泰畤汾隂五畤陈寳祠初帝用匡衡议罢甘泉泰畤其日大风坏甘泉宫折抜畤中树木十围以上百余帝异之以问刘向对曰家人尚不欲絶种祠况于国之神寳旧畤且其始立皆有神祗感应诚未易动上意恨之又以乆无继嗣白太后令诏有司复甘泉泰畤汾隂后土如故及雍五畤陈寳祠长安及郡国著名者皆复之

【臣】按成帝用匡衡言废诸不经之祠正汉兴以来百年之谬是也以刘向之骨鲠忠直而不免于神祸福之见盖亦淮南鸿寳之术有以惑之也罢由衡而复由向君子为向也惜之自绥和以后逓相罢复三十余年间天地之祠凡五徙皆向之初辞有以致之也朱子于平帝元始四年书春正月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于五年书南郊岂以百王所同之典礼不以政由新莽而加贬絶之辞欤

宋武帝永初二年春二月祀南郊大赦

【臣】按裴子野曰郊祀天地修嵗事也赦彼有罪夫何为哉后世如赵宋乃以大礼告成必有思赦礼钜费繁不克时举三年之中旷祀二焉其失甚矣

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八月正祀典先是魏常以正月吉日于朝廷设幕中置柏树设五帝座而祠之又有探防之祭【探防以卜世数】魏主皆以为非礼罢之移道坛于桑干之隂改曰崇虚寺诏曰国家飨祀诸神凡一千二百余处今欲减省务从简约朝日夕月皆欲以二分之日于东西郊行礼然月有余闰行无常凖若一依分日或値月于东而行礼于西序情即理不可施行昔秘书少监薛谓等谓朝日以朔夕月以朏卿等以为何如游明根等请如谓说从之魏旧制四时之祭皆用仲节至是诏用孟月择日而祭旧制毎嵗祀天于西郊魏主与公卿从二千余骑戎服绕坛谓之蹋坛明日戎服登坛祀毕又绕坛谓之绕天至是亦罢之

【臣】按祀典自王郑以后诸儒各言尔志无所取裁歴世纷更皆自以为应经义遵古礼可以施之于一时传之于后世要之倚于一偏而互有得失也观孝文之正祀典既未尝拘牵于众多之议而又能以先王之遗文变易其旧制纲目书此盖有深嘉而急予之之意前此书冬十月魏主始亲祀七庙书秋九月魏作明堂辟雍书春正月魏主祀南郊始备大驾书作明堂大庙后此书九月魏主祥祭于庙十一月魏主禫祭遂祀圜丘明堂飨羣臣迁神主于新庙书魏主始祀明堂书魏主初朝日于东郊魏脩尧舜禹周公孔子之祀书魏主养老于明堂书魏主始耕籍田书魏主南廵祭比干墓书夏四月魏罢西郊祭天书魏主如鲁城祠孔子封其后为崇圣侯书十一月魏主祀圜丘书夏五月魏主祭方泽凡太和一十三年大书特书不一书而足者岂非诚贤君也哉

魏孝明帝不亲视朝过崇佛法郊庙之事多委有司諌议大夫张普惠上疏曰臣闻明德防祀成汤六百之祚严父配天孔子称周公其人也故能馨香上闻福传遐世伏惟陛下天地属心百神伫望故宜敦崇祀礼咸秩无文而告朔朝庙不亲于明堂尝禘郊社多委于有司殖不思之防业损巨费于生民减禄削力近供无事之僧崇餙云殿逺邀未然之报昧爽之臣稽首于外元寂之众遨游于内愆礼忤时人灵未穆愚谓修朝夕之因求祗刼之果未若収万国之懽心以事其亲使天下和平灾害不生者也伏愿淑慎威仪万邦作式躬致郊庙之防亲行朔望之礼释奠成均竭心千畆明发不寐絜诚禋祼孝弟可以通神明德敎可以光四海则一人有喜兆民頼之

