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歐陽競無先生答梅君書

(前略)批張君文雲︰用是生滅,體是真如,見相生滅,內二分正智緣如;若克實言之,內二分安立証義概屬正智邊;言以証自証為如自証緣之,則自証為智;以自証為如証自証緣之,則証自証為智雲雲。王君疑以証自証為如自証為如兩句,令為解之,分三段︰

(一)自証與如義︰《述記》五十五卷七頁右一行雲︰自証分與真如境體義無別。《義演》二十三解之雲︰真如是一切法體,亦是無分別智之體,自証複是見相二分之體,據此道理說雲無分別。相見道不法自証者,以其無分別與如俱屬體邊故也。相見後得須表詮分別,故唯法真見道之見分,屬用邊故也。是自証與如就用有分,就體雖非是一而無分也。

(二)自証緣如義︰智如雖二,然無分別智為能緣,緣真如所緣時宛若如一。且智不起用時,寂然泯然與如無別。智不起用者,如處女腹中他日有生子用,今日謂之為處女子,然實處女今日無子也。智雖不起,他日必起,今日不謂如而謂智,如處女子也。然其實智與如相處寂然泯然,無能條然即時別出其智,如實處女今日無子也。自証緣如與如相處,如是如是。

(三)批文是曲順自証緣如一句之意︰自証緣如,今自証緣自証及証自証緣自証,豈非不緣如耶?故曰︰以自証為如,以証自証為如也,以為之言,非自証即如,特以之為如耳(將能作所之意)。于此有難者曰︰如即是如,智即是智,絕然不同,而可容人隨意顛用耶?答︰依如為智體、智為相見體言,說智而如攝其中,且以之為體,一無別也。依智不起用時言說智而如不可離,二無別也。又況批文是說能緣邊事,主旨成就內二分是智之意也。能緣而緣其所緣,一向是說真如所緣矣,今忽說自証是所緣,不亦是變其能而作所境耶?能不可任意變作所而變之者,必其有可以變作之理在故也。即自証智不起用與其真如無別,所以以之為所,而緣彼之証自証亦乃得用其所謂能者也。然其實則非真如也。今批文亦然,以之為所、為如,非即是如故也。

然則以智緣智耶?以智緣如耶?克言之,以智緣如不可分之智如也。就如邊言曰正智緣如也,就智邊言曰自証智緣証自証智也。法相不可亂,而亦不可不細察其微也。(後略)

猜你喜欢
  重令第十五·管仲
  目录·鹖冠子
  卷一百九 朱子六·黎靖德
  弘道书·费密
  卷一·纳兰性德
  驳五经异义补遗·郑玄
  卷三十三·胡广
  抱朴子內篇卷之三   對俗·王明
  神灭论原文·范缜
  雪窦显禅师·惠洪
  分别业报略经全文·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七·圆悟克勤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宗喀巴
  答边润寰问(三则)·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防辱·李渔

    〖夜行船〗(旦上)大难将临人不至,筹密计织断心丝。控诉徒劳,商量何益,料父母难将身替。奴家自与姚郎订约之后,耐着心儿死守,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就使遇着大难,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谁想自他去后,闯贼的乱信一日凶似一日

  • 四集卷五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六古今体七十三首【己亥二】即事去春雨雪足近畿却为盼泽廑南府【前冬至昨春近畿雨雪极为沾足而直隶之广平大名二府因与豫省毗连冬雪春霖俱未沾透未能种春麦为之厪念】今岁南府屡沾膏【

  • 黄庭坚诗全集一·黄庭坚

    □字颂 斋余睡兀兀,占尽檐前日。不与一瓯茶,眼前黑如漆。哀逝玉堂岑寂网蜘蛛,那复晨妆觐阿姑。绿发朱颜成异物,青天白日闭黄墟。人间近别难期信,地下相逢果有无。万化途中能邂逅,可怜风烛不须臾。欸乃歌二章戏王穉川花上盈

  • 第四節 對仗·王力

    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這是“對仗”這個術語的來歷。對偶又是甚麽呢?對偶就是把同類的概念或對立的概念竝列起來,例如“抗美援朝”,“抗美”與“援朝&rdqu

