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章 论美国

我之成为一个超然独立的批评家,是从我给英文刊物《中国评论》的"小评论"专栏(LittleCritic)写稿开始,我既不是个国民党党员,那时我又不拥护蒋先生,有时写的批评文字苛酷无情。小心谨慎的批评家为讨人人高兴而所不敢言者,我却敢写。同时,我创出一种风格,这种风格的秘诀就是把读者引为知己,向他说真心话,就犹如对老朋友畅所欲言毫不避讳什么一样。所有我写的书都有这个特点,自有其魔力。这种风格能使读者跟自己接近。

如果时机需要,我有直言无隐的习惯。民国十九年,丹麦王储将到南京访问。有一带穷人住的破房子,这位贵宾必须从那儿经过。南京的刘市长慌忙之下,要把那些破烂房子拆除,否则围起来,却不在别处为那些穷苦农人提供栖身之处,这样,贵宾就好像神仙一样驾一阵清风一直到达南京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了。这件事,没有人在乎,也没有人注意。我在《中国评论》上呼吁大家要想到穷人在寒风苦雨中的苦难。这篇文字触怒了当时给予这本杂志津贴的机关,怪我居然敢揭露其不仁民爱物之德政。此本刊物的经理人(K.P.Chu)立刻坐夜车赶往道歉,答应此后绝对身为良民,以国家利益为前提。

这若比起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北洋政府的屠杀学生,则又微不足道了。北洋的段祺瑞执政府,在准许游行示威的学生进入北京铁狮子胡同的执政府的大门之后,由当时教育总长章士钊下命令,执政府的卫士挥动七节钢鞭把学生打倒在地。

我当时在场。各学校伤亡的学生都用洋车运走,头和身上血迹斑斑,一连串的洋车在东直门大街排成了一大行,我以女子师范大学的教务长身份到现场时,我看见两口棺材,里头装的是我们学校的两个学生。北洋政府真的考虑周到,居然还没忘记给他们打死的学生预先准备棺材。这种残忍的行动,在美国任何城市,都足以引起暴动的。第二天,在九个大学学院校长的会议席上,五个校长赞成支持北洋政府当局,四个打算表示以温和的态度向政府抗议。

那九个大专院校,因为是向北洋政府领经费,所以不宜于提出抗议,有人这样推断,不知算不算理由。遇到这种情形,我在《语丝》上肆无忌惮的说了话。

《中国评论》这份英文杂志得到赛珍珠的注意。在她和理查德·华尔舍(RichardJ.Walsh)环游世界时,她催我赶快把我的第一部书《吾国与吾民》写出来,这本书一出版,立刻成了美国的畅销书,也建立了我在美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这本书在美国的畅销书目上成了第一本,其地位可谓空前的显要。CliftonFadiman主编的《纽约人》(NewYorker),因为对本书评论稍迟,赶紧向读者道歉。在后来的版本中,我把认真痛论中国问题取消,改为评论中日战争的爆发,这是极为读者所需要的。

……那时在反共战斗中,我是唯一为蒋中正先生效力的。当时我把喉咙都喊哑了。那是"戴维斯和塞维斯"(DavisandSorvice)和史迪威时期。那时史迪威来到中国,犹如到印度去对一个印度酋长作战一样。史迪威这个人粗暴而傲慢。他要求在湖南控制人力而自己充任超级统帅时,实在超出了他的权限。蒋委员长要求美国政府撤换他。

因为有美国力量为后盾,史迪威就像个独裁暴君一样,他不是来帮助中国,他是来破坏中美的团结。他把枪炮和弹药全留给共产党用。倘若他很有效的克尽其职责,就像罗斯福总统派油轮到开罗去援助蒙哥马利一样,结果会大不相同吧?当然他有他的理由——根据他对民主的意见。不论怎么说,一国的使者企图干涉另一国的内政,我对这个深为气愤。美国的中央情报局不赞成韩国的李承晚总统,于是根据美国所谓的"民主",便将他推翻。美国中央情报局不赞成越南的吴廷炎,又根据所谓美国式的"民主"而把他推翻。美国中央情报局推翻了越南的吴廷炎政府,还企图枪杀吴廷炎和他的政党。结果如何,是有目共睹的。史迪威之帮助中国共产党,根据他所称的美国式的"民主",也正是他的职责。……无论如何,美国派到中国来的应当是个外交家,不要派个粗野的庄稼汉,要派一个中国人认为具有绅士风度的人来。

民国三十三年,我问军政部长何应钦在过去几年史迪威给了中国什么,他的回答是,只有够装备一个师的枪弹而已。在民国三十三年,我看见中国的驴由中国西北甘肃玉泉的油田,驮着宝贵的石油到西南的昆明,我真要为中国哭起来。何应钦胸怀愤怒,我也颇有同感。

