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司马

大司马的职责,负责建立有关诸侯国的九项法则,以辅佐王成就诸侯国的政治。制定诸侯国的封域,以正定它们的疆界;为诸侯国设立仪法、辨别[君臣的]尊卑之位,以明确诸侯国[君臣的]等级;进用和荐举贤能有功的人,进用和荐举贤能有功的人,以激发诸侯国[臣民的进取心];设立州牧和国君,以维系邦国的臣民;建立军队、惩治和严禁违法者,以纠正邦国的失误;分配诸侯国应缴的贡赋,以确定诸侯国的合理负担;查核诸侯国的乡民数,以便诸侯国任用民力;[根据诸侯国爵位的尊卑和拥有土地的大小],建立合理的守卫土地之法,以安定诸侯国。[使大国]亲小国、[小国]服事大国,以使各诸侯国和睦相处。

用九伐之法规正诸侯国。[诸侯有]以强陵弱、以.大侵小的,就削弱他;有杀害贤良和民众的,就讨伐他;有对内暴虐、对外欺陵邻国的,就幽禁他(而更立新君].有土地荒芜、人民离散的,就削减他的封地;有依仗险固地形而不服从的,就派兵进入他的国境[以示惩罚];有无辜杀害亲族的,就抓起来治罪;有放逐或弑杀他的国君的,就杀死他;有违犯王的命令、轻视国家政法的。就杜塞他同邻国交通的途径;有外内悖乱人伦,行为如同禽兽的,就诛灭他。

[周历]正月初一,开始向各诸侯国和王畿内的采邑宣布政法,把形成文字的政法悬挂在象魏上,让万民观看政法,过十天而后收藏起来。 依照划分九畿的簿籍,分施各诸篌自所当奉行的政治和职责。地方千里是国畿,国畿之外地方五百里是侯畿,侯畿之外地方五百里是甸畿,甸畿之外地方五百里是男畿,男畿之外地方五百里是采畿,采畿之外地方五百里是卫畿,卫畿之外地方五百里是蛮畿,蛮畿之外地方五百里是夷畿,夷畿之外地方五百.里是镇畿,镇畿之外地方五百里是蕃畿。

凡征兵,依据土地的好坏和人口的多少来制定服役人数的标准。上等土地每年可耕种的占三分之二,[休耕三分之一],耕种上等土地的农民可用以服役的每家三人;中等土地每年可耕种的占一半,[休耕一半],耕种中等土地的农民可用以服役的每二家五人;下等土地每年可耕种的占三分之一,[休耕三分之二],耕种下等土地的农民可用以服役的每家二人。

仲春,教[民众]习战。大司马用旗召集民众,整编队列阵形,如同实战时那样列阵。[教民众]辨别鼓、铎、镯、铙的用途。王执掌路鼓,诸侯执掌贲鼓,军将执掌晋鼓,师帅执掌提鼓,旅帅执掌鼙鼓,卒长执掌铙,两司马执掌铎,公司马执掌镯。教[民众]坐下、起立、前进、后退、快速、慢速,以及距离疏密的节度。接着便用他们进行春季田猎,有关官吏在立表处举行貉祭,警诫民众[不要违犯有关田猎之法],然后击鼓,于是开始围猎。[焚烧野草的)火停止燃烧,然后进献所猎获的兽以祭祀社神。

仲夏,教[民众]在草野之地宿营,如同仲春教民习战那样布阵。选择车辆和兵众[加以配合],阅读簿册[校核兵甲器械]。[教民众]辨别各种徽识的用途:各级军帅的徽识都与他们军营门前所树旌旗书写同样的官事、姓名,六遂的徽识各与本遂的旌旗书写同样的官事、姓名,采邑主的徽识各与本采邑的旌旗书写同样的官事、姓名,六乡官吏的徽识各与本官的旌旗书写同样的官事、姓名,公邑大夫的徽识都与各邑的旌旗书写同样的官事、姓名,各官府的徽识都与它们的旌旗书写同样的官事、姓名,以便夜间军事行动好辨别。其他方面都同仲春教民习战那样。接着进行夏季田猎,如同春季田猎之法。车停止追逐野兽,[田猎结束],便进献所猎获的野兽祭祀宗庙。

仲秋,教[民众]演习作战,如同仲春教民习战那样布阵。教民辨别各种旌旗的用途。王树大常,诸侯树旃,军吏树旗,军帅和大都、小都之长树缪和旃同色的(旗],乡吏和家邑之长树缪和脖不同色的[旃],郊野[的公邑大夫]树旒,王的百官树旃,各旗的缪上都书写各自的官事、姓名。其他方面都同仲春教民习战那样。接着进行秋季田猎,如同春季田猎之法。停止用网捕兽,[田猎结束],集中所猎获的兽并用以祭祀四方之神。

