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莲华面经卷下

随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世尊离菩提树。毗沙门王共百万亿夜叉之众。同时举声悲啼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如来容色甚微妙  超胜众生无比者

  如是庄严殊特身  不久之间当灭度

  尔时帝释天王。复与百千亿三十三天众。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如来面相正圆满  形色殊胜于日月

  一切人天应供者  我等不复得瞻见

  尔时须焰摩天王。与百万亿须焰摩天众。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人中精进最雄猛  威力能破诸魔军

  苷蔗种中释师子  今为无常所食啖

  尔时删兜率陀天。复与百万亿删兜率陀天众。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见者无厌如药王  出世犹如大明灯

  如是智眼今灭度  世间当复皆闇冥

  是时化乐天王。复与百万亿化乐天众。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安步不动胜师子  面貌圆满过月形

  更不履行于此地  千辐相迹不复见

  是时魔王他化自在天王。心大欢喜安隐快乐。复与百万亿他化自在天众。疾至佛所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诸恶众生已调伏  大粗犷尽永无余

  何故犹住于世间  唯愿如来速涅槃

  是时大梵天王。嗔彼魔王作如是言。咄哉魔王大恶众生。诸佛如来是最胜宝。汝今云何。欲令世尊速入涅槃。尔时大梵天王。复与百万亿诸梵天众。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于此现在及未来  梵天世界余天处

  初未曾见如佛身  清净满足端严面

  尔时毗摩质多阿修罗王。复与百万亿阿修罗众。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佛色功德无有量  无有能尽其边际

  利益修罗及余趣  今若灭度世间空

  是时娑伽罗龙王。与百万亿诸龙众等。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伊罗钵象数满千  不比如来一节力

  如是大力雄猛者  今为无常所破坏

  是时毗留勒叉天王。与百万亿鸠槃荼众。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南无大觉妙莲花  从彼清净戒池生

  示现无常不久相  今当倾坠永寂灭

  是时毗留博叉天王。与百万亿诸龙众等。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如来面形如满月  光明照曜犹日轮

  如是不久住于世  示为无常所吞食

  是时毗沙门天王。与百万亿夜叉众。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佛身金色最殊妙  三十二相自庄严

  不久当为无常力  破坏清净大牟尼

  尔时提头赖吒天王。与百万亿龙众。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如来身色甚希有  于三界中无有比

  如是不久当灭度  为彼无常之所罥

  尔时大夜叉将名般脂迦。与百万亿夜叉众等。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佛声殊胜逾梵天  出过迦陵频伽声

  如来不久当涅槃  不复更闻甘露法

  尔时夜叉大将名般遮罗。与百万亿夜叉众等。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世尊金色光明身  功德庄严满月面

  眉间白毫殊特相  我今最后归命礼

  尔时大夜叉将摩尼跋陀罗。与百万亿夜叉众等。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三十有二上妙相  八十种好自庄严

  当为无常金刚主  摧碎大圣牟尼尊

  尔时大夜叉将富那跋陀。与百万亿夜叉众等。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过去世中一切佛  及以未来诸世尊

  大力释种师子王  无常师子之所害

  是时大夜叉将摩俟利地迦。与百万亿夜叉众等。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我今最后见牟尼  于是不复更奉觐

  最后礼佛千辐轮  丘墟悉平脚足者

  是时大夜叉将佉陀罗迦。与百万亿夜叉众等。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咄哉大恶无常相  破坏一切诸众生

  如是众生无上宝  亦入寂灭不久住

  是时大夜叉将名金毗罗。与百万亿夜叉众等。同时举声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我今归依礼佛树  生于持戒大地中

  乃为无常之斧钺  不久斫倒大牟尼

  尔时大夜叉将娑多姞利。与百万亿夜叉众。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眉间白毫相  照曜如月轮

  目净如青莲  希有不复见

  尔时地神天。与百万亿夜叉众。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我今礼雄猛  人中最殊胜

  两足中最上  南无大牟尼

  尔时菩提树天。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此处破魔王  及破魔眷属

  大牟尼不久  无常魔所灭

  尔时祇林神。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只神林当空  竹林亦如是

  无常坑极深  如来入不现

  尔时金刚密迹。与百万亿夜叉众。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如是最胜城  亦是大丰地

  舍释迦种姓  当向何方所

  尔时蓝毗尼林神。悲泣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净饭国王先已灭  摩耶夫人亦灭度

  如来今欲入涅槃  如是寂灭不可见

  尔时迦毗罗城神。疾至佛所悲泣雨泪。宛转在地作如是言。如来涅槃何其太速。世尊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而说偈言。

