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书仪卷一

宋 司马光 撰

表奏

表奏

元丰四年十一月十二日中书劄子据详定官制所修到公式令节文

表式

臣某言【云云】臣某诚惶诚惧【贺则云诚懽诚忭后辞末准此】顿首顿首辞【云云】谨奉表称 谢以 闻【称贺同其辞免恩命及陈乞不用状者亦准此】臣某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年月 日具位臣姓  名 上表

右臣下奏陈皆用此式上东宫牋亦仿此但易顿首为叩头不称臣命妇上皇太后皇后准东宫牋称妾奏状式

某司【自奏事 贴黄节则具官 状内事】

某事【云云 若无事因者于此便云右臣】

右【云云 列数事则云右谨件如前】谨録奏

闻谨奏【取防者则云伏 勅旨】

乞降付去处【贴黄在年月前】

年月 日具位臣姓名【有连书官即依此列位】状奏

右臣下及内外官司陈叙上闻者并用此式在京臣竂及近臣自外奏事兼用劄子前不具官事末云取进止用牓子者惟不用年不全幅不封余同状式

皆先具检本司官画日亲书付曹司为案【本官自陈事者则自留其案】

公文

申状式

某司【自申状则具官封姓名】

某事【云云 有事因则前具其事无所因则便云右某】

右【云云】谨具状申【如前列数事则云右件状如前云云】某司谨状【取处分则

云伏指挥】

年月  日具官封姓名【有连书官则以次列衔】状

右内外官司向所统属并用此式【尚书省司上门下中书省枢密院及

台省寺监上三省枢密院省内诸司并诸路诸州上省台寺监并准此】

牒式

某司牒 某司【或某官】

某事【云云】

牒【云云 若前列数事则云牒件如前云云】谨牒

年月  日  牒

列位【三司首判之官一人押枢密院则都承防押】

右门下中书尚书省以本省枢密院以本院事相移【并谓非被受者】及内外官司非相管隷者相移并用此式诸司补牒亦同惟于年月日下书书令史名辞末云故牒官虽统摄而无状例及县于比州之类皆曰牒上【寺监于御史台秘书殿中省准此】于所辖而无符帖例者则曰牒某司不阙字【尚书省于御史台秘书殿中省及诸司于台省台省寺监于诸路诸州亦准此其门下中书省枢密院于省内诸司台省寺监官司辞末云故牒尚书省于省内诸司准此】

私书

上尊官问贺谢大状

具位姓 某

右某【述事云云】谨具状 上问 尊【申贺上谢随事】谨状【旧云谨录状上牒件状如前谨牒状未姓名下亦云牒此葢唐末属寮上官长公牒非私书之体及元丰改式士大夫亦相与改之】

年月   日具位姓 某 状

【封皮】状上 某位 具位姓 某谨封【重封上显云状上某所某位下云谨重封】

与平交平状

具位姓 某

右某啓【述事云云】谨奉状 起居【陈贺陈谢随事】防惟

照詧谨状

月  日具位姓 某 状

【封皮】用靣签【某位】具位姓 某 谨封【重封题与大状同后封皮重封皆准此】

上书

月日具位某顿首再拜上书某位执事【此上尊官之仪也稍尊则云阁下平交则云谨致书某位足下凡阁下谓守黄阁者非宰相不当也而末俗竞以虚名相尊今有谓宰相为阁下则必怒以为轻而今人非平交不可施矣此无如之何且须从俗此下述事云云】不宣某顿首再拜

某位执事

啓事

具位姓 某

右某啓【述事云云】谨奉啓事陈闻【陈贺陈谢随事】伏惟

尊慈俯赐 鉴念不宣谨啓

月  日具位姓  某  啓上

【封皮用靣签】某位 具位姓某啓上谨封【前上书封皮改啓为书字】

上尊官时啓状

【裴书仪僚属典吏起居官长啓状止如此无如公状之式者裴文有四海吉书分五等以父之执友疎属尊亲受业师为极尊年纪高于已或职掌稍高及姊夫妻兄之属为稍尊齿爵相敌者为平怀年小于已官卑于已及妻弟妹夫为稍卑先曾服事及弟子之类为极卑今以裴之啓状为大书四海吉书为书小简及平日往来手简而微为増损以叶时宜以齿爵极逺者为尊官与极卑不甚相逺者为稍卑改平怀为平交又今人与尊官书多为三幅其辞意重复殊无义理凡与人书所以为尊敬者在于礼数辞语岂以多纸为恭耶徒为烦冗而不诚不足法也】

