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

    ◎神宗二

  二十五年春正月丙辰,朝鲜使来请援。二月丙寅,复议征倭。丙子,前都督同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南北诸军。三月乙巳,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己未,兵部侍郎邢玠为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夏六月戊寅,皇极、中极、建极三殿灾。癸未,罢修国史。秋七月癸巳,诫谕群臣。丁酉,诏赦天下。是月,杨应龙叛,掠合江、綦江。八月丁丑,倭破朝鲜闲山,遂薄南原,副总兵杨元弃城走,倭逼王京。甲申,京师地震。九月壬辰,逮前兵部尚书石星下狱,论死。冬十月甲戌,安南黎惟潭篡立,款关请罪,诏授安南都统使。是年,琉球入贡。

  二十六年春正月,官军攻倭于蔚山,不克,杨镐、麻贵奔王京。三月癸卯,赐赵秉忠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壬子,群臣诣文华门疏请皇长子冠婚,不允。夏四月丁卯,辽东总兵官李如松出塞,遇伏战死。壬申,京师旱,敕修省。六月丁巳,杨镐罢。戊午,中官李敬采珠广东。丙寅,张位罢。丙子,巡抚天津佥都御史万世德经略朝鲜。秋七月丙戌,中官鲁保鬻两淮余盐。八月丁丑,京师地震。九月壬辰,免浙江被灾田租。冬十月乙卯,总兵官刘綎、麻贵分道击倭,败之。董一元攻倭新寨,败绩。十一月戊戌,倭弃蔚山遁,官军分道进击。十二月,总兵官陈璘破倭于乙山,朝鲜平。是年,乌斯藏入贡。

  二十七年春二月壬子,分遣中官领浙江、福建、广东市舶司。是月,贵州巡抚江东之遣兵讨杨应龙,败绩。三月己亥,前兵部侍郎李化龙总督川、湖、贵州军务,讨杨应龙。夏四月甲戌,御午门,受倭俘。是月,临清民变,焚税使马堂暑,杀其参随三十四人。闰月丙戌,以倭平,诏天下,除东征加派田赋。己丑,久旱,敕修省。丙申,以诸皇子婚,诏取太仓银二千四百万两。户部告匮,命严核天下积储。六月己亥,杨应龙陷綦江,参将房嘉宠、游击张良贤战死。秋八月甲午,陕西狄道县山崩。九月,土蛮犯锦州。

  冬十月壬午,振京城饥民。丙戌,以播州用兵,加四川、湖广田赋。戊子,贵州宣慰使安疆臣有罪,诏讨贼自赎。十一月己酉,免河南被灾田租。癸酉,振畿辅及凤阳等处饥。十二月丁丑,武昌、汉阳民变,击伤税使陈奉。戊子,振京师就食流民。是年,琉球入贡。

  二十八年春二月戊寅,京师地震。丙戌,李化龙帅师分八路进讨播州。夏六月丁丑,克海龙囤,杨应龙自缢死,播州平。秋七月辛亥,旱,敕修省。八月辛未,慈庆宫成。丙子,罢朝鲜戍兵。九月甲寅,停刑。是秋,炒花犯辽东,副总兵解生等败没。冬十月辛未,贵州皮林苗叛,总兵官陈璘讨之。丙子,云南税监杨荣开采阿瓦、孟密宝井。十二月乙未,御午门,受播州俘。是年,两畿各省灾伤,民饥盗起,内外群臣交章请罢矿税诸监,皆不听。大西洋利玛窦进方物。

  二十九年春正月壬子,以播州平,诏天下,蠲四川、贵州、湖广、云南加派田租逋赋,除官民诖误罪。是月,皮林苗贼平。二月甲戌,振大同、宣府饥。三月乙卯,赐张以诚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月,武昌民变,杀税监陈奉参随六人,焚巡抚公署。夏四月乙酉,征陈奉还,以守备承天中官杜茂代之。五月,苏州民变,杀织造中官孙隆参随数人。六月,京师自去年六月不雨,至是月乙亥始雨。山东、山西、河南皆大旱。丁亥,法司请热审,不报。是夏,振畿内饥。秋九月壬寅,河决开封、归德。丁未,赵志皋卒。癸丑,振贵州饥。戊午,前礼部尚书沈鲤、朱赓并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冬十月己卯,立皇长子常洛为皇太子,封诸子常洵福王,常浩瑞王,常润惠王,常瀛桂王。诏赦天下。壬辰,加上慈圣皇太后尊号。十二月辛未,诏复朵颜马市。是年,琉球入贡。

