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哀公·哀公二十六年

【传】二十六年夏五月,叔孙舒帅师会越皋如、后庸、宋乐茷,纳卫侯。文子欲纳之,懿子曰:「君愎而虐,少待之,必毒于民,乃睦于子矣。」师侵外州,大获。出御之,大败。掘褚师定子之墓,焚之于平庄之上。文子使王孙齐私于皋如,曰:「子将大灭卫乎,抑纳君而已乎?」皋如曰:「寡君之命无他,纳卫君而已。」文子致众而问焉,曰:「君以蛮夷伐国,国几亡矣。请纳之。」众曰:「勿纳。」曰:「弥牟亡而有益,请自北门出。」众曰:「勿出。」重赂越人,申开守陴而纳公,公不敢入。师还,立悼公,南氏相之,以城锄与越人。公曰:「期则为此。」令苟有怨于夫人者,报之。司徒期聘于越。公攻而夺之币。期告王,王命取之。期以众取之。公怒,杀期之甥之为大子者。遂卒于越。

宋景公无子,取公孙周之子得与启,畜诸公宫,未有立焉。于是皇缓为右师,皇非我为大司马,皇怀为司徒,灵不缓为左师,乐茷为司城,乐朱锄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大尹常不告,而以其欲称君命以令。国人恶之。司城欲去大尹,左师曰:「纵之,使盈其罪。重而无基,能无敝乎?」

冬十月,公游于空泽。辛巳,卒于连中。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宫。使召六子,曰:「闻下有师,君请六子画。」六子至,以甲劫之,曰:「君有疾病,请二三子盟。」乃盟于少寝之庭,曰:「无为公室不利。」大尹立启,奉丧殡于大宫。三日,而后国人知之。司城茷使宣言于国曰:「大尹惑蛊其君而专其利,令君无疾而死,死又匿之,是无他矣,大尹之罪也。」得梦启北首而寝于卢门之外,己为鸟而集于其上,咮加于南门,尾加于桐门。曰:「余梦美,必立。」大尹谋曰:「我不在盟,无乃逐我,复盟之乎?」使祝为载书,六子在唐盂。将盟之。祝襄以载书告皇非我,皇非我因子潞、门尹得、左师谋曰:「民与我,逐之乎?」皆归授甲,使徇于国曰:「大尹惑蛊其君,以陵虐公室。与我者,救君者也。」众曰:「与之。」大尹徇曰:「戴氏、皇氏将不利公室,与我者,无忧不富。」众曰:「无别。」戴氏、皇氏欲伐公,乐得曰:「不可。彼以陵公有罪,我伐公,则甚焉。」使国人施于大尹,大尹奉启以奔楚,乃立得。司城为上卿,盟曰:「三族共政,无相害也。」

卫出公自城锄使以弓问子赣,且曰:「吾其入乎?」子赣稽首受弓,对曰:「臣不识也。」私于使者曰:「昔成公孙于陈,宁武子、孙庄子为宛濮之盟而君入。献公孙于卫齐,子鲜、子展为夷仪之盟而君入。今君再在孙矣,内不闻献之亲,外不闻成之卿,则赐不识所由入也。《诗》曰:『无竞惟人,四方其顺之。』若得其人,四方以为主,而国于何有?」


译文


二十六年夏季,五月,叔孙舒带兵会合越国的皋如、后庸、宋国的乐茷送卫出公回国,公孙弥牟想要接纳。懿子说:“国君执拗又暴虐,稍等一些时候,必定残害百姓,百姓就会跟您和睦了。”联军侵袭外州,大肆劫掠。卫军出去抵御,大败。卫出公发掘褚师定子的坟墓,把棺材放在平庄之上放火烧了。

公孙弥牟派王孙齐私下去见皋如,说:“您是打算大举灭亡卫国呢,还是把国君送回来就算了呢?”皋如说:“寡君的命令没有别的,只把卫君送回来就算了。”公孙弥牟召集大家征求意见,说:“国君带着蛮夷来攻打我国家,国家差一点灭亡了,请接纳他。”大家说:“不要接纳。”公孙弥牟说:“如果我逃亡对大家有好处,请让我从北门出去。”大家说:“不要出走。”公孙弥牟重重地贿赂越国人,大开城门接纳卫出公,城上守卫甚严,卫出公不敢进城。护送卫出公的联军退兵回去,卫国立了悼公,南氏辅助他,卫国把城鉏给越国人。卫出公说:“这是期干的。”命令如果对夫人有怨的可以报复。司徒期到越国聘问,卫出公攻打他并且夺走了财礼。司徒期报告越王,越王命令取回来,司徒期带了一批人又把财礼取了回来。卫出公发怒,杀死了太子,太子是司徒期的外甥。卫出公也就死在越国。

