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成公·成公六年

【经】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二月辛巳,立武宫。取鄟卫孙良夫帅师侵宋。夏六月,邾子来朝。公孙婴齐如晋。壬申,郑伯费卒。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冬,季孙行父如晋。晋栾书帅师救郑。

【传】六年春,郑伯如晋拜成,子游相,授玉于东楹之东。士贞伯曰:「郑伯其死乎?自弃也已!视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

二月,季文子以鞍之功立武宫,非礼也。听于人以救其难,不可以立武。立武由己,非由人也。

取鄟,言易也。

三月,晋伯宗、夏阳说,卫孙良夫、宁相,郑人,伊、洛之戎,陆浑,蛮氏侵宋,以其辞会也。师于金咸,卫人不保。说欲袭卫,曰:「虽不可入,多俘而归,有罪不及死。」伯宗曰:「不可。卫唯信晋,故师在其郊而不设备。若袭之,是弃信也。虽多卫俘,而晋无信,何以求诸侯?」乃止,师还,卫人登陴。

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不可失也。」韩献子将新中军,且为仆大夫。公揖而入。献子从。公立于寝庭,谓献子曰:「何如?」对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也。夫山、泽、林、盬,国之宝也。国饶,则民骄佚。近宝,公室乃贫,不可谓乐。」公说,从之。夏四月丁丑,晋迁于新田。

六月,郑悼公卒。

子叔声伯如晋。命伐宋。

秋,孟献子、叔孙宣伯侵宋,晋命也。

楚子重伐郑,郑从晋故也。

冬,季文子如晋,贺迁也。

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赵同、赵括欲战,请于武子,武子将许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谏曰:「不可。吾来救郑,楚师去我,吾遂至于此,是迁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若不能败,为辱已甚,不如还也。」乃遂还。

于是,军帅之欲战者众,或谓栾武子曰:「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子盍从众?子为大政,将酌于民者也。子之佐十一人,其不欲战者,三人而已。欲战者可谓众矣。《商书》曰:『三人占,从二人。』众故也。」武子曰:「善钧,从众。夫善,众之主也。三卿为主,可谓众矣。从之,不亦可乎?」


译文


六年春季,郑悼公到晋国去拜谢讲和,子游辅助行礼,在东楹的东边举行授玉的仪式。士贞伯说:“郑悼公恐怕要死了!自己不尊重自己。目光流动东张西望而走路又快,很不安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大概不能活多久了。”

二月,鲁大夫季文子由于鞌地战役的武功建立了武宫,这是不合于礼的。听从别人的话来解救鲁国的灾难,不能标榜武功。建立武功应该在于自己,而不是由于别人的功劳。

占领鄟地,《春秋》记载说事情完成得很容易。

三月,晋国伯宗、夏阳说、卫国孙良夫、宁相、郑人、伊洛戎人、陆浑、蛮氏入侵宋国,这是由于宋国拒绝参加盟会。军队驻扎在鍼地。卫国人不加防守。夏阳说要袭击卫国,说:“虽然不能进入,多抓一些俘虏回去,有罪也不至于死。”伯宗说:“不行。卫国因为相信晋国,所以军队驻扎在他们郊外而不加防守,如果袭击他们,这是丢弃信用。虽然多抓了卫国俘虏,而晋国没有信义,用什么去获得诸侯的拥戴?”于是就停止了行动。军队回国,卫国人却登上了城墙。

晋国人计划离开故都绛城,大夫们都说:“一定要住在郇瑕氏的地方,那里肥沃富饶而靠近盐池,国家有利,国君欢乐,不可以失掉它。”韩献子正率领新中军,同时掌管宫中的事。晋景公朝罢向群臣作揖而后退入路门,韩献子跟着。晋景公站在正寝外边的庭院里,对韩献子说:“怎么样?”韩献子回答说:“不行。郇瑕氏土薄水浅,污秽肮脏的东西容易积聚。污秽的东西容易积聚,百姓就发愁,百姓发愁,身体就瘦弱,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风湿脚肿的疾病,不如新田,土厚水深,住在那里不生疾病,有汾水、浍水以冲走污秽,而且百姓习惯服从,这是子孙十代的利益。深山、大泽、森林、盐池,是国家的宝藏,国家富饶,百姓就骄傲放荡。靠近宝藏,大家争利,国家财富就少。不能说是欢乐。”晋景公很高兴,听从了他的话。夏季,四月十三日,晋国迁都到新田。