  三十年春正月己未,以四方灾异敕修省。二月己卯,不豫,召大学士沈一贯于启祥宫,命罢矿税,停织造,释逮击,复建言诸臣职。翼日,疾瘳,寝前诏。甲申,重建乾清、坤宁宫。闰月丙申,复河套诸部贡市。戊午,河州黄河竭。三月甲申,腾越民变,杀税监委官。夏四月辛丑,振顺天、永平饥。五月乙亥,法司请热审,不报。秋七月辛巳,边饷缺,命严催积逋。是月,缅贼陷蛮莫宣抚司,宣抚思正奔腾越,贼追至,有司杀正以谢贼,始解。冬十月戊戌,振江北灾。丙辰,停刑。是年,琉球、哈密入贡。

  三十一年春三月戊午,吏部奏天下郡守阙员,不报。是月,播州余贼吴洪等作乱,有司讨平之。夏四月丁亥朔,日有食之。五月丙辰,阁臣请热审,不报。戊寅,京师地震。凤阳大雨雹,毁皇陵殿脊。是夏,河决苏家庄,北浸丰、沛、鱼台、单县。秋九月甲子,江北盗起。冬十月甲申,停刑。丙申,睢州贼杨思敬作乱,有司讨擒之。十一月甲子,获妖书,言帝欲易太子,诏五城大索。十二月丙戌,召见皇太子于启祥宫,赐手敕慰谕。

  三十二年春二月壬寅,阁臣请补司道郡守及遣巡方御史,不报。三月甲子,乾清宫成。乙丑,赐杨守勤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是月,浚泇河工成。五月癸酉,雷火焚长陵明楼。六月丙戌,以陵灾,命补阙官恤刑狱。丁酉,昌平大水,坏长、泰、康、昭四陵石梁。秋七月庚戌,京师大雨,坏城垣。辛酉,振被水居民。八月辛丑,群臣伏文华门,疏请修举实政,降旨切责。丙午,分水河工成。九月戊申,振畿南六府饥。闰月辛丑,武昌宗人蕴鉁等作乱,杀巡抚都御史赵可怀。冬十月甲寅,始叙平播州功。

  是年,琉球、乌斯藏入贡。

  三十三年春正月,重修京师外城。庚辰,银定、歹成犯镇番,总兵官达云击败之。夏四月辛亥,蕴鉁等伏诛。五月丙申,凤阳大风雨,毁陵殿神座。庚子,雷击圜丘望灯高杆。六月乙巳,以雷警,敕修省。秋八月己巳,停刑。九月甲午,昭和殿灾。丙申,京师地震。

  冬十一月辛巳,免淮阳被灾田租。十二月壬寅,诏罢天下开矿。以税务归有司,岁输所入之半于内府,半户、工二部。丙午,免河南被灾田租。乙卯,以皇长孙生,诏赦天下。开宗室科举入仕例。罢采广东珠池、云南宝井。

  三十四年春二月庚戌,加上皇太后徽号。辛亥,大学士沈鲤、朱赓请补六部大僚,不报。三月己卯,云南人杀税监杨荣,焚其尸。丁酉,真定、顺德、广平、大名灾,蠲振有差。夏四月癸亥,浚朱旺口河工成。五月癸酉,河套部犯延绥,官军击走之。六月癸卯,缅甸陷木邦。是月,畿内大蝗。秋七月癸未,沈一贯、沈鲤致仕。九月甲午,诏陕西严敕边备。冬十月丙申,停刑。十一月己巳,朵颜入犯,总兵官姜显谟御却之。十二月壬子,南京妖贼刘天绪谋反,事觉伏诛。是年,安南、琉球入贡。蒙古喀尔喀诸部悉归我大清。