  蓝毗尼园佛生处  长大在于迦毗城

  其光出过于千日  今最后见更不见

  尔时菩提树神。与诸天阿修罗迦楼罗紧陀罗摩睺罗伽。于虚空中出大音声。悲啼号哭而作是言。佛是众生最胜之宝。不久当没。尔时世尊出乎梵音。而告诸天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摩睺罗伽众言。汝等莫啼。莫作异语。莫生忧恼以手椎胸令心迷闷。何有世间而受生者因缘和合有为之法而得久住。若欲强令无常之法不灭坏者。无有是处。尔时世尊示教利喜诸天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摩睺罗伽等。生欢喜已。是时诸天乃至摩睺罗伽等。右绕世尊还向本处。

  佛告阿难。我昔于彼阿波罗龙王处。记罽宾国。我涅槃后其国炽盛安隐丰乐如郁怛罗越。佛法炽盛多有罗汉而住彼国。亦有无量如来弟子。此阎浮提所有罗汉皆往彼国。犹如兜率天处。如来所有名身句身。谓修多罗 祇夜 鞞迦曷罗那 伽他 优陀那 尼陀那 阿波陀那 伊帝鼻利多剑伽阇多迦裴富略 阿浮陀达摩 优波提舍彼诸罗汉。结集如来十二部经广造诸论。彼罽宾国犹如帝释欢喜之园。亦如阿耨清凉之池。复有颇罗堕逝宾头楼等。皆乐住彼罽宾国土。不退佛乘阿罗汉等。亦住彼国。复有因陀罗摩那阿罗汉白项阿罗汉等。复于如来所说法藏。有漏无漏之法。皆悉撰集广行流布。阿难。我涅槃已最后法身。彼等建立于未来。复有金毗罗等五诸天子生罽宾国。广令我法流布于世。大设供养。我诸弟子于阎浮提。初未曾有如是大会。佛告阿难。于未来世罽宾国土。当作如是大法之会。阿难。彼五天子灭度之后。有富兰那外道弟子。名莲花面。聪明智慧善解天文二十八宿五星诸度。身如金色。此大痴人。已曾供养四阿罗汉。当供养时作如是誓。愿我未来破坏佛法。以其供养阿罗汉故。世世受于端正之身。于最后身生国王家。身为国王名寐吱曷罗俱逻。而灭我法。此大痴人破碎我钵。既破钵已生于阿鼻大地狱中。此大痴人命终之后。有七天子次第舍身生罽宾国。复更建立如来正法大设供养。阿难。以破钵故。我诸弟子渐污净戒。钵初破时。诸比丘等虽污清净戒。智如牛王能破外道。经第二时此阎浮提诸比丘等。破清净戒乐作不善。身行偷盗耕田垦植。多贪贮畜好衣好钵。不乐读诵修多罗毗尼阿毗昙。如是阿难。乐读乐诵智慧之人悉皆灭度。是时多有诸比丘等。谄曲嫉妒多起非法。以诸比丘不如法故。诸国王等不依王法。以王不如王法治故。其国人民多行增上十不善业。以恶业故。此地多生荆棘毒草土沙砾石。阿难。当于尔时此阎浮提。五种精味失力失味。所谓酥油盐石蜜蜜。如是五种失力味故。尔时众生复更多行增上恶业。以其多行恶不善故。佛破碎钵当至北方。尔时北方诸众生等。见佛破钵大设供养。以种种花烧香涂香灯明华鬘种种音乐。供养此钵。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有发声闻心者。有发辟支佛心者。彼破碎钵当向波罗钵多国。彼国人民见佛碎钵。以种种花烧香末香涂香灯明花鬘种种音乐。供养此钵。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有发声闻心者。有发辟支佛心者。阿难。此佛碎钵以佛力故。亦是众生善根感故。我此碎钵自然还复如本不异。于后不久我钵即于阎浮提没。现于娑伽龙王宫中。当没之时。此阎浮提七日七夜皆大黑闇。日月威光悉不复现。地大震动。恶雷掣电于虚空中而出恶声。黑风卒起极大怖畏。天人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摩睺罗伽等。皆大号哭泪下如雨。如是阿难。此钵当尔初没之时。如来法律亦没不现。尔时魔王见法律灭。心大欢喜心大安隐。于虚空中作如是言。瞿昙法灭。我当教化诸众生等。自作诸恶亦教他作。以魔教故。城邑聚落迭相杀害。尔时魔王以教众生广作恶故。生身陷入阿鼻地狱。尔时娑伽罗龙王见佛钵已。以种种宝因陀尼罗宝摩诃尼罗宝火珠宝清水宝。如是大宝。大设供养。至于七日礼拜右绕。是诸龙等。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有发声闻心者。有发辟支佛心者。尔时娑伽罗龙王以手捧钵。而说偈言。

