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

日本山井鼎

物 观 撰

毛诗注疏第十八【十八之一】

在旧毛诗卷第十八荡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五毛诗大雅郑氏笺

考异古本注荡荡法度废壊之貌法度上有言字貌下有也之甚下同 其教道之道作导 以切刺之下有也下传天君下同 又相与而力为之与作兴 言竞于恶下有也 反任彊御任下有用字 届极下有也且祝诅求其凶咎无极也且作日宋板同咎作祸

气健之貌下有也 羣不逞作怨之人羣下有臣字而任用之下有也贤者不用下同 是乃过也乃下有汝字 女既过沈湎矣过下有于字 又不为明晦无有止息也无无字 不视政事下有也 羮之方熟下有然也二字 且防亡矣且上有近字 不知其非下有也 虽不有醉作虽有不醉宋板同 不得其时下法之所致下臣扈之属下以至诛灭下共有也下传颠仆下掲见根貌下掲蹶貌下竝同 大本作大木宋板同 拆伤作折伤宋板同 乃相随俱颠防俱上有而字后武王诛纣后下同 不用为戒下有乎也释文【五叶】补脱注同本或作咒非靡届音界极也靡究音救谨按当在祝周救反下 【六叶】无背布内反又蒲妹反后也谨按经无背无侧 俾本亦作卑【七叶】元文上作卑下作俾沈本或作湛【同上】沈作耽宋板正嘉同 青徐谓之螇

螰【七叶】螰作□疏为政教之命【二叶右九行】宋板教作化 定本掊作倍倍即掊也【四叶右三行】作定本倍作掊掊即倍也须有是句四言【九行】是作足 以祝诅求信【五叶右六行】信

作言 作为流言【六行】为作此 昭二十一年左传曰【六叶左二行】二十一年作三十二年谨按宋板为是 郑唯小大近防【八叶右四行】谨按郑字白书非 时人化之其【四行】其作甚 故知为防谓树防也【十叶左一行】下防作枝

补遗古本注其凶咎无极也也作已释文召作皆同作作伯疏其时称帝【二叶左五行】宋板时作实 此取以大壊【七叶右六行】取作所

考异古本经无沦胥以亡无作母白圭之玷圭作珪无曰苟矣无作母笺竝下经无曰不显同谁夙知而莫成莫作暮注国有道则知知作智 国无道则愚下有也则外有亷隅下同 畏惧于罪也也作矣 训教作训教训也 竞彊也彊作强 言在上所以倡道道作导下有之也 绍继下共执下共有也 无自率引为恶自作见宋板同无作母 戒羣臣不中行者中作忠将并诛之下有也洒洒下同 不涖政事涖作恤宋板同 不服者下有也 平女万民之事女作安 而至之事下有也柔安下同 而自轻恣也轻作听谨按惟崇祯本为然 其过误可得而已之乎已作改乎下有也 教令之出如卖物卖作贾 其售贾贵售作雠下同 贾贱下有也 下及庶民之子弟庶作众弟下有也 言承顺也也上有之字 有罪过乎乎作矣 相助下有也 女无谓是幽昧不明无作母 而防隐之处防作庇 矧况下有也不可度知下同 有厌倦乎乎作也 女之施德施上有所字 女所行不僣作女之所行不信宋板同僣作信 为人所法下有也 皇后作王后 称小子下有也 柔忍之木忍作綛 谓我不信下有也 以手掣之掣作挈 此言以教道之熟不可启觉作此言教导之孰不可启觉也宋板同熟作孰 亦已抱子长大矣已作以宋板同 孔甚下乃甚明察下不用忠信下共有也 反谓之有妨害于事有下有所字 不受忠言下有也 庶幸侮慢也侮慢作悔恨宋板同幸下有也 将以灭王作将以亡之也宋板王作亡 而大困急下有也释文哲本又作喆陟列反【十二叶】元文上作喆下作哲列作烈 覆苦服反【十四叶】苦作芳 洒色解反【十五叶】解作懈 逷沈上益反【同上】宋板上作土 鑢音虑同【十七叶】无同字补脱【十八叶】谓雠物价也谨按当在售市又反一本作雠下 矧由忍反【二十叶】由作申 僣本亦作谮【二十二叶】上作谮下作僣下我僣同【同上】僣作谮 虹戸工反【同上】工作公 恭音共本亦作恭【二十三叶】作共音恭本亦作恭 话説文作话云话故言也【同上】下二话共作诂 下音语之同【同上】音作面莫音慕本亦作慕【二十四叶】慕作暮下同疏言幽王耽乱

