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墨蓝的海洋深处

在墨蓝的海洋深处,暗礁的底里,起了一些些的微波,我们永世也看不见。但若推算它的来因与去果,它可直远到世界的边际啊!

在星光死尽的夜,荒村破屋之中,有什么个人呜呜的哭着,我们也永世听不见。但若推算它的来因与去果,一颗颗的泪珠,都可挥洒到人间的边际啊!

他,或她,只偶然做了个悲哀的中点。这悲哀的来去聚散,都经过了,穿透了我的,你的,一切幸运者的,不幸运者的心,可是我们竟全然不知道!这若不是人间的耻辱么,可免不了是人间最大的伤心啊!

一九二三,七,四,巴黎

猜你喜欢
  王举之·隋树森
  楔子·高文秀
  卷一·袁华
  卷二十三·唐圭璋
  卷十四·孙默
  卷116 ·佚名
  卷四十五·查慎行
  古乐府原序·左克明
  古乐苑衍録卷二·梅鼎祚
  卷二百八十五·曹学佺
  卷九·方回
  南湖集巻一·张镃
  卷三百七十五·佚名
  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提要·宋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卓世清·唐圭璋

      世清,津阳令。   卜算子   题徐仙亭   流水一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竹摇清影。   往古与来今,休用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挂遥山冷。

  • 孟浩、田珏传·脱脱

    孟浩字浩然,滦州人。辽国末年登进士第。天会三年(1125),为金朝枢密院令史,授职为平州观察判官。天眷初年,选拔进元帅府做备任使,按规定被授为归德少尹,充行台吏、礼部郎中,进朝为户部员外郎、郎中。韩企先做丞相时,选拔提升当

  • 邓继曾传·张廷玉

    邓继曾,字士鲁,资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官行人。世宗即位后的第四月,天久雨不晴,邓继曾上疏说:“明诏虽然颁布,但废于阁中的有一大半。大狱已定,但迟留的还不少。拟旨间出于中人,奸谀的人逐渐被宠幸而安放在皇上身边

  • 第九章 护法归来·李宗仁

    一自我接任营长之后,战局入于停顿状态。吴佩孚按兵不进,我军亦未反攻。我营遂驻于耒阳县的高亭司训练。唯此时我发现本营处境十分困难。因我营系自林虎将军所部暂时调归马济指挥,由于系统不同,难免遭受歧视。寄人

  • 卷五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二庆祝四【大臣入觐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遇皇上六旬正诞各省将军督抚提镇诸臣先期疏请陛见庆祝万寿其奉旨来京者先後入觐直隷廵抚总兵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一·周祖谟

    □蚗,(□音折,蚗于列反,一音玦。)齐谓之螇螰,(奚鹿二音。)楚谓之蟪蛄,(庄子曰:蟪蛄不知春秋也。)或谓之蛉蛄,(音零。)秦谓之□蚗。自关而东谓之虭蟧。(貂料二音。)或谓之蝭蟧,(音帝。)或谓之蜓蚞,(廷木二音。)西楚与秦通名也。(江东人呼蟂蟧。

  • 卷二十七·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七 明 何楷 撰 周景王之世诗二篇 子衿郑子产不毁乡校也【序云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意亦近之而特未明此诗立言之旨按左襄三十有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

  • 卷七·李光地

    <经部,诗类,诗所  钦定四库全书诗所卷七大学士李光地撰大雅二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宼虐憯不畏明【弥郎反】柔逺能迩以定我王朝政乱而天下丧其乐生之心矣故绥四方者自国中始朝有诡

  • 公冶长篇第五·钱穆

    (一)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戳。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孔子弟子。公冶氏,长名。其人在《论语》惟此一见。缧绁:缧,黑色大索。绁,牵系义。古狱中用黑索系罪人

  •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太虚

    ──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著。今至上海以克兰佩居士函赠刊物之察阅,始知三十三年居士曾出“中国佛

  • 佛说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佚名

    三藏金刚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迦竹林园。大说法愍念一切众生。说此陀罗尼。属金色迦那钵底。尔时世尊即说真言曰。曩谟率都底(一)迦吒迦吒(二)底吒摩吒(三)起哩(二合)亹拏(二合四)起哩(二合)亹拏(二合

  • 卷第三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无惭愧纳息第五之三云何欲界增上善根。云何微俱行善根。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广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彼犹有微俱行善根未断。

  • 庄简集·李光

    宋代诗文别集。李光著。《宋史·艺文志》著录其《前后集》30卷,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卷5著录《李庄简集》26卷,此外钱溥《秘阁书目》、叶盛《竹堂书目》也都载有此书8册,可见明初其书尚存。后即散佚,原篇目多寡即无

  • 宁古塔地方乡土志·富尔丹

    黑龙江乡土志。清富尔丹纂修。一册,不分卷。富尔丹,满洲正红旗人。官副都统。宁古塔,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县城,清初为吉林将军驻守处。是志为修《吉林通志》提供资料而奉檄编撰,光绪十七年(1891)成书,约七千六百字。首冠长顺修

  • 高力士外传·郭湜

    轶事小说。又称《高氏外传》或《高力士传》。唐郭湜撰。《新唐书·艺文志》入杂传记类。有《顾氏文房小说》本、《唐开元小说六种》本。《高力士外传》主要记载高力士之遗闻轶事。作品通过对唐玄宗与高力士的几次对话

  • 檐醉杂记·何圣生

    世事纷纶,吾人置笔而起,不能更预一事。沧流到地,白日驰梭,奚遣幽忧?惟宜弄墨,有若负剑,所诏绪纟番。所收旧京梦华,或存国典;洼巷丛语,亦荟异闻。掌录备忘,久乃成帙,剔繁纂要,巨细杂综,类皆成于《瓮牖》、《负暄》,不复能权体例。冬日

  • 萧常续后汉书·萧常

    纪传体三国史。南宋萧常撰。47卷。萧常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父寿朋病陈寿《三国志》帝魏黜蜀,欲为更定,未及成书而卒。萧常因述父志,费时20载撰为此书。以蜀国为正统,起昭烈帝刘备章武元年(221),迄后主刘禅炎

  • 华野疏稿·郭琇

    清郭琇撰。五卷。郭琇,字瑞甫,又字瑞卿,号华野,即墨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官湖广总督。此书文渊阁著录之。系汇编作者历官奏疏编成之。起康熙二十七年,迄四十一年,凡四十四篇,且疏末多载原奉谕旨,盖作者抄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