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論語十一篇讀》敘

佛學有結集,有毗曇,三藏浩汗,循其統緒而可讀。孔學無是,既扼秦火,又複年堙,于是老師宿儒,曾不能答具體之求,而世無真孔。世既不得真孔,尊亦何益于尊,謗亦烏乎雲謗?苟可取而利用,崇之如天,或不利于其私,墜之如淵,于孔何與哉﹗東海有聖人焉,此心同,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焉,此心同,此理同也。而愚者不然,曰此禪也、非聖也,死于門戶之拘,一任眾芳蕪穢,天下不知務者又如此也。嗚呼﹗孔學亡矣。若能精內典,嫻般若,興晉以秦者,文武之道猶不盡墜于地歟?

般若直下明心,孔亦直下明心,蓋墨子短喪薄葬,一切由事起;孔子食旨不甘、聞樂不樂,一切由心起。直下明心,不愿乎外,是之謂一;無入而不自得焉,是之謂貫也。然因是而有疑意見之心直下危險者,而不知般若固自性離言,但行于義也,般若固無知也。般若離言行義,孔亦離言行義,所謂時行物生,天亦何言也。般若無知,孔亦無知,所謂問我空空,叩端而竭也。然因是而又有疑乎?純任天然墮落無事甲裡者,而不知般若固相似相續而不絕也。般若相似相續,孔亦相似相續,所謂逝者如斯,不舍晝夜也。于穆不已,天之所以為天;至誠無息,人之所以為人也。非盡心知性不足以知天,非知天之所以為天,不足以知人;非知人之所以為人,不足以知仁,仁者,人也,孔之所以為孔也。如是集《性天篇》而讀也。直下明心不由事起,故求仁得仁,無與于父命天倫,殷有三仁,無與于去奴與死,忠清難行而無與于仁,欲仁至仁而無與于遠。仁也,性天也,一也,然達于事,則分別非一也。事親,仁也;從兄,義也;知不去乎二者、智也;節文斯二者、禮也;樂斯二者、而烏可以已,樂也。義集而快足也,意誠而快足也,有諸己之謂信也,是則樂也者,信也。興詩立禮而成于樂也,知之好之不如其樂之也。是故孔顏之樂,豈吟風弄月以歸而倉卒可尋也?如是集《仁篇》而讀,集《禮篇》而讀,集《達道篇》而讀,集《為政篇》而讀也。直下明心有諸己而信,循至美大聖神而高堅前後不可為象,然有其方,則下學而上達是也。博文而約禮,文行而忠信,不息悠久則博大而高明,如是集《為學篇》而讀也。溫恭而安,悲愍而為,如是集《聖德篇》而讀也。始之集《勸學》、《君子小人篇》而讀,以定其趣也。終之集《群弟子》、《古今人篇》而讀,以博其義也。

孫輩讀經,苦無課本,類而聚之,曰《論語十一篇讀》也。倉卒應求,粗疏無當,若必組織成統緒談,須萃群經,大其結集,然後有濟。此儒者所有事也。嗚呼﹗先疇畝畝,蕪穢如斯,在我後之人,又安能忍與此終古哉﹗

民國二十年辛未(1931)十月歐陽漸敘于支那內學院

(選自《孔學雜著》,載《歐陽競無先生內外學》第十四冊)

猜你喜欢
  提要·林慎思
  卷十·俞皋
  卷三·胡广
  诗传遗説序·朱鉴
  原序·盛世佐
  卷二十四·王天与
  书传卷一·苏轼
  卷二·毛应龙
  心意品第十一·佚名
  地狱品第七·佚名
  刍品第三十二·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異部宗輪論·欧阳竟无
  指月录卷之七·瞿汝稷
  莲华面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王蕴章

    光绪季年,瑞安黄仲弢(绍箕)殁于湖北提学使之任,其夫人以六绝句哭之。偶检箧衍,录稿尚存,惜夫人姓氏,未经著录,今亦无从稽考矣。诗云:“花市斜街旧寄庐,与君同砚学鸦涂。至今遗墨仍盈箧,难画人间举案图。”“高人

  • 列传第一 皇后·萧子显

    六宫位号,汉、魏以来,因袭增置,世不同矣。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永明元年,有司奏贵妃、淑妃并加金章紫绶,佩于

  • 志第十八 灵征八下·魏收

    魏氏世居幽朔,至献帝世,有神人言应南迁,于是传位于子圣武帝,命令南徙,山谷阻绝,仍欲止焉。复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积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斑祖延兴元年十一月,肆州秀容民获麟以献。王者不刳胎剖卵则至。世祖神

