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仲子書卷三

中篇子路問於孔子曰請釋古之學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東夷慕諸夏之義有女其夫死為之内私壻終身不嫁不嫁則不嫁矣然非貞節之義也蒼梧之弟娶妻而美好請與兄易忠則忠矣然非禮也今子欲釋古之學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為是用是為非乎不順其初雖欲悔之難哉孔子閒居喟然而歎曰銅鞮伯華而無死天下其有定矣子路曰願聞其為人也何若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學其壯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學則可其壯也有勇而不屈則可夫有道又誰下哉孔子曰由不知也吾聞之以衆攻寡而無不消也以貴下賤無不得也昔在周公旦制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豈無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於天下之士君子乎哉子路問於孔子曰管仲何如人也子曰大人也子路曰昔者管子說襄公襄公不說是不辯也欲立公子糾而不能是無能也家殘於齊而無憂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檻車中無慙色是無愧也事所射之君是不貞也召忽死之管子不死是無仁也夫子何以大之子曰管仲說襄公襄公不說管子非不辯也襄公不知說也欲立子糾而不能非無能也不遇時也家殘於齊而無憂色非不慈也知命也桎梏居檻車而無慙色非無愧也自裁也事所射之君非不貞也知權也召忽死之管子不死非無仁也召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則三軍之虜也死之則名聞天下夫何為不死哉管子者天子之佐諸侯之相也死之則不免為溝中之瘠不死则功復用於天下夫何為死之哉由汝不知也子路為蒲令備水災與民春修溝瀆為人煩苦故予人一簞食一壺漿孔子聞之使子貢止之子路忿然不說往見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將至恐有水災故與人修溝瀆以備之而民多匱於食故與人一簞食一壺漿而夫子使賜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也不受子曰爾以民為餓何不告於君發倉廩以給食之而以爾私饋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見汝之德義也速已則可矣否則爾之受罪不久矣子路心服而退也子路將行辭於孔子曰贈汝以車乎以言乎子路曰請以言孔子曰不强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子路行辭於孔子曰敢問新交取親若何言寡可行若何長為善士而無犯若何孔子曰新交取親其忠乎言寡可行其信乎長為善士而無犯其禮乎成回學於子路三年回恭敬不已子路問其故何也回對曰臣聞之行者比於烏上畏鷹鸇下畏網羅夫人為善者少為讒者多若身不死安知禍罪不施行年七十常恐行節之虧回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稽首曰君子哉趙襄子謂孔子曰先生委質以見人主七十君矣而無所通不識世無明君乎意先生之道固不通乎孔子不對異日襄子見子路曰嘗問先生以道先生不對知而不對則隱也隱則安得為仁若信不知安得為聖子路曰建天下之鳴鐘而撞之以梃豈能發其聲乎哉君問先生無乃猶以梃撞乎以上八條見說苑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則樂其意既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者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晉人欲伐衛畏子路不敢過蒲以上二條見荀子子路曰士不能勤苦不能輕死亡不能活貧窮而曰我行義吾不信也昔者申包胥立於秦廷七日七夜哭不絕聲是以存楚不能勤苦焉得行此比千且死而諫愈忠伯夷叔齊餓于首陽而志益彰不輕死亡焉能行此曾子褐衣緼緒未嘗完也糲米之食未嘗飽也義不合則辭上卿不活貧窮焉能行此夫士欲立身行道無顧難易然後能行之欲行義徇名無顧利害然後能行之詩曰彼已之子碩大且篤非良篤修身行之君子其孰能與之哉子路曰有人於斯夙興夜寐手足胼胝而面目黧黑樹藝五穀以事其親而無孝子之名者何也孔子曰吾意者身未敬邪色不順邪辭不遜邪古人有言曰衣歟食歟曾不爾即子勞以事其親無此三者何為無孝之名意者所友非仁人邪坐語汝雖有國土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勢不便也是以君子入則篤孝出則友賢何為其無孝子之名詩曰父母孔邇以上二條見韓詩外傳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吕氏春秋顏讎由善事親子路義之後讎以非罪執於義將厄子路請以金贖焉人將許之既而二三子納金於子路以入衛或謂孔子曰受人之金以贖其私昵義乎子曰義而贖之貧取於友非義而何愛金而令不事?辟凡人猶且不忍況二三子於由之所親乎詩云如可贖兮入百其身苟出金可以生人雖百倍古人不以為多故二三子其欲由也成其義非汝之所知也孔叢子

