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书·无逸

周公作《无逸》。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年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譸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譸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译文


周公说:“啊!君子在位,切不可安逸享乐。先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然后处在逸乐的境地,就会知道老百姓的痛苦。看那些老百姓,他们的父母勤劳地耕种收获,他们的儿子却不知道耕种收获的艰难,便安逸,便不恭。时间已经久了,于是就轻视侮慢他们的父母说:‘老人们没有知识。’”

周公说:“啊!我听说:过去殷王中宗,庆正敬畏,以天命作为自己的准则,治理百姓,敬慎恐惧,不敢荒废、安逸。所以中宗在位七十五年。

“在高宗,这个人长期在外服役,惠爱老百姓。等到他即位,便又听信冢宰沉默不言,三年不轻易说话。因为他不轻易说话,有时说出来就能使人和悦。他不敢荒废、安逸,善于安定殷国。从老百姓到群臣,没有怨恨他的。所以高宗在位五十九年。

“在祖甲,他以为代兄称王不合情理,逃亡民间,做过很久的平民百姓。等到他即位后,就知道老百姓的痛苦,能够安定和爱护众民,对于鳏寡无依的人也不敢轻慢。所以祖甲在位三十三年。

“从这以后,在位的殷王生来就安闲逸乐,生来就安闲逸乐,不知耕种收获的艰难,不知老百姓的劳苦,只是追求过度的逸乐。从这以后,在位的殷王也没有能够长寿的。有的十年,有的七、八年,有的五、六年,有的三、四年。”

周公说:“啊!只有我们周家的太王、王季能够谦让敬畏。文王安于卑下的工作,从事过开通道路、耕种田地的劳役。他和蔼、仁慈、善良、恭敬,使百姓和睦、安定,爱护亲善孤苦无依的人。从早晨到中午,到下午,他没有闲暇吃饭,要使万民生活和谐。文王不敢乐于嬉游、田猎,不敢使众国只是进献赋税,供他享乐。文王中年受命为君,在位五十年。”

周公说:“啊!从今以后的继位君王,不可沉迷在观赏、安逸、嬉游和田猎之中,不可只是使老百姓进献赋税供他享乐。不要自我宽解说:‘只是今天快乐快乐。’这样子,就不是老百姓所赞成的,也不是上天所喜爱的,这样的人就有罪过了。不要象商纣王那样迷惑昏乱,把酗酒作为酒德啊!”

周公说:“啊!我听说:‘古时的人还能互相劝导,互相爱护,互相教诲,所以老百姓没有互相欺骗、互相诈惑的。’不依照这样,官员就会顺从自己的意愿,就会变动先王的正法,以至于大大小小的法令。老百姓于是就内心怨恨,就口头诅咒了。”

周公说:“啊!从殷王中宗、到高宗、到祖甲、到我们的周文王,这四位君王领导得明智。有人告诉他们说:‘老百姓在怨恨你咒骂你。’他们就更加敬慎自己的行为;有人举出他们的过错,他们就说:‘我的过错确实象这样。’不但不敢怀怒。不依照这样,人们就会互相欺骗、互相诈惑。有人说老百姓在怨恨你咒骂你,你就会相信,就会象这样:不多考虑国家的法度,不放宽自己的心怀,乱罚没有罪过的人,乱杀没有罪过的人。老百姓的怨恨一旦汇合起来,就会集中到你的身上。”

周公说:“啊!继王要鉴戒这些啊!”

猜你喜欢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七·佚名
  卷十六·李廉
  提要·山井鼎
  卷十三目录·乾隆
  卷四·姚舜牧
  (九)朱子论宇宙之仁·钱穆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冯友兰
  宣公·宣公十一年·左丘明
  第六·佚名
  卷五百六十·佚名
  中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高僧傳序錄卷第十四·慧皎
  复洪樵舲居士书·太虚
  大乘四法经释·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O·袁枚

      江宁吴模,字元理,应童子试时,年才十三,举止端肃。因唤入署,啖以果饵。旋即入泮。邑中名士沈瘦岑,以女妻之。嗣后十年,不复相见。诗人李晴洲告予曰:“元理小秀才,近诗曰佳。比其外舅,骚骚欲度骅骝前矣。”诵其《迎秋》一首云

  • 珠玉词 全文·晏殊

    谒金门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掰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蜡烛到明垂泪,熏