  三十五年春正月辛未,给事中翁宪祥言,抚、按官解任宜候命,不宜听其自去,不报。二月戊戌,安南贼武德成犯云南,总兵官沐睿御却之。三月辛巳,赐黄士俊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戊戌,银定、歹成犯凉州,副总兵柴国柱击走之。壬子,顺义王撦力克卒。五月戊子,前礼部尚书于慎行及礼部侍郎李廷机、南京吏部侍郎叶向高并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六月,湖广及徽、宁、太平、严州大水。闰月辛巳,复河套诸部贡市。秋七月庚子,京师久雨。刑部请发热审疏,不报。八月丙寅,振畿内饥。九月甲午,停刑。冬十月癸酉,山东旱饥,蠲振有差。十一月壬子,于慎行卒。十二月,金沙江蛮阿克叛,陷武定,攻围云南,别陷嵩明、禄丰。安南贼犯钦州。是年,琉球入贡。

  三十六年春正月,河南、江北饥。二月戊辰,京师地震。夏六月己卯,南畿大水。秋七月丁酉,京师地震。郴州矿贼起。八月癸亥,治云南失事诸臣罪,巡抚都御史陈用宾、总兵官沐睿下狱,论死。庚辰,振南畿及嘉兴、湖州饥。九月甲午,四川巡抚都御史乔璧星奏擒阿克于东川,贼平。冬十一月壬子,朱赓卒。十二月戊午,再振南畿,免税粮。是年,琉球入贡。

  三十七年春三月辛卯,拱兔陷大胜堡,游击于守志战于小凌河,败绩。己酉,大学士叶向高请发群臣相攻诸疏,公论是非,以肃人心,不报。夏四月,倭寇温州。秋九月癸卯,左都御史詹沂封印自去。丁未,停刑。是秋,福建、浙江、江西大水。湖广、四川、河南、陕西、山西旱。畿内、山东、徐州蝗。冬十二月己巳,留畿内、山东诸省税银三分之一振饥民。徐州贼杀如皋知县张藩。是年,日本入琉球,执其国王尚宁。哈密入贡。

  三十八年春三月癸巳,赐韩敬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丁丑,正阳门楼灾。辛卯,以旱灾异常,谕群臣各修职业,勿彼此攻讦。辛丑,振畿内、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福建、四川饥。五月,河南贼陈自管等作乱,有司讨擒之。冬十月辛丑,停刑。十一月壬寅朔,日有食之。丁卯,以军乏饷,谕廷臣陈足国长策,不得请发内帑。是年,乌斯藏入贡。

  三十九年春二月庚子,河套部敌犯甘州之红崖、青湖,官军御却之。夏四月,京师旱。戊子,怡神殿灾。丙申,设边镇常平仓。五月壬寅,御史徐兆魁疏劾东林讲学诸人阴持计典,自是诸臣益相攻击。广西、广东大水。六月,自徐州北至京师大水。是夏,停热审。冬十月丁卯,户部尚书赵世卿拜疏自去。甲申,停刑。阁臣请释轻犯,不报。是年,暹罗入贡。

  四十年春二月癸未,吏部尚书孙丕扬拜疏自去。三月丙午,振京师流民。夏四月丙寅,南京各道御史言:“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沈之忧。”不报。五月甲午朔,日有食之。秋八月,河决徐州。九月庚戌,李廷机拜疏自去。冬十月甲申,停刑。是年,琉球中山王尚宁遣使报归国。

  四十一年春正月庚申,谕朝鲜练兵防倭。三月癸酉,赐周延儒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五月己巳,谕吏部都察院:“年来议论混淆,朝廷优容不问,遂益妄言排陷,致大臣疑畏,皆欲求去,甚伤国体。自今仍有结党乱政者,罪不宥。”六月乙未,卜失兔袭封顺义王。秋七月甲子,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孙玮拜疏自去。九月壬申,吏部左侍郎方从哲、前吏部左侍郎吴道南并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庚辰,吏部尚书赵焕拜疏自去。是年,两畿、山东、江西、河南、广西、湖广、辽东大水。乌斯藏入贡。

