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行品第二

佛告颰陀和菩萨。若有菩萨所念现在。定意向十方佛。若有定意。一切得菩萨高行。何等为定意。从念佛因缘。向佛念意不乱。从得黠不舍精进。与善知识共行空。除睡眠。不聚会。避恶知识近善知识。不乱精进。饭知足。不贪衣。不惜寿命。子身避亲属离乡里。习等意得悲意心。护行弃盖习禅。不随色。不受阴。不入衰。不念四大。不失意。不贪性。解不净。不舍十方人。活十方人。十方人计为是我所。十方人计为非我所。一切欲受。不贸戒习空行。欲讽经。不中犯戒。不失定意。不疑法。不诤佛。不卻法。不乱比丘僧。离妄语。助道德家。避痴人世间语。不喜不欲。闻道语。具欲闻亦喜。从因缘畜生生。不欲闻六味。习为五习。为离十恶。为习十善为晓九恼。行八精进。舍八懈怠。为习八便。为习九思。八道家念。又不著禅闻。不贡高弃自大。听说法。欲闻经。欲行法。不随岁计。不受身想。离十方人。不欲受。不贪寿。为了阴不随惑。为不随所有求无为。不欲生死大畏生死。计阴如贼计四大如蛇。十二衰计空。久在三界不安隐莫忘得无为。不欲贪欲。愿弃生死。不随人诤。不欲堕生死。常立佛前。受身计如梦。以受信不复疑。意无有异。一切灭思想过去事。未来事。今现在事等意。常念诸佛功德。自归为依佛。定意得自在。不随佛身相法。一切一计不与天下诤。所作不诤。从因缘生受了。从佛地度得可法。中法中得下。以了空意计人。亦不有亦不灭。自证无为黠眼以净。一切不二觉意不在中边。一切佛为一念入。无有疑黠。无有能呵。自得晓觉意故。佛黠不从他人待。得善知识计如佛。无有异意。一切在菩萨无有离时。纵一切魔不能动。一切人如镜中像。见一切佛如昼一切从法行。为入清净菩萨行。如是佛言:持是行法故致三昧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何因致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三昧。如是颰陀和。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心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是间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在众菩萨中央说经。一切常念阿弥陀佛。佛告颰陀和。譬如人卧出於梦中。见所有金银珍宝。父母兄弟妻子亲属知识。相与娱乐喜乐无辈。其觉以为人说之。後自泪出念梦中所见。如是颰陀和菩萨。若沙门白衣。所闻西方阿弥陀佛刹。当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昼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以後。见阿弥陀佛。於觉不见。於梦中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不知夜。亦不知内不知外。不用在冥中故不见。不用有所弊碍故不见。如是颰陀和。菩萨心当作是念。时诸佛国界名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目亦不弊。心亦不碍。是菩萨摩诃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於是间终。生彼间佛刹乃见。便於是间坐。见阿弥陀佛。闻所说经悉受得。从三昧中悉能具足。为人说之。譬若有人。闻堕舍利国中。有淫女人名须门。若复有人。闻淫女人阿凡和梨。若复有人。闻优陂洹作淫女人。是时各各思念之。其人未曾见此三女人。闻之淫意即为动。便於梦中各往到其所。是时三人皆在罗阅祇国。同时念。各於梦中到是淫女人所与共栖宿。其觉已各自念之。佛告颰陀和。我持三人。以付。若持是事为人说经。使解此慧至不退转地得无上正真道。然後得佛号曰善觉。如是颰陀和。菩萨於是间国土闻阿弥陀佛。数数念。用是念故。见阿弥陀佛。见佛已从问。当持何等法生阿弥陀佛国。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数数。常当守念。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佛言:是菩萨用是念佛故。当得生阿弥陀佛国。常当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比丘僧中说经。说经不坏败色。何等为不坏败色。痛痒思想。生死识魂神。地水火风。世间天上。上至梵摩诃梵。不坏败色。用念佛故得空三昧。如是为念佛。佛告颰陀和。菩萨於三昧中谁当证者,我弟子摩诃迦叶。因坻达菩萨。须真天子。及时知是三昧者,有行得是三昧者是为证。何等为证。证是三昧知为空定。佛告颰陀和。乃往去时有佛。名须波日。时有人行出入大空泽中不得饮食饥渴而卧。出便於梦中得香甘美食。饮食已其觉腹中空。自念一切所有皆如梦耶。佛言:其人用念空故。便逮得无所从生法乐。即逮得阿惟越致。如是颰陀和。菩萨其所向方。闻现在佛。常念所向方欲见佛。即念佛不当念有。亦无我所立。如想空当念佛立。如以珍宝倚琉璃上。菩萨如是见十方无央数佛清净。譬如人远出到他郡国。念本乡里家室亲属财产。其人於梦中。归到故乡里见家室亲属。喜共言语。於梦中见以觉为知识说之。我归到故乡里见我家室亲属。佛言:菩萨如是,其所向方。闻佛名。常念所向方欲见佛。菩萨一切见佛。如持珍宝著琉璃上。譬如比丘观死人骨著前。有观青时。有观白时。有观赤时。有观黑时。其骨无有持来者,亦无有是骨。亦无所从来是意所作想有耳。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於三昧中立。在所欲见何方佛。欲见即见。何以故?如是颰陀和。是三昧佛力所成。持佛威神。於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佛。譬若颰陀和。年少之人。端正姝好庄严。已如持净器盛好麻油。如持好器盛净水。如新磨镜。如无瑕水精。欲自见影。於是自照悉自见影。云何颰陀和。其所麻油。水镜水精。其人自照。宁有影从外入中不。颰陀和言:不也天中天。用麻油水精水镜净洁故。自见其影耳。其影亦不从中出。亦不从外入。佛言:善哉善哉!颰陀和。如是颰陀和。色清净。所有者清净。欲见佛即见。见即问。问即报。闻经大欢喜。作是念。佛从何所来。我为到何所。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自念三处。欲处。色处。无想处。是三处意所为耳。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是怛萨阿竭。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泥洹。是法无可乐者,皆念所为。设使念为空耳。设有念者亦了无所有。如是颰陀和。菩萨在三昧中立者所见如是,佛尔时颂偈曰:

