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求得现世的安乐

莲花宝座后的光环、祥云与远山,一切都那么祥和宁静,请不必执着于患得患失的苦境,斩断捆绑内心的绳索,求得当下的福报与现世的安乐。与那光环、祥云和远山一样宁静,此生将幸福满满。

珍惜机遇求福报

人总为未得到的东西忧心惴惴、寝食不安,却忽略了拥有的财富和已有的机缘,在纷繁的路上遇到烦恼之时,回眸细看,终于懂得淡出这纷繁杂乱的世俗间,珍惜当下拥有的缘。

为性常法师掩矣笔示法则:

古人掩关皆为专修禅定或念佛,若研究三藏则不限定掩关也。仁者此次掩关,实为难得之机会。应于每日时间,以三分之二专念佛诵经(或默阅,但不可生分别心),以三分之一时间温习戒本羯磨及习世间文字。因机会难可再得,不于此时专心念佛,以后恐无此胜缘。至于研究等事,在掩关时虽无甚成绩,将来出关后,尽可缓缓研究也。

念佛一事,万不可看得容易,平日学教之人,若令息心念佛,实第一困难之事,但亦不得不勉强而行也。此事至要至要,万不可轻忽。诵经之事可以如常。又每日须拜佛若干拜,既有功德,亦可运动身体也。念佛时亦宜数数经行,因关中运动太少,食物不宜消化,故宜礼拜经行也。念佛之事,一人甚难行,宜与义俊法师协定课程,二人同时行之,可以互相策励,不致懈怠中止也。课程大致如下:早粥前念佛,出声或默念随意。早粥后稍休息,礼佛诵经,九时至十一时研究,午饭后休息。二时至四时研究(研究时间每日以四小时为限不可多)。四时半起礼佛诵经。黄昏后专念佛。晚间可以不点灯,惟佛前供琉璃灯可耳。

三年之中,可与义俊法师讲戒本及表记羯磨六遍。每半年讲一遍。自己既能温习,亦能令他人得益。昔南山律祖,尚听律十二遍未尝厌倦,何况吾等钝根之人耶?戒本羯磨能十分明了,且记忆不忘,将来出关之后,再学行事钞等非难事矣。世俗文字略学四书及历史等。学生字典宜学全部,但若鲜暇,不妨缺略,因此等事,出关之后仍可学习也。若念佛等,出关之后,恐难继续,惟在关中,能专心也。又在闭关时宜注意者如下。

不可闲谈、不晤客人、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写一纸条交与护关者)。

凡一切事,尽可待出关后再料理也,时机难得,光阴可贵,念之!念之!

余既无道德,又乏学问。今见仁者以诚恳之意,谆谆请求,故略据拙见拉杂书此,以备采择。

捧一束莲花享安康

净水托起一株莲花,心就如莲花般旺盛而洁净,在圣洁的莲花池畔,你我沐浴清凉,享受安康。

性常关主慧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药师如来法门大略,如大药师寺已印行之药师如来法门略录所载。

今所述者,为吾人平常修持简单之课仪。若正式供养法,乃至以五色缕结药叉神将名字法等,将来拟别辑一卷专载其事,今不述及。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卧室。若不得已,在卧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时,宜以净布覆盖像上。

药师经,供于几上。不读诵时,宜以净布覆盖。供佛像之室内,须十分洁净,每日宜扫地,并常常拂拭几案。供佛之香,须择上等有香气者。供佛之花,须择开放圆满者,若稍残萎,即除去。花瓶之水,宜每日更换。若无鲜花时,可用纸制者代之。

此外如供净水供食物等,随各人意。但所供食物,须人可食者乃供之,若未熟之水果及未烹调之蔬菜等皆不可供。

以上所举之供物,应于礼佛之前预先供好。凡在佛前供物或礼佛时,必须先洗手漱口。此外如能悬幡燃灯尤善,无者亦可。以下略述修持课仪,分为七门。其中礼敬、赞叹、供养及回向发愿,必须行之。诵经持名持咒,可随己意,或惟修二法,或仅修一法,皆可。