如此【十五叶左一行】宋板幽作由 平尔万民之事【十七叶左三行】尔作汝 况无祭之所【二十叶右八行】无作于 释诂云相助虑也俱训为虑【二十叶左四行】谨按虑当作勴 言其室者【二十一叶右四行】其作在 为大夫当有賔尸故也【八行】有作日 其説君子【二十二叶左五行】其作此 故假有防之称以名之【二十三叶右五行】有作在 言已教导之熟【二十四叶左七行】熟作孰谨按似属下句读 故知艰难为下灾异【二十六叶左六行】为作谓

补遗古本注二者竟不同竟作意宋板同释文胎本又作脇【十九叶】胎作防疏滥刑无罪【十二叶右九行】宋板刑作罚汝心之所至【二十叶右七行】至作止 其说君子【左五行】子作事

毛诗注疏第十八【十八之二】

桑柔

考异古本经具祸以烬烬作荩注同国步蔑资资作货亦恐之僾正误恐当作孔降此蟊贼蟊作蝥注同职凉善背凉作谅注并下凉曰不可同注字良夫下有也菀茂貌下同 谓蚕始生时也生下有之字 庇隂作庇防 损王之德下有也滋久长下怨愬之言下同愬作诉 骙骙不息也不上有行字 夷平下有也适长防虐下同 言害所及广下有之也 频犹止也止作比宋板同 当何之往也也上有乎 竞彊下厉恶下共有也彊作强笺不彊同 相梗不止下有乎也 宇居下有也自伤之言下同 为重慎兵事也无慎字 所任非贤下有者也 溺于祸难下有也遡乡下僾唈下同乡作向笺同 肃进下有也治人者食人下同 盗臣害财下有耳 五谷尽病下有也下传穹苍苍天下同 念天所为下此灾下有害者二字 慎戒作慎诚谨按据下文考诚之语古本似是 自多足独谓贤独下有自字 言其所任之臣任下有使字 又不宣犹下有也下传言见事逺下同 信用之而喜下有之字分别皁白皁作黑 得罪罚下有也而爱小人下同有所从而来作有从隧而来 各由其性下有也

则防卧如醉防作瞑 人或效之下有也 居上位而不用善善下有人字 败类之验下有也 而犹与也与作汝宋板作女 直知之下有也不受忠告下同互相欺违互作工违下有也 遂用彊力遂作逐 言拒己谏之甚拒作距宋板同 女当受之而改悔女下有必字悔下有也释文翩本亦作偏【三叶】元文上作偏烬才刃反本亦作尽同【同上】烬作荩尽作烬 圉鱼吕反【五叶】谨按元文有毛云垂也郑改作御音同谓御冦也十四字可以见毛郑之异而今本删去为妄作也 郑云吝穑也【七叶】穑作啬 寻郑家啬一字【同上】一作二 食不能治人者食于人音嗣【同上】作不能治人者食人音嗣谨按极是 蟊説文作蟊【九叶】下蟊作防 恫本又作同【同上】同作痌 愠舒运反【十三叶】舒作纡 垢舌口反【十四叶】舌作古 赫毛许白反光也本亦作赫【十五叶】光作炙下赫作吓疏芮伯亦为宗伯【一叶左一行】宋板亦作入 之害下民【二叶右九行】之作侵 譬喻昊天之王者【二叶左二行】喻作彼以比兵穷灾害民之余【四叶右九行】穷作防 明是病于

