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之初输入附录一:汉明求法说辨伪

    金刚曼陀罗 莫高窟第465窟 元金刚曼陀罗,曼陀罗主尊是大幅上乐金刚,男女双身,相互紧抱,勾腿交臂,嘴角相亲。脚下各踩一人,一仰一伏。    

    汉明求法说,最初见者为西晋王浮之《老子化胡经》。王浮盖一妖妄道士,造为老子出关西度流沙之说,指彼佛陀为老子弟子也。其书经六朝唐数次禁毁,稍有识者皆知其妄,独所造汉明求法说,反由佛教徒为之传播。洵一怪事也。其述此事概略云:    

    “永平七年甲子,星昼现于西方,明帝梦神人,因傅毅之对,知为胡王太子成佛之瑞应,即遣张骞等经三十六国至舍卫,值佛已涅磐,乃写其经,以永平十八年归。”    

    此种记载之荒谬,一望而知。莫如张骞姓名,盖以二百年前之人物,插入此剧本中,其固陋太可怜矣。但尤有极强之反证,为世人所罕注意者,则西域交通之历史也。考《后汉书西域传》云:    

    “王莽篡位,贬易王侯。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遂通西域,……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    

    此记西域通绝年岁,谨严详明。永平七年,正西域受胁匈奴、构乱猖獗之时,下距十六年之复通且十岁,安能有遣使经三十六国入印度之时。其不学杜撰,正与攀引张骞同一愚谬耳。即此一反证,而汉明求法说,已根本推翻,无复成立之余地。    

    然则王浮曷为造此说耶?彼不外欲证成其佛陀为老子后学之说。因佛经中言佛出世、成道、涅磐、皆有六种震动等瑞应,因谓恒星昼现,为佛成道之象,强派佛陀为汉明帝时人耳。故又言汉使至而佛已涅磐也。然则彼又曷为必托诸明帝耶?则永平八年赐楚王英之诏书,为其作伪取资之动机,殆可断言。盖此诏书,必为当时佛教徒所最乐称道。因此不知不觉间,将汉明帝与佛教生出关系,伪造故实者,遂因而托之,殊不思彼诏书中,“浮屠”、“伊蒲塞”、“桑门”等新名词已累累满纸,岂待闻傅毅之对而始知世间有所谓佛耶!    

    其次,踵述此说者,为东晋初年石虎著作郎王度奏议,有“汉明感梦,初传其道”二语(见《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又次,则袁宏《后汉纪》(卷十)云:    

    “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日月光,……而问其道,遂于中国图其形像。”    

    其言皆极简单,不过姑沿俗说而已。又次,则《四十二章经序》记此事渐铺张扩大矣。此序见梁僧祐《出三藏记》卷六,注云“未详作者”。然《四十二章经》,实吴晋人伪作(详下)。其序又当在经后,殆出东晋无疑。序云: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十四石函中。”    

    此序当注意者,则于“使者张骞”外,添出秦景、王遵等十二人,又所写经有《四十二章》之目。奉使之地,乃易印度为月氏,殆作此序者较博雅,知张骞仅曾到月氏,未到印度,故毅然矫正前失耶。秦景之名,盖影射受经伊存之博士弟子秦景宪而漏却一字。又误记其官,而别造一博士弟子名王遵者,实则羽林中郎将,汉家并无此官名也。    

    复次,踵此序而增饰之者,则《牟子理惑论》也。此论见《弘明集》卷一,旧题汉牟融撰,实则东晋刘宋间人伪作。(详下)其叙此事,前半全同《四十二章经序》,惟改秦景官名羽林郎中耳。然此官亦非汉所有也。下半则内容更加扩大。其文云:    

    “……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立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    

    前序称“写取经在十四石函中”似是指经在彼土藏以石函,至是则忽变为兰台石室第十四间牟。前诸书只言迎取经像,至是则言立寺洛阳,且指其地点牟。复次则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四十二章经》条下云:    

    “……使者张骞、羽林郎中将秦景……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    

    此文与前异者,前书只言“写取佛经”,至是则写本变为译本。又于使节之外,忽添出一同来之竺摩腾,求法之成绩,益增上矣。及梁慧皎作《高僧传》时,“汉明求法”之传说,又生变化,其《摄摩腾传》云:    

