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云叟云:“顷游京师,常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行义文史为多,唯欧阳公多谈吏事。余言:‘学者见公,莫不欲闻道德文章,今先生何教人以吏事?’公曰:‘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吾昔贬官夷陵,方壮年未厌学,欲求汉史一观,公私无有。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垂错,不可胜数;违法徇情,灭亲害义,无所不有。且夷陵荒远褊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也。当时仰天誓心,自尔遇事不敢忽。’时苏明允父子亦在,共闻此语,莫不叹服。”我朝李康惠公承勋为刑部属,林见素公为佥都,谓李曰:“昔三原王公在南都,其志未尝一日不为天下国家,故无一日无贤士大夫往来门下。今吾门寂寥,岂吾不能屈己耶?何贤者之不至也?”李因问曰:“公今所交何人?”曰:“同官张公实、太宰杨应宁、司谏杨文震。”请各问所长,曰某长于某。各问所短,曰某短于某。请问公所长,林逊谢。请问公所短,林悚然。李曰:“承勋每侍教所闻惟节义文章,而未尝及学问。公所长在是,所短亦在是乎?”林亦叹服。夫天下大事,全赖文章节义人担却,然不可不讲明学问与吏事。学问如切脉,吏事如药方,知脉审方,然后国家之沉疴痼疾,应手即除。不然,未识病夫之生死,不辨庸医之是非,或因循以待亡,或执拗以速祸。是果谁之咎哉!故要做天下第一奇男子,须要事理圆融:要事理圆融,须要讲明学问吏事。此愚《读书镜》之所以作也。

陈继儒书于漱石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三 令狐张康李刘田王牛史·欧阳修
  卷二百十一 表五十一·赵尔巽
  ○瓦将军试金台书院·许指严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卷十八·余继登
  ●郭青螺先生崇论卷之三·李衷纯
  ●碑传选集(三)·钱仪吉
  卷二十二·班固
  史记集解卷九十五·裴骃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司马迁
  石天禄传·宋濂
  晋纪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癸未、383)·司马光
  卷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词随笔·沈祥龙

    ○论词随笔小序余偶学倚声,未谙格律,乃取宋、元以来诸家词,探究其忄旨。又历询先辈之能词者,偶有所得,则笔而存之。顾於词终未能工,亦不欲求其工也。光绪戊戌夏六月。○离骚之旨即词旨词者诗之馀,当发乎情,止乎礼义,国风好色而

  • 巻十六·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十六明 李蓘 编朱文公二百四十二首感事有叹荣华难久恃代谢安可量宿昔堂上饮今归荒草乡高堂一以倾繐帐施空房繁弦既阙奏缓舞亦辍行桃李自妍华春风自飘扬恋幄靡遗思更衣有余芳身徂名亦灭事往恨

  •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六十三·文艺上·脱脱

        ◎文艺上   ○韩昉 蔡松年(子圭) 吴激 马定国 任询 赵可 郭长倩 萧永祺胡砺 王竞 杨伯仁 郑子聃 党怀英   金初未有文字。世祖以来,渐立条教。太祖既兴,得辽旧人用之,使介往复,其言已文。太宗继统,乃行

  • 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西汉年纪序·王益之

    王仲淹曰史之失自迁固始或问荀悦曰史乎史乎余三复斯言未尝不废卷而叹也盖自黍离降而为国风国异政家殊俗天下不复有周矣诗亡然后春秋作夫子冠王于正以示一统所以立万世君臣之大法也迁固易编年以为纪传事之大较虽繋于纪

  • 卷八十三下·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三下   元 郝经 撰 録第一下 道术 诸子【荀子 董子扬子】 百家 异端【杨墨 者庄 管商申韩 仙 佛】 诸子 荀子【原注史记荀卿

  • 邹智传·张廷玉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十二岁能写文章。家境贫穷,他利用烧树枝树叶发出的火光,夜以继日地读书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中获第一名。当时明宪宗愈加懒理朝政,而万安、刘吉、尹直位居内阁权力机构,邹智十分愤恨。途经三原

