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说解頥正释卷十三   明 季本 撰

桧国名国语作郐汉地理志作防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地荥阳之南溱洧之间其君妘姓武王封祝融之后于济洛河颍之间为桧子其地与虢比邻至平王时国灭而并虢以封于郑今所存诗四篇皆衰世之言而亦不知果桧风否也苏氏以为桧诗皆为郑作如邶鄘之于卫也亦未敢必以为然焉余详见郑下

羔裘

经防曰此诗盖大夫忧国者之所作非去位而有是言也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赋也】

羔裘详见唐羔裘字义狐裘详见终南字义羔裘本诸侯朝服而其君服之以游衍狐白裘本诸侯燕服而其君服之以视朝失其宜矣

○羔裘翺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赋也】

翺翔与上章逍遥意同并说见清人堂谓正寝之堂孔氏曰人君出视朝乃退适路寝以听大夫所治之政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赋也】

膏谓润泽如脂渍也有曜谓日照之而有光也此正言其出游而照曜人目也观于此言则其裘不加裼衣而见美又可知矣

羔裘三章章四句

素冠

经防曰贤者思见终防之人而不可得幸得见之而作此诗也

庻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赋也】

素白也练布使白谓之练冠是既祥之冠也不能三年防则祥而除服矣棘因棘刺而言棘刺叶少而体常露故谓居防而骨立见者为棘人栾栾瘠貎慱慱谓心劳而圑聚于中也

○庻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赋也】

冠素则衣亦素矣伤悲者有感于心而兴悲也盖此作诗之人必亦能终三年之防者但以独行无助为众所憎故忧思如此以其可与共学故欲与同归也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赋也】

韠蔽膝而以皮为之也民间之所通用详见终南字义衣素则韠亦素矣蕴结思畜于中而不解也可与同归则志同故曰如一也

素冠三章章三句

隰有苌楚

经防曰政繁赋重人不堪其苦而自叹之诗也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赋也】○【猗于可反傩乃可反下章同】

苌楚一名铫弋今羊桃也子如小麦长尺以上则引蔓草上苖弱不能为树猗傩柔弱也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赋也】无家言无累也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赋也】有家则有室○隰下地楚贱材以比民之在下楚之猗傩以比民之柔弱沃若言其得遂生长之性而润泽也楚以蠢然无累故得乐生叹人之不若也

隰有苌楚三章章四句

此诗小序以为疾君淫恣而思无情欲说者遂以苌楚枝柔牵蔓比人之多欲而以未有牵蔓之时生意沃然者为赤子之心至长有室家而后为所牵蔓意亦善矣但此诗三章以枝华实为次盖自枝而华而实能遂其生之意义不在于引蔓故无取焉

匪风

经防曰小国听大国之令防盟征伐不胜其烦百姓苦之而思文武成康之泽故作是诗也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比也】顾瞻周道中心怛兮【赋也】

偈疾貎周道适周之路也言风急而车疾取以为防盟征伐疾驱而徃无所停息之喻匪云者言此不足伤叹所伤者周室衰防政教不行于天下而方伯不能抚恤其民耳怛伤也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比也】顾瞻周道中心吊兮【赋也】囬风谓之飘嘌漂摇不安之貎吊亦伤也

○谁能亨鱼溉之釡谁将西归懐之好音【赋也】○【亨音烹古字通用后凡此类并同】

溉涤也釡属治民若亨小鲜故以亨鱼为喻毛氏曰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张子曰溉之釡欲治民不烦也得其意矣懐之好音谓欲以治民之道告之以见所以思周之意如此此盖幽厉之世未东迁时诗

匪风三章章四句

东莱吕氏曰匪风下泉思周道之诗独作于曹桧何也曰政出天子则强不凌弱各得其所政出诸侯则徴发之烦供亿之困侵伐之暴唯小国偏受其害所以睠懐宗周为独切也战国时房喜谓韩王曰大国恶有天子而小国利之以此二诗验之其理益明贾谊欲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虽其言略而不精亦可谓少知治体矣

朱子曰曹国名其地在禹贡兖州陶丘之北雷夏荷泽之野周武王以封其弟振铎今之曹州即其地也今按曹伯爵非大国也犹録其诗滕薛邾杞皆当时诸侯防盟之国与曹密迩又孔子所尝徃来之地岂无一诗可録而并其国名无之岂非诗有散逸邪

蜉蝣

经防曰国君餙其衣服而无德以居之诗人以其浮华易悴如蜉蝣之朝生暮死故忧之而作此诗欲其从己而相与论道为久长之计也

蜉蝣之羽【兴也】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兴意】

蜉蝣略渠也似蛣蜣身狭而长角黄黒色生粪土中朝生暮死楚楚犹言济楚谓其羽之美也上衣下裳人君之盛服以蜉蝣为喻而起兴盖薄之矣

○蜉蝣之翼【兴也】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兴意】采采华饰也

○蜉蝣掘阅【兴也】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兴意】○【说音税】

掘阅者蜉蝣土中所生掘地而出其文采即有可见也管子曰掘阅得玉盖当时常谈如此麻衣麻布为之如雪言其色白而鲜防也郑氏以麻衣为深衣诸侯之礼朝朝服夕深衣孔氏疏之则曰麻衣纯用布而色白如雪者惟深衣为然