  诸相庄严手  受种种味食

  盛置于此钵  如是持用食

  佛告阿难。如是我钵于娑伽罗龙王宫没。于四天王宫出。尔时四天王。毗留勒叉毗留博叉毗沙门提头赖吒。七日七夜大设供养。以种种花种种华鬘。种种涂香种种烧香。种种灯明种种音乐。供养礼拜已。时诸天众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有发声闻心者。有发辟支佛心者。尔时毗留勒鸠槃荼王以手捧钵。而说偈言。

  如来最后食  在于铁师家

  钵为化众生  而来于此处

  佛告阿难。如是我钵过七日已。于四天宫没。三十三天宫出。尔时佛母摩耶夫人。见佛钵已忧愁苦恼。如箭入心难可堪忍。宛转于地犹如圆木。作如是言。如来涅槃一何疾哉。修伽陀灭何其太速。世间眼灭。佛树倾倒。佛须弥山崩。佛灯亦灭。法泉枯竭。无常魔日萎佛莲花。尔时佛母摩耶夫人。以手捧钵告于一切诸天。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等言。诸天谛听。此是释迦如来常受用钵。第一勇猛面貌圆满过日月者。影现此钵。复次诸天。如是之钵复于王舍大城之中。受于尸利堀多毒食。诸天谛听。释迦牟尼大雄猛者。满腹城内修摩伽陀家用此钵食。诸天谛听。如来为化优楼频螺迦叶及大毒龙。以彼恶龙内此钵中。诸天谛听。以业缘故。于裴连多国。四月之中。复以此钵受马麦食。天众谛听。释迦如来以大悲故。复以此钵受于最下极贫者食。诸天谛听。释迦如来复以此钵。于娑伽罗龙王宫内受种种食。诸天谛听。释迦如来于夏四月。复以此钵受我等食。诸天谛听。释迦如来复以此钵。覆于诃利鬼母最小之子。名必利盐迦罗夜叉。以其恶心常食人血故调伏之。于时佛母摩耶夫人以手捧钵。而说偈言。

  随佛心欲受  皆入于钵中

  佛于我腹内  满足于十月

  尔时帝释天王。七日七夜以种种天花天香天栴檀香。大设供养礼拜右绕。作是供已。时诸天众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有发声闻心者。有发辟支佛心者。尔时天王以手捧钵。而说偈言。

  今此殊胜钵  能长众生智

  佛身亦如是  成就诸功德

  佛告阿难。如是我钵过七日已。于三十三天中没。焰摩天中出。尔时焰摩天主见佛钵已。七日七夜种种供养。以天曼陀花天栴檀香种种花种种音乐。供养佛钵礼拜右绕。是时诸天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有发声闻心者。有发辟支佛心者。尔时焰摩天主以手捧钵。而说偈言。

  千万亿众生  见钵皆欢喜

  能生胜妙果  牟尼使来此

  佛告阿难。如是我钵过七日已。于焰摩天没。兜率陀天出。尔时兜率陀天王见佛钵已。七日七夜以天曼陀华摩诃曼陀华。及余种种妙华种种香种种音乐。大设供养礼拜右绕。以手捧钵。而说偈言。

  上中下众生  佛起慈悲心

  此钵受食已  佛使至于此

  佛告阿难。如是我钵过七日已。于兜率天没。化乐天出。尔时化乐天王见佛钵已。七日七夜以种种天花种种天香种种天音乐。大设供养礼拜右绕。是时天众。有发无上大菩提心者。有发声闻心者。有发辟支佛心者。尔时天王以手捧钵。而说偈言。

