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书·君奭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

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

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维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

公曰:「君奭!天寿平格,保乂有殷,有殷嗣,天灭威。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又曰:「无能往来,兹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哉。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

今在予小子旦,若游大川,予往暨汝奭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收,罔勖不及。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

公曰:「呜呼!君肆其监于兹!我受命于疆惟休,亦大惟艰。告君,乃猷裕我,不以后人迷。」

公曰:「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极。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公曰:「君!告汝,朕允保奭。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肆念我天威。予不允惟若兹诰,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言曰:『在时二人。』天休兹至,惟时二人弗戡。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

呜呼!笃棐时二人,我式克至于今日休?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公曰:「君!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

公曰:「呜呼!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祗若兹,往敬用治!」


译文


周公这样说:“君奭!商纣王不敬重上天,给殷国降下了大祸,殷国 已经丧失了福命,我们周国已经接受了。我不敢认为王业开始的时候,会长 期保持休美。顺从上天,任用诚信的人为辅佐,我也不敢认为王业的结局会 出现不吉祥。

“啊!您曾经说过:‘依靠我们自己,我们不敢安然享受上帝赐给的福 命,不去永远顾念上天的威严和我们的人民;没有过错和违失,只在人。考 察我们的后代子孙,很不能够恭敬上天,顺从下民,把前人的光辉限制在我 们国家之内,不知道天命难得,不懂得上帝难信,这就会失去天命,不能长 久。继承前人,奉行明德,就在今天。’“您的看法,我小子姬旦不能有什 么改正,我想把前人的光辉传给我们的后代。您还说过:‘上天不可信赖。’ 我只想把文王的美德加以推广,上天将不会废弃文王所接受的福命。”

周公说:“君奭!我听说从前成汤既已接受天命,当时就有这个伊尹 得到上天的嘉许。在太甲,当时就有这个保衡。在太戊,当时就有这个伊陟 和臣扈,得到上天的嘉许,又有巫咸治理王国。在祖乙,当时就有这个巫贤。 在武丁,当时就有这个甘盘。

“这些有道的人,安定治理殷国,所以殷人的制度,君王死后,他们的 神灵都配天称帝,经历了许多年代。上天用贤良教导下民,于是,殷商异姓 和同姓的官员们,确实没有人不保持美德,知道谨慎,君王的小臣和诸侯的 官员,也都奔走效劳。这些官员是依据美德而被推举出来,辅助他们的君王, 所以君王对四方施政,如同卜筮一样,没有人不相信。”周公说:“君奭! 上天赐给中正和平的官员,安治殷国,于是殷王世世继承着,上天也不降给 惩罚。现在您深长地考虑这些,就掌握了一定不移之命,将治好我们这个新 建立的国家。”

周公说:“君奭!过去上帝为什么一再嘉勉文王的品德,降下大命在 他身上呢?因为文王重视能够治理、和谐我们中国的人,也因为有这个虢叔, 有这个闳夭,有这个散宜生,有这个泰颠,有这个南宫括。

“有人说:没有这些贤臣奔走效劳,努力施行常教,文王也就没有恩德 降给国人了。也因为这些贤臣保持美德,了解上天的威严,因为这些人辅助 文王特别努力,被上帝知道了,因此,文王才承受了殷国的大命啊。

“武王的时候,文王的贤臣只有四人还活着。后来,他们和武王奉行上 天的惩罚,完全消灭了他们的敌人。也因为这四人辅助武王很努力,于是天 下普遍赞美武王的恩德。

“现在我小子姬旦好象游于大河,我和你奭一起前往谋求渡过。我知识 不广,却身居大位,你不督责、纠正我,就没有人勉力指出我的不够了。您 这年高有德的人不指示治国的法则,连凤凰的鸣声都会听不到,何况说将又 能被上天嘉许呢?”

周公说:“啊!您现在应该看到这一点!我们接受的大命,有无限的喜 庆,也有无穷的艰难。现在请求您,急于教导我,不要使后人迷惑呀!”

周公说:“武王表明他的心意,详尽地告诉了您,要做老百姓的表率。 武王说:‘您要努力辅助成王,在于诚心承受这个大命,考虑继承文王的功 德,这会有无穷的忧患啊!’”

周公说:“君奭!请求您,我所深信的太保奭。希望您能警惕地和我一 起看到殷国丧亡的大祸,长久使我们不忘上天的惩罚。我不但这样告诉,我 还想道:‘除了我们二人,您有志同道合的人吗?’您会说:‘在于我们这 两个人。’上天赐予的休美越来越多,仅仅是我们两人不能胜任了。希望您 能够敬重贤德,提拔杰出的人才,终归帮助我们后人去承受它。

“啊!真的不是这两个人,我们还能达到今天的休美境地吗?我们共同 来成就文王的功业吧!不懈怠地加倍努力,要使那海边日出的地方,没有人 不顺从我们。”

周公说:“君奭啊!我不这样多多劝告了,我们要忧虑天命和民心。”

周公说:“啊!君奭!您知道老百姓的行为,开始时没有不好好干的, 要看他的末尾。我们要搞好这件大事业,要勤劳恭敬地去治理啊!”