    “汉永平中……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    

    窃思彼时佛徒历史之学乃骤进,居然知张骞与明帝并不同时,急急抽换,乃杜撰出蔡愔其人者以为代。愔为大使,不可无官也,即以副使之官官之;又觉羽林中郎将为武职,非求法使臣所宜也,则删削颠之为“郎中”;其尤淹博可佩者,居然更知历年派充副使之秦景,其职业实为博士弟子,亟为之正名定分,而将随员中冒充博士弟子之王遵革去。所惜者,秦博士向伊存受经时,上距永平已七十余岁,垂老而远行役,未免不情耳。然以较旧说,则已周密数倍,后此《魏书释老志》、《历代三宝记》等,皆祖述之。遂成为佛门铁公案矣。《高僧传》又云:    

    “腾所住处,今洛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摄摩腾传》)    

    “蔡愔至中天竺,时竺法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达洛阳,与腾同止……善汉言,译《十地断结》、……《四十二章》等经五部。”(《竺法兰传》)    

    使臣归国之结果,初但言赍还经像耳。第二步变为立寺,第三步则寺有所在地点,第四步则并寺名而有之矣。初则言使臣独归,第二步添出一译经之摩腾,第三步又添出一法兰,第四步则法兰译经且多种矣。凡此皆作伪进化之迹,历历可寻者也。    

    《汉法本内传》者,见唐道宣所撰《广弘明集》卷一,注云:“未详作者”,勘其事状及文体,盖出于元魏高齐释道交哄最烈时,其述此事,益极荒诞,略言:    

    “蔡愔偕摩腾、法兰归,道家积不能平,道士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以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抗表请比对,其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与腾、兰二人赛法。道经皆焚烬,腾等现各种神通。道士费叔才惭死,吕惠通等六百余人出家,宫嫔等二百三十人、士庶千余人出家。”    

    呜呼!作此伪至此,叹观止矣。信如《法本内传》所说,则当时出家者已盈千累万,而三百年后王度秦事,乃谓汉魏之制,除西域人外不许出家,此等语安能形诸秦牍?信如《高僧传》所说,则摩腾、法兰已大兴译事,而下距安世高之来,垂百年间,无一新译,佛徒之辱其宗,不变亦耶!    

    综以上所考证,吾敢断言曰:汉明求法,乃一羌无故实之谈。其始起于妖道之架诬,其后成于愚秃之附会,而习非成是,二千年竟未有人敢致疑焉。吾所以不能已于辩者,以非将此迷雾廓清,则佛教发展之阶段,无由说明,而思想进化之公例破矣。其有舛失,愿来哲匡之。

猜你喜欢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五卷·法宝
  卷第十·智旭
  卷四十四·性音
  卷十三·佚名
  卷五·野竹福慧
  卷第二十·佚名
  小品经序·佚名
  佛教化的世界宗教学术观·太虚
  懒石禅师牧牛颂序·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六·澄观
  卷第十八(来字号)·朱时恩
  卷五·僧祐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宋铭]·惟白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佚名
  量处轻重仪末·道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六·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六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光禄寺卿吴公礼嘉 字会之万历中以进士历监察御史时国本论起台省俱具合疏谏公方出按宣府台中知公同志并列其名遂俱赐罢家居与周文穆全学

  •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司马迁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 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礼十八等·脱脱

        ◎礼十八   ○皇太子冠礼皇子附 公主笄礼 公主下降仪宗室附 亲王纳妃 品官婚礼士庶人婚礼   皇太子冠仪,尝行于大中祥符之八年。徽宗亲制《冠礼沿革》十一卷,命仪礼局仿以编次。   其仪:前期奏告天

  •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三·张廷玉

        宋晟 薛禄 刘荣 朱荣 费瓛 谭广 陈怀蒋贵 任礼 赵安 赵辅 刘聚   宋晟,字景阳,定远人。父朝用,兄国兴,并从渡江,皆积功至元帅。攻集庆,国兴战殁,晟嗣其职。既而朝用请老,晟方从邓愈克徽州,召还,袭父官。累进都