比恶【五叶右三行】比作此 由此王不任贤【七叶左七行】由此作此由 不能及门也【八叶左一行】能作得 好是稼穑【三行】稼穑作家啬下故以稼穑同 谓出其赋敛养食贤人也【九行】敛作税 食节曰贼释诂文【十叶右二行】诂作虫 如此不顺者【十一叶右七行】如作知 口拒人谓之赫【十六叶右七行】赫作吓 由王化然也【十六叶左九行】王作上

补遗古本经仓兄填兮兄作况注同 亦恐之僾恐作孔宋板同释文稼王申毛音驾【七叶】稼作家下稼穑同宋板同疏无逸云先儒稼穑之艰难【八叶右七行】宋板儒作知大明王之法【左八行】无大字

云汉

考异古本序遇灾而惧侧身脩行欲销去之灾作灾宋板正嘉作烖销作消经圭璧既卒圭作珪注同兢兢业业兢作矜注同赫赫炎炎炎作惔注同忧心如熏熏作薰宋板同瞻卬昊天卬作仰下皆同注云汉天河也自此至常武六篇宣王之变大雅谨按此十六字释文混入于注当细书也 望其候焉焉作也 荐重下有也靡莫下三牲下同 曾无听聆我精神而兴云雨神作诚宋板同雨下有也下传尚殷殷然下同 为旱故洁祀不絶作王为旱之故洁祀不絶 奠瘗羣神而不得雨羣神作羣臣宋板同 亦从宫之郊下有也之作至孑然遗失也遗上有无字 状有如雷霆有如作如

有 幸其余无有孑遗者幸作今宋板同 使天雨也也作乎 告困之辞下有也 言我无所庇隂处作言我无所庇防而处 近将死亡矣宋板矣作天古本矣作也下有天字 国中作中国 不使天雨下有也如灼烂于火如下有见字 黾勉急祷请也也作者曾不知为政所失为作于 而致此害下有者也 我何由常遭此旱也常作当宋板同也上有乎 师氏弛其兵弛作施宋板作防 人无赏赐也人作又宋板同不能豫止下有也字我之忧何下嘒众星貌下同

若其在职上有言字 忧其职事事作也 当何时下有也 渇雨之时也得雨则心安作渇雨之至得则心安也宋板同时作至释文销音翦【十八叶】元文翦作消大意泰【二十一叶】正误意当作音【补遗据元文】 虫尔雅作□【同上】谨按□作爞为是释文元文同误 韩诗作炯正误炯当作炯 然一本作雨雷之声当殷殷然【同上】当作尚谨按臣初以然为衍字及再挍元文则知其非衍也但彼作雷声尚殷殷【于谨反或如字】然【一本作雨雷之声尚殷殷然】然字特书与上文殷殷相连今注疏本嵌入释文妄意改易为可惜尔 霆音廷【二十三叶】廷作庭 炎如连反【二十五叶】如连作于亷 惔音淡【二十六叶】淡作谈 明神本或作明祀【三十七叶】上作明祀下作明神 秣説文作抹【二十八叶】抹作防 弛式氏反【同上】弛作施宋板作防疏上距宣王之崩七年六年【十九叶右五行】宋板七年六年作七十六年 类造禬禜政説【二十一叶右八行】政作攻谨按作攻为是下政説用币宋板同误亦当作攻 若稷能祐我【二十二叶左二行】谨按若恐后误天则非己之视【二十三叶右六行】视作亲 斁是恐败之义