猜你喜欢
  卷四十 既夕礼第十三·郑玄
  名實論弟六·谢绛
  孟子通卷三·胡炳文
  卷五十七·程公说
  卷三十四·程公说
  尚书地理今释·蒋廷锡
  书经集传卷二·蔡沈
  提要·朱公迁
  卷一·刘玉汝
  前言·佚名
  总论·姚际恒
  己 卯 日 记·太虚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卷·佚名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下·不可思议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三·法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汝恂·唐圭璋

      念奴娇   寿萧守   萧守六月九日生。其时购得右曼卿书寿字碑,挂於厅壁,乃景祐五年六月九日书,月日恰同,用以为意。   金塘瑞溢,爱琉璃十顷,风漪摇碧。玉女三千擎翠盖,簇拥芙容仙伯。鸾鹤回翔,龙蛇飞动,醉墨挥仙笔。

  • 陈康伯·唐圭璋

      康伯字长卿,弋阳人。生于绍圣四年(1097)。登宣和三年(1121)进士。绍兴二十七年(1157),自吏部尚书除参知政事。二十九年(1159),右仆射。三十一年(1161),左仆射同平章事。金主亮南侵,力赞抗敌。隆兴元年(1163)罢相,除少保、观文殿大学

  • 巻八·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八元 顾瑛 编唐棣字子华吴兴人由茂才仕至吴江州知州尹休宁时有善政民为立生祠能绘事尝画嘉熈殿为上所知尤长于诗有集行于时潮音渡送客潮音渡飞花春又残隔溪闻笑语倚櫂看峰峦落日漾晴彩东风生

  • 卷五十七·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七段克已下冯弟自北山来岀其旧所为诗百余篇虽未暇尽读尝鼎一脔足知余味吾弟离羣索居无师友之益能自道其所志葢絶无而仅有者也虽然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耳适汉臣张君见过论

  • ●卷一百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   起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庚寅,尽其日。   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庚寅朔大元帅即皇帝位於南京。   汪伯彦中兴日历(改作纪)曰:先是四月二十七日元祐皇后诏令遣王时雍徐秉哲备车马法驾仪仗等百官庶务各分一

  •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洪武十七年八月丙寅朔 上谓廷臣曰治天下者不尽人之财使人有余财不尽人之力使人有余力斯二者人皆知之至于不尽人之情使人得以适其情人或未知也夫使人得以适其情者不以吾之所欲而防人之所欲盖求竭吾之所欲者所求必得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四·佚名

    光宗实录泰昌元年 (八月)〔泰昌元年(按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以后为泰昌元年)八月辛亥〕,两广总督许弘纲奏:乌猪外洋有倭船四只寄泊,官兵斩获贼首五颗、生擒四十名、夺获器甲,余贼落海无数;题叙有功员役。下部。福建巡抚王士昌奏:海

  • 中州人物考卷七·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隠逸岳纯孝仲明仲明固始人宋鄂王七世孙也洪武初徙家于大梁仲明少负清节隠居不仕尝庐居于墓侧者九年有司以孝廉举朝廷三召不起赐号纯孝先生今三召祠故址尚存所著有遗安集丘布衣铎铎字文振祥符人诚意伯

  • 史天泽传·宋濂

    史天泽,字润甫,史秉直之第三子。身长八尺,声如洪钟,善骑射,勇力超群,随其兄史天倪镇守真定。太祖二十年(1225),送母亲回北京时,其兄天倪在真定为武仙所害,帅府幕僚王缙、王守道忙把天泽从燕追回。天泽回来后,代行元帅之权,同时遣

  • 耿定向传·张廷玉

    耿定向,字在伦,黄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御史。严嵩父子窃取朝政,吏部尚书吴鹏攀附他们。耿定向上书奏揭发吴鹏的六条罪状,进而称吴鹏的女婿、学士董份担任会试的总裁时,为吴鹏的儿子吴绍舞弊,应当

  •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二人物志三十二大臣传十八【满洲正黄旗六 图理琛 贝和诺查克丹 觉罗满保 玛拉 素图 托特 定夀 拉布敦】图理琛图理琛满洲正黄旗人姓

  • 卷十一·柯尚迁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全经释原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十一明 柯尚迁 撰秋官上大司冦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诘起吉反】释曰典常也法也民失

  • 亲近品第九·佚名

    复次菩萨摩诃萨知恩报恩。修大方便利益众生。应適随宜显示无方。善男子,有佛出世。号无异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灭度之後。於正法中有一婆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共行品第十八   問曰.汝言當說在家出家菩薩共行法今可說之。答曰.忍辱.法施.法忍.思惟.不曲法.   尊重法.不障法.供養法.信解.修空.不貪嫉.隨所法行.燈明施.伎樂

  • 卷第六·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六 示众 勘辨 棒喝 示众 南泉示众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鼓山珪颂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青山白云。落花芳草。若是灵利阿师。终不回头转脑。 开善谦云。太平时节岁丰盈。旅不赍粮户不扃。宫路

  • 六经正误·毛居正

    六卷。宋毛居正(生卒年不详)撰。居正字谊父(因字通,或作“义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其父毛晃,曾着《增注礼部韵略》、《禹贡指南》等书。居正继承家学,钻研六书。嘉定十六年,诏国子监刊正经籍,被聘司校雠,只校订完四

  •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与金刚场陀罗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