  • 卷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舆服下宝       印臣庶车服宝天眷元年九月编类到宝印圭璧下项玉宝十五面并获于宋受命宝一【咸阳三寸六分文曰受命于天既夀永昌系蓝田秦玺并白玉盖螭虎纽】传国宝一【螭虎纽】镇国宝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三·钱若水

    起雍熙二年四月,尽八月乙亥,朔,诏曰朕抚御寰区惠养黎庶轸忧勤 而是切在夙夜以宁忘江南数州向罹旱歉虽行赈 贷未救疲羸更均推食之恩以表忧人之意今遣监 察御史安国桢等乘驿至彼与长吏度人户阙食者 赈给之仍发官廪减价出粜

  • 第三节 元和朝局·吕思勉

    宪宗平蔡以前,宰相用事者,杜黄裳、李吉甫、武元衡、裴垍、李绛、裴度。六人者虽不尽相合,而其主摧抑藩镇则同。其中持权最久者,实为李吉甫。乃甫欲伐蔡,而吉甫遽卒,于是代之以武元衡。吉甫以元和二年正月,与元衡并相。三年九

  • 卷六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祭义第二十四之一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祭义者以其记祭祀齐戒荐羞之义也此於别录属祭祀 方氏慤曰陈乎外者祭之法存乎中者祭之义君子於祭岂徒法为哉亦有义存焉尔郊特牲曰礼之所

  • 无盖法门品第三·佚名

    於是法{敖力}王菩萨在於彼会。而白佛言:唯然世尊,如来境界不可思议。示现建立大圣威光。令诸菩萨永无狐疑。各各修行。唯当宣说无盖之门大会法品。所以者何。其大会者今悉集此。皆为菩萨。一被大德铠不可思议。二以大神

  • 观世音经咒持验纪目录·周克复

      持验序一首  劝引一首  持验纪题标经咒  大悲陀罗尼  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  礼观音文  辨讹语三则持验纪题标上  晋释竺法义  晋释竺法纪  晋释开达  晋释慧虔  晋释法洪  晋释法智  

  • 月江和尚语录卷上·月江正印

    月江和尚初住常州路碧云禅寺语录平江路太平禅寺住持门人 居简 编师於元贞元年乙未。十一月二十日。受请入寺。指。山门云。三门俱开。门门可入。通方上士。把手同归。拈总统所疏。握古刀尺。秉大权衡。珠回玉转。雷

  • 家世旧闻·陆游

    笔记。宋陆游(1125—1210)撰。一卷。游有《陆放翁全集》已著录。此编录其曾祖以下屡使辽见闻,多载契丹人和汉人风俗习尚。录道士施术,暗示亡国之兆。言因果报应,多有附会。有《说郛》本,《稗乘》本。成书时间约在南宋

  • 武宗逸史·佚名

    《武宗逸史》作者是齐秦野人。本书以明武宗朱厚照为主角,主要讲述了明武宗荒诞奇葩的一生以及和他相关的民间野史、绯闻艳事,并展现了明朝中后期百姓起义的历史。全书以明武宗朱厚照三十一年的人生历程为总纲,以刘瑾、张

  • 东都事略·王称

    南宋王称撰,共130卷。东都,指北宋都城河南开封府。《东都事略》记载北宋九朝的史事,起自太祖建隆,止于钦宗靖康。成书于《宋史》之前,有些史料是《宋史》中所没有的。以北宋都开封称东都而命名。其父王赏曾任实录修撰

  • 孟子字义疏证·戴震

    中国清代哲学著作。戴震著。初稿题为《绪言》,修改稿为《孟子私淑录》,1777年定稿为《孟子字义疏证》。1778年左右,曲阜孔继涵曾选辑若干种刻为《戴氏遗书》,收入《微波榭丛书》。此后主要版本有清光绪《端溪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