仲冬,教[民众]大检阅之礼。大检阅之前,乡吏们要告诫民众,演习战法。虞人芟除将要举行田猎的野地的荒草而设表,每百步设一表,设三表,又间隔五十步设一表。到举行甲猎那天,司马在后表[与二表的]中间树立旗帜,乡吏们打着旗,敲着鼓、铎、镯、铙等各率领乡民到来。天亮时[司马]把旗帜放倒,惩罚后到的人。于是用车辆和徒众布阵,如同实战时的阵形,全体坐下。军帅们站在阵前听取[有关军法的]誓诫,斩杀牲给左右军阵看,说:“不服从命令的,斩!”中军元帅敲击鼙鼓命令击鼓,鼓人都击鼓三通。两司马摇响金铎,军帅们举起旗帜,车辆和步兵都起立。[鼓人]击鼓命令前进,[公司马]敲响镯[作为行进的节度],车辆和步兵都前进,(从后表]前进到二表而后停止。【鼓人]击鼓三通,[两司马]用手捂住铎口而摇铎,军帅们放下旗帜,车辆[停止前进]、步兵都坐下。(鼓人]又击鼓三通,[两司马]摇响金铎,[军帅们]举起旗帜,车辆和步兵都起立。[鼓人]击鼓命令前进,[公司马]敲响镯,车辆快速奔跑,步兵快步前进,[从二表]前进到三表才停止,坐下和起立都和前次一样。于是[鼓人又]击鼓,车辆迅猛奔驰,步兵快速奔跑,[从三表]前进到四表才停止。三次[连续不断地]击鼓命令进攻,车上[的射手]先后射出三发箭,步兵三次击刺。于是击鼓命令[从南向北]退兵,(卒长]敲响铙,[兵众]向北退,退到后表处才停止,坐下和起立都如同当初一样。接着进行冬季田猎。用旌旗分立左右作为军门,军帅们各率领车辆和步兵依次出军门,分左右用车辆和步兵布阵,乡师规正兵众出入军门的队列。旗树在卒与卒之间以划分地段,[车和步兵]前后分别屯驻而相距百步,乡师巡视军阵前后。[凡布阵],险阻的地方步兵在前,平坦的地方车辆在前。布阵完毕,于是设置驱赶野兽的车和拦击野兽的车,肆师、甸祝等在阵前立表处举行貉祭。中军元帅敲击鼙鼓命令击鼓,鼓人击鼓三通,两司马们摇响金铎,车辆和步兵都起立,接着[鼓人]击鼓命令前进,步兵都口中衔枚而行。猎获大兽交给公家,小兽留给自己,猎获野兽的人割取兽的左耳(以便计功]。到达田猎场的边界处就停下来,鼓声震响如雷,车辆和步兵齐声欢呼。徒众于是停止田猎,就集中所。猎获的禽兽并在国郊馈祭四方之神,进入国都又进献所猎获的兽以祭祀宗庙。

到需要率军队(随王出行]时,就集合六军,执行有关的禁令,以救援无辜被侵之国,讨伐有罪的人。如果王亲征,就执掌有关的戒令。[出发前]临视大卜占卜吉凶,率领有关官吏临视衅祭[将随军而行的]迁庙主和社主以及军事器械。到召集军众时,就树起[王的]大常旗,校核所到的军众人数,惩罚后到的人。到作战时,巡视军阵看有无战功以施行赏罚。如果军队打了胜仗,就左手拿着律管,右手拿者钺,在军前做先导,奏凯旋之乐而向社神献功。如果事队战败,就头戴厌冠而护送载有迁庙主和社主的车[回来]。王吊唁、慰问[死伤的]士、庶子,就协助王行礼。

兴建大的工程,参与工程的谋画,聚集役徒,接受役徒的名册,以待考核他们的成绩而决定对他们的赏罚。大会同,就率领土和庶子[跟从王]而掌管有关他们的政令。如果举行大射礼,就匹配诸侯为六耦。举行大祭祀、飨礼、食礼,负责进献羊牲、马牲和鱼牲,(取当祭之物]授给尸或宾客以行食前祭礼。有大丧,负责规正士大夫的职责与尊卑位次;举行丧祭时,奉送马牲[到墓地]并向死者报告。

猜你喜欢
  提要·高拱
  卷四十三【起昭公五年尽六年】·杜预
  提要·山井鼎
  卷十一·易祓
  君臣第二十三·商鞅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佚名
  卷九十九(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佚名
  罗睺罗品第四·佚名
  五种成败章第五·佚名
  生死品法句经第三十七(十有八章)·佚名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五·智旭
  佛地经论卷第五·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二·佚名
  第五十四卷·佚名
  法华玄论卷第三·吉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413_1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韦大夫旧僚也】元稹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尘壁暗埋悲旧札,   风帘吹断落残珠。烟波漾日侵颓岸,狐兔奔丛拂坐隅。   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

  • 卷二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251_1 【代宛转歌二首】刘方平   星参差,明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   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潮与浪,   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华锦衾无复情,   千金宝镜