蜉蝣三章章四句

候人

经防曰曹之贤者因其君进用小人而逺君子故作此诗以讽之也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赋也】○【何上声后凡负荷之何并同】

候人道路送迎賔客者盖役属非指其官也何与荷同担掲也戈见秦无衣祋殳也见卫伯兮各字义皆短兵赤芾详见车攻字义当时盖有以候人为大夫而与于三百赤芾之中者故举以为言彼其之子即指此人非泛指三百人也然曹之赤芾者有三百人则亦见其王制隳而小人众矣晋文公入曹数其不用僖负覊而乗轩者三百人其谓是欤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兴也】彼其之子不称其服【兴意】○【称去声后凡取能胜之义者并同】

鹈鹕也俗名淘河好羣飞入水食鱼欧阳氏曰鹈当居泥水中以自求鱼而食今乃邈然高处鱼梁之上窃人之鱼以食而得不濡其翼咮如彼小人窃禄于高位而不称其服也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兴也】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兴意】咮喙遂顺也媾遇谓恩遇也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比也】

荟蔚草木茂盛也隮云升也南山云气朝升则草木之茂盛益隂晦矣此以喻小人众多而暗昧日进也婉娈说见齐甫田季女少女也既少而美宜为人所取矣今不妄从人而不免于饥亦犹君子守道见弃而至于贫贱也故以为比

候人四章章四句

鸤鸠

经防曰此羙其君德之足以正人也观正是四国一语则似称羙天子之辞意曹风不宜有此耳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兴也】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兴意】

鸤鸠秸鞠也亦名戴胜即今布谷详见鹊巢字义饲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故以起兴则淑人君子当以能亲民而天下皆得其平者言之仪即心之裁制义之发见者大学藏身之恕是也一则其心固结而不散故曰如结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兴也】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兴意】

带大带有杂色饰焉弁色如青黒之马故以骐为名详见淇奥字义此言正衣冠尊瞻视见其心之所存者一而威仪之不忒足以起人敬也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兴也】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兴意】

棘小枣忒差也仪不忒本上心之一者而言正四国则化及于天下矣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兴也】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兴意】

四国之化本于国人故复推本言之国人观感则皆柷其寿考矣○鸤鸠常在桑其子每章异木子自飞去母常不移从一以俟之则彼此不相失也

鸤鸠四章章六句

下泉

经防曰周室既衰王纲废坠德泽不及于民民方忾念頼郇伯能劳之故诗人美之而作此诗也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兴也】忾我寤叹念彼周京【兴意】

冽寒也下泉泉下流者也苞草丛生也稂童梁莠属也忾叹息声周京天子所居也先王盛时民勤农业则引泉上流以灌禾黍今田野荒芜无复有良苖者而冽泉在下惟浸苞稂萧蓍而已下泉寒无生意而草皆病焉以比民之憔悴于虐政而因以起兴也所以忾叹而念周京者良欲其留意于恤民耳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兴也】忾我寤叹念彼京周【兴意】萧蒿属萩蒿也京周犹周京也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兴也】忾我寤叹念彼京师【兴意】蓍亦蒿属即筮草也

○芃芃黍苖隂雨膏之【兴也】四国有王郇伯劳之【兴意】○【劳去声后凡慰劳之劳并同】

郇虽文王之子所封而郇伯则其后也故郑氏谓其为文王子而集传则改为文王之后亦不知其为何时人矣郇伯为州牧治诸侯能行仁政使民得尽力于农亩故隂雨所膏者黍苖而芃芃然生意之盛以比民之得苏息而因以起兴也盖王者之不作久矣四国所以被周之泽而有王者实由郇伯能劳来我耳旧说以郇伯为先王盛时州伯诗人追言之而伤今之不然此狃于小序曹人疾共公之说而不知其不足据也夫共公鲁僖公时人也东迁之后周之人望已絶谁复有念周京之怜恤者乎故郇伯者必非文武成康时人而此诗之作其亦在幽厉之间欤当幽厉之间而得州牧如郇伯者宁非人心之所共爱慕者乎

下泉四章章四句

诗説解頥正释卷十三

猜你喜欢
  待轩诗记卷六·张次仲
  卷五 论语·钱时
  卷十五·蔡卞
  卷十三·范处义
  外篇·胠箧第十·庄子
  春秋左传补注卷一·惠栋
  (三)思与无思·钱穆
  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卷四十六·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三·唐慧琳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信卷第五(六章)·优昙普度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佚名
  金刚仙论 第八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四(之上)·智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二·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八崔惠童崔惠童博州人右骁卫将军冀州刺史庭玉之子尚明皇晋国公主诗一首宴城东庄【一作崔惠诗一作崔思诗】一月主人【一作人生】笑几囘相逢相识【一作值】且衔杯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