某啓晷度推移日南长至【此冬至之仪也正旦则云元正啓祚万物惟新月朔及非时起居则各用其月时如孟春犹寒之意】伏惟 某位膺时纳祐与 国同休【正旦同月朔及非时起居则云尊体起居万福】某即日蒙 恩事役所縻【有官则云职业有守】未获趋拜 门庭伏乞 上为 庙朝善保崇重下诚不任詹 依恳祷之至谨奉状陈贺【月朔及非】

【时起居则改陈贺为防】不宣谨状

月  日具位姓  某  状上

某位【座前或云执事执政则云台座执政虽有世契亦不敢叙他人父执则云从表侄上某位几丈师则云门生上某位先生非平交不可称其字后手啓准此】谨空

【封皮】谨谨上 某位【座前或台座皆如状中】具位姓 某 状封

上稍尊时啓状

【平交改卑情不任勤祷之至为用慰勤怀阁下为足下无谨空自余同】

某啓【时如前】伏惟 某位膺时纳祐罄无弗宜【月朔及非时起居则云尊体万福】某即日防 免未由 觐展伏冀 顺时善加保养卑情不任勤祷之至谨奉状陈贺【非时起居改陈贺为防】

不宣谨状

月  日粗衔姓  某  状上

某位【阁下或云侍史或云左右或云足下若有契素则云从表弟上某位几兄后稍尊手啓准此】谨空

【封皮】状上 某位【阁下】 粗衔姓  某  谨封

与稍卑时啓状【极卑止有手简及委曲无啓状】

某啓【时如前】恭惟 某位膺时纳祐罄无弗宜【月朔及非时起居则云动止万福】某即日幸如宜未由 展奉惟冀 顺时善加保爱用慰逺怀谨奉状不宣谨状

月  日【若有事素则云从表】粗衔姓 某 状上

某位【若有事素则云几弟】

【封皮】状上 某位 粗衔姓  某  谨封

上尊官手啓【书中小简亦同但纸尾有日无月去谨奉啓及谨空字】

某惶恐顿首再拜【述事云云】谨奉啓不备【备具宣悉据理亦同但世俗有此分别今须从众】某惶恐顿首再拜

某位【座前执政则云台座】月日谨空

【封皮】谨谨上 某位【座前台座如啓中】  某  啓封

别简

某啓【或云再啓或云又啓述事云云】 某顿首再拜

上稍尊手啓【书中小简及别简如大官】

某再拜【述事云云】谨奉啓不宣 某再拜

某位【阁下或云侍史或云左右若其人知州府则云钤下】月日

【封皮】啓上 某位【阁下等如啓中】   某 谨封

与平交手简【书中小简同别简直述事末云顿首】

某啓【述事云云】不宣  某顿首

某位【足下或云左右】 日

【封皮】手啓上【或止云啓上】 某位   某  谨封

与稍卑手简【书中小简同凡书啓若不能一一如仪宁于平交用称尊不可用稍卑】

某啓【述事云云】不宣  某   咨白

某位    日

【封皮】简呈 某位    某    谨封

谒大官大状

具位姓 某

右某谨诣 门屏只 起居【防谢贺辞违随事已欲他适往辞人曰辞人欲他适已往别之曰攀违】某位伏聴处分谨状【旧亦云牒件状如前谨牒状末姓名下又云牒元丰改式士大夫亦改之】

年月  日具位姓  某  状

谒诸官平状

具位姓 某

右某只候【世俗皆云谨只按谨即只也语渉复重今不取】起居【谢贺辞违随事按只某人起居乃语自唐末以来皆以云只起居某人今从众】某位谨状

月  日具位姓  某  状

平交手刺【大约如此时改临时】

某爵【无爵者言官】某里姓某【无官者止称乡里此平生未曽往还者也若已相识则去爵里往还熟则去姓】専谒 见【谢贺辞别随事】

某位 月日 谨刺

名纸

取纸半幅左卷令实以线近上横繋之题其阳靣【凡名纸吉仪左卷题于左掩之端为阳靣凶仪右卷题于右掩之端为阴靣】云乡贡进士姓名家书

上祖父母父母【上外祖父母改孙为外孙着姓余同】

某啓孟春犹寒【时随月】伏惟 某亲尊体起居万福【述先时往来书云云】某在此与新妇以下各循常【若有尊长在此则于与新妇字上添侍奉某亲康宁外字】乞不赐逺念【凡此皆平安之仪若有不安者即不用此语后准此下述事云云】未由 省侍伏乞倍加 调防下诚不任瞻恋之至谨奉状不备孙【子男则称男女则称女】 某再拜上