  • 吴融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融 ,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 。韦昭度讨蜀,表 掌书记 ,累迁侍御史。因事去官 ,流浪荆南,依节度使成汭。后召为左补阙 ,迁中书舍人 。天复元年(901),昭宗复位 ,融起草诏书十数篇 ,

  • 卷二·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二 【起乙亥宋太祖开宝八年尽丁酉宋太宗至道三年】凡二十三年 【乙亥】宋太祖神德皇帝开宝八年【是岁江南亡唯北汉至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二·佚名

    嘉靖十七年五月癸酉朔○吏部尚书许瓒条陈应朝各官开列地方事宜所宜裁革者八事一清里甲请严禁各处徵派里甲银两不得数外科派其应该纳银里户不得重徵二清田粮请敕各处田粮查照嘉靖十一年黄册除侵占压废寺没官等顷田土或

  • 卷之一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皇王大纪卷二十八·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王承文武成王之业无所变更勤脩先王之训典用和洽于天下以对扬皇天上帝之丕显休命小雅首篇曰鹿鸣三章章八句言燕羣臣嘉賔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賔得尽其心矣呦呦鹿鸣食野之

  • 通志卷八十三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六下梁武帝八男昭明太子统【子欢 欢子栋 誉】豫章王综 南康简王绩【子会理 通理 义理】庐陵威王续【子应】邵陵王纶【子坚确】武陵王纪【子圆照 圆正 圆肃】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二旗分志二十二八旗佐领二十二【汉军佐领缘起 镶黄旗汉军佐领】汉军佐领缘起崇德二年七月分乌真超哈【汉文称汉军】一旗为两旗以昂邦章京【汉文称总管】石廷柱为左翼一旗固山额真以昂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 洪武二十七年春正月辛丑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于奉天、华盖二殿。 云南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宣慰使思伦发及元江府土官知府那荣、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长官白文玉等五十处土官来朝,各贡马

  • 卷七十九·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七十九    明 湛若水 撰 抑浮末中【禁淫巧奢侈附】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秋七月辛酉朔日有食之诏省细作并尚方雕文涂饰贵戚竞利悉皆禁絶中军録事参军周朗上疏以为举天下

  • 谕学卷二·李塨

    蠡吾李塨稿钱丙谓:观三物,知周礼伪书也。虞书言五典,今六行取孝友而去其三,则周人但有父子兄弟,而无君臣夫妇朋友也;添睦婣任恤,是父子兄弟外别有四伦,为六伦也。此为拂理叛圣。世未有仁义礼智之人而不中和者,亦未有中和之人而

  • 卷二十七·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七宋 吕祖谦 撰荡之什荡【唐党反】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欧阳氏曰穆公见厉王无道知其必亡而自伤周室尔所以言不及厉王而逺思文王殷商也 苏氏曰荡之所以为

  • 卷二·吴浩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义疑卷二华亭吴浩撰书经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此九字蔡传以为当在肆觐东后之下词意诚顺然公羊郑伯使宛来归邴何休注引书亦不改疏以五器为卿大夫上士中士下士授羔雁雉之器谓如者以物相授与之言器各异饰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澄观

    疏。第二广观障治下。疏中有二。先总明来意。于中有二。先明观故。论云。复观察障对治不善业道及果。善业道及果。及上上清净后起增上心。求学下即标举行心。全是论文疏。若直就下释文。先顺经则先明观要心摄善是行。

  •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下·元照

    刘宋西域三藏疆良耶舍译西湖灵芝崇福寺释元照述第六总观四。初正明二结示三彰益四显邪正 初正明二。初别观宝楼二总观四种 初别观宝楼四。初示数二诸天作乐三天乐悬空四乐音说法 初示数。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

  • 黑旋风双献功·高文秀

    元杂剧剧本。一作《黑旋风双献头》;简名《双献功》或《双献头》。高文秀撰。末本。本剧是元代著名的“水浒戏”。情节梗概为:运城孔目孙荣将带妻子郭念儿上东岳烧香还愿,恐遇坏人,特地到梁山请故交宋江派人保护。李逵自

  • 石桐先生诗钞·李怀民

    一卷。清李怀民撰。据《石桐先生墓志铭》载:“先生名宪噩,字怀民,号石桐,山东高密人。御史李元直之子,李氏三世以宦绩显赫,而怀民及其两弟皆以诗文著名一时。怀民幼时即喜为诗,其天资敏慧,常与好友、知名人士交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