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四)卫灵公篇

卫灵公首章。

问:明日遂行,在陈绝粮,想孔子都不计较,所以绝粮。朱子曰:“若计较则不成行矣。”今按:圣人为学用心,固不存计较功效心,亦不存计较患难心。孔子之在陈绝粮,自近代人观念言之,固非孔子命该如此,乃是孔子猖狂妄行,自招来此许多磨难耳。岂其然乎。

无为而治章。

朱子曰:“老氏之所谓无为,简忽而已。如此所谓无为,是什么样本领,岂可与老氏同日而语。”今按:老子言无为,每常过重自然而简忽于人文。今人则以自然与人文分别看,求以自然来补益人文,甚至不惜违反自然,及此谓之有为。孔子之言无为,则自然与人文一以贯之,而达于人文之最高可能,是即无为以有为也。

子张问行章。

朱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只说言行当如此。下一句蛮陌之邦行矣,未须理会。及其久也,只见得合如此言,合如此行,亦不知其为忠信笃敬,而忠信笃敬自在,方好。”今按:孟子行仁义与由仁义行之辨,行仁义亦当不知其为仁义,乃更高。此亦一无为也。在我则为天德,在我之外则为天命天理,而天人合一矣。

直哉史鱼章。

朱子曰:“学者当知伯玉所以如此,盖其德性深厚,循理而行,自然中节。初非规规然务为缄默,而预为可以卷怀之计也。”今按:此段涵义可与上引数段涵义互相发明。但朱子说此数条,每提到一理字。今人必先问此一理字究当作何解,则已离开了该当理会处,而于无可理会处作理会。则所加以理会者,亦惟在一些文字思辨而止,与上引诸段之真义则无关。如朱子言,“仁者,心之德,爱之理。”又言,“礼者,天理之节文。”皆已解释明白,无可再作详解。若有不明,不如反就《论语》论仁及礼处解之。凡朱子在此数章所言理字,亦不如反就《论语》忠信笃敬仁义诸字解之。如此则朱子解《论语》,岂不等于无解,此亦所谓述而不作也。

今再浅白言之,上自孔子,下迄朱子,凡所思辨,都还是此一番道理,惟多用些语言文字来作申述而已。朱子以下,大体还如此。此之谓中国之传统文化。直至晚近而大变,此亦学者所不可不知。

志士仁人章。

朱子曰:“仁者,心之德,而万理具焉。不合于理,则心不安,而害其德矣。顺此理而不违,则身虽可杀,而此心之全,此理之正,浩然充塞天地之间,夫孰得而亡之。”又曰:“志士仁人所以不求生以害仁者,乃其心中自有不安不忍。所谓成仁者,亦但以遂其良心之所安而已,非欲全其所以生而后为之也。今解者每不以仁义忠孝为吾心之不能已,而以为畏天命谨天职,则是本心之外别有一念计及此等利害轻重而后为之也。诚便真能舍生取义,亦出于计较之私,而无悫实自尽之意矣。”今按:此条辨心与天,极精辟,极超卓。心是吾生吾身之最亲切最具体者,故人之一生最真实者惟此心。一切行为皆由心起,因其自然如此,故谓心亦天耳。人之具此心,即拥有天矣。今人必依西说,分心为情感理智意志三方面,以配合于中国自有之仁智勇三德。然则杀身成仁,岂只为情感方面事。朱子必言心之全德,其实则只此一心而已。中西双方,究孰为识此心体之真。抑且西方对自然界仅信一神,谓惟上帝可以宰制此世界,其他尽可任人驱使,供人利用。中国信多神,自天帝外,地上山川草木亦皆有神,可以影响人生。而认人生则有大生命,即心,普遍相通,流行常在。身为小生命,限于躯体,互不相通,依时死亡,不断变换。而西方人则惟重视其躯体,而主个人主义。双方又谁是谁非,谁得谁失,宁不当续加研寻乎。

吾尝终日不食章。

朱子曰:“劳心以必求,不如逊志而自得。思是硬要自去取。学是依本子去做,便要小着心,随顺个事理去做,软着心贴就他去做。”今按:《论语》每学思兼言,而重学更甚于重思。朱子此处把思与学分作软硬来说,思是硬着心要自己来取得。孔子所谓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便是硬着心之一例。学是依照前人旧本子,则自要小心随顺,便软着心了。西方人重思尤重于学,即如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出地心引力万有引力的理论来,显是只在思,不在学。亦可谓西方人乃即思以为学。而中国人则学以有思。故西方人常见为硬心肠,而中国人则比较是软心肠。文化不同,亦从学与思之一轻一重来。朱子又曰:“逊志是卑逊其志,放退一着,宽广以求之,不恁地迫窄,要一思而得。”今按:中国学人先要卑逊其志,要懂退,要懂宽。西方学人则迫窄了,所以成其为专家之学,而又必要自创造自表现。中国则称通儒通学,乃通于师,通于友,非逊志不可。

猜你喜欢
  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无宇致封邑晏子辞第十九·晏婴
  《泉翁大全·樵语》序·湛若水
  卷九十四·湛若水
  泾野子内篇卷十七·吕柟
  卷六十八·陈祥道
  季氏篇·王夫之
  卷九·余萧客
  第三十一卦:《咸卦》·佚名
  卷四·马骕
  卷一·魏了翁
  阴与阳·钱穆
  卷三百八十八·佚名
  复 正 果 书·太虚
  复大勇禅人书·太虚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一·钱仲联