子路見孔子之背磬折舉哀曰唯由也見孔子聞之曰由也何以遣亡也故過猶不及有餘猶不足也語曰况乎明王執中履衡言秉中適而據乎宣故威勝德則淳德勝威則施威之與德交若糾纏且畏且懷君道正矣新書季孫相魯子路為郈令魯以五月起衆為長溝當此之為子路以其私秩粟為漿飯要作溝者於五父之衢而餐之孔子聞之使子貢往覆其飯擊毁其器曰魯君有民子奚為乃餐之子路拂然恕攘肱而入請曰夫子疾由之為仁義乎所學於夫子者仁義也仁義者與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今以由之秩粟而餐民不可何也孔子曰由之野也吾以女知之女徒未及也女故如是之不知禮也女之餐之為愛之也夫禮天子愛天下諸侯愛境內大夫愛官職士愛其家過其所愛曰侵今魯君有民而子擅爱之是子侵也不亦誣乎言未?而季孫使者至議日記也起民而使之先生使弟子令徒役而餐之將奪肥之民邪孔子駕而去魯韓非子

孔子出使子路齋雨具有頃天果大雨子路問其故孔子曰昨暮月離于畢後日月復離畢孔子出子路請齋雨具孔子不聽出果無雨子路問其故孔子曰昔日月離其陰故雨昨暮月離其陽故不雨論衡子路掩雉而復釋之吕氏春秋邑名朝歌顔淵不舍七十弟子掩目宰子獨

顧由蹙墮車論語撰考議

子路顔淵浴於洙水見五色鳥顔淵問子路曰熒熒之鳥後日顏淵與子路又浴於泗水更見前鳥復問子路識此鳥否子路曰同同之鳥顏淵曰何一鳥而二名子路曰譬如絲絹素之則為帛染之則為卓一鳥二名不亦宜乎孔子嘗游於山使子路取水逢虎於水所與同戰攬尾得之納懷中取水還問孔子曰上士殺虎如何子曰上士殺虎持虎頭又曰中士殺虎如何子曰中士捉耳又問曰下士殺虎如何子曰捉虎尾子路出尾棄之於是心服以上二條見衝波傳子路問孔子曰猪肩羊膊可以得兆藿蕈藁芼可以得數何必以蓍龜孔子曰不然蓋取其名也夫蓍之為言耆也龜之為言舊也明狐疑之事當問耆舊也由此言之著不神龜不靈蓋取其名未必有實也子路未入聖門時戴雞佩豚孔子引而教之漸漬磨礪闢導誘進猛氣消損樽節屈折?能政事列在四科以上二條見論衡孔子舍於沙邱見主人曰辯

士也子路曰夫子何以識之曰其口窮跨其鼻空大其服博其?流其舉足也高其踐地也深鹿合而牛舍莊子

猜你喜欢
  第十一卦 泰 地天泰 坤上乾下·佚名
  小称第三十二·管仲
  士昏礼第二·佚名
  卷四十三 论语二十五·黎靖德
  法言義疏十三·汪荣宝
  张子正蒙注卷一·王夫之
  卷二十四·陆陇其
  卷十七·毛奇龄
  卷三十·林之奇
  七  三辩·墨子
  鸱鸮·佚名
  卷三·朱鹤龄
  卷二十九·王天与
  古之学者(1)·戴圣
  初品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方布衣澜(叔渊遗稿)·顾嗣立

    澜字叔渊,莆阳人。隐居吴中,自少时不娶。闭门读书,训徒以自给。后至元己卯卒,年七十有七。平生喜吟咏,然不苟作。友人樊士宽子厚录其五言诗若干首,其诗句如《咏乐天》云:「以诗为佛事,随地学山居。」《临平道中》云:「暖容时借

  • 第三折·佚名

    (孛老同旦儿上)(孛老云)老汉王文用的父亲。自从孩儿做买卖去了,至今不见回还。天那,我这河南人多少在外做客的,怎么再没一个顺便稍封信儿来家也?(旦儿云)父亲且自宽心,这早晚回家也不见的。(邦老上,云)某乃铁幡竿白正。自

  • 卷二百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 李弥逊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爲连江之归中涂各以事留遂成独往念兹离乱易於隔絶作诗 胡尘暗中原大驾廵江都春风送南渡百辟咸奔趋衣冠困陵暴川陆纷舟舆