六月,郑悼公去世。

子叔声伯去到晋国,晋国命令鲁国进攻宋国。

秋季,孟献子、叔孙宣伯率兵入侵宋国,奉了晋国的命令。楚国的子重进攻郑国,这是由于郑国跟随晋国的缘故。

冬季,季文子去到晋国,为了祝贺晋国迁都。

晋国栾书救援郑国,和楚军在绕角相遇。楚军回国,晋军就侵袭蔡国。楚国公子申、公子成带领申地、息地的军队去救援蔡国,在桑隧抵抗晋军。赵同、赵括想要出战,向栾武子请求,栾武子打算答应。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劝谏说:“不行。我们来救援郑国,楚军离开我们,我们就到了这里,这是把杀戮转移到别人头上。杀戮而不停止,又激怒楚军,战争一定不能得胜。即便战胜,也不是好事。整顿军队出国,仅仅打败楚国两个县的军队,有什么光荣呢?如果不打败他们,受到的耻辱就太过分了。不如回去。”于是晋军就回去了。

当时军官中要作战的很多,有人对栾武子说:“圣人的愿望和大众相同,所以能成功。您何不听从大家的意见?您是执政大臣,应当斟酌百姓的意见。您的辅佐者十一个人,不想作战的仅仅三个人。想要作战的人可以说是大多数。《商书》说:‘三个人占卜,听从两个人的。’因为是多数的缘故。”栾武子说:“同样是好事,才服从多数,好事是大众的主张。现在有三位大臣主张,可以说是大众了。依从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

猜你喜欢
  迩言卷四·刘炎
  四书通旨卷六 ·朱公迁
  孟子集编卷一·真德秀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九章 掩饰·林语堂
  卷一百十五·秦蕙田
  卷二·吕祖谦
  第二章 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上)·梁漱溟
  成公·成公十四年·左丘明
  丧服小记·姚际恒
  卷三十九·佚名
  散种章第一·佚名
  異部宗輪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卷第六·道原
  电告全日本佛教徒众·太虚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 平帝纪第十二·班固

    孝平皇帝,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子也。母曰卫姬。年三岁嗣立为王。元寿二年六月,哀帝崩,太皇太后诏曰:“大司马贤年少,不合众心。其上印、绶,罢。”贤即日自杀。新都侯王葬为大司马,领尚书事。秋七月,遣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左咸使

  • 列传第八 赵贵 独孤信 侯莫 陈崇·令狐德棻

    赵贵字符贵,天水南安人也。曾祖达,魏库部尚书、临晋子。祖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贵少颖悟,有节概。魏孝昌中,天下兵起,贵率乡里避难南迁。属葛荣陷中山,遂被拘逼。荣败,尔朱荣以贵为别将,从讨元颢有功,赐爵燕乐县子,授伏波将

  • 卷二百二·志第一百五十五·艺文一·脱脱

        ◎艺文一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有关于世运,尚矣。然书契以来,文字多而世代日降;秦火而后,文字多而世教日兴,其故何哉?盖世道升降,人心习俗之致然,非徒文字之所为也。然去古

  • 卷五十四·志二十三·乐志·脱脱

        ◎乐志   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铙歌、横吹乐。旧史称圣宗、兴宗咸通音律,声气、歌辞、舞节,徵诸太常、仪凤、教坊不可得。按《纪》、《志》、《辽朝杂礼》,参考史籍,定其可知者,以补一代之阙文。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九·徐乾学

    宋纪一百十九【起上章执徐正月尽重光大荒落十月凡一年有十月】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三十年春正月戊子吏部员外郎虞允文面对言金必败盟异时为南牧之计必为五道出蜀口出荆襄止以兵相持淮东沮洳