    一、樊山前后《彩云曲》,哀感顽艳,传诵艺林已久。余友王君瑗仲尊人部昀(甲荣)先生,亦有此曲,特较樊山为胜。有序云:“曩在天津,耳赛金花之名。休沐之暇,与朋辈访之。直其晨妆未竟,良久始出。一出而满室生春,坐客六人,罔不周

  • 卷五·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刘 崧【五十首】崧字子高泰和人明初以人材举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寻放还征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请老许之复召为国子司业有槎翁集【宋景濓云子高天

  • 第二十五回 游妓院万岁观花 吹玉笛美人献技·蒲松龄

    话说那万岁醉了,睡到天明,便说:"二姐,夜来那胡百万进来就磕头,只怕他认出我来了。"二姐说:"也是有的。他相极好的面。人都笑我等皇帝,他不笑我。"万岁说:"着人去叫他来罢。咱再合他玩耍,我可盘问他盘问。"二姐便叫丫头去请他。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七·杨仲良

      神宗皇帝   讨交趾   熙宁三年十一月乙卯[1],翰林学士承旨王珪言经制交趾事宜。上以珪所进文字付参知政事王安石,安石言:『伏奉手诏赐示王珪所进文字,且论及交趾事[2]。窃承圣主以丰财靖民为事,此生民之福也。然万

  • 明武宗孝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正德三年五月戊戌朔宁王宸濠被敕嘉奖及禄米衮衣之赐奏请来朝谢恩 上从礼部议不允○安南国王黎谊遣陪臣黎嵩等来朝贡方物赐谊彩叚十袭锦四叚并宴嵩等各赐金织文绮等物有差○己亥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 绎史卷八十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晋灭肥鼓【陆浑附 伐鲜虞附】左传【昭公元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羣狄于大原崇卒也将战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阨以什共车必克困诸阨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五乗为三伍荀吴之嬖人不肯即卒斩以徇

  • 第十二章 从二月到八月·冯玉祥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二月,除宦去职,二十镇的统制改由张绍曾继任。张先生是河北大城县人,和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同为北洋军中杰出的维新人物。他的继任,使军中新派分子顿呈兴隆活跃的气象。张统制到任以后,有

  • 萧廪传·张廷玉

    萧廪,字可废,江西万安人。祖父乾元在御史任上弹劾刘瑾,被廷杖下狱,死在云南副使任上。萧廪嘉靖末年中进士,授职行人。隆庆三年(1569)提拔为御史。因为地震,请求待朝内的官厚于常礼。不久,出去考察陕西四镇军队的食粮。斥责将

  • 卷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明 杨士奇等 撰圣学宋哲宗元佑二年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进尚书孝经解奏曰臣伏以皇帝陛下间日御迩英阁令讲官讲尚书又阁之南壁张孝经图出入观览有以见陛下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至德要道孝治

  • 恰克图市约·佚名

    第一条 恰克图互市于中国初无利益,大皇帝普爱众生,不忍尔国小民困窘,又因尔萨那特衙门吁请,是以允行,若复失和,罔再希冀开市。第二条 中国与尔国货物,原系两边商人自相定价。尔国商人应由尔国严加管束。彼此货物交易后,各令

  • 卷首十五·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首十五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经文考异 国风 关雎君子好逑 礼记缁衣引诗作君子好仇释文逑本亦作仇郑笺怨耦曰仇 葛覃服之无斁 礼记缁衣作服之无射 螽斯诜诜兮 释文诜说文作 桃夭 释文夭

  • 卷十二·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十二    宋 赵鹏飞 撰襄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君之所以立国者在权国之所以立权者在信权存则国存信去则权去湨

  • 爱身品法句经第二十(十有三章)·佚名

    爱身品者,所以劝学终有益己灭罪兴福。自爱身者,慎护所守,悕望欲解。学正不寐,为身第一,常自勉学。利乃诲人,不惓则智,学先自正。然後正人,调身入慧,必迁为上。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何愿不至,本我所造,後我自受。为恶自更,如

  • 卷第一·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迦多衍尼子造 唐 玄奘译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一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世第一法七  顶二暖身见十一见摄断  此章愿具说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为等无

  • 荆川集·唐顺之

    十三卷。明唐顺之撰。著有 《荆川集》、《广右战功录》、《南北奉使集》、《史纂左编》等。是集初由安如石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年) 刊刻,题名 《唐荆川先生文集》,凡十二卷。集前有王慎中序。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 金漳兰谱·赵时庚

    南宋赵时庚撰。时庚,宋宗室,自称爱兰成癖。书作于绍定六年(1233)。全书五篇,分叙兰花容质、品兰高下、天下爱养、坚性封植、灌溉得宜。不仅记兰的各品种形色特点,还记品种和培护方法。是中国最早关于兰草的专著。首有

  • 定情人·天花藏主人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原刊本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秘本定情人》,十六回。未题作者。卷首有序,称“此书立言虽浅,而寓意殊深,故代为叙出。”语气非作者自序,序署“素政堂主人题于天花藏”,素政堂主人或即天花藏主人,其所

  •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佚名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五字文殊之修法。咒曰,阿啰跛者娜,具有坛法,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