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學》敘言
范圍之比例,因果之遞嬗,天然之模仿,天下古今,世、出世學,盡在乎是,是不可以已乎?雖然,有說。今吾且問︰立范圍者誰?寧不操柄而聽其命﹗范圍有量,量寧局是?范圍有數,是數以外何獨無事?率爾操柄,是名武斷,武斷者不足以立范圍;聽命非創,非創者不足以立范圍。宛轉虛妄,無可憑據,吾複奈何而熒惑乎哉?因不以因起,是因以前因複有因,因則無窮;果不以果止;是果以後果更有果,果則無窮。無窮者莫可得而窮詰也,誰複有能疲[ * ]神精媾結虛牝?如水呈形,如鏡呈影。攝前遺後,顯表晦裡,語不足闡義,跡不足達旨,扣盤捫燭,璞周鳳楚。悲乎,執一行一門者之汨汨沉沉,無出期也﹗離諸根量宗因譬喻;我說因緣非第一義。三世佛冤,如言取義。是故范圍之比例,因果之遞嬗,天然之模仿,學其所學,非吾黨學。
處處經中皆作是言,善男子,爾及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此複雲何?現証而已矣。共所成立,不由審取,地唯是地,非水、火、風,苦唯是苦,非樂、喜、舍,是名世俗現証。諸法非實,如幻如化,如焰如夢,如影如響,水月鏡像,乾城虛空,是為勝義現証。雲何為現?三界分別,自心所現。雲何為証?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世俗謂游方以外,吾學謂還滅自內。應如是學勝義現証,是名內學。現証雲者,不可以驟得,不可以一概;禹鼎神奸,一覽窮悉。如觀無常,五蘊無常,剎那集顯,是名現証。一真法界,周遍無外。應如是學,無外之內,是名內學。
吾所親愛,如一子地,寒暑陰陽,凌蔑失序,一舉一動,人之圖己,恐恐惴惴,光天無之。吾之愛矣,奈何勿悲?悲之甚矣,日夜迫切以思,求所以醫,豈秦人視越人之肥瘠?盡大地人皆吾一子,皆失其序,皆吾所悲,吾皆求醫。醫也者,學也。悲而後有學,憤而後有學,無可奈何而後有學,救亡圖存而後有學。不如是而有學,其施也不親,其由來也不真,其究也無歸,唐其智力精神。危乎冤哉﹗天下有如是學,吾其愈益悲也。夫人心理咸其一致,如理者事在一己,如量者發由乎人,不可以不審。聲聞、緣覺悲心微薄,是故聲聞出定不識食鹽,緣覺化人顯通無二,鈍之至矣,烏足以言佛﹗菩薩摩訶薩生心動念莫不皆悲,舉足下足無非是學,牛溲、馬勃,寶于芝、苓,醫方、工巧、因明、聲明,但可致用,都非蕪菁。惑執無邊,慧解無邊,過患不已,功德不止,三阿僧祗,豈有終極?其悲也大,故其學也大。應如是學,大往大來,是名內學。(吾嘗論之︰亂之興也自無悲始,治之萌也自親愛起。生心動念唯私一己,天下亡矣。一舉一動環顧皆人,世界太平。食不摶飯,坐不橫肱,比丘立戒二百五十,多視大眾祛彼妨害。任教育者可以思矣,治學問者可以知矣。)
現証者學之自體,悲者學之緣起。然吾病病,又烏知乎人之病?吾亦常、樂、我、淨,又烏知乎無常苦空,無我寂靜?吾亦遍計所執外物真實,又烏知乎幻化夢焰、影響虛空、水月鏡像、乾闥婆城?以是因緣,又複須知方便者學之行軌。洪濤無梁,舟楫是從;徑路雖絕,風雲可通;親辦無因,同類有功;銅山西崩,響應洛鐘;火騰陽燧,水液方諸。菩薩摩訶薩無漏種隱,有大方便引發勝品,曰聖言量,至心歸命。危懼而不舍,不可得也,不此之往,又何之矣?攙己于其間,不可得也;吾如足智,先已知矣。歸命曰信,一信以往,次解次行,大有事在。既非盲從,亦非臆度,研求有的,解無量也。既非冥行,亦非說食,遵道守轍,行無量也。隨順現証,趣向現証,臨入現証,學之序也。多聞熏習,熏此現証;如理尋思,思此現証;修斷轉依,依此現証;三慧漸頓,學之事也。無邊沙界,平等現証;盡未來際,一味現証;學之至也。如此而已矣。支那內學院刊一年《內學》,呈諸大雅,質諸同好,自今伊始歲其有。一星終矣,
獲年。刊成,歐陽漸喜而敘。
(1924年12月)
(原刊《內學》第一輯,收于《內學雜著》上,載《歐陽競無先生內外學》第十二冊)
猜你喜欢 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佚名 序·李叔同 第十九章 8·辜鸿铭 尚书考异卷四·梅鷟 第七部分·毛公 先儒姓氏·胡广 卷二十八·孔颖达 乐论第二十·荀况 遵大路·佚名 卷四十三·魏了翁 卷十一·朱公迁 诗考·王应麟 序·田骈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指月录卷之八·瞿汝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