史迪威的外交政策,只是赞同把"戴维斯和塞维斯"的报告限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极力称赞。参议员Judd告诉我,他曾经到过中国,他带回五份报告,都是对中国共产党有利的,而没有对蒋先生有利的,他把这些文件给美国大使馆看。大使馆的人只对共产党的友人才伸出友善的手。在这种情形之下,蒋先生一年之内完成了滇缅公路,那是美国政府估计要三年才能完成的。布鲁克·阿金森(BrooksAtkinson)同史迪威返回美国时,竟宣称蒋先生对抗日没有兴趣,只是对打共产党有兴趣。

这是第一个错误。第二个最严重的错误是,苏俄在原子弹轰炸广岛三天之后参战,中国共产党企图进入东北接受日本在东北留下的战利品。中央军把进入东北的门户张家口封闭了。当时,在中央政府军与共产党军队之间有一个暂停火的协定。马歇尔命令中央政府军自张家口撤退。此后,共产党军队进入东北的路因而畅通。这一步之差,对以后的影响实在太大。共军部队去时带的是大口径的短枪,后来却有了全新的大炮做攻击之用。马歇尔只是使共产党军队乘机集中起来。马歇尔将军被国共双方的战事弄得心烦意乱,铩羽而归,希望中国出现一个崭新的第三势力领导中国。他真是和童稚一样天真,竟认为那是可能的事。他原先希望把国共双方的军队混而为一,却不知道中央政府已然把共军编入政府军有年共同抗战了,所以才有新编"第十八路军"的番号。

有一个对我中伤的谣言,在同情共产党的一派人之间流传。我写的书一直本本都成功而畅销,但是到民国三十三年我的《枕戈待旦》(TheVigilofaNation)出版,情形有了改变。自由主义者对我突然冷落。传言何应钦付给了我两万美金。这谣言是我听见赛珍珠,J.J.Singh,史沫特莱三个人说的。在纽约市政厅的集会上,史沫特莱在大众之前提到这件事,我立刻质问她,要求她当众再公开说明。福尔曼(Foreman)到云南游历了三个月,于是自命是中国通。他问我:"林先生,你到过云南吗?"我说:"没有。可是共产党这些年一直在中国,我这些年一直和他们打交道。我记得他们在长沙的所做所为。"在会场上,史沫特莱有意不再提这件事。我敢说,我在蒋委员长侍从室那些年,只是挂了个名儿,我并没向中央政府拿过一文钱;只是为拿护照方便一点儿而已。

我在自由中国漫游一番,回到美国,当时的情形,我自然明白。我一回去,在广播电台上我说:"现在在重庆的那批人,正是以前在南京的那批人,他们正在掳胳膊,挽袖子,为现代的中国而奋斗。"第二天,我接到我的出版商理查德·华尔舍(RichardJ.Walsh)一个严厉的警告,告诉我不可以,也不应当再说那样的话。我当时不利的环境是可想而知的。我只是把那件事看做是一场失利的战役,我只是战场上的一名伤兵,对这事并不很放在心上。

我们这个时代的几个杰出的作家是:

托玛斯·曼(ThomasMann)。他由日内瓦回来之后,我在纽约的国际笔会上遇见过他。他说英文,他的英文是复杂的德文结构,没法儿听,也没法儿懂。当时还有EveCurie和另外几个人,大家一同在讲演人的台子上。我讲的是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他在世之时各县就给他立生祠。在与赛珍珠同坐的台子上,有一个客人问我:"太监是什么?"

我和CarlvanDoren也见过多次,他对我很和善。他的妻子Irita,后来与WendellWilkie相交往,还有他哥哥MarkVanDoren(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都是我很好的朋友。我最喜爱活泼愉快斯文典雅的学者IrwinEd-man,他是美国的哲学家,他的英文极为简练。他搜集了些很长的留声机片子,那是他业余的嗜好。

罗素,虽然年事已高,还机敏灵活,目光闪亮。我记得是在朋友的公寓住宅里遇见他的。不幸的是,他娶了一个美国菲列得尔菲亚城的小姐(大概是他第三个,也许是第四个妻子),这位妻子太以她的"爵士罗素"为荣而时时炫耀。每逢说话,她就一个人包办。很多朋友愿向罗素提问题,这位太太便插嘴代答。大家感到兴趣的是听罗素说话,没人喜欢听她的。所以朋友们见面也是人人感到失望。