【八行】恐作毁 疑此故周之民多死亡矣【二十四叶右四行】疑作以 然得遗涤而不饿病者【同上】涤作漏 故先祖与于摧共句【二十四叶左七行】摧作嗺正嘉同 赫赫然既盛【二十五叶右九行】既作气 故笺言为害益甚【二十七叶右八行】为作而故我曾不知【二十八叶右二行】我作言 言我王于汝众人【二十九叶右三行】人作臣 故言歳凶为之曰【七行】曰作目 一谷不升谓之歉【二十九叶左三行】歉作嗛 共十有二曰【六行】共作其 于凶年今不杀矣【三十叶右四行】今作令 无自赢绥之时【三十一叶左八行】绥作缓 传嘒众至假至【三十二叶右一行】谨按此下疏嘉靖本有十四字衍文崇祯本阙之为是挍宋板文当相接非有阙误 又解度己求雨【六行】度作助故云何但求于我身乎【九行】于作为

补遗宋板疏此云靡爱斯物【二十一叶右一行】物作牲

毛诗注疏第十八【十八之三】

崧高

考异古本经四国于蕃蕃作藩注同申伯还南还作旋注二还字竝同注申国名下有也下传崧高貌下山大而高曰崧下笺兴其子孙下竝同 皆其苗胄下有焉也 甫侯相穆王相下有周字 故连言之下有也下笺缵继下同 入为周之卿士作入为王卿士宋板周作王有之字 南方之国皆统理下有之字 故云然下有也 故王使召公定其宅宅作意宋板同 令往居谢下有也下笺使为法度于南邦下定其赋税下共同 美貌下壮貌下有也 召公营位筑之已成作召公营其位筑邑之事已成 为将遣之之作也 南土之最善下有者也 故以为寳下有也 自九寸而下作自九寸以下也 近辞也声如彼记之子之记记作已下同 郿地名下有也 故于郿云作故于郿云也诚归于谢下有也于作于 粻粮下式用下有也申

伯之行下下传勇武貌下竝同 啴啴安舒言得礼也啴啴下有然字礼上有其字 入国不驰下有也 翰干也宋板干作榦 相庆之言下文武之表式下有也风切申伯上有其字 令以为乐下有也释文岳字

亦作岳【二叶】元文岳作 传直传反【七叶】谨按下传恐专误 俶本作防又尺叔反【九叶】又字在本字下谨按防恐□字 濯沈士举反【十叶】士举作土学 樊歳丹反【同上】歳作步 复扶又反下同【同上】下作注 饯一音贱【十一叶】无一字 赠诗之本皆尔郑土申毛竝同【十四叶】赠下有送也二字赠送也三字大书土作王疏明不徧指一山【五叶左一行】谨按徧恐偏误 笺彻治至赋税【九叶右三行】宋板彻治作治者 未即徴税故为治田【四行】田作也 钩者马娄领之钩【十叶右九行】领作颔 使行增于义【十五叶右六行】义作善

补遗古本注廵守守作狩 召公营其位公作伯释文传直传反【七叶】下传作专补脱【八叶】尔庸本亦作墉音容毛云城也郑云功也疏泰之为岱【四叶左五行】宋板为作与姜氏谓四伯也【五叶右四行】谓作为 上既赐以四牡驹膺【十一叶右五行】驹作钩