宋景公没有儿子,要了公孙周的儿子得和启养在公宫里,还没有立继承人。当时皇缓做右师,皇非我做大司马,皇怀做司徒,灵不缓做左师,乐茷做司城,乐朱鉏做大司寇,六卿三族共同听取政事,通过大尹上达国君。大尹经常不向宋景公报告,而按照自己的意图假称君命以发号施令。国内的人们厌恶他。司城想要除掉大尹,左师说:“随他去,让他恶贯满盈。权势重而没有基础,能够不失败吗?”

冬季,十月,宋景公在空泽游玩。初四日,死在连中。大尹出动空泽的甲士一千人,奉着宋景公的尸体从空桐进入国都,到了沃宫。派人召来六卿,说:“听说下邑有战事,国君请六卿一起谋划。”六卿到达,用甲士劫持他们说:“国君有重病,请诸位盟誓。”就在小寝院子里盟誓,说:“不做对公室不利的事!”大尹立启为国君,奉着棺材停放在祖庙里。三天以后国内的人们才知道这件事。司城乐茷派人在国内宣布说:“大尹蛊惑他的国君,专权好利,现在国君没有生病就死了。死了以后又藏匿遗体,没有别的好说,就是大尹的罪过。”

得梦见启头向北睡在卢门的外边,自己变作大乌鸦栖止在他的上面,嘴巴搁在南门上,尾巴搁在北门上。醒来以后说:“我的梦很好,一定立为国君。”

大尹和别人策划说:“我没有参加盟誓,恐怕会驱逐我吧!再跟他们盟誓吧!”让太祝制作盟书。六卿正在唐盂,准备和他盟誓。太祝襄把盟书的内容告诉皇非我。皇非我依靠乐茷、门尹得、左师谋划说:“百姓亲附我们,把他赶走吧!”于是都回去把武装发给部下,让他们在国都内巡行,宣布说:“大尹蛊惑他的国君,欺压虐待公室。亲附我们的人,就是救援国君的人。”大家说:“亲附你们!”大尹也巡行,宣布说:“戴氏、皇氏准备对公室不利,亲附我的,不要担心不发财。”大家说:“你和国君没有什么两样!”戴氏、皇氏想要攻打启,乐得说:“不行,他因为欺凌国君有罪,我们要是出兵攻打,罪就更大了。”让国内的人们把罪过加在大尹身上。大尹奉事启逃亡到楚国,于是就立得为国君。司城做了上卿,盟誓说:“三族共同掌握国政,不要互相残害!”

卫出公从城鉏派人用弓问候子赣,并且说:“我能回国吗?”子赣叩头受弓,回答说:“我不知道。”私下对使者说:“从前成公流亡到陈国,宁武子、孙庄子在宛濮结盟然后国君回国。献公流亡到齐国,子鲜、子展在夷仪结盟然后国君回国。现在国君再次流亡在外,内部没有听说有像献公时代的亲信,外部没有听说有像成公时代的大臣,那么赐就不懂得根据什么能回国。《诗》说:‘最强莫过于得到人才,四方将会顺服。’如果得到这样的人,四方把他作为主人,取得国家又有什么困难呢?”

猜你喜欢
  景公毁晏子邻以益其宅晏子因陈桓子以辞第二十二·晏婴
  刑德第五十五·桓宽
  提要·朱熹
  君子不忧不惧·孔子
  宫室考卷下·任启运
  第十九章 11·辜鸿铭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十一·王顼龄
  礼记析疑卷七·方苞
  卷四·黄伦
  第一 捭阖 2·王诩
  主术训(下)·刘安
  弘明集卷第十·僧祐
  大乘入楞伽经释题·太虚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佚名
  佛说十地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六·邵雍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作官休用叹奚为,未有升高不自卑。君子屈伸方为道,吾儒进退贵从宜。即今彭泽归何地,他日东门去未迟。痛恨伊嵩景无限,一名佳处重求贤。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里余。去年方北望,今岁

  • 第三折·王实甫

    (正旦上,云)老夫人着红娘问长老去了,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红上,云)回夫人话了,去回小姐话去。(旦云)使你问长老:几时做好事?(红云)恰回夫人话也。正待回姐姐话:二月十五日,请夫人姐姐拈香。(红笑云)姐姐,你不知,我对你说一件

