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一

  汉高祖置酒沛宫,酒酣,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时帝有天下已十三年,当思耆艾贤德,与共维持,独端意猛士,何哉?岂马上三尺,嫚骂余态,未易遽革耶?治道终以霸杂,盖有由然。其前年下诏曰:“贤士大夫吾能尊显之。”是年下诏曰:“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同安辑之。”窃谓播告之词,乃秉笔代言,非若耳熟之歌,乃中心所欲也。 

  唐文宗夏日联句,东坡谓宋玉封楚王雄风,讥其知己不知人也。公权小子,有美而无规,为续之云:“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所施,清阴及四方。”或谓“五弦之薰风,解愠阜财”,已有陈善责难意。愚谓不然。凡规谏之辞,须切直分明,乃可以感悟人主。故盗言孔甘,良药苦口。若以薰风自南为陈善闭邪,但恐后世导谀侧媚、说诗两可者,皆得以冒敢谏之名矣。 

  诸史列传,首尾一律。惟左氏传《春秋》则不然,千变万状,有一人而称目至数次异者,族氏、名字、爵邑、号谥,皆密布其中而寓诸褒贬,此史家祖也。观少陵诗,疑隐寓此旨。若云“杜陵有布衣”,“杜曲幸有桑麻田”,“杜子将北征”,“臣甫愤所切”,“甫也南北人” “甫也南北人”,原作“甫也东西南北人”,据《杜诗详注》改,“有客有客字子美”,盖自见其里居名字也。“不作河西尉”、“白头拾遣徒步归”,“备员窃补衮”,“凡才污省郎”,补官迁陟,历历可考。至叙他人亦然,如云“粲粲元道州”,又云“结也实国干”,凡例森然,诚《春秋》之法也。 

  老杜《送严武》云:“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寄裴道州苏侍御》云:“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此公素所蓄积而未及施设者,故乐以告人耳。夫全躯碌碌之人,果何能为!汲长孺曰:“天子置公卿,宁令从谀承意,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任遐曰:“褚彦回保妻子,爱性命,遐能制之。”观此以验二诗,信而有证矣。自比稷、契,岂为过哉!岑侍御《行军诗》云:“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范文正云:“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 

  《孟子》七篇,论君与民者居半,其余欲得君,盖以安民也。观杜陵“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宿花石戍》云“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寄柏学士》云“几时高议排君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而志在大庇天下寒士,其心广大,异夫求穴之蝼蚁辈,真得孟子所存矣。东坡问老杜何如人,或言似司马迁,但能名其诗耳。愚谓老杜似孟子,盖原其心也。 

  《剑阁》云“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与太白“搥碎黄鹤楼,刬却君山好”语亦何异。然《剑阁》诗意在削平僭窃,尊崇王室,凛凛有忠义气,搥碎、刬却之语,但觉一味粗豪耳。故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上。 

  岑参《寄杜拾遗》云:“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退之《赠崔补阙》云:“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皆谬承荀卿“有听从,无谏诤”之语,遂使阿谀奸佞用以借口。以是知凡造意立言,不可不预为天下后世虑。 

  《石笋行》云:“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小臣非小官也。凡事君不以道,虽官尊位崇,不害为小臣耳。下云“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此非官小者所当也。但乍读者,则小臣之语,似不指公卿耳。末云:“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岂非欲取浑敦穷奇,投诸四裔,使天下如一,同心戴舜者欤。 

  李义山任弘农尉,尝投诗谒告云:“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虽为乐春罪人,然用事出人意表,尤有余味。英俊屈沈,强颜低意,趋跖诺虎,扼腕不平之气,有甚于伤足者。非粗知直己,不甘心于病畦下舐,不能赏此语之工也。 

  张舍人《遗织成褥段》云:“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其意在明分守,警贪饕,屏斥玩物,严道义之大节,岂直专为诗哉?就中和平之语,尤可人意。世有豪横凶人,强委馈于善士,而不能骤绝之,其心媿耻,虽欲和平,不可得也。 