【臣】按魏明之所为其去梁武不逺矣万乘之主上承祖考垂则子孙不致严于宗庙祭祀之礼弗肯躬亲而以修除黝垩之物力穷极土木于浮圗真不敬其亲而敬他人非圣无法大悖于周公孔子者也

梁武帝时有请封防稽禅国山【山在防稽郡阳羡县】者上命诸儒草封禅仪欲行之许懋建议以为舜柴岱宗是为廵狩而郑引孝经钩命诀云封于泰山考绩柴燎禅乎梁甫刻石记号此纬书之曲说非正经之通义也舜五载一廵狩春夏秋冬周徧四岳若为封禅何其数也又如管夷吾所说七十二君燧人之前世质民淳安得泥金检玉结绳而治安得镌文告成夷吾又云唯受命之君然后得封禅周成王非受命之君云何得封大山禅社首神农即炎帝也而夷吾分为二人妄亦甚矣若圣主不须封禅若凡主不应封禅盖齐桓公欲行此事夷吾知其不可故举怪物以屈之秦始皇尝封泰山孙皓尝遣兼司空董朝至阳羡封禅国山皆非盛德之事不足为法古者祀天祭地礼有常数诚敬之道尽此而备至于封禅非所敢闻上嘉纳之因推演懋议称制防以答请者由是遂止

【臣】按司马迁史记特立封禅一书班书改为郊祀志学者皆以班为得体要之迁史深逺矣封禅之事前无所据行之者惟秦始皇耳至如管子之书亦不类一人之笔所言封禅事盖亦燕齐之士托为之耳迁之意本谓前此书诗所载惟柴望郊社为正祀自秦防公始作西畤祠白帝至始皇始封禅固已意在言表矣自郑氏笃信纬书引所谓钩命诀云云以证柴望之义而舜典之文遂为方士借口矣若史迁则固未尝以柴望为封禅也梁武帝推演许懋此议称制防以答请者则非必有真见于经义之不其然与夫管子之或出于伪特以深嗜佛乘其于神仙道流之说殆如氷炭之不相入而屏去宗庙牺牲自絶祖宗血味亦可谓明于此而闇于彼也臣又因以知唐之明皇宋之真宗皆以东封为润色太平之事耳岂以是为典礼之必不可已哉唐太宗之拒羣臣封禅之请也其始可谓善矣曰卿軰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耶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巓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盖亦辞严而义正矣及羣臣请之不已诏秘书监顔师古等议其礼虽魏徴力持不可而亦止以赏赉不赀给复连年为说纲目于贞观十一年书曰诏议封禅礼其后以星孛太微从褚遂良之言而罢盖由太宗之明故终不为世俗之说所动也

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九

猜你喜欢
  正赏第五十一·佚名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佚名
  第四章 8·辜鸿铭
   二、情智勇:孟子·林语堂
  卷四十四·秦蕙田
  卷十一·傅恒
  卷一·司马光
  难二·韩非
  (二)·梁漱溟
  《內學》敘言·欧阳竟无
  卷二十一·佚名
  卷四十八·赜藏主
  长阿含经序·佚名
  神僧传卷第八·朱棣
  佛说贫穷老公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一·黄彻

      汉高祖置酒沛宫,酒酣,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时帝有天下已十三年,当思耆艾贤德,与共维持,独端意猛士,何哉?岂马上三尺,嫚骂余态,未易遽革耶?治道终以霸杂,盖有由然。其前年

  • 卷468 ·佚名

    喻良能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 为爱山园好,芳篱占一涯。 自耘三径草,不断时四花。 柳絮风中雪,芙蓉水上霞。 银潢何处是,不拟问仙槎。 喻良能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 为爱山园

  • 卷十二·沈德潜

    ☆朱彝尊字锡鬯,浙江秀水人。明太傅讳国祚曾孙。康熙己未,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著有《曝书亭集》。○竹先生生平好古,自经史子集及金石碑版,下至竹木虫鱼诸类,无不一一考索。纂述如《经义考》、《日下旧闻》

  • 卷一百六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二带佩类五言古玉环引送马伯庸北上   【元】王士熈昆山有美璞昆吾有寳刀推雪漉寒氷凝此英琼瑶团团月长满晶晶白云浅似环环无穷寥寥人意逺有美天山人皎洁同精神禁垣青春多