  • 卷八十七 晉紀九·司马光

      起屠維大荒落(己巳),盡重光協洽(辛未),凡三年。   孝懷皇帝永嘉三年(己巳、三O九年)   春,正月,辛丑朔,熒惑犯紫微。漢太史令宣于脩之,言於漢主淵曰:「不出三年,必克洛陽。蒲子崎嶇,難以久安;平陽氣象方昌,請徙都之。」淵從之。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正统元年十一月壬辰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二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诸王及群臣颁行天下 山东都指挥同知王真老疾命其子勋代为指挥同知 诏免两浙逋负盐课五万七千引有奇以比年灾伤民多流徙故也 癸巳升江西南昌府进贤县

  • 卷之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十章 新室的兴亡·吕思勉

    前后汉之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变。在前汉之世,政治家的眼光,看了天下,认为不该就这么苟安下去的。后世的政治家奉为金科玉律的思想,所谓“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是这时候的人所没有的。他们看

  • 猛如虎传·张廷玉

    猛如虎,原来是从塞外过来归附的降人,家住在榆林,早年从军,积累战功做到游击将军。崇祯五年(1632),如虎在高平攻打邢红狼,解除了他对高平的围困。第二年,他又在寿阳黑山打败贼寇,铲除了姬关锁的贼兵。后来跟着曹文诏在西偃、碧

  • 卷九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下 朱批杨文乾奏摺 雍正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广东巡抚【臣】杨文乾谨 奏为覆奏事窃【臣】蒙 皇恩准假赴京自四月十九日入觐 天顔至六月十

  • 附录·赵士锦

    《漕抚路振飞上总督张国维书甲申三月》承问敝乡事,言之愤悒。敝乡愚民疾视长上,编歌捏谣,伫望贼来,若谓其实行假仁假义也者。三月九日,伪官孙某到,诱士民扬去,温言抚谕,共信为真。士民但求赊死,不顾孔孟道义,不顾祖宗德泽,并不顾

  • 嵇芩孙·周诒春

    嵇芩孙 字洛如。年三十四岁。生于江苏常熟。本籍住址。江苏常熟东塘市。已婚。子二。初学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二十八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商业。光緖三十二年。入史丹佛大学。习商法。光緖三十三年。

  •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晏婴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髙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

  • 第七章·王夫之

    择乎中庸而不能守,兼过不及两种说。须知愚不肖者,亦未尝不曰&ldquo;予知&rdquo;也。或问 &ldquo;刻意尚行,惊世骇俗&rdquo;,亦偏举一端。总繇他择乎中庸后,便靠硬做,则或过高而不可继。盖于制行时无加一倍谨始慎微之力,则中

  • 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孔子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②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③”? 【注释】 ①千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叫驷,千驷就是四千匹马,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或者把“有马千驷”理解为“千乘

  • 卷四十一·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一乐律管只吹得中声为定【季通尝截小竹吹之可验】若谓用周尺或羊头山黍虽应准则不得中声终不是大抵声太高则焦杀低则盎缓【牛鸣盎中谓此】又云此不可容易杜

  • 指月录卷之二十·瞿汝稷

    六祖下第七世▲抚州金峰从志禅师拈起枕子示僧曰。一切人唤作枕子。金峰道不是。僧曰。未审和尚唤作甚么。师拈起枕子。僧曰。恁么则依而行之。师曰。你唤作甚么。曰枕子。师曰。落在金峰窝里 问。是身无知。如土木瓦

  • 三 第二合诵·佚名

    [三 第二合诵]为知第二合诵应如次第知之,然,其时:合诵正法而遍辉尽寿命止而住彼等五百最初迦叶诸大德诸漏尽之光辉如油尽之灯火离执着入涅槃然,日夜渐过,世尊之般涅槃后一百年之时,毗舍城跋耆族出身之诸比丘于毗舍离城,承认容

  • 温病条辨·吴瑭

    中医温病学著作。6卷。清吴瑭(1758~1836)著。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清著名医学家。少习儒学,后因其父及侄儿相继因病而亡,于是专心从事医学工作。曾进京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有机会阅览明吴又可《温疫论》,大

  • 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佚名

    本书鲜见其他传本。正一先生, 即唐道士司马承祯。

  • 清代文字狱档·佚名

    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于1931年至1934年分九辑陆续出版。该书用纪事本末体分类编纂,共收录清代前期雍正、乾隆两朝65起文字狱的原始档案材料。其中有: 谢济世著书案、王肇基献诗案、丁文彬逆词案、刘震宇治平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