烝民

考异古本序周室中兴焉焉作也经天监有周监作临夙夜匪解解作懈仲山甫徂齐徂作征注烝众下物事下则法下彛常下美德之人下监视下共有也谨按监本作临今改作监与经不同 谓及众民也及下有于字 故生樊侯仲山甫使佐之生下有此字 自我民聪明下有也嘉美下恭敬下古故下训道下若顺下施布之下力于王室下莫不发应下顺否犹臧否下夙早下夜莫下一人斥天子下竝同莫作暮 刚柔之在口谨按古本引异本之下补物字不知据何本也 于敌彊弱下有之也 輶轻下有也 我吉甫自我也也上有之字 归功言耳耳作尔下有之也 众征夫捷捷然至征作行宋板同 将无所及于事下有也行貌下鸣声下同 用是疾归下有之也 吉甫作此甫下有之字 如清风长养万物然长作之宋板同 多所思而劳劳下有之字 慰安其心下有也释文【十五叶】补脱烝民之丞反众也中兴张仲反 我仪毛如字【二十一叶】元文仪作义宋板正嘉竝同 锵七羊反【二十二叶】锵作将疏则彼怒而惧【十七叶右七行】宋板则作闻 恪居官次襄二十三年左传云【十八叶左八行】谨按云恐文误 汝施汝度于是【十九叶左四行】下汝作法 听其政事【二十叶右一行】谨按政作致为是 茹者敢食之名【二十一叶右一行】谨按敢恐噉误 勤乐于事也【二十三叶右七行】勤作劝 取外传而经破之【九行】谨按经恐径误 故以此清美之诗【二十四叶左三行】此作比补遗释文毳本又作脆【二十叶】脆作脃 喈音喈【同上】下喈作皆疏人之情性其禀于天【十七叶右七行】宋板其作共

毛诗注疏第十八【十八之四】

韩奕

考异古本经夙夜匪解解作懈有猫有虎猫作猫注同奄受北国奄作俺注同献其貔皮貔作豼注同注所望祀焉所作祈 梁山今在冯翊今上有在字 其晋乎下有也 韩侯受王命为诸侯诸侯作侯伯宋板同伯下有也字戎大下防固下或作共下竝同 作桢榦而正之正下有平字 脩长下张大下共有也 此觐乃受命乃上有王字 显其美也也上有者之二字 往往纒搤之之作也 祖将去而祀軷也祀作犯宋板同故有酒下有也 所以赠厚意也赠作增 曰乘马

下有也且多貌下因以号之下蹶父之里下百两百乘下竝同 气有荣光也也上有者字 媵者必娣侄从之娣侄作侄娣 独言娣者举其贵者无上者字贵者下有也众多之貌下韩国最乐下竝同 噳噳然众也众下有多字 有显誉下溥大下共有也 乃古平安时古上有太字 众民之所筑完下有之也 故于入觐使复于下有是字 先祖之功下有也 其后追也貊也其后作是后 稍稍东迁下有焉字 所受之国多灭絶受作伯谨按后人改之今同今本 使如故常下有也总领之下同释文琳字又作玲【五叶】元文玲作玪下皆同 错七各反【同上】各作洛 字为于伪反【同上】字作王 搤一本作厄【同上】下有同字 殽本亦作肴【九叶】上作肴下作殽 且子余反又七救反谨按臣初疑救字叙误及挍元文亦然但作子余七救二反为异耳姑俟再考 蹶居衞反【十一叶】居作俱 黎比莒君号也【同上】黎作梨 祁直移反【同上】直作巨 訏况角反【十三叶】正误角当作甫【补遗据元文】 猫本又作苗【同上】苗作猫 云此燕国【十四叶】此作北疏锡谓与之以物【一叶左五行】宋板与作赐 卒章言欲得命归国【八行】欲作其 以韩为氏出【二叶左二行】出作也 是此韩为之后也【同上】为作万 正义曰释诂文也【四叶左七行】无也字 蒲始生取其心中入地【十叶左六行】心中作中心 言行者以多为荣【十一叶右五行】行作作宋板正嘉同 王肃虽申毛传以汾王为大王【十二叶左四行】传作专及升车授绶之时【十三叶右二行】谨按绶恐绥误 亦犹韩

侯有德【十六叶右七行】犹作由 今也方説所为【十七叶右五行】也作此

补遗古本注总领之下有貔白狐也四字 违夫法度夫作失疏即以朝仪见【七叶右四行】宋板即作既 邢晋应韩武之穆也【十五叶左四行】邢作防 天下亦选其贤者【十六叶右二行】下作子

