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墨子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墨子卷五

非攻上第十七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衆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廏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褫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廏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之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説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之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説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黒曰黒多见黒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黒之辨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而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辨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义与不义之乱也

非攻中第十八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隠谋若此可得而知矣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穫敛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今尝计军士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腐冷不反者不可胜数乂与矛㦸戈剑乗车其列住碎折靡弊而不反者不可胜数与其马牛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胜数与其涂道之脩逺粮食辍絶而不继百姓死者不可胜数也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饥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则是鬼神之丧其主后亦不可胜数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衆然而何为为之曰我贪伐胜之名及得之利故为之子墨子言曰讣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鋭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今万乗之国虚数于千不胜而人广衍数于万不胜而辟然则土地者所有馀也王民者所不足也今尽王民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馀也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饰攻战者言曰南则荆吴之王北则齐晋之君始封于天下之时其土地之方未有至数百里也人徒之衆未有至数十万人也以攻战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人徒之衆至有数百万人故当攻战而不可已也子墨子言曰虽四五国则得利焉犹谓之非行道也譬若医之药人之有病者然今有医于此和合其药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故孝子不以食其亲忠臣不以食其君古者封国于天下尚者以耳之所闻近者以目之所见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何以知其然也东方有莒之国者其为国甚小间于大国之间不敬事于大大国亦弗之从而爱利是以东者越人夹削其壤地西者齐人兼而有之讣莒之所以亡于齐越之间者以是攻战也虽南者陈蔡其所以亡于吴越之间者亦以攻战虽北者中山诸国其所以亡于燕代胡貊之间者亦以攻战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情欲得而恶失故安而恶危故当攻战而不可不非饰攻战者之言曰彼不能收用彼衆是故亡我能收用我衆以此攻战于天下谁敢不賔服哉子墨子言曰子虽能收用子之衆子岂若古者吴阖闾哉古者吴阖闾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舎焉次注林出于㝠隘之径战于柏举中楚国而朝宋与及鲁至夫差之身北面攻齐舎于汶上战于艾陵大败齐人而葆之泰山东面攻越济三江五湖而葆之会稽九夷之国莫不賔服于是退不能赏孤施舍羣氓自恃其力伐其功誉其智怠于教遂筑姑苏之台七年不成及若此则吴有离罢之心越王句践视吴上下不相得收其衆以复其讐入北郭徙大内围王宫而吴国以亡昔者晋有六将军而智伯莫为强焉计其土地之博人徒之衆欲以抗诸侯以为英名攻战之速故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舟车之衆以攻中行氏而有之以其谋为既已足矣又攻兹范氏而大败之并三家以为一家而不止又围赵襄子于晋阳及若此则韩魏亦相从而谋曰古者有语脣亡则齿寒赵氏朝亡我夕从之赵氏夕亡我朝从之诗曰鱼水不务陆将何及乎是以三主之君一心戮力辟门除道奉甲兴士韩魏自外赵氏自内击智伯大败之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以攻战为利则盖尝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

非攻下第十九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説将何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誉意无非为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虽使下之愚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也今天下之所同义者圣王之法也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勉攻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白黒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是故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义而后为之行是以动则不疑速通成得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利则知者之道也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説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帝山川鬼神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愚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叅乎天地至今不废此则知者之道也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将必皆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坠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牷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卒进而柱乎鬭曰死命为上多杀次之身伤者为下又况先列北挠乎哉罪死无杀以譂其衆夫无兼国覆军贼虐万民以乱圣人之绪意将以为利天乎夫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倾覆社稷攘杀其牺牲则此上不中天之利矣意将以为利鬼乎夫杀之神灭鬼神之主废灭先王贼虐万民百姓离散则此中不中鬼之利矣意将以为利人乎夫杀之人为利人也博矣又计其费此为周生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利矣今夫师者之相为不利者也曰将不勇士不分兵不利教不习师不衆卒不和威不圉害之不久争之不疾孙之不强植心不坚与国诸侯疑与国诸侯疑则敌生虑而意嬴矣偏具此物而致从事焉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今不尝观其説好攻伐之国若使中兴师君子庶人也必且数千徒倍十万然后足以师而动矣久者数嵗速者数月是上不暇聴治士不暇治其官府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紝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然而又与其车马之罢弊也幔幕帷盖三军之用甲兵之备五分而得其一则犹为序疏矣然而又与其散亡道路道路辽逺粮食不继傺食饮之时厠役以此饥寒冻馁疾病而转死沟壑中者不可胜计也此其为不利于人也天下之害厚矣而王公大人乐而行之则此乐贼灭天下之万民也岂不悖哉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若使此四国者得意于天下此皆十倍其国之衆而未能食其地也是人不足而地有馀也今又以争地之故而反相贼也然则是亏不足而重有馀也今还夫好攻伐之君乂饰其説以非子墨子曰以攻伐之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昔者有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庙大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榖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

猜你喜欢
  相刺第二十·桓宽
  卷之八·罗汝芳
  卷二十六下·严虞惇
  尚书表注卷上·金履祥
  卷八·范处义
  卷首上·董鼎
  卷二十三·易祓
  译文 卷三 致知·朱熹
  遵道第二十三·桓宽
  万定禅师寿言·太虚
  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太虚
  佛教应办之教育与僧教育·太虚
  卷第六·佚名
  普达王经·佚名
  北斗七星护摩法(复炽盛光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徐陵

    ○魏文帝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一首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又清河