  • 序·陈继儒

    张云叟云:“顷游京师,常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行义文史为多,唯欧阳公多谈吏事。余言:‘学者见公,莫不欲闻道德文章,今先生何教人以吏事?’公曰:‘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

  •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成化二十年九月乙酉朔日食○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刘魁言五事一浙江所属嘉兴等六府海田堤岸损坏不可耕种民多流移所遗粮税累及他户以致入海为盗宜选在京堂上官一员督分巡分守官先起得利之家次起附近人户并力修筑一浙江各县

  • 卷之五十九·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冬十月。壬午朔。享太庙。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亥皆如之。内起居注  ○颁光绪四年时宪书。  

  • 慕容彦超传·欧阳修

    慕容彦超,吐谷浑人,是汉高祖的同母弟弟。曾经假充姓阎氏,彦超的肤色发黑多有胡须,绰号叫“阎昆仑”。年青时在唐明宗部下当军校,多次升迁为刺史。唐、晋交替的时期,历任磁、单、濮、棣四州刺史,因在濮州犯了私造酒曲接受贿赂

  • 卷三十一 职官三·龙文彬

    ◎六部总(仍元官。 )明初,置中书省,其属有四部,分治钱、礼仪、刑名、营造诸务。洪武元年八月丁丑,始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仍隶中书省。帝召六部尚书入见奉天殿,谕曰:“朕肇基江

  • 卷十九风教三·冯煦

    禁烟皖省禁烟公所于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开办,就原有戒烟总局改设。隶巡警道,为全省禁烟总汇。遵奉谕旨,严行申禁,自特简禁烟大臣设立查验所,各省一律仿办。皖省附设查验所,选精通中外医士,实地考查。以巡警道为总办,设提调二员,安

  • 十二年·

    (丙寅)十二年大明正德元年春正月1月1日○辛卯朔,傳曰:「柳子光、蔡壽之罪,與他人異,其復職。」○傳曰:「群聚出入宗宰家者,各部員,每於朔望,依非議時事例,書啓。」○下御製絶句三首曰:三陽開泰瑞光華,宴進誠心元日多。滿殿紅粧嬌自

  • 絜齋毛詩經筵講義卷二·袁燮

    行露篇臣聞莫難于聽訟嚚訟之人顚倒是非變亂黒白其情偽萬狀若之何聽之然天下萬事不逃乎理善聽訟者以理裁之而孰能肆其欺乎厭浥者露濃之貌所以不敢夜行者畏露之濡其身也女以貞信自守惟恐少有點汚冰清玉潔克保其身豈容彊

  • 东溪日谈録卷二·周琦

    性道谈下太极之性分见于天人曰元亨利贞曰刚健中正此天之道曰仁义礼智曰仁义中正此人之道刚健中正其统体而元亨利贞其流行也仁义礼智其禀受而中正亦礼智也人之仁义礼智即天之元亨利贞其实一理而已皆太极也太极之理只是

  • 卷四·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四     宋 黄仲炎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季友初傅子般而子般见弑再相闵公而闵公又弑其於托孤靖难之功何有哉案左氏成季之将生

  • 学佛的成果·太虚

    ──二十二年九月在武昌菩提精舍讲───菩提精舍已第四学期了,从第一期到这第四期,能够继续修学下去,也很难得。如人走路,已竟走上了路,必有到家的日子。修学也是一样,并非学得一点皮毛就生满足心,必需精进勇猛,发长久心,才能

  • 吴都文粹续集·钱谷

    诗文总集。明钱谷(1503—1572)辑。五十六卷,补遗二卷。谷字叔宝,号罄室,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孤贫,游文征明之门,得染水墨法。好读书。闻有异书,虽病必强起亲观,手自抄写。穷日夜校勘。至老不衰。所录古文金石书几万卷。有《

  • 王舍人诗集·王绂

    诗别集。五卷。明王绂撰。绂卒于官舍,其集为其子王默所编。王进为作序云:“其子默裒集遗稿,得诗若干首,汇次成帙,题曰《友石先生诗集》,将寿诸梓,求余序之。”可知王集最初之名与现在通行之名不同。此编前有曾棨写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