某亲【几前】

【封皮】谨谨上 某亲【几前】孙【男女同】 某  状封

【重 平安家书附上  凡人得家书喜惧相半故平封 某州某县姓某官  安字不可阙使见之则喜后家书重封准此】孙【男女同】 粗衔某谨重封

上内外尊属【谓伯叔祖父母伯叔父母姑舅妗母姨夫姨母妻之父母】

改起居为动止省侍为觐省调防为保重瞻恋为赡仰几前为座前侄甥壻随所当称惟与妻之父母书不称新妇称封邑无封邑则改新妇以下为家中骨肉【古人谓父为阿郎谓母为娘子故刘岳书仪上父母书称阿郎娘子其后奴婢尊其主如父母故亦谓之阿郎娘子以其主之宗族多故更以行第加之今人与妻之父母书称其妻为几娘子殊乱尊卑名不正则言不顺士君子宜有以易之】余皆如上父母书

上内外长属【谓兄姊表兄姊及姊夫妹与嫂亦同】

改尊体起居万福为动止康和乞不赐逺念为幸不念及省侍为防省伏乞倍加调防为为 国保燮下诚不任瞻恋之至为卑情不胜依恋弟妹内外弟妹随所当称【刘岳书仪云舅之子称内弟不书姓姑之子称外弟书姓今人亦通称表弟也】几前为左右状为啓余如上父母书

【封皮】啓上  某亲  弟   某  谨封

与妻书

某咨春寒【春暄夏热秋热秋凉冬寒随时】动履清胜【或云常胜】某此粗遣免【述事云云】不悉【裴仪作不具今从弟妹法】某书逹某邑封【裴仪云某状通几娘子足下于理亦似未安若无封邑宜称其字】月日

【封皮】书逹 某邑封   某谨封【重封云平安家书附至本宅】

与内外卑属【谓弟妹表弟妹】

几弟【妹则云几妹】春寒【寒暄随时】想与诸尊防【或云长防随事】休宜兄此粗常【述事云云】不悉兄报某亲

月   日

【封皮】书寄几弟【亲弟妹不空表弟妹空】兄手书【表弟妹云表兄姓某谨封以下书皮重封皆同重亲弟妹云平安家书附至某州某县几某官处无官封则云几弟处表则云书附至某州某县几某官处】粗衔姓押重封【表弟云谨重封】

与防属书【谓兄弟之子孙】

告几某官春寒【寒暄随时】想汝与诸尊防【或云长防随事】吉健翁【或伯或叔】此与骨肉并如常【述事云云】不具翁【余亲准此裴仪与儿及孙侄等书其末皆云及此不多今以与诏语相渉更改从俗】告几某官【省】 月日

【封皮】书付几某官   翁【余亲准此】   封【重封如卑属】

与子孙书

告名【子孙名也】春寒【寒暄随时】想汝与诸防【卑防随事】吉健【述先时往来书】吾此与骨肉并如常【述事云云】不具翁【父同】告名【省】

【封皮】委曲付名     翁【父同】   封

【重 平安家书附至 封 某州某县付孙名】  粗衔姓 押  重封

与外甥女壻书【封皮重封与表弟妹同】

某咨春寒【寒暄随时】想与尊防如宜【与女壻者云与几姐及外孙如宜】某此粗常【述事云云】不悉某咨 姓甥某官【壻云某郎】

月   日

妇人与夫书

【妇人与诸亲书皆与男子同于子孙之妇称吾于夫家尊长称新妇某氏于卑防称婆称伯母叔母或称老妇于已家尊长称儿于卑防称姑称姊于外人不当通书若不得已通书亦当称新妇今人皆称儿非也上舅姑书如父母但改新妇以下称其夫官而已与妯娌书如长属其末自称姒某氏娣某氏与子孙书云告几新妇余如与子孙书其与尊长者虽有封邑不敢称之古者妇人谓夫曰君自称曰妾今夫与妻书称名妻与夫书称妾乃冀缺梁鸿相推敬之道也】

妾啓春寒【寒暄随时】动止康和【或云康胜】妾即此防 免诸防无恙【此平安之仪也若已不安则不云蒙免子孙有不安者则不云诸防无恙此下述事云云】不宣妾上 某官【侍者无官则称良人】月日

【封皮】状上 某官 邑封某 氏妾  谨封

与仆隶委曲【仆隶上郎主当依公状式】

姓名【仆隶姓名也述事云云】不具委曲付姓名

【封皮】委曲付姓名    押    封

书仪卷一

猜你喜欢
  园池第十三·桓宽
  論語全解卷一·陈祥道
  书义矜式卷六·王充耘
  士的标准·孔子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二·周祖谟
  卷十二·严虞惇
   五 和平·林语堂
  春秋説卷二十三·洪咨夔
  卷二·朱熹
  自序·梁漱溟
  (七)朱子之理气论·钱穆
  外内第二十二·商鞅
  原子时代的佛教·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五·佚名
  十地经论 第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雨村曲话序·李调元