江汉

考异古本注名虎下有也众彊貌下广大貌下竝同命将率率作帅 非敢斯须游止也游止作止游 淮夷所处下有也故言来下同 其曰出戎车曰作日诸本同 不舒行者者作也 故又言来下有也下传武貌下笺告功于王下庶幸下竝同 此述其志也也上有之字 式法下有也 使以王法征伐法作命 则违此言者者作也 勤劳于徧疆理众国勤上有女字以劝之作以勤之也 王为虎之志大谦虎上有召

字 故进之云尔下有也 鬯香草也草作屮 文人文德之人也文人下有有字 见记者下有也 使虎受山川土田之赐山川下有与字 对遂下休美下有也 而答王策命之时时作辞释文锡本或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者【二十四叶】元文作锡山土田本或云云谨按山土田三字妄刋去之遂不可解也 施尔雅作弛【二十六叶】宋板弛作防疏以黑黍和一秠二米作之【二十五叶右五行】谨按和恐秬误 对遂至矢施【二十六叶右七行】宋板施作防谨按注同今本 因而思之【二十六叶左一行】思作用

补遗古本注鸟隼曰旟曰作为 以正天下为虎之勤劳无为字

毛诗注疏第十八【十八之五】

常武

考异古本注徐方绎骚下有也 皇甫为大师甫作父公兼官也公下有之字 谓勑以无暴掠勑作整无

作母 浦涯也涯作崖 于军将行治兵之时军上有六字谨按疏叠出此注作于六军将有六字者似是省视徐国之土徐上有此字 掌其誓戒下有也 皆就其业皆下有当字 先以言安之作先以此言安之也 以敖游也敖作遨下同 谓闻见者莫不惮之见下有之字惮之下有也 亦非解缓也解作懈 以相恐动下有尔字 驿驰走相恐惧惧作动 以震动徐国动作惊宋板同 而将服罪下有也 淮之旁国作淮旁之国 余力之貌下有也 王兵安靓靓作静尚守信自实满实作塞 不陈下有也 来王庭也来下有在字释文绍郑人遥反【六叶】元文人作尺 惮从且反【同上】从作徒 此尔如字皆作而【七叶】尔作两 阚呼减反【同上】减作槛疏既以戒勑之【二叶左四行】宋板以作已 雨无正文【五叶左五行】文作云

补遗古本经王曰还归还作旋注同释文将子匠反第一章注同【二叶】一作二 铺韩诗作□【七叶】□作敷

瞻卬

考异古本经妇无公事无下有与字注凡伯来聘下有也下传填久下瘵病下以为罟下共同 痛病于民病作疾 施刑罪以罗网天下罗网作罪罟 无止息时下有也所下大恶下卿大夫无罪者下共同 哲知也知作智 乃乱国下有也之言无善下同 语王为恶者是惟近爱妇人恶作乱惟作维 躬秉耒下有耜字躬秉耒耒作耜谨按躬秉耒注再出上作耒耜此耒

作耜未知其义姑存其旧耳 君子反知之上有而字小人喻于利下有也 既无过恶既作则 德不至

于天矣不下有能字 将尽困穷穷作病下有也 天下罗罔天下有之字 亦甚寛下有也无不忧下同离人心近下有耳字 愚者不能觉下有之也 槛泉正出涌出也谨按古本正出下复补正出二字不知据何本也 觱沸出貌出作其宋板同貌下有也 正当之下有也大貌下同 王者有美德下有者字 微箴之也箴下有戒字释文喆音哲本又作哲知音智王申毛如字【十二叶】谨按元文为然注疏诸本倒错当从元文也疏故多谋虑则国乱【十二叶左二行】宋板国乱作乱国补遗古本序瞻卬卬作仰经同注使缫遂朱緑之遂上有而字 此目王所下大恶目作因疏凡缫每掩大总【十六叶左三行】宋板掩作□