  • 东都事略卷四十六·王称

    列传二十九  邢昺字叔明曹州济隂人也应九经廷试日召至外殿讲师比二卦又取其羣经发题太宗嘉其精博擢上第授大理评事知泰州盐城监召爲国子监丞专讲学之任出知仪州代还爲诸王府侍讲眞宗即位迁司勲郎中知审刑院改右谏议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四五月戊辰朔庚午覃恩以河道总督曹时聘河南巡抚沈季文凤阳巡抚李三才南京通政张鸣冈南京太仆寺卿林烃应天府府尹徐申各一子入监读书○调浙江宁绍道副使邹希贤为海道副使○辛未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官祭 献陵○

  • 稽古録卷十·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庚申】共和元年【鲁愼公濞七齐武公夀十晋靖侯宜臼十八年秦仲楚熊勇七宋僖公举十八卫僖侯陈幽公宁十四蔡武侯二十三曹夷伯喜二十四○共伯和行周政厉王太子靖居于召公虎之家】二【晋僖侯司徒元】三○

  • ●辽阳闻见录卷下·顾云

    上元顾云石公 辽阳古幽州地秦汉曰辽东三国曰襄平历据公孙度慕容廆苻秦后魏高句丽及渤海大氏契丹曰东京辽阳金置总管元置行中书省明曰辽东都指挥使司寻置定辽五卫国初克辽渖始居辽继乃迁于渖盖累世战争之地不独唐人十

  • 保靖土司传·张廷玉

    保靖,唐朝时称为溪州,宋朝时在此设置了保靖州,元朝称为保靖州安抚司。明太祖刚起兵时,保靖的安抚使彭世雄率领属下归附明太祖,明太祖便任命他仍为保靖安抚使。洪武元年(1368),保靖安抚使彭万里派儿子彭德胜奉表向朝廷进献马

  • 四十四年·佚名

    (戊戌)四十四年清康熙五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戌,忠淸監司尹憲柱狀陳沿海邑被災狀,仍請前春所貸安興米及江都米,竝捧留本邑,各樣身布停捧,軍兵大都案,待秋擧行,備局覆奏,許之。○平安監司金楺狀請義州潛商逃躱罪人金得達,梟首

  • 引用姓氏·汪克宽

    引用姓氏左氏傳 外傳公羊傳穀梁傳董子【仲舒    漢廣川】 春秋繁露 賢良策劉氏【向】      左傳註 五行傳賈氏【逵】      左傳註服氏【䖍】      左傳註鄭氏【玄 康成】     三傳異

  • 卷二·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二明 孙防 编尚书考灵曜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一野千一百一十一隅】何谓九野中央钧天其星角亢【一作角亢氐】东方皥天【吕氏曰苍天广雅上天】其星房心【亦作房心尾】东北变天

  • 行品第二·佚名

    佛告颰陀和菩萨。若有菩萨所念现在。定意向十方佛。若有定意。一切得菩萨高行。何等为定意。从念佛因缘。向佛念意不乱。从得黠不舍精进。与善知识共行空。除睡眠。不聚会。避恶知识近善知识。不乱精进。饭知足。不贪

  • 雪窦小志序·太虚

    雪窦山为浙东名山之一,其寺则为天下十禅刹之一,虽与天童太白齐名,而山水之灵秀,岩壑之雄奇,盖远过之。智觉延寿、明觉重显诸大师,既禅高海内;而清初重兴雪窦之石奇云禅师,意尤清远。其时、寺田千三百亩沦失已久,邑尊顾侯欲力为

  •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中·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之二  尔时婆伽梵。复入一切如来毗首羯磨大菩萨三昧耶。出生羯磨加持。名金刚三

  • 卷第二十九·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九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书(二) 与何芝岳相国 人生缘遇不易得。归向三宝。倍复为难。惟居士深入佛乘。灵苗智种。天性带来。而究竟一念子。肯心自许。其肯心二字。诚进

  • 周易会通·董真卿

    元董真卿撰。十四卷。《通志堂经解》本。是一本综合诸家《易》说的书。董真卿是胡一桂的弟子,此书实本胡一桂之《周易纂疏》而广及诸家。此书原名《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后改今名。全书大旨,乃尊崇程颐、朱熹

  • 拈八方珠玉集·佚名

    凡三卷。全称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宋代僧祖庆重编,理宗宝祐五年(125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佛鉴太平慧翘、佛果圜悟克勤、正觉方庵宗显、佛海石溪心月等四人,对禅门八方珠玉集内之古则、公案三一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