    予辑《曲话》甫成,客有谓予曰,“词,诗之余,曲,词之余,大抵皆深闺、永巷,春伤、秋怨之语,岂须眉学士所宜有!况夫雕肾琢肝,纤新淫荡,亦非鼓吹之盛事也,子何为而刺刺不休也?”予应之曰,“唯,然。然独不见夫尼山删《诗

  • 毒药·徐志摩

    今天不是我歌唱的日子,我口边涎着狞恶的微笑,不是我说笑的日子,我胸怀间插着发冷光的利刃;相信我,我的思想是恶毒的因为这世界是恶毒的,我的灵魂是黑暗的因为太阳已经灭绝了光彩,我的声调是像坟堆里的夜鹗因为人间已经杀尽了

  • 卷十三·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三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劝酬集【尽辛未一年】己未以後衣食奔走与德尹出入如相避庚午偪腊归自具区德尹适从洛中旋里除夕酌酒相劳盖十二年无此乐矣爰相约为杜门计

  • 卷三百七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二孟郊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裵回赋诗曹务多废令

  • 卷三百五十七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癸亥朔,羣臣臨于福寧殿,詔再觀大行皇帝畫像于集英殿。以前像未肖故也。   甲子,詔給度僧牒百道,修相國寺塔【一】。   乙丑,詔:梁從政改遙郡防禦使,吴靖方改遙郡團練使,並特與見寄

  • 郑成功世系表·陈匪石

    郑成功年谱明天启四年成功生于日本平户五年二岁六年三岁郑芝龙攻广东海丰嵌头村。七年四岁郑芝龙犯铜山、闽山。熹宗崩,信王即位,魏忠贤诛。明崇祯元年五岁郑芝龙降。流寇起。二年六岁明下袁崇焕于狱。三年七岁明授郑芝

  • 班马异同卷三十四·倪思

    滑稽列第六十六史记一百二十六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逹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中亦可以解纷淳于髠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

  • 卷之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九·佚名

    惠帝惠帝时陆机掌兵【何去非】孝懐帝 愍帝刘曜之乱【张籍】王衍【东坡】通论西晋人君【温公】晋室之祸【何去非】晋祖尚浮虚【张说】惠帝时陆机掌兵何去非陆机论曰扫境内之众而属人以将持疎远之身而将人之兵于君臣授

  •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范君石 译注【说明】这是专记日者的类传。所谓日者,即古时占候卜筮的人。《墨子·贵义》说:“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墨子不

  • 自序·魏收

    汉朝初年,魏无知被封为高良侯,他的儿子名均,魏均的儿子名恢,魏恢的儿子名彦。魏彦的儿子魏歆,字子胡,幼年时就死去了父亲,颇有志气和节操,对经传史籍有广博的知识。汉成帝的时候,官职做到了巨鹿太守,退休后家居在巨鹿。魏歆的儿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四礼部祠祭清吏司中祀一凡朝日之礼兆阳位於东郊其制一成岁以春分迎日出祀大明甲丙戊庚壬年皇帝亲朝日奉大明位西向赤璧一帛一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尊一爵三琖三十

  • 尚书疏衍卷四·陈第

    明 陈第 撰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十有三年武王即位之十三年也此明明经文本无可疑者孔安国泥于大统未集之语遂以虞芮质成之日为文王受命之年九年文王崩武王立二年观兵又二年伐纣总之为十三年是以武王上冐文王之年合

  • 第十二卦:《否卦》·佚名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白话】《否卦》象征闭塞:一个卦闭的社会,人们之间的来往是不通畅的,天下没有便利之处,君子必须坚守正道;这时强大者离去,弱小者到来。《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

  • 第一篇 学贵有恒(下)·丰子恺

    二重生活西洋文化用了不可抵抗的势力而侵入中国来。同时中国文化也用了顽强的势力而保住它的传统。于是中国人的思想上,生活上,处处出现新旧文化同时并存的状态。这叫做二重生活。譬如:这里在组织小家庭,那里在励行九世同

  •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五卷·护法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五卷圣天菩萨本 护法菩萨释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破时品第三之余复次有诸异部。于无常法说有刹那暂时住体。即依住体立有实时。为破彼言。故说颂曰无常何有住  住无有何体论曰。自相经停。

  • 医学实在易·陈修园

    综合类著作。清陈念祖撰。八卷。念祖有《长沙方歌括》已著录。是书成于嘉庆十三年(1808)。卷一记脏腑易知、经络易知、四诊易知、运气易知。简述中医基础理论;卷二至卷四分述表、里、寒、热、虚、实诸证发生发展;卷五

  • 壹输卢迦论·龙树

    龙树菩萨造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明一切法无常自体空,自体空不离无常,非离诸行而有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