  • 申忠愍诗集巻二·申佳胤

    (明)申佳允 撰 ○七言古诗 冉子祠 烟火寥寥瓜井村秋风落日伯牛坟岿然老树碑阴矗岚影波光拂垄云仰止斯人名不腐科悬德行书悬谱平原宾客气如虹沙草榛芜何处土半世车尘厯落中九京赢得郓侯封一抔伏腊惊樵牧灵雨春滋卉木秾传

  • 通鉴续编卷八·陈桱

    【戊申】神宗皇帝熈宁元年【辽咸雍四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帝不受朝诏宰臣极言阙失○赵槩罢【槩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恶在官如不能言然隂以利物者为多时议比之刘寛娄师德以老求罢】以唐介叅知政事【先是宰相省阅所进文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正德九年夏四月甲午朔享 太庙○升云南按察司副使晁必登为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户部言山东盐引奏开半年无人报中辽东防守兵马见驻山东民力困敝供亿不继请如巡抚都御史赵璜议盐课减价上纳原拟解送辽东者即留山东以给军饷

  • 卷之三百八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二月辛巳。祭关帝庙。上亲诣行礼。早事外记注○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未皆如之。外记注  ○谕内阁、张汝梅奏、特倢■<曰融>■<石木>庸劣不职各员

  • 卷六十八·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八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五 义士 臧洪【陈容】 田畴 谨案臧洪传文阙止存议 议曰壮哉洪之志烈也以崎岖孤累不忘君主志在王室謇謇谔谔继之以死其捧盘誓衆

  • 绎史卷二十三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官之制【上】史记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説 【前编立政系成王四年周官系成王六年金仁山曰按立政之书前儒谓周公告君之絶笔非也此亦初年之书也故

  • 寇准传·脱脱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圭阝人。他的父亲叫寇相,在后晋开运年间(944~947)应朝廷征召担任魏王府记室参军。寇准年少时杰出超群,通晓《春秋》三传,十九岁时,考取进士。宋太宗取士,大多亲临面试,年纪小的考生往往被太宗删除。有人教寇

  • 卷一百十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五 朱批田畯奏摺 陕西凉州总兵官【臣】田畯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叨沐 皇恩畀以封疆重任自今岁奉 旨撤兵於八月初九日抵凉州任所随即

  • 尚书集传或问卷上·陈大猷

    大猷既集书传复因同志问难记其去取曲折以为或问其有诸家驳难已尽及所説不载于集传而亦不可遗者并附见之以备遗忘然率意极言无复涵蓄辨论前辈有犯僭妄因自讼于篇首云陈大猷谨书  尧典  或问尧舜禹汤先儒或以为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下·佚名

        无著菩萨造颂 世亲菩萨释    三藏法师义净奉 诏译  如来说彼为具相者。此非具相。由此说为具相。此有何意。颂曰。  谓于真法身  无随好圆满  亦非是具相  非身性应知  于法身无别  非如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五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五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十法中有列释结。释中云如癞人信血为乳者。乃至信骆驼骨为舍利者。亦如荆根得戒羊骨放光等。轸者枕也。若修四三昧至而不调差者。此有四意故无病不差。一者道力

  • 天真时代·伊迪丝·华顿

    《天真时代》是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讲述了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和两位女性埃伦·奥兰斯卡与妻子梅·韦兰之间的情感纠葛,小说成功揭示了美国上层阶级中男权制度的专断和强横,冷静透彻地分析了以男性为主导的上流社

  • 苏门集·高叔嗣

    明代诗文别集,高叔嗣(字子业,号苏门山人)著。初刻于嘉靖十六年(1537)。以后又多次翻刻,有嘉靖三十七年王纬刻本,嘉靖四十二年张正俭刻本,万历四十一年(1613)马之骏刻本。这些刻本,均为8卷。其中诗4卷,卷1为《考功稿》

  • 山水纯全集·韩拙

    中国北宋韩拙(生卒年不详)著,中国画论专著,成书于1121年以前,通行本有5卷和1卷两种。内分10篇:《论山》、《论水》、《论林木》、《论石》、《论云霞烟霭岚光风雨雪雾》、《论人物桥彴关城寺观山居船车四时之景》、《论用

  • 东浦词·韩玉

    词别集。南宋韩玉撰。一卷。玉字温甫,本金人,北方之豪。绍兴初,挈家而南,授江淮都督府计议军事。工词,尝与康与之、辛弃疾唱和。尝居东浦,因以名集。此集录词二十八首。传世版本有知圣道斋藏明抄南词本。鉴止水斋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