  • 葛长庚·唐圭璋

      长庚,闽人,一云琼州人。生绍熙五年(1194)。自名白玉蟾,入武夷山修道。嘉定中,徵赴阙,馆太一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寻别众于鹤林羽化。有海璚集词二卷。   兰陵王   一溪碧。何处桃花流出。春光好,寻个□□,小小篮舆漫行适

  • 孙洙·唐圭璋

      洙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生于天圣九年(1031)。年十九举进士,补秀州法,曹。复举制科,迁集贤校理、太常礼官。治平中,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出知海州。元丰中,官翰林学士。元丰二年(1079)卒年四十九。有孙贤良集,不传。

  • 第二十四出 鼠牙·许自昌

    【碧牡丹】〔丑上〕茶肆邀冠盖。傍市开。底事关心处。延颈待。因何聒耳。噪檐前鸦可怪。老身前日因阎婆息抢白了我。我在宋公明跟前说了他些勾当。宋公明竟一向不到他家裏去。昨日那阎妈妈亲来拉他到家&#63975

  • 汪元量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汪元量(1241-约1317后)字大有,号水云、水云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间入太学,以善琴出入宫掖。德祐二年(1276),元兵陷临安,随三宫北往大都,留北十三载。元世祖尝命奏琴,至元二十五年(1288)得赐黄冠南归。细主瀛国公、

  •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张廷玉

        李时勉 陈敬宗 刘铉邢让林瀚 谢铎 鲁铎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

  • 卷六 光武·王夫之

      〖一〗   昆阳之战,光武威震天下,王业之兴肇此矣。王邑、王寻之师,号称百万,以临瓦合之汉兵,存亡生死之界也。诸将欲散归诸城,光武决迎敌之志,诸将不从,临敌而挠,倾覆随之。光武心喻其吉凶,而难以晓譬于群劣,则固慨慷以争

  • 春秋别典卷七·薛虞畿

    鲁襄公【二十五年起】齐崔杼弑庄公也有陈不占者闻君难将赴之比去餐则失匙上车失辙御者曰怯如是去有益乎不占曰死君义也无勇私也遂往闻战鬭之声恐骇而死人曰不占可谓仁者之勇也【二十五年】齐人弑君鲁襄公援戈而起曰孰

  • 四五 关于穿衣服·周作人

    祖母大殓之前,鲁迅自己给死者穿衣服。这穿衣服的事,实在很不容易,仿佛要一种专门本领,其实也只是精细与敏捷,不过常人不大能够具备或使用罢了。别处的情形不知道,乡下的办法是死者的小衫裤先穿好,随后把七件九件以至十一件的

  • 李渤传·刘昫

    李渤,字浚之,是后魏横野将军、申国公李发的后代。他的祖父李玄王圭,曾任卫尉寺主簿。其父李钧,是殿中侍御史,由于母亲亡故不按时行守丧之制,被流放到施州。李渤为自己家这一污点感到羞耻,坚心苦志不出仕做官,而立志在文章博学

  • 王衍传·薛居正

    王衍,是王建的小儿子。王建死后,王衍承袭伪前蜀国君位,改用乾德年号纪年。乾德六年(924)十二月,改第二年年号为咸康。秋天九月,王衍陪母亲徐妃同游青城山,在上清宫休息。这时宫人都穿着道士衣服,戴着金莲花冠,衣服上画着云霞,

  • 卷三十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四 朱批李成龙奏摺 雍正元年三月初九日安徽廵抚【臣】李成龙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安尔向来官声中平虽无贪黩秽迹而亦无清勤美誉朕

  • 卷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二工部营缮清吏司城垣凡都城之制内城周四十里辟九门南曰正阳崇文宣武东曰朝阳东直西曰阜成西直北曰安定德胜四维角楼各一四周修七千八百七十九丈八尺崇三丈五尺各有奇堞广五尺有八寸趾

  • 卷三十四 大传第十六·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故以《大传》为篇。’”)[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此于《别录》属《通录》。”礼,不王不?。王者?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凡大祭曰?。自,由也

  • 大统历志·梅文鼎

    八卷。附录一卷。清梅文鼎撰。元代郭守敬等创制“授时历”,应用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经和赤经、赤纬之间的换算,并用招差法推算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运行度数,所定数据全凭实测,精确度很高。明朝沿用不废,改称 “大统历”。施

  • 大清著作权律·佚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1910年(宣统二年)清政府颁布。共5章55条。其主要内容是:凡称著作物而专有重制之利益者,曰著作权。称着作物者,文艺、图画、帖本、照片、雕刻、模型皆是。著作人应用本人姓名;凡以学堂、公司

  •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彦悰

    亦称《沙门法琳别传》、《沙门法琳传》、《法琳别传》等。佛教传记。唐彦悰撰。三卷。是一部记述唐代僧人法琳生平事迹的传记著作。以纪年为纲,除记载法琳行状及重要言论和著作外,还汇集了不少反映唐初佛道斗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