  • 卷五十·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五十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张九成横浦诗钞张九成字子韶开封人徙居钱塘从学于龟山绍兴二年策进士直言者置高等九成遂擢首选授镇东军佥判历至刑部侍郎秦桧和议不合谪邵州复以倾附赵鼎落职高宗特予宫

  • 卷三百三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七牡丹花类五言古白牡丹         【唐】白居易城中防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开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众嫌我独

  • 王舍人诗集巻三·王绂

    (明)王绂 撰送王仲理复任四川佥事【亨号秋林】蜀道古云险怜君久宦游一家浑八口万里只孤舟雪满岷山晓霜飞峡树秋吏民懐旧徳去去莫迟留送叶经歴致仕归建寕十载塞垣外一身戎马间拜官纔受赏谢病却投闲黄菊晚连径白云秋满山

  • 卷九十七 外戚传第六十七·班固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过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用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及有{新女},而纣之灭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太任、太姒,而幽王之禽也淫褒姒。故《易》基《乾》、《坤》,《诗

  • 列传第二十一 江总 姚察·姚思廉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也,晋散骑常侍统之十世孙。五世祖湛,宋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忠简公。祖蒨,梁光禄大夫,有名当代。父紑,本州迎主簿,少居父忧,以毁卒,在《梁书孝行传》。总七岁而孤,依于外氏。幼聪敏,有至性。舅吴平光侯

  • 宋史全文卷四·佚名

    宋太宗二庚寅淳化元年春正月戊寅朔,御乾元殿受册尊号。曲赦京城系囚,改元。赵普以病免朝谒。疾笃,三上表致政。上不得已,以普为西京留守兼中书令。二月,国家因唐制,建昭文、史馆、集贤院于禁中,昭文、集贤置大学士、直学士,史

  • 雷学淇校辑本《世本》·佚名

    3.1《帝系》 少典生轩辕,是为黄帝。 黄帝生(元)〔玄〕嚣,(元)〔玄〕嚣生侨极,侨极生高辛,是为帝喾,帝喾生尧。 宋忠曰:(元)〔玄〕嚣、青阳,是为少昊,继黄帝立者。高辛、地名,因以为号,喾、名也。少昊、黄帝之子,名契,字青阳,黄帝殁,契立,王

  •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戴名世

    宏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大兵破扬州。督师太傅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史可法死之。史公,字道邻,顺天大兴人,始为西安府推官有声,历迁安庐兵备副使,升巡抚,丁母忧,服阕起,总督漕运,巡抚淮阳,久之拜南京兵部尚书。当是时,贼起

  • 八八一 掌云南道监察御史朱依鲁奏参修书处督催供事乖谬刁玩折·佚名

    八八一 掌云南道监察御史朱依鲁奏参修书处督催供事乖谬刁玩折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九日掌云南道监察御史臣朱依鲁谨奏,为参奏修书处乖谬之督催、刁玩之供事,以端风纪事。窃照武英殿办理四库全书提调、督催二处,各派供事承

  • 陈显达传·萧子显

    陈显达,是南彭城人。宋孝武帝时代,曾任张永前军幢主。景和年间,由于有功劳而多次受到重用。泰始初期,以军主资格隶属徐州刺史刘怀珍北征,被提拔为东海王板行参军,员外郎。泰始四年,被封为彭泽县子。食邑三百户。历任马头、义

  • 张继孟传·张廷玉

    张继孟,字伯功,陕西扶风人。万历末年进士,授潍县知县。天启三年(1623)升为南京御史,未出京师,奏陈筹边防六事,奏疏最后说,他之所以被任为南京御史,是因为现在是钱神当道,公道无权,应严禁馈赠贿赂。帝令他指出具体事实,继孟说只是

  • 歴代建元考卷七·钟渊映

    秀水钟渊映撰唐末诸国考后梁【朱氏】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晃本名温单州砀山人弃黄巢降唐赐名全忠进封梁王以天祐四年丁卯簒位于大梁己巳迁洛阳六年壬申为子友珪所弑改元二开平【四】干化【二】郢王友珪晃子以壬申弑父自

  •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一经籍考经【礼】宋俞庭椿周礼复古编一卷庭椿字寿翁临川人乾道进士官古田令朱彛尊曰俞氏复古编以天官之属兽人献人鼈人兽医司裘染人追师屦人掌皮典丝典枲改入冬官以地官之属鼓人

  • 卷三一·邱濬

    ▲傅算之籍 孟子曰:“有力役之征。”朱熹曰:“征赋之法,岁有常数,力役取之于冬。” 臣按:孟子此章举布缕、粟米与力役并言而皆谓之征,征也者上取于下之名也。布缕粟米专取其物,而力役之征盖兼乎人力也。

  • 叹深品第五十五·佚名

    尔时诸欲天子诸色天子。以天名花而散佛上。来诣佛所头面作礼。叉手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难晓难了。不可思议。是智者之所知。是一切世间所可信者,是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道径。从是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者

  • 古唐诗镜·陆时雍

    《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明陆时雍撰, 时雍字仲昭,桐乡人,崇祯癸酉贡生。是编选自汉魏以迄晚唐 之诗,分为二集。前有总论一篇,其大旨以神韵为宗,情境为 主。如云: 诗须观其自得,古人佳处不在言语间。

  • 事师法五十颂·马鸣

    全一卷。马鸣菩萨集,宋代僧日称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全卷由五十颂组成,记述出家、在家二众皆须敬重灌顶师阿阇黎,因此可得种种功德利益;反之,若对师轻慢诽谤,则得种种苦报灾厄。文中并详述弟子对师尊所应奉行之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