  四十二年春正月乙丑,总兵官刘綎讨建昌叛蛮,平之。二月辛卯,慈圣皇太后崩。己酉,振畿内饥。三月丙子,福王之国。夏四月丙戌,以皇太后遗命赦天下。六月甲午,葬孝定皇后。秋八月甲午,礼部右侍郎孙慎行拜疏自去。癸卯,叶向高致仕。是年,安南、土鲁番入贡。

  四十三年春正月乙丑,徐州决河工成。三月丁未朔,日有食之。夏五月己酉,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击伤守门内侍,下狱。丁巳,刑部提牢主事王之寀揭言张差狱情,梃击之案自是起。己巳,严皇城门禁。癸酉,召见廷臣于慈宁宫。御史刘光复下狱。甲戌,张差伏诛。六月戊寅,久旱,敕修省。秋七月己酉,振畿内饥。甲戌,停刑。闰八月庚戌,重建三殿。丁巳,山东大旱,诏留税银振之。丁卯,河套诸部犯延绥,官军御之,败绩,副将孙弘谟被执。冬十月辛酉,京师地震。十一月戊寅,振京师饥民。

  四十四年春三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乙酉,赐钱上升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春,畿内、山东、河南、淮、徐大饥,蠲振有差。夏四月戊午,河南盗起,谕有司抚剿。六月壬寅,河套诸部犯延绥,总兵官杜文焕御却之。丁卯,河决祥符朱家口,浸陈、杞、睢、柘诸州县。秋七月乙未,河套部长吉能犯高家堡,参将王国兴败没。是月,陕西旱,江西、广东水,河南、淮、扬、常、镇蝗,山东盗贼大起。冬十月丁未,停刑。十一月己巳,隆德殿灾。

  四十五年春二月戊午,以去冬无雪,入春不雨,敕修省。三月辛未,镇抚司缺官,狱囚久系多死,大学士方从哲等以请,不报。乙亥,振江西饥。夏五月丙子,久旱,再谕修省。六月丙申,畿南大饥,有司请振,不报。是月,阁臣法司请热审,不报。秋七月癸亥朔,日有食之。丁卯,吴道南以忧去。是年,两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湖广、福建、广东灾。暹罗、乌斯藏入贡。

  四十六年春二月乙巳,振广东饥。夏四月甲辰,大清兵克抚顺城,千总王命印死之。庚戌,总兵官张承胤帅师援抚顺,败没。闰月庚申,杨镐为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六月壬午,京师地震。是夏,有司请热审,不报。秋七月丙午,大清兵克清河堡,守将邹储贤、张旆死之。八月壬申,海运饷辽东。庚辰,乃蛮等七部款塞。辛巳,停刑。九月壬辰,辽师乏饷,有司请发各省税银,不报。辛亥,加天下田赋。乙卯,京师地震。冬十一月甲午,以灾异敕修省。十二月丁巳,河套部长猛克什力来降。是年,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鲁迷、哈密、乌斯藏入贡。

  四十七年春二月乙丑,经略杨镐誓师于辽阳,总兵官李如柏、杜松、刘綎、马林分道出塞。三月甲早,杜松遇大清兵于吉林崖,战死。乙酉,马林兵败于飞芬山,兵备佥事潘宗颜战死。庚寅,刘綎兵深入阿布达里冈,战死。辛丑,赐庄际昌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癸酉,盔甲厂灾。六月丁卯,大清兵克开原,马林败没。癸酉,大理寺丞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甲戌,廷臣伏文华门,请发章奏及增兵发饷,不报。秋八月乙卯,山东蝗。癸亥,逮杨镐。九月庚辰,停刑。戊子,百官伏阙,请视朝行政,不报。冬十月丁巳,振京师饥民。十二月,再加天下田赋。辛未,镇江、宽奠、叆阳新募援兵溃。是年,暹罗入贡。