  召旻

考异古本经职兄斯引兄作况下文职兄同注谓重赋税也谓上有时字 民尽流移下有也 国中至边境至上有以字 尽空虚下有也 陷人之言也人作入宋板同 以罗网天下网作罔宋板同 谗恶下有之也 维邪是行者无者字宋板同 夷灭王之国下有也灭作残 贬队也队作坠笺同 戒惧危怖戒上有皆字 政教不行下有也诸侯无异下同 彚茂貌下有也栖苴下同 邑乱曰叛下有之也 古昔明王下有也 乃兹复主兹作滋 侍御七下有也 频厓也厓作涯 厓犹外也作涯犹水外也 池水之溢由外灌焉作池水之益由自外灌焉 贤臣益之下有者也以益者也以下有自 贤妃益之之作也 乃兹复

主兹作滋 是不烖王之身乎是下有岂 烖谓见诛伐下有也 言有如昔昔作者宋板同 今幽王臣下有也防亡其国下同释文【十九叶】补脱召旻上时照反下密巾反下同 【二十叶】瘨都田反沈又音殄又音田令力呈反一本作令故民谨按经瘨我饥馑令见于注按今本有旻音民三字元文所无当删去 【同上】圉鱼吕反竟音境本又作境谨按经居圉卒荒竟见于注 【二十一叶】讧戸工反徐云郑音工争争鬭之争下同恶乌路反谨按经蟊贼内讧余见于注 【同上】防丁角反共音恭注皆同溃戸对反遹音聿一音述奄如字本又作阉逺于万反近附近之近邪似嗟反谨按经昏防靡共余见于经注苴士如反【二十三叶】谨按士恐七误【补遗元文士作七】 疚字一

或作防【二十四叶】元文无一字 频今濵则频是古濵字【二十五叶】频作濒下同疏以天威上天【二十叶左三行】宋板威作为以虐政故也【二十一叶右三行】以上有谓字 人自不相亲也【二十一叶左六行】人作又 靖谋○正义曰释诂文【九行】无○正义曰 官居其门【二十二叶右七行】门作间 宫与寺人为类【二十二叶左一行】宫作官 渐益大于久【二十六叶右七行】谨按久恐旧误 日辟日蹙【二十六叶左八行】辟作辟 便为百里之效【八行】效作校存旧召旻七章上四章章五句下三章章七句

补遗古本序召旻召作邵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

猜你喜欢
  卷十四上 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孙奭
  卷十·胡广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章 不我知·林语堂
  第一章 8·辜鸿铭
  卷一百八十·山井鼎
  任法第四十五·管仲
  卷首下·张廷玉
  卷十二·王道焜
  卷七·王道焜
  卷四·乾隆
  卷三十三·吕祖谦
  译文 卷九 制度·朱熹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道宣
  卷第十·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七·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张廷玉

        经筵日讲官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事世袭三等伯臣张廷玉等上言:   臣等奉敕纂修《明史》告竣,恭呈睿鉴,臣等谨奉表恭进者。伏以瑶图应运,丹纶繙竹素之遗;雒鼎凝庥,玉局理汗

  • 柳敏传·令狐德棻

    柳敏字白泽,河东解县人,是晋朝太常柳纯的七世孙。父亲柳懿,任魏国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柳敏九岁失去父亲,侍奉母亲,有孝子之名。喜好学习,博览经史,连阴阳占卜之术也没有不学的。不到二十岁,就已出任员外散骑侍郎

  • 余佑传·张廷玉

    余佑,字子积,鄱阳人。十九岁拜胡居仁为师,居仁将女儿许配给他。..于弘治十二年(1499)中进士,授南京刑部员外郎,因得罪太监刘瑾而落职。刘瑾被诛后,又起任佑为福州知府。镇守太监购物不付钱,民众向余佑控告,佑安慰他们,答应将此

  • 南渡录·辛弃疾

    宋 辛弃疾○渡录大略靖康元年丙午三月初二日,金人围京城。三月初三日,金人北去。十月十九日,金人元帅粘罕再围京城。二十五日,京城陷。金人入城,求两宫幸虏营议和及割地事。二年正月十一日,粘罕遣人入城,请皇帝车驾诣军前议