  • 卷三十三·志第九·历三·张廷玉

        ◎历三   ▲大统历法一下   日月五星平定三差   太阳盈缩平立定三差之原。   冬至前后盈初缩末限,八十八日九十一刻,就整。离为六段,每段各得一十四日八十二刻。各段实测日躔度数,与平行相较,以为

  • 卷一百八十三·毕沅

      ◎元纪一 ∷起柔兆困敦四月,尽著雍摄提格四月,凡二年有奇。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讳呼必赉,睿宗第四子,母庄圣太后,以乙亥八月乙卯生,实宋宁宗之嘉定八年也。岁辛亥,宪宗即位,以同母弟惟帝长且贤,尽属以漠南汉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七·徐乾学

    元纪五【起屠维赤奋若七月尽重光单阏九月凡二年有竒】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二十六年秋七月戊寅朔海都兵犯边帝亲征辛巳雨壊都城发兵民各万人完之 甲申四川山齐蛮民四寨五百五十戸内附 丙戌命百官市马助边敕以图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弘治十一年六月丙寅朔 丁卯命泰宁候陈璇五军营右哨坐营管操○戊辰虏数入宣府独石马营等处军士前后死者七人伤者二人男妇被虏者十人下巡按监察御史勘问以守备右监丞徐玉都指挥陈雄分守右监丞唐禄指挥穆荣并诸提调管理

  • 卷之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六十八·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十一月乙卯。谕内阁内阁代递忠瑞电奏、新设科布多俄领事。常川驻承化寺。并划给建署各地。遵奉部饬派员会同该领事磋商办理等语。着外务部知道。  ○署邮传部大臣杨士琦电请解职。以左参议梁士诒署邮

  • 中兴小纪卷二十五·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八年秋七月己丑以御史中丞常同为显谟阁直学士知湖州先是左仆射赵鼎尝奏向子諲无罪当留同与潘良贵诚有罪不宜因子諲之故显出之俟少定令外补不惟为同良贵亦所以为子諲盖外议犹以子諲乆对为非而良贵实出

  • 王德传·令狐德棻

    王德字天恩,代郡武川人。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虽未经老师教育,而能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出名。魏永安二年(529),随从尔朱荣讨伐元颢,攻打河内,响应招募,率先登城。以功劳授讨夷将军,晋爵内官县子。又跟随贺拔岳平定万俟丑奴。

  • ●皇朝通典卷五十九·佚名

    禮十九 ○禮十九 軍二 △軍二 親征 命將出征 凱旋郊勞 受降 獻俘 受俘 馬政【馬祭附】 日月食救護【直省附】 ·親征 (臣)等謹按杜典載周禮天子將出征類宜造禡并祭所過山川各條皆屬親征之禮歷代亦未能具舉也伏惟我朝武

  • 卷三十四、和珅之贪横·黄鸿寿

    高宗乾隆四十一年,春三月,命户部侍郎和珅军机处行走。珅本满洲官学生,应役銮仪卫,以选舁御轿。帝见其仪度优雅,因询其出身,复奏对称旨,悦之,权充总管,累迁至今职,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时帝英明,执法严,珅务为恭谨以娟,帝遂寝寝向用。

  • 佛说希有较量功德经·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老阿难比丘。在兰若处独坐思惟。作如是念。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若能受持三归依处。作如是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得几所功德。生是念

  • 艺术与生活·周作人

    现代评论集。周作人著。 上海群益书社1931年2月初版。收文章21篇,另有序文两篇。为1917至1926年间所作,除3篇文字外,其余大部分作于1924年以前。其中《人的文学》一文发表于1918年12月15日《新青年》5卷6号。他说,“我对

  • 数度衍·方中通

    中国清代数学书。方中通撰,共24卷,附录一卷。成稿于顺治辛丑(1661),但到康熙丁卯(1687)才刊刻于广东思州。全书二十三卷,分订八册。大致内容如下:卷首:数原、律衍、几何约、重学解;卷一:珠算;卷二、三:笔算;卷四:筹算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经典之秘密部,系说明法华经之供养法。初有归命法华经二十八品之赞偈,又列举成就此法者应具备之四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