  子美世号“诗史”,观《北征诗》云:“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送李校书》云:“乾元元年春,万姓始安宅。”又《戏友》二诗:“元年建巳月,郎有焦校书。”“元年建巳月,官有王司直。”史笔森严,未易及也。 

  贾生终童,欲轻事征伐。大抵少年躁锐,使锦历老成,当不如此。昔人欲沈孙武于五湖,斩白起于长平,诚有谓哉。尝爱老杜云:“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又有“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其愁叹忧戚,盖以人主生灵为念。孟子以善言陈战为大罪,我战必克为民贼。仁人之心,易地皆然。 

  昌黎《赠张道士》云:“诣阙三上书,臣非黄冠师。臣有胆与气,不忍死茅茨。”韦应物《送李山人》云:“圣朝多遗逸,披胆谒至尊。岂是贸荣宠,誓将救元元。”圣俞《赠师鲁》云:“臣岂为身谋,而邀陛下睠。”皆急于得君,非为利禄计也。 

  “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此与《无逸》《旅獒》、孟子格君心之非、汲长孺谏上多欲、魏郑公《十渐》、陆宣公之《奉天诏书》无二道也。“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此“幸而得之,坐以待旦”之意。“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所谓“嘉谋嘉猷,入告尔后于内,乃顺之于外。曰斯谋斯猷,惟我后之德”也。 

  “霄汉瞻佳士,泥涂任此身。”只“任”字即人不到处。自众人必曰欺,曰媿,独无心任之,所谓视如浮云,不易其介者也。继云:“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大知并观,傲睨天地,汪汪万顷,奚足云哉! 

  温公治第洛中,辟园曰独乐,其心忧乐,未始不在天下也。其自作记有云:“世有人肯同此乐,必再拜以献之矣。”东坡赋诗云:“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盖言其得人心也。又云:“抚掌笑先生,年来效瘖痖。”疑未尽命名之意。 

  临川《送望之守临江》云:“黄雀有头颅,长行万里余。想因君出守,暂得免苞苴。”使能行此言,则虐生类以饱口腹,刻疲民以肥权势者,寡矣。其诗才二十字耳,敦仁爱,抑奔竞,皆具焉,何以多为! 

  “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虽云称贺收复,抑又蕴深意?元首无为,乃分位固然,其所以遽离庙社、远播蒙尘者,谄谀之臣,实为祸阶耳。噫!谀言谄诈,日陈乎前,黄屋虽欲不劳,不可得也。 

  温公《题赵舍人庵》云:“清茶淡话难逢友,浊酒狂歌易得朋。”虽造次间语,亦在于进直谅之益,而退便辟之损也。

猜你喜欢
  陈耆卿·唐圭璋
  第三折·佚名
  第二折·郑光祖
  萨真人夜断碧桃花·臧懋循
  卷一百一·徐世昌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总评·吴正子
  七言巻二十二·洪迈
  巻十一·袁表
  卷四百九十八·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二·曹学佺
  卷二十一·曹庭栋
  续咏十二首(原注)·佚名
  原序·王安石
  卷七十一·陈廷敬
  卷三百七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鹿卿·唐圭璋

      鹿卿字德夫,丰城人。生于乾道六年(1170)。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淳祐九年(1249)卒,年八十。有徐清正公集。   水调歌头   快阁上绣使萧大著   廊庙补天手,夷夏想威名。上前张胆明目,倾倒汉公卿。二百年来章贡,前赵后

  • 序幕·老舍

    (五幕话剧)全剧人物介绍乔绅——形相:五十多岁,须发微白。身高,相当的健壮。中服西装都穿得够样。性格:精明厉害。新旧知识都略有一些,坚信知识即权利。抗战后,颇发财,自视甚高。乔妻——形相:与乔绅年纪相近,身矮,多病,自号“受气

  • 第三折·狄君厚

    (末素扮引外背剑上,开)自当日出朝,载老母归于庄宅上,半载之间,倒大来悠哉!(唱) 【中吕】【粉蝶儿】活计生涯,遣仆男一梨两耙,落得个任逍遥散诞行达。背一张琴,携一壶酒,访友在山间林下。今日还家,想着我出朝进那场惊怕。 (正末