一.礼敬

十方三宝一拜,或分礼佛、法、僧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药师琉璃光如来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礼敬其他佛菩萨者,随己意增加。

礼敬之时,须至诚恭敬,缓缓拜起。万不可匆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

二.赞叹

礼敬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赞偈云:归命满月界,净妙琉璃尊,法药救人天,因中十二愿,慈悲弘誓广,愿度诸含生,我今申赞扬,志心头面礼。

从上赞偈出自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唱赞之时,声宜迟缓,宜庄重。

三.供养

赞叹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供养偈云: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供养毕,或随己意增诵忏悔文,或可略之。

四.诵经

字音不可讹误,宜详考之。诵经时,或跪或立或坐或经行皆可。

五.持名

先唱赞偈云: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

续云,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以后即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一百八十遍。若欲多念者,随意。

六.持咒

或据经中译音持念,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皆可。

或念全咒一百八十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继念心咒一百八十遍,后复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喳字以下之文。未经密宗阿阁黎传授,不可结手印。擅结者,有大罪。持咒时,不宜大声,惟令自己耳中得闻。持咒时,以坐为正式,或经行亦可。

七.回向发愿

回向与发愿大同,故今并举。其稍异者,回向须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惟愿如何云云。若先未作功德者,仅可云发愿也。

回向发愿,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则前所修之功德,无所归趣。今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回向之愿,各随己意。凡药师经中所载者,皆可发之,应详阅经文,自适其宜可耳。

以上所述之修持课仪,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须至心诚恳,未可潦草塞责。印光老法师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修得福禄多长寿

放下所有纷争,用一颗豁达虔诚之心,修得此生幸福、吉祥、安乐百岁。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一.药师法门依据药师经而建立。此土所译药师经有四种:

(一)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一卷,即《大灌顶神咒·经卷十二》,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又相传有刘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一卷,今已遗失,或云即是东晋所译之《灌顶经》。

(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达摩笈多译。

(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玄奘译。此即现今流通本所据之译本。现今流通本与原译本稍有不同者有增文两段,一为依东晋译本补入之八大菩萨名,二为依唐义净译本补入神咒及前后文二十余行。

(四)《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义净译。前数译惟述药师佛,此译复增六佛,故云《七佛本愿功德经》,此后增加之文甚多。西藏僧众所读诵者为此本。

二.修持之法具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四种如下:

(一)持名:经中屡云闻名、持名,因其法最为简易,其所获之益亦最为广大也。今人持名者,皆日消灾延寿药师佛似未尽善,佛名惟举药师二字未能具足。佛德惟举消灾延寿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须依据经文,而日药师琉璃光如来斯为最瑶善矣。

(二)供养:如香花幡灯等。

(三)诵经:如演说开示书写等。

(四)持咒:所获利益广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十种如下:

1.速得成佛,经中屡言之。

2.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入大乘。

3.能得种种戒,又犯戒者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4.得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等。

5.得无尽,所受用物无所乏少。

6.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盗贼刑戮诸灾难等悉免。

7.转女成男。

8.产时无苦,生子聪明少病。

9.命终后随其所愿往生:

(1)人中,得大富贵。

(2)天上,不复更生诸恶趣。

(3)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大菩萨接引。

(4)东方净琉璃世界。

10.在恶趣中暂闻佛名,即生人道、修诸善行、速证菩提。

灵感事迹甚多,如旧录所载,今且举近事一则如下:

泉州承天寺觉圆法师,于未出家时体弱多病,既出家后两年之内病苦缠绵诸事不顺。后得闻药师如来法门,遂专心诵经持名忏悔,精勤不懈,迄至于今,身体康健,诸事顺利。法师近拟编辑药师圣典汇集,凡经文疏释及仪轨等,悉搜集之,刊版流布,以报佛恩焉。

求得现世的安乐

倘能把现在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能大幅大善,在这人世中拥有一片福善的净土。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