  • 卷一百二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一荘类【附山房】五言古宿来公山房待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羣壑倏巳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萝迳逰南城韩氏荘     

  • 卷四十七·苏辙

    <史部,别史类,古史>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七      宋 苏辙 撰魏公子列传第二十四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安厘王异母弟也安厘王即位封为信陵君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

  • 二八二 谕准励守谦自备资斧在四库全书处纂修上効力行走·佚名

    二八二 谕准励守谦自备资斧在四库全书处纂修上効力行走乾隆四十年九月初十日乾隆四十年九月初十日奉旨:革职编修励守谦,准其自备资斧,在四库全书处纂修上効力行走。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目录·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一 史记目录      正史类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本纪一十二 年表一十 八书八 世家三十 列传七十  共一百三十卷 本纪 史纪卷一 本纪第一 五帝 史记卷二 本纪第二 夏 史记

  • 卷二·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宋 徐天麟 撰帝系二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外戚传】昭灵后高祖母媪也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上已

  • 論衡校釋卷第十五·黄晖

      變動篇   論災異者,已疑於天用災異譴告人矣。義詳譴告篇。更說曰:「災異之至,殆人君以政動天,天動氣以應之。譬之以物擊鼓,以椎扣鐘,扣,擊也。鐘,各本作「鍾」。下同。今從王本。鼓猶天,椎猶政,鐘鼓聲猶天之應也。人主為

  • 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孔子

    【原文】 冉求①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②” 【注释】 ①冉求:孔子的学生,字子有。②画:画界为限,引申为止。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因为能力不够。”孔子说:“

  • 御制三礼义疏序·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三礼义疏序三礼之传远矣周礼六官河间献王上之仪礼十七篇礼记四十九篇高堂生戴圣传之汉唐以来笺疏训释无虑数十家考其义或相抵牾先儒尝讥其聚讼要其掇拾灰烬之余传先王制作之旧得什一於千百好古者所为

  • 卷十九上·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九上   元 王天与 撰泰誓上第一        周书【蔡氏曰周文王国号武王因以为有天下之号唐陆氏曰凡四十一篇九篇亡】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汉孔氏曰周自

  • 孝养第二十五·桓宽

    【题解】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宗法等级制度,防止&ldquo;臣弑君&rdquo;、&ldquo;子弑父&rdquo;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把孝道作为要求人民身体力行的道德规范。西汉王朝宣扬&ldquo;以孝治天下&rdquo;,上而最高统治者,除开国

  • 松隱唯菴然和尚語錄卷之一·德然

    徒弟比丘 慧省 編次金華聖壽寺語錄山門。「未跨龍門,腳踏實地;已跨龍門,腳踏實地。」驟步云:「一聲霹靂風雲起。」佛殿。「法報化身,總是這箇,畢竟以何為驗?」「泥多佛大。」便禮拜。土地堂。「正直聰明,聰明正直,顯正摧邪,憑

  • 卷第三·本谧

    嘉兴大藏经 二隐谧禅师语录二隐谧禅师语录卷第三江南扬州高沙天王禅寺 湖广荆州江陵水月禅院 嗣法门人 超巨 超秀 等编住松江华亭船子法忍禅寺语录师受本寺众护法请,开堂,拈疏云:&ldquo;墨光动荡直射斗牛之墟,瀚海

  • 洞霄图志·邓牧

    宫观志。南宋邓牧(1247—1306)撰。六卷。 牧字牧心,号九鉴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学者。宋亡隐居于洞霄宫,终身不仕、不娶,自号“三教外人”。著有《伯牙琴》。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间,为道教“七十二

  • 鲍溶诗集·鲍溶

    六卷。《外集》一卷。唐鲍溶(约813前后在世)撰。鲍溶,字德源,生卒年均不详。元和四年 (809)举进士,诗人,仕途不得志。但他所作古乐府诗,成为当时独步诗坛的绝唱。与李益为尔汝之交,韩愈、李正封、孟郊也与他有交往。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