在KnopfSartre夫人的公寓住宅里和萨特(J.P.Sartre)相见,也是件新鲜事。萨特坐在一把椅子里,我们大家都坐在地板上。我们大家都很轻松。他的英文说得很好。他的措词用字极其精确,犀利而动人,但是有时他会前言不搭后语。我能想象到他在Raspail大道,一边喝咖啡,一边和许多崇拜他的"自觉存在论派"的小姐们闲话的神情。这些自觉存在论者创始了不擦口红不抹粉的时尚。这种时尚后来被观光的嬉皮游客所采取,就成了美国现代文化的特色。他们认为万事不如在佛罗伦斯(Horence)或是在罗马仰身而卧,或是伏卧在地,阻碍通往大教堂的道路,使人无法通过。

萨特否认人生有何意义,但却力言我们为何而生活,以何为目的,全由我们自己决定。他的主张也不完全是否定一切。

由于赛珍珠和她丈夫理查德·华尔舍,我才写成并且出版了我的《吾国与吾民》(MyCountryandMyPeo-ple),这本书之推广销售也是仰赖他们夫妇。我们常到他们宾夕法尼亚州的家去探望。我太太翠凤往往用国语和赛珍珠交谈,告诉她中国过去的事情。赛珍珠把《水浒传》翻成英文时,并不是看着原书英译,而是听别人读给她,而边听边译的,这种译法我很佩服。就像林琴南不通英文,译司哥德的《撒克逊劫后英雄传》和《天方夜谭》时的情形一样。赛珍珠对收养美国父亲韩国母亲生的孩子,很感兴趣,后来又收养印度婴儿。她有一个农场养牛。收养婴儿与扣减所得税有关系。

赛珍珠懂中国话,说得也流利,她父亲曾在中国做传教士,她是随同她父亲Knickerbocker在中国生活,先是在安徽,后来到南京,她算是在中国长大的。后来她嫁给LossingBuck教授,所以她对中国老百姓和中国的风俗,还有相当的了解。但是我发明中文打字机,用了我十万多美金,我穷到分文不名。我必须要借钱度日,那时我看见了人情的改变,世态的炎凉。人对我不那么殷勤有礼了。在那种情形下,我看穿了一个美国人。后来,我要到南洋大学去做校长,给赛珍珠的丈夫打了一个电报,告诉他我将离美去就新职。他连麻烦一下回个电报也不肯。我二人的交情可以说情断义尽了。我决定就此绝交。那是在我出版了抗战游记《枕戈待旦》(TheVgilofaNation)之后。在PrenticeHall出版公司向我接洽,说我写什么他们都愿出版之时,赛珍珠这位丈夫正在出版我的《朱门》(VermilionGate)。我断了二十年的交情,写出了小说《奇岛》(TheUnexpectedIsland),这出乎每个人的意料。在外国我出书,JohnDay出版公司一般都是保持百分之五十,但经朋友HankHolzer夫妇帮助,我把一切权利都收了回来。有一次赛珍珠去看我,其实主要是看我何以度日,我们的友情没再恢复。

赛珍珠急于和共产党搭线,好和别人共同"前进",她从未到台湾来过,我想台湾也不欢迎她。在一九七二年,她想办护照前往中国大陆去看看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但是共产党政权知道她若与中国农民交谈,会对中国大陆了解得太多,拒绝她前往。此后不久她就去世了。赛珍珠毕竟还是保持中立的态度,她并不是共产党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齐高帝诸子上 豫章文献王嶷·李延寿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张廷玉
  第九十九回 满恶贯孙綝伏诛 竭忠贞王经死节·蔡东藩
  第三十回 请济师司马献谋 巧架诬牝鸡逞毒·蔡东藩
  卷十二·张廷玉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第一六七告示光绪十八年七月九日一一三二五—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纪昀
  御制通鉴辑览序·乾隆
  元寿兴传·李延寿
  少帝本纪·薛居正
  卷五·楼昉
  晋纪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七年(辛亥、351)·司马光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璜·唐圭璋

      璜字叔夏。尝知上蔡县,御史台主簿。建炎四年(1130),赐进士出身,守监察御史,擢右司谏。责监浔州商税。起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又为广南东路提点刑狱。   清平乐   向伯恭韵木犀   秋光如水。酿作鹅黄蚁。散入千岩佳

  • 卷之一厅宇--酬赠·梁章钜

    《石林诗话》:“张先郎中字子野,能诗及乐府,居钱塘。坡公作倅时,先年已八十余,耳目尚精详,家犹蓄声妓。坡公尝赠以联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盖全用张氏故事戏之。先亦有一联云:‘愁似鳏鱼

  • 第一折·王实甫

    (末上,云)害杀小生也。自那夜听琴之后,再不能够见俺那小姐。我着长老说将去,道张生好生病重,却怎生不见人来看我?却思量上来,我睡些儿咱。(红上,云)奉小姐言语,着我看张生,须索走一遭。我想咱每一家,若非张生,怎存俺一家儿性命也