  • 卷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九晓类五言古奉和湘东王冬晓应令三韵 【梁】萧子晖歩櫩光欲通曙鸟向西东烛灭传余气帷香开晓风繁花无处尽惟销寒镜中宿郊外晓作       【隋】王 衡残星落檐外余月罢窗东水

  • ●卷一百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   起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庚寅,尽其日。   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庚寅朔大元帅即皇帝位於南京。   汪伯彦中兴日历(改作纪)曰:先是四月二十七日元祐皇后诏令遣王时雍徐秉哲备车马法驾仪仗等百官庶务各分一

  • 第一回 祀南郊司马开基 立东宫庸雏伏祸·蔡东藩

      华夷混杂,宇宙腥膻,这是我国历史上,向称为可悲可痛的乱事。其实华人非特别名贵,夷人非特别鄙贱,如果元首清明,统御有方,再经文武将相,及州郡牧守,个个是贤能廉察,称职无惭,就是把世界万国联合拢来,凑成一个空前绝后的大邦,也

  •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序·杨士勋

    [疏]释曰:此题,诸本文多不同,晋、宋古文多云《春秋穀梁传序》,俗本亦有直云《穀梁传序》者。然“春秋”是此书之大名,传之解经,随事则释,亦既经传共文,题名不可单举。又此序末云“名曰《春秋穀梁传集解》”,故今依上题焉。此序

  • 景公问诸侯孰危晏子对以莒其先亡第九·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当今之时,诸侯孰危?”晏子对曰:“莒其先亡乎!”公曰:“何故?”对曰:“地侵于齐,货竭于晋,是以亡也。”

  • 卷十二·高士奇

    <经部,春秋类,春秋地名考略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十二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曹国于陶丘【孔疏世本曹国伯爵谱云曹姬姓文王之子叔振铎之后也武王封之陶丘哀八年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

  • 卷四十七·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七 明 冯复京 撰大雅文王之什二思齐篇在宫【辟廱别载】笺云宫谓辟廱宫也羣臣助文王养老○周礼外饔邦飨耆老掌割亨之事酒正飨耆老共其酒无酌数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大司徒以保息六养

  • 卷二十二·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二天子之孝早谕敎【臣】按既醉之诗云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言君子既孝而嗣子又孝其孝斯为源源不竭也文王有声之诗云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君也】哉言能燕安

  • 卷十二·道世

    △涅槃部第十四(此别五部)▲述意部第一惟我含灵福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八十矣。应身粒碎,流血何追。诤决最後之疑,竞奉临终之供。呜呼!智炬昏冥,慈云消灭。长夜诸子,诚可悲矣!但法身至寂,毕竟无为。报化所诱,随机应俗。

  •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朱棣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王日休曰】如来。谓真佛也。第五分已言此意矣。于此再言者。为续来听者说。故兼及转轮圣王之说也。   【李文会曰】空

  • 为武昌难民呼吁·太虚

    ──十五年秋在星洲作──吾此次回国,将本我佛慈悲之宗旨于国内之息战和平,对于各方之首领,力为劝请。而于战地杀伤逃亡之灾难,尤当联合佛教徒以为积极之救济。更须向海外内外呼吁者,即武昌被围之十数万难民,应如何救脱于危

  •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为妙行真人讲说。内称元始天尊敕北方真武神将带领天兵到下界「收断妖魔,拔除魂爽」,并载真武冲将所作咒语,谓供奉此经,唸

  • 云泉诗·薛嵎

    诗别集。南宋薛嵎(约1270年前后在世)撰。 一卷。 嵎字仲止, 一字宾日, 永嘉(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官长溪簿。此集收诗百余首。多歌咏自然景物及个人日常生活。其诗以新切为宗,注重词句锻炼,刻意求工,有“永嘉四灵”

  • 尼拘陀梵志经·佚名

    亦称《佛说尼拘陀梵志经》。佛教经典。宋施护等译。二卷。以佛为尼拘陀梵志开示,宣说苦行不可视为正解脱法。异译本有:《长阿含经》第八《散陀那经》、《中阿含经》第一百零四《优昙婆罗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