  四十八年春正月庚子,朝鲜乞援。三月庚寅,复加天下田赋。夏四月癸丑,皇后王氏崩。戊午,帝不豫,召见方从哲于弘德殿。秋七月壬辰,大渐,召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黄嘉善、张问达、黄克缵,侍郎孙如游于弘德殿,勉诸臣勤职。丙申,崩,年五十有八。遗诏罢一切榷税并新增织造诸项。九月甲申,上尊谥,庙号神宗,葬定陵。

  ◎光宗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常洛,神宗长子也。母恭妃王氏。万历十年八月生。神宗御殿受贺,告祭郊庙社稷,颁诏天下,上两宫徽号。未几,郑贵妃生子常洵,有宠。储位久不定,廷臣交章固请,皆不听。二十九年十月,乃立为皇太子。

  三十一年,获妖书,言神宗欲易太子,指斥郑贵妃。神宗怒。捕逮株连者甚众,最后得皦生光者,磔之。狱乃解。四十一年六月,奸人王曰乾上变,告孔学等为巫蛊,将谋不利于东宫,语连郑贵妃、福王,事具《叶向高传》。四十三年夏五月己酉,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事复连贵妃内珰。太子请以属吏。狱具,戮差于市,毙内珰二人于禁中。自是遂有“梃击”之案。

  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丁酉,太子遵遗诏发帑金百万犒边。尽罢天下矿税,起建言得罪诸臣。己亥,再发帑金百万充边赏。八月丙午朔,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泰昌元年。蠲直省被灾租赋。己酉,吏部侍郎史继偕、南京礼部侍郎沈飗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辽东大旱。庚申,兰州黄河清,凡三日。甲子,礼部侍郎何宗彦、刘一燝、韩爌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乙丑,南京礼部尚书朱国祚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召叶向高。遣使恤刑。丙寅,帝不豫。戊辰,召对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等十有三人于乾清宫,命皇长子出见。甲戌,大渐,复召从哲等受顾命。是日,鸿胪寺官李可灼进红丸。九月乙亥朔,崩于乾清宫,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熹宗即位,从廷臣议,改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冬十月,上尊谥,庙号光宗,葬庆陵。

  赞曰:神宗冲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驯至悊、愍,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识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激,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儒林一·脱脱
  卷一百七十 皇祐三年(辛卯,1051)·李焘
  ●卷二·王栐
  卷二十六·张九成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七·佚名
  ●平闽纪卷之一·杨捷
  论开诚之道·陈亮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纪昀
  绎史卷四十九·马骕
  卷六十九·司马迁
  天·周绍良
  徐则传·魏徵
  耿南仲传·脱脱
  第三章以作文为证·孙中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呜呼三月一十八·刘半农

    ——敬献于死于是日者之灵呜呼三月一十八, 北京杀人如乱麻! 民贼大试毒辣手, 半天黄尘翻血花! 晚来城郭啼寒鸦, 悲风带雪吹罈罈! 地流赤血成血洼! 死者血中躺, 伤者血中爬! 呜呼三月一十八, 北京杀人如乱麻!呜呼三月一十八, 北京

  • 御选宋诗卷七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七十五七言絶句十二恭圣杨皇后宫词溶溶太液碧波翻云外楼防日月闲春到汉宫三十六为分和气到人间云影低涵百子池秋声轻度万年枝要知玉宇凉多少正在观书乙夜时琐窗宫漏滴铜壶午梦惊回落井梧风递乐

  • 卷二十一·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二十一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八十九首【元丰四年辛酉五年壬戌在黄州作】 正月二十一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东禅庄院 十日春寒不

  • 新五代史考·欧阳修

    呜呼,五代礼乐文章,吾无取焉。其后世有欲知之者,不可以遗也。作《司天职方考》。

  • 卷一百九十五·志第一百四十八·兵九·脱脱

        ◎兵九   ○训练之制   训练之制 禁军月奉五百以上,皆日习武技。三百以下,或给役,或习技。其后别募厢兵,亦阅习武技,号教阅厢军。戍川、广者旧不训练,嘉祐以后稍习焉。凡诸日习之法,以鼓声为节,骑兵五习,步

  • ●卷下·皇甫谧

      ○王霸  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也,少立清节。及王莽篡位,弃冠带,绝交宦。建武中,徵到尚书,拜称名不称臣。有司问其故,霸曰:&ldquo;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rdquo;司徒侯霸让位於霸,故梁令阎阳毁之曰:&ldquo;太原俗党,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四·焦竑