心者不知心,有心不见心。心起想则痴,无想是泥洹。是法无坚固,常立在於念。

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猜你喜欢
  觉群紧要启事·太虚
  弘明集卷第五·僧祐
  目录·白岩净符
  说无垢称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九·佚名
  卷三·佚名
  卷第四十六·佚名
  三山来禅师疏语卷下·灯来
  卷第十·佚名
  卷下·佚名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一·欧阳竟无
  卷四·野竹福慧
  卷第四十二(居士部)·宝唱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卷·佚名
  卷三十四·道世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以庄·唐圭璋

      以庄字敬叟,号月溪,建安人。黄铢之甥。   水龙吟   记钱塘之恨   晚来江阔潮平,越船吴榜催人去。稽山滴翠,胥涛溅恨,一襟离绪。访柳章台,问桃仙浦,物华如故。向秋娘渡口,泰娘桥畔,依稀是、相逢处。   窈窕青门紫曲

  • 卷四百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十一鹿类四言古白鹿颂         【吴】薛综皎皎白鹿体性驯良其质皓濯如鸿如霜虞获子鹿        【唐】韦应物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羙草池有清流但见蹷蹷亦闻呦呦

  • 御选金诗卷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一帝制诗显宗赐石右相琚生日之寿黄阁今姚宋青宫旧绮园绣絺归里社冠盖画都门善训怀师席深仁寄寿尊所期河润溥余福被元元风筝心与寥寥太古通手随轻籁入天风山长水濶无寻处声在乱云空碧中章宗命翰

  •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一·赵尔巽

      万承风 周系英 钱樾 秦瀛 李宗瀚 韩鼎晋 朱方增   万承风,字和圃,江西义宁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直上书房,侍宣宗读。六十年,典试云南。时仁宗在潜邸,赐诗宠行。累迁翰林院侍读。嘉庆三年,大考,降检讨

  • ●卷四十二·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七。   起靖康元年二月二十六日壬戌,尽三月三日已巳。   吴。若。又以书贻中丞许翰。   《书》曰:若闻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爱人以姑息必进偷安之言爱人以德必进药石之论近世公