一.维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若药师法门,不但对于出世间往生成佛的道理屡屡言及,就是最浅近的现代实际上人类生活亦特别注重。如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福寿康宁,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为饶益”等,皆属于此类。就此可见佛法亦能资助家庭社会的生活,并能维持国家世界的安宁,使人类在这现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无益于人类生活的,闻以上所说药师法门亦能维持世法,当不至对于佛法再生种种误解了。

二.辅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三.清净得福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净土宗最为兴盛。现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甚多。但修净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药师法门,亦有资助决定生西的利益。依药师经说:“若有众生能受持八关斋戒,又能听见药师佛名,于其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往西方极乐世界众宝莲花之中。”依此看来,药师虽是东方的佛,而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获得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净土宗的,倘能于现在环境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固至善。但是切实能够如此的,千万人中也难得一二。因为我们是处于凡夫的地位,在这尘世之时,对于身体衣食住处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灾人祸,都不能不有所顾虑,倘使身体多病,衣食住处等困难,又或常常遇着天灾人祸的危难,皆足为用功办道的障碍。若欲免除此等障碍,必须兼修药师法门以为之资助,即可得到药师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等种种利益也。

四.速得成佛

《药师经》,决非专说世间法的。因药师法门,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门。所以经中屡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得圆满”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两种愿心。药师经云“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这个意思。前两句从反面转说,“无垢浊心”就是智心,“无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说,“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余属悲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药师法门者,对于以上几句经文,尤宜特别注意,尽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仅仅注意在资养现实人生的事,则惟获人天福报,与夫出世间之佛法了无关系。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圆满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所以我们修持药师法门的,应该特别注意以上几句经文,依此发起“悲智”的弘愿。假使如此,则能以出世的精神来做世间的事业,也能得上品圆满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将来速得成佛可无容疑了。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上所述者,不过是我常对人讲的几样意思。将来暇时,尚拟依据全部经义,编辑较完备的药师法门著作,以备诸君参考。

最后,再就持念药师佛名的方法,略说一下。念佛名时,应依经文,念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不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

猜你喜欢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佛说耶只经·佚名
  宏智禅师广录 第三卷·正觉
  卷第十二·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六·佚名
  在仰光与宇对薛宝珍谈话·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赞僧功德经·佚名
  诃利帝母真言经·佚名
  卷第三·佚名
  卷第二·佚名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一下·智顗
  卷第四十一·佚名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卷三百三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746_1 【赠温州韩使君】陈陶   康乐风流五百年,永嘉铃阁又登贤。严城鼓动鱼惊海,   华屋尊开月下天。内使笔锋光案牍,鄢陵诗句满山川。   今来谁似韩家贵,越绝麾幢雁影连。   卷746_2 【闲居寄太学卢

  • 第二十九回 奏短长殿前求圣主·佚名

    诗曰:人生穷达总由天劝君不必苦熬煎一旦时来兼运好快坐春水天上船却说红梅,领了玉屏之命下楼,不到一刻的工夫,高相爷即下朝回来。红梅急忙上楼报知,玉屏夫妇,即带同兰英梦月下楼,来到堂前,只见他,唱:孙继成夫妇跌跪在庭堂,尊一声

  • 卷三·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三      宋 韩淲 撰 五言古诗 送潭帅朱晦翁先生赴经筵 度江今几时恐同元佑初中间一报复河洛已丘墟先生讲金华此意将何如君子与小人似难动诛锄要使各当位正论常有余幸哉边陲静羣蛮亦安

  • 卷160 ·佚名

    李流谦 宣孺斫庭前芦苇见山有藆蕁入坐中示诗次其韵 扶摇何啻九万里,盍不往作蛟螭腾。 笑我真为折腰尉,如君雅称哦诗丞。 辄班下寮愧连璧,屡爱新诗工琢冰。 斫林与山出眉目,欲唤逋客招野僧。 晚香

