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舍人诗集巻三

(明)王绂 撰

送王仲理复任四川佥事【亨号秋林】

蜀道古云险怜君久宦游一家浑八口万里只孤舟雪满岷山晓霜飞峡树秋吏民懐旧徳去去莫迟留

送叶经歴致仕归建寕

十载塞垣外一身戎马间拜官纔受赏谢病却投闲黄菊晚连径白云秋满山趣多那可及怅望送君还

题璚阳子手巻

璚阳髙隠处山色五湖中路与烟涛隔船从浦溆通剑横秋影碧丹伏夜光红安得谢人事从游鹤背风

送吕太守之沁州【名允铭号筠轩】

沁州汾水北兹地我曾过郡郭云山绕人家土屋多民淳无狱讼时泰少征科此去君为牧应闻五袴歌

送梁先生不移【长子潜字用之次子混字本之】

贤郎居谏职定省惜相违到此未为久如何又欲归家园梨果熟溪市蟹螯肥京国徃还便莫将音信稀

寄龎山人士南

为问龎居士年来安穏无髙闲唐陆羽清逸宋林逋竹里茶烟细梅边鹤影孤逃名浑未许好句落江湖

夜宿黄牛峡

烟景暮萧森黄牛峡转深滩声孤棹月山影半江阴感慨追陈迹登临惬壮心倚篷眠未得何处又猿吟

送吴掾郎礼归无锡省亲

作掾已三载兵曹典要机久能勤案牍今喜访庭闱沽酒莺花晚行庖笋蕨肥故山无限好惆怅不同归

题江村渔隠

钓舟随处泊风扬一丝轻久已潜踪迹那能识姓名雨添春水阔山带夕阳明独有沙边鸟时来共结盟

送王御史还松江

拟复乌台任如何便乞还特恩怜母老多病许身闲旧业松陵曲扁舟泖水间晏眠应有夣衣绣肃朝班

送解大纪游北京

黄金台下路曾是旧都城此去壮游乐能忘逺别情垆姬留客醉商犬护车行登览诗千首多应吊古成

送吕永明复任饶州司税【终西安