  • ●卷十五·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五。   起宣和五年三月一日甲寅,尽十四日丁酉。   三月一日甲寅朔金人甯术割(改作尼楚赫)等至馆五日入见於崇政殿。   燕云:奉使录曰:五日甯术割(改作尼楚赫)等上殿上遣黄珦传旨卿等离军前日大金皇帝安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一·张岱

    宦者列传王之俊王德化高时明李凤翔史宾褚宪章方正化崔承奉宦者列传附后·王之俊,北直隶人,为内官监太监。崇祯十六年五月,奉命提督京城巡捕练兵。甲申三月十九日,闯贼破京城,烈皇帝潜走煤山红阁自缢;独之俊扈从,跪帝膝前,引带

  • 西南纪事卷六·邵廷采

    李干德(杨展)王祥(皮熊)李干德(杨展)李干德,字雨然,四川南充人,崇祯四年辛未进士。历官湖南巡抚,御张献忠于长沙,败之,后力不支,退屯贵州之■〈〈牙攵〉上女下〉川,以图兴复。会袁韬、武大定自顺庆败而南,干德承制抚之。初,献忠部贼袁

  • 一四 老长班·周作人

    会馆的长班是一个姓齐的老人,状貌清瘦,显得是吸雅片烟的,但很有一种品格,仿佛是一位太史公出身的候补道员。他自称原籍绍兴,这可能是的确的,不过不知道已在几代之前了,世袭传授当长班,所以对于会馆的事情是非常清楚的。他在那

  • 赵郡王高琛传(附高睿传)·李百药

    赵郡王高琛,字永宝,高祖的弟弟。少时熟习弓马,有志气。高祖匡正天下,中兴初,授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琛位居禁卫,恭勤慎密,以身示范。太昌初,拜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封南赵郡公,食邑五千户。不久拜骠骑大将军、

  • 田式传·李延寿

    田式字显标,冯翊下圭阝人。祖父安兴、父亲长乐,在魏做官,都是本郡的太守。  田式性情刚毅果断,会多种武艺,勇猛过人。在周做官,职位是渭南太守,为政崇尚严明刚猛,官吏谨小慎微,不敢违法。升任本郡太守。亲戚故友退隐踪迹,一切

  • 卷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庆祝六【瑞应】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天下臣民亿万云集阙下结彩棚数十里庆祝万寿自初一日至二十一日风日晴和天宇澄霁至二十二日大庆礼成甘霖即沛时麦苗方秀田畴沾足庆有秋焉先是二月初旬臣

  • 第五章 人情之苦·梁启超

      愚蠢之苦:人之能横六合,经万劫,证神明,成圣哲者,皆智之力也。故吾自穷极万理而后,能辟阖今古,宰割万物,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即独得天下特别无限之全权焉。吸大地诸天之精英而徧饫嚼之,集邃古圣英之神明而收摄焉,下至一草一木

  • 卷二十一·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一宋 杨复 撰祭法 祭礼五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建立也立天神地祗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保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国者主谓凶礼宾礼军礼嘉

  • 儒佛异同论之二·梁漱溟

    佛教传入中国后,社会上抵拒之者固有其人,而历来亦有不少躬行修养之儒者领悟于彼此相通之处辄相附会而无辨焉,是不可不再一申论之。儒书足以征见当初孔门传授心要者宜莫如《论语》;而佛典如《般若心经》则在其大乘教中最为

  • 卷之四十六·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六智朋友之智《论语》: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熟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录曰:圣人之门,大抵不愤不启,不徘不发。盖方人未足为病,而以我不欲,人之加诸我

  • 三十七、牛过窗棂·慧开

      五祖曰:譬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么尾巴过不得?   无门曰:若向者里颠倒着得一只眼,下得一转语,可以上报四恩,下资三有。其或未然,更须照顾尾巴始得!   颂曰:过去堕坑堑,回来劫被坏。者些尾巴子,直是甚奇怪。

  • 提供谈文化建设者几条佛学·太虚

    一 彻底的因果论与现实论  二 彻底的平等论与差别论  三 彻底的社会论与个人论  四 彻底的无常论与恒如论  五 新文化的建设  六 文化的定义文化建设月刊笫四期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讨论,五花八门,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