  • 十集 三卷·钱德苍

    风云会访普(末上)【引】调元补衮,扫荡妖氛;佐明君,伫看图影麒麟。柳絮纷纷飞徧地,梨花袅袅撒长空;光照乾坤增气概,银装世界壮威风。老夫赵普,官居首辅,位列三台。目今天下稍定,还有四处未平。我主计将讨乱,老夫日夜思维,一时无策。

  • 志第二 律历中·范晔

    贾逵论历 永元论历 延光论历 汉安论历 熹平论历 论月食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考其行,日有退无进,月有进无退。建武八年中,太仆朱浮、太中大夫许淑等数上书,言历朔

  • 列传第四十六 王舒(子允之) 王廙(弟彬 彬子彪之 彬从兄棱) 虞潭(孙啸父兄子 斐) 顾众 张闿·房玄龄

    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父会,侍御史。舒少为从兄敦所知,以天下多故,不营当时名,恆处私门,潜心学植。年四十余,州礼命,太傅辟,皆不就。及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征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委弃公主。时辎重金宝甚多

  • 第八十回 吴侍御尸谏效忠 曾星使功成改约·蔡东藩

      却说当时尸谏的忠臣,乃是甘肃皋兰人吴可读。可读旧为御史,因劾奏乌鲁木齐提督成禄,遭谴落职,光绪帝即位,起用可读,补了吏部主事。因见帝后迭丧,后嗣虚悬,早思直言奏请,但是广安一奏,犹且被斥,自己本是汉人,又系末秩微员,若欲

  • 卷之九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三·佚名

      顺治三年。丙戌。春。正月。己酉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殿。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群臣、及外藩蒙古诸王、吐鲁番、哈密卫各贡使、上表行庆贺礼。赐宴。  ○朝鲜国王李

  • 四八七 湖广总督三宝奏请严刊刻书籍之禁折·佚名

    四八七 湖广总督三宝奏请严刊刻书籍之禁折乾隆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湖广总督臣三宝谨奏,为请严刊刻妄作书籍之禁,以杜邪说而崇文教事。窃照稗官野史,记载每多失实,虽正史出而羣言皆息,然流传于世,迂拘无识之辈,转欲引为考据

  • 第6章 消灭异己的蒋介石·冯玉祥

    自从蒋介石以圈点方式决定中央委员之后,他这种排除异己之事更多。他用何成浚代替了白崇禧在北平,又诱了李济深将军在南京扣住他。党内外任何事情他都要独裁,所以反对他的人更多。胡汉民先生在国民党内是老党员,也是和孙中

  • ●卷十三·钱谦益

    ○福建陈友定友定,姓陈氏,一名有定,字安国,福州福清县人,徙汀之清流。至正壬辰,寇起应募,署为巡检,累官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据守邵武、建宁、延平、福州、兴化、泉、漳、汀、潮诸路。洪武元年,被执,不屈,就诛。至正十二年壬辰,清流人

  • 卷九 元帝纪 第九·班固

    (汉元帝刘奭)【原文】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许皇后,宣帝微时生民间。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太子。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

  • 卷首之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一天章一圣祖仁皇帝御制诗赐抚远大将军图海二首两朝密勿重元臣秉钺登坛西定秦钟鼎功名悬日月丹青事业画麒麟其二威名万里作长城壁垒旌旗壮远征绥

  • 卷六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宗庙制度仪礼士冠礼筮于庿门【注冠必筮日于庙门者重以成人之礼成子孙也庙谓祢庙】乃宿賔厥明夕爲期于庙门之外 賔立于外门之外【注

  • 食疗本草·孟诜

    唐前饮食疗法和营养学的本草专著。三卷。唐孟诜撰。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孟诜,唐代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人。约生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卒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曾任同州刺史等职,故有孟同州之称。孟氏自幼

  • 呻吟语·佚名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撰者及具体成书年代不详。此书虽然没有作者题名,但在书后有一跋语,介绍了此书成书的大概情况,对我们了解此书颇有参考价值。据跋语所称:此书是由作者和其父共同编辑而成。作者的父亲曾随宋二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