  • 词苑丛谈卷七·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纪事二苏子瞻守杭时毛泽民为法曹公以众人遇之而泽民与妓琼芳者善秩满辞去作惜分飞词以赠妓云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峯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覻细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

  • 卷6 ·佚名

    包恢 同陈守游碧落洞二首 乳滴珠垂石缀旒,冰清醽绿水鸣球。 龙宫凤穴排苍壁,燕垒蜂房涌碧琉。 公爱彼山岩石峻,我贪此洞冷泉幽。 无双奇观难穷处,便欲留身就隐休。 包恢 同李文溪游通天窍 石

  • 列传三·薛居正

    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也。生于妫州怀戎军之雕窠里。曾祖顺厉,世戍怀戎。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唐武皇之平幽州也,表刘仁恭为帅,仍留兵以戍之。以思继兄为先锋都将、妫州刺史,思继为中军都将、顺州刺史,思继弟

  • 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六·柯劭忞

      ○外国一   △高丽   高丽自后唐明宗长兴元年,王建始代高氏,明宗封建为高丽国王,世次俱见前史。自建传至■〈日育攵〉,三百余年未易姓。   太祖十一年,■〈日育攵〉即位之三年也,契丹人鹅儿乞奴等叛,蒙古引兵数

  • 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五·赵尔巽

      徐延旭 唐炯 何璟 张兆栋   徐延旭,字晓山,山东临清人。咸丰十年进士,出知广西容县。师克浔州,与有功,累晋知府。同治九年,除知梧州。光绪三年,迁安襄荆郧道。八年,晋广西布政使,命督办海防,得专奏事。时法人谋占全越,巡抚

  • 卷三十九 至道二年(丙申,996)·李焘

      起太宗至道二年正月盡是年五月   春正月己酉,親饗太廟【一】。辛亥,合祭天地於圜丘,大赦天下。先是,禮儀使宋白奏曰:「伏詳儀注,朝饗太廟,皇帝先詣罍洗,後奠瓚,其祀天地,望先詣罍洗,後奠玉幣。」上遽召宰相以問,呂端等曰:「

  • 卷二·王明清

    ●卷二○龙眠三李元中,舒州有李亮工者,以文鸣荐绅间,与苏、黄游,两集中有与其唱和。而李伯时以善丹青,妙绝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三代以来鼎彝之类,为《考古图》。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钟、王。时号&l

  • 第四五九佥禀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日一二二三三--一·佚名

    房里、苑里总理陈金源等,禀请斥革地保戴金升具佥禀竹南三保房苑总理陈金源、张清和、生员蔡褒之、陈光昌,暨众铺户等,为捏名假号,改姓冒充,叩请提案斥革,吊戳注销,以杜奸弊事。缘房、苑地保戴金升,原系革

  • 二十年·佚名

    (丁亥)二十年大明萬曆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寅,院啓曰:「風俗薄惡,連有綱常之變。《呂氏鄕約》,請收廷議擧行。」答曰:「不允。」○冬至使進獻方物,螺鈿函內小合四箇見偸,司憲府論啓,使成壽益,書狀官柳永詢,拿鞫徒配于京畿。1

  • 卷五十四 表记第三十二·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者也。’”)[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表记》者,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此于《别录》属《通论》。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此孔子行应聘诸侯,莫

  • 卷二四·邱濬

    ▲经制之义(下) 汉贾山作《至言》曰:“昔者周盖千八百国,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之君,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什一而藉,君有余财、民有余力而颂声作。秦始皇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罢(读曰疲)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

  • 念佛与修菩萨行·太虚

    ──十九年冬在宝慈佛学社讲──贵社诸居士已于佛法生深信心,故成立此社,且已组念佛会,修念佛之行等。信心之起,非凭空起,当然已闻法看经,得有了解,故生信心而念佛,且由信心生愿而起行。今已有信解行愿,由此精进修习,即能转迷成

  • 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中·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窥基撰经云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赞曰。第二正宗分也。大文分六。第一标净土之宗果。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乃至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第二明极乐之因殊。经舍利弗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五·澄观

    第二末会疏。今初夫圆满教海下。此文有二。先标。后故非顿下释。前标有三对。今疏释有二。一出三对之由。二明该罗等义。今初。若无顿证法界。岂显此经圆妙。若无善财渐进众生如何趣入。若无本会佛为其主。何有末会皆

  • 藏书室女尸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

    《藏书室女尸之谜》【The Body in the Library】又译作:女侦探玛帕尔小姐,书房女尸,图书馆陈尸。阿加莎·克里斯蒂撰,推理小说。这次的案子几乎让马普尔小姐成了救世主。在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清晨,戈辛顿邸宅却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