  • 第六回 公主钟情再婚志喜 孤臣败死一炬成墟·蔡东藩

      却说宋太祖既登大位,追崇祖考,用兵部尚书张昭言,立四亲庙,尊高祖眺为僖祖文献皇帝,曾祖珽为顺祖惠元皇帝,祖敬为翼祖简恭皇帝,妣皆为皇后,父弘殷为宣祖昭武皇帝,每岁五享,朔望荐食荐新,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庙祀既定,尊母杜氏

  • 卷一百二十九·杨士奇

    永乐十年六月甲寅朔○册中兵马指挥使胡昇女为代世子逊煓妃△升广东泷水县县丞冯原泰为德庆州判官以其善抚诸徭也○乙卯遣官祭中霤○丙辰○广西浔州大雨江水泛涨坏城垣仓廒房舍户部遣人往视○丁巳○礼部言满剌加国榜葛

  • 大明英宗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正统十年二月乙巳朔命故朵林山卫指挥同知个郎哥子乞丁哥指挥佥事忽失木子替麻哈俱袭职○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光明烛地出天津东行至败瓜后二小星随之○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曹翼为右副都御史翼在甘肃参赞军务九年考满吏

  • 中兴小纪卷十一·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元年秋七月乙未是嵗当祀明堂文武有合转官者右仆射范宗尹以为多所侥幸乃建言论崇观政宣以来滥赏而参知政事秦桧力賛之壬寅上谓宰执曰议得当否朕不欲人毎以此事议及上皇圣徳时吏部侍郎髙衞主右选上疏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纪昀

    选举畧 【三】考绩○考绩唐五代宋辽金明△唐唐肃宗宝应元年吏部奏州县三考一替 【按唐代以三十月为三考至周世宗显德元年乃定制一年为一考三年为三考云】 如替 人不到请校四考后停二年考功奏请立京外按察京察连御史台

  • 陈抟传·脱脱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婆婆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等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诗著名。五代后唐长兴年中,赴试进士落第,于是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

  • 曹吉祥传·张廷玉

    曹吉祥,滦州人。一向依附王振。正统初年征讨麓川时,他任监军。征兀良哈时,与成国公朱勇、太监刘永诚分道进兵。他又与宁阳侯陈懋等人往福建征讨邓茂七。曹吉祥每次出行,常选择达官、跳荡锐卒隶属于帐下,班师后便将他们畜养

  •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二十三人物志一百三忠义传十五【满洲八旗十五乾隆四十年至五十四年共六十五人】兆珠兆珠满洲镶黄旗人姓富察氏乾隆三十八年由前锋随征金川授前锋

  • 乐一·徐松

    律吕宋太祖皇帝干德四年十一月冬至,御干元殿受朝贺毕,群臣诣大明殿行上寿之礼,始用雅乐、登歌二舞。先是,帝每谓雅乐声高,近于哀思,不合中和;又念王朴、窦俨素各知乐,皆已沦没,因诏和岘讨论其理。岘奏议曰:「十二月声,含在寂默,古

  • 卷二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十六存旧尚书注疏卷第十五【宋板】多士考异古本经弗吊旻天弗作不弗克庸帝同 诞淫厥泆罔顾泆作洪 惟我事不贰适我不尔动不作弗今尔又曰作尔今又曰

  • 现乳哺品第二十八·马鸣

    佛以入无为,灭身诸苦痛。与无著弟子,出妙维耶离。行历诸村落,安详以次第。觉悟众生类,令植善德本。为无数众生,显露宿善行。度脱无央数,令服甘露味。次至成有城,力士所生土。与诸弟子俱,止宿其土界。去彼土不远,拘夷那竭城。城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丙子学易编·李心传

    又名 《学易编》。南宋李心传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李舜臣之子。为集诸家释解《周易》本义之作。原书十五卷,岁久散佚。今有《四库全书》辑本,作一卷。此本乃宋末俞琬所节抄,略存梗概。撰在丙子(1216)年,故有是名。

  • 旅舍备要方·董汲

    成书于元祐元年(1086年)。宋代董汲撰,木刻单行本。方书。为旅行者“道途有病,治疗有归”而编,所收“经效奇方”证详而法略,使览之者晓然可用,故名。原书共载医方百余首,于明代失传。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自

  • 六一诗话·欧阳修

    原书只称诗话,后人改称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诗话。宋欧阳修(1007—1072)撰。一卷。修有《欧阳文忠公全集》已著录。此编成书时间,《四库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