      都察院一(御史中丞 御史大夫 都御史)   ◆御史中丞   資善大夫御史中丞章公溢神道碑銘(宋濂)   ○資善大夫御史中丞章公溢神道碑銘(宋濂)   宋濂   公諱溢字三益姓章氏處之龍泉人遠祖有曰巖者仕宋以兵部尚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三年九月乙卯监察御史李涧为尚书司封员外郎戊午复宁远万宁宜伦三县为吉阳万安昌化军并免隶琼州仍以军使兼知倚郭县事庚申直秘阁汤鹏举为淮南东路转运判官甲子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权直学士院洪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纪昀

    列传唐 【七十八】○唐七十八 藩镇卢龙李怀仙 朱滔刘怦【济总】朱克融 李载义【杨志诚】张仲武直方张允伸【张公素】李茂勋 李全忠刘仁恭李怀仙朱滔刘怦朱克融李载义张仲武张允伸李茂勋李全忠刘仁恭△李怀仙李怀

  • 卷八十三·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三宋 宋敏求 编政事恩宥曲赦凉甘等九州制武德二年十月赦益州夔州管内疏理囚徒制贞观四年二月大赦开元三年正月德音贞观九年三月大赦原减囚徒勅宥京城罪人勅孟夏疏决天下囚徒勅以春令减

  • 卷九·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九     元 王天与 撰仲虺之诰第二       商书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汉孔氏曰自三朡而还大坰地名唐孔氏曰大坰未知所在当是定陶向亳之路所经○汉孔氏曰仲虺臣名以诸侯相天子

  • 卷四十五·佚名

    △布施竹园品下尔时王舍大城之中。有一长者,名迦兰陀。国中大富。多有资财。丰饶驱使。乃至其家,犹如北方毗沙门宫。一种无异。其迦兰陀竹林处所。是彼长者自己之物。去城不远。乃至堪为善人居处。彼园中有诸求道人。来

  •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卷中·孟献忠

    梓州司马 孟献忠 撰灭罪篇第三(并序三章) 神力篇第四(并序十六章)灭罪篇第三(并序三章)夫三界虚妄。一心所作。心在分别。一切俱邪。心绝攀缘。则万殊皆正。夫心者。不内不外。亦不中间。心垢则众罪咸生。心净则众

  • 二懒开关心话·闵一得

    斯二子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阅其心话,殆养生家而将从事于南宫者。余见而录之,喜其言浅而深、粗而精,其间命意,似有所向,殆又非顽隐一流,趣味与余不二。爰去其不经,而存其常说,名之曰《二懒心话》。盖以一号懒翁,一号大懒。

  • 道德真经疏义·江澄

    十四卷。宋江澄 (生卒年不详)撰。江澄,太学生,宋人,其余不详。撰有《道德真经疏义》。宋徽宗赵佶,曾经为 《道德经》作解,引起宋代学者纷纷研究著述。江澄撰此书,就是为了疏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其书效仿杜光庭

  • 顾误录·王德晖

    清王德晖、徐沅徽撰。德晖,字晓山。太原人。著有《曲律精华》。沅徵,字惺宇。北京人。于读书出宰之余辑成《顾误》一书。二人素称同调,咸丰元年(1815),相遇京师,各出手稿,互为参校,将二稿合编为《顾误录》。书名取自

  • 静春堂集·袁易

    诗别集。元袁易(堂名静春) 著,袁易殁后,其子袁泰所编。四卷。卷前有龚、陆文圭、杨载、汤弥昌诸序,钱仲鼎、郭麟孙 识语,虞集题辞以及陈绎曾后序等,序后是黄 溍撰《袁君墓志铭》。集中所收诗未按体裁类 编,卷末附录三

  • 佛说阿难四事经·佚名

    佛说阿难四事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四事供佛之法。摄于小乘部。一慈心俯育人畜,二悲心周给穷苦,三不食肉,持五戒,四敬沙门,行此四事,如供佛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