  • 第三场·田汉

    报告员:友生的话对的,我们饶不了鬼子,饶不了侵略我们的强盗!朋友们,这些强盗一天不赶走,我们就休想过一天安静的日子。正因为这样,无数的中国人,无数的中国知识青年参加了抗战,若英以前的丈夫章玉良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内地工作

  • 郑孔荀列传第六十·范晔

    郑太 孔融 荀彧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众之曾孙也。少有少略。灵帝末,知天下将乱,阴交结豪杰。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名闻山东。初,举孝廉,三府辟,公车征,皆不就。及大将军何进辅政,征用名士,以公业为尚书待郎,迁待

  • 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张廷玉

        ◎奸臣   《宋史》论君子小人,取象于阴阳,其说当矣。然小人世所恒有,不容概被以奸名。必其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有明一代,巨奸大恶,多出于

  • 卷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五 【起丁丑汉武帝太初元年○止乙卯汉宣帝地节四年】凡三十九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孔子论时独取夏正商周迄秦建丑建子建亥各有岁首汉初仍沿秦历自商以来凡历一千六百五十余

  • 卷七十六·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六乾隆二十四年秋七月辛未谕防赞大臣舒赫德等安插多伦回人事宜上谕军机大臣曰舒赫德等奏称准兆惠咨来投之多伦回人等暂令于阿克苏赛里木库

  • 卷二·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康熙十九年二月庚午兵部督捕理事官拉都虎覆奏吴喇忒被劫事拉都虎奏言【臣】奉命至巴图尔济农所察讯劫掠吴喇忒事济农言我防圣防许我由水泉过边往见我兄我乃擅在大草滩游牧

  • 卷六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九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苏秦列传第九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索隐苏秦字季子盖苏

  • 八二 学希腊文·周作人

    在伍合居住的期间,还有两件事值得记述,其一便是在这年(一九〇八)的秋天,我开始学习古希腊文,其二则是太炎先生叫我给他译印度的“邬波尼沙陀”(Upanishad),——可惜终于因为懒惰,没有实现。那时日本学校里还没有希腊文这一科目,

  • 卷二十·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官制周礼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设官分职咸备其数至醯醢笾羃之属皆以奄主之注经者谓奄上士奄之贤者但言奄则府史之类然则成周之制於内臣未尝不班之以爵也第限以上士不使踰越而又所供

  • 十一年·佚名

    (丙辰)十一年清大正七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九〉一日。〈陰曆丁巳十一月十九日〉行啓于總督官邸,託新年祝賀轉奏。○詣德壽宮,王妃隨詣,上表裏于太王殿下。○宗戚、貴族及本職高等官謁見于德壽宮。新年問

  • 卷五·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五      长洲恵栋撰毛诗古义王伯厚云近世说诗者以闗雎为毕公作谓得之张超或谓得之蔡邕未详所出栋案艺文类聚三十五卷载张超诮青衣赋云周渐将衰康王晏起毕公喟然深思古道感彼闗雎性不防侣

  • 书蔡氏传旁通卷五·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召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见左传桓二年又宣三年云王孙满对楚子曰昔夏之方有徳也逺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以承天休桀有昏徳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史

  • 自作境界品第四·佚名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螺髻梵,天主应当知。八种九种心,常与无明转。能生诸世间,皆心心法现。由彼流转故,诸识与诸根。无明所变异,本心坚不动。世间及根境,皆从十二支。能生及所生,刹那而灭坏。梵世至非想,亦从於因缘。唯

  • 谒太虚大师·太虚

    我所知道在现代当得起高僧称谓的,有三位,便是印光、弘一、和太虚。印光、弘一先后圆寂,岿然为鲁殿灵光的,只有太虚大师。太虚大师不但邃于禅理,于文学且有高深的修养,即近今西洋哲学科学,无所不通,这更使我钦佩得五体投地。大

  • 第一卷·慧沼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第一卷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翻经沙门慧沼撰诸有三德圆群生正调御所证演真教深妙诸法门随学圣贤僧净信归依者我今赞斯典弘法益自他回向大菩提共生登妙觉虔诚三业礼唯愿各加护将释此经先以五门

  • 四 中华五祖旁出尊宿简介·正果法师

    禅宗正传旁传的关系,犹如中国封建时代一家之嫡庶关系,虽然嫡庶有别,但其血脉系统则是一。得其传法,直下相承,则为正传,显其尊贵。旁传者虽得其同一之法,则称为支派,表示其有别于正传,不如正传尊贵。在印度第二祖阿难尊者,就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