  希有大道师  悲愍于众生

  为利众生故  使钵来于此

  佛告阿难。时诸天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陀罗摩睺罗伽。以天曼陀花摩诃曼陀花。及余种种华种种香天栴檀香末香。供养钵已。即以此钵送至娑伽罗龙王宫中。佛言阿难。此阎浮提及余十方。所有佛钵及佛舍利。皆在娑伽罗龙王宫中。佛告阿难。如是我钵在我舍利。于未来世于此地没。直过八万由旬住金刚际。阿难。我今语汝。未来之世诸众生等。寿命八万四千岁时。弥勒如来应供正遍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紫金色圆光一寻。其声犹如大梵天鼓迦陵伽音。尔时我钵及我舍利。从金刚际出。至阎浮提弥勒佛所。钵及舍利住虚空中放五色光。所谓青黄赤白颇梨杂色。如是阿难。彼五色光复至其余一切天处。到彼天已。于其光中。出声说偈。

  一切行无常  一切法无我

  及寂灭涅槃  此三是法印

  其光复至一切地狱。而说偈言。

  一切行无常  一切法无我

  及寂灭涅槃  此三是法印

  佛告阿难。佛钵舍利所放光明。复更至于十方世界。于其光中。而说偈言。

  一切行无常  一切法无我

  及寂灭涅槃  此三是法印

  佛告阿难。如是我钵及我舍利所放光明。十方世界作佛事已。还至本处在于舍利佛钵之上。于虚空中成大光明云盖而住。阿难。舍利及钵现大希有如是等事。现此神通希有事时。八十百亿众生得阿罗汉果。千亿众生剃发出家信心清净。一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不退转。阿难。此钵舍利广行教化诸众生已。于弥勒前虚空中住。尔时弥勒佛。以手捧钵及佛舍利。告诸天人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言。汝等当知。此钵舍利。乃是释迦牟尼如来雄猛大士信戒多闻精进定智之所熏修。汝等当知释迦牟尼雄猛大士。能令无量百千那由他亿诸众生等住涅槃城。出过优昙钵花百千亿倍。钵及舍利故来至此。尔时弥勒三藐三佛陀。为我此钵及我舍利起四宝塔。以舍利钵置此塔中。尔时弥勒佛及诸天人。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大设供养恭敬礼拜钵舍利塔等。

  佛告阿难。如来应供正遍知。舍利及钵有大威德。阿难。汝以给侍如来生身。所生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尔时佛为阿难说未来事已。复告阿难。吾当与汝往诸国土。如来不久却后七日当入涅槃。阿难白佛言。唯然受教。尔时佛与阿难。次第至诸国土城邑。度脱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诸众生已。往铁师子纯陀之家。此是如来最后食处。尔时世尊受其食已。而说偈言。

  我今最后食  在于纯陀家

  如是五众身  不久当灭度

  尔时佛与阿难。至拘尸那城。种种方便教化拘尸那力士已。从拘尸那城出。至优波跋多那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北首而卧。时须跋陀罗来至佛所。顶礼如来向佛而坐。佛为说法得阿罗汉果。

    莲华面经卷下

猜你喜欢
  净土圣贤录续编发凡·胡珽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二卷·佚名
  卷第九·丈雪通醉
  攝大乘論本卷第一·欧阳竟无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七·法藏
  目次·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五·延寿
  菩提行经卷第二·龙树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六·智旭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二·欧阳竟无
  卷第四十一(金字号)·朱时恩
  卷第二十六·佚名
  刻支那福州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后序·为霖道霈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六·宗喀巴
  第四卷·知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章 仙翁指敎·屠隆

    【夜行船】〔外扮司马子微上〕家在天台华顶上。丹台名姓。烟霞骨相。碧落千寻。红霞百丈。听一派僊音嘹喨。金幢绣柱响斿铃。帝许名山住福庭。顶上眞人时章现。夜深朗诵蕋珠经。贫道覆姓司马。名承祯。字

  • 六点钟在下午·林徽因

    用什么来点缀六点钟在下午?陪伴着你在暮色里闲坐,褪败的夕阳,窗外等光走了,影子变换,用什么来陪伴点缀在你生命中,六点钟在下午?六点钟在下午六点钟在下午仅有仿佛的灯光,一支烟,为小雨点一张落叶在旋转! 继续着,无所盼望!