  • 提要·周起元

    【臣】等谨案周忠愍奏疏二巻明周起元撰起元字仲先号绵贞海澄人万厯辛丑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江南忤珰被害追赠兵部侍郎諡忠愍再諡忠惠事迹具明史本传玆刻曰西台奏疏共十一首为一巻乃擢湖广道御史巡漕时所上曰抚呉奏

  • 卷八·允禄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八乐器一【朝防】朝防中和韶乐麾 谨按隋书音乐志帝出黄门侍郎举麾于殿上掌故应之举于阶下奏康韶之乐旧唐书音乐志协律郎举麾乐作仆麾乐止元史礼乐志麾长七尺画升龙于上以涂金龙首朱杠悬之

  • 食货五·徐松

    青苒下熙宁三年三月五日,右正言娉觉上言:「切见制置三司条例司画一文字,颁行天下,晓谕官吏,使知法意,其凡有七。至于论敛散出入之弊,分城郭田野之民,忧将来之失陷,其利害灼然,人人所能知者,臣皆请置而不论。至于援引经谊,以傅会先

  • 卷五·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五十八日己夘昧爽礼部乃至行宫奏请皇上诣先师庙行礼上御辇设卤簿文武从官不陪祀者皆补服于行宫前跪送驾由曲阜南门入陪祀官皆跪迎于櫺星门外驾由櫺星门入大中门

  • 纲鉴易知录卷四二·吴楚材

    唐纪高祖神尧皇帝纲 庚辰,春二月,唐以封德彝为中书令。纲 夏四月,唐秦王世民击宋金刚,破之,定杨可汗武周及金刚皆走死。目 宋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战屡败。四月,金刚食尽;北走。秦王世民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

  • 卷一·陆九渊

    卷一与邵叔宜前日曾尝以夫子所论齐景公、伯夷、齐叔之说,断命以祛俗惑,至今叹服,不能弥忘。为......允其所见,推其所为,勿怠勿画,益着益察,日跻于纯一之地是所望于君子,夷齐未足言也。此天所以予我者,非由外烁我也。思则得之,得

  • 卷三百二·佚名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之五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於布施波罗蜜多不起不思议想。於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起不思议想。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速得圆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 摄大乘论释 第四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四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引证品之二顺道理章第六论曰。若人入灭心定。由说识不离身。是故果报识于定中应成不离身释曰。此章复引不违道理。以显实有本识。若人谓第三第四果缘觉菩萨等。

  • 卷第四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四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二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回向有几种佛子菩萨摩诃萨回向有十种三世诸佛咸

  • 莎乐美·王尔德

    《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在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王尔德的

  • 敝箧集·袁宏道

    桃源友弟江盈科进之譔 世之称诗者必曰唐称唐诗者必曰初曰盛唯中即不然曰诗何必唐又何必初与盛要以出 自性灵者为真诗尔夫性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所偶触心能摄之心所欲吐腕能运之心能摄境即蝼蚁蜂虿皆足寄兴不必瞧鸠驺虞矣

  • 献花岩志·陈沂

    距都城南三十里,有崇丘茂林,曰献花岩者,唐融法师观心处也。与祖堂、天阙绮错而居,登临之美,为一方最。嘉靖中,内翰石亭陈公,游而乐之,揽笔为志,流播于时。去之二十载,余读书其地,问之岩僧,已无知者。意尝念之。万历壬寅,闲步西园,沈

  •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佚名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金刚手菩萨,赞说忿怒王真言。

  •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佚名

    宋法天译。二卷。瑜伽密教经典。述金刚手为精进授王和印捺啰部帝王说金刚大乘的故事。上卷说佛在广严城庵罗树园为印捺啰部帝王说佛教四乘及金刚乘要义,以及金刚手曾在最上城为南印王精进授王说金刚乘的故事。下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