  • 四集卷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古今体一百十九首【壬辰六】赋得夏不御氊【得余字八韵散馆试题】朱明当夏入青毳逮氊除岂恶【去声】终无藉只缘炎有余衣衫换絺綌床笫易籧篨宜以时因制用违需则祛君臣资可譬文武济还如宫笑角

  • 三集卷六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七古今体一百四十五首【丁亥七】季夏视朝视朝虽是具常仪不欲无端濶久时暑节雨沾瀼夜露清晨云散晃朝曦千官百辟钦惟亮祖德宗功鉴在兹无易由言泰平日捴宜益切敬

  • 巻八·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八明 李攀龙 编宋诗直东宫答郑尚书【顔延之】皇居体环极设险祗天工两闱阻通轨对禁限清风跂予旅东馆徒歌属南墉寝兴鬰无已起观辰汉中流云蔼青阙皓月鉴丹宫踟蹰清防密徙倚悼漏穷君子吐芳讯感物

  • 静·刘半农

    心底里迸裂出来的声音,在小屋中激荡了一回,也就静了。 静了!鼠眼在冷梁上悄悄的闪,石油在小灯里慢慢的燃。 他俩也不觉得眼睛红,他俩早陪了十多天的夜了。他俩已经麻木,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一丝丝的噏着痛了。 沉寂的午夜,还

  •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四·黄庭坚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山谷内集诗注>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四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走笔谢王朴居士拄杖 投我木瓜霜雪枝六年流落放归时千岩万壑须重到脚底危时幸见持【诗曰投我以木瓜晋书

  • 卷三十七·本纪第三十七·宁宗·宋濂

        ◎宁宗   宁宗冲圣嗣孝皇帝,讳懿璘质班,明宗第二子也。母曰八不沙皇后,乃蛮真氏。初,武宗有子二人,长明宗,次文宗。延祐中,明宗封周王,出居朔漠。泰定之际,正统遂偏。天历元年,文宗入绍大统,内难既平,即遣使奉皇

  • 后汉孝灵皇帝纪下卷第二十五·袁宏

      中〔平〕(和)二年〔一〕(乙丑、一八五)〔一〕 据上卷改。   春二月丁卯,故太尉刘宽薨。赠车骑将军,谥曰昭烈侯。   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少好学,博通群书。稍迁东海〔一〕、南阳太守,遇民如子,口无恶言,吏民有罪,以蒲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正德十三年二月庚午朔上在宣府 癸酉辽东沈阳等卫地震蒲河中左所天鼓鸣 丁丑大学士蒋冕释奠孔子如常仪 巡抚山东都御史黄王□赞以灾异上言天道幽远虽曰难知然徵诸人事亦有可得而言者伏见皇舆北巡累月弗返辅臣百执事至

  •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三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绎史卷五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晋齐靡筓之役【搜神记齐惠公之妾萧同叔子见御有身以其贱不敢言也取薪而生顷公于野又不敢举也有貍乳而鹯覆之人见而收因名曰无野是为顷公】左传【宣公】十三年春齐师伐莒莒恃晋而不事齐故也十七年春晋

  • 萧得里底传·脱脱

    萧得里底,字纠邻,晋王萧孝先之孙。父撒钵,历任使相。得里底身材短小而背驼,对人小心谨慎而内心倨傲。大康年间,补为祗候郎君,渐升为兴圣宫副使,兼同知中丞司事。大安年间,燕王妃生子,得里底因是王妃之叔,历任宁远军节度使、长宁

  • 魏纪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午、238)·司马光

    魏纪六 魏明帝景初二年(戊午,公元238年) [1]春,正月,帝召司马懿于长安,使将兵四万讨辽东。议臣或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帝曰:“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也。”帝谓懿曰:“公孙渊将何计以待君?”对曰:“渊弃城豫

  • 诗札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谨奉教笙诗既无辞则其立名时何所取防走初亦信之既而臆乐部曽无徒立名者不取列词义特以调行岂有此理即汉横吹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用为武乐皆有辞者且通有名若所传黄华子赤之阳望行人等主臣谨奉教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九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诸比丘。于意云何。若此大地一切草木。以四指量。斩以为筹。以数汝等长夜轮转生

  •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佚名

    (亦名转女身菩萨问答经)    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八千。众所知识。皆得诸通诸陀罗尼。得无碍辩。成就具足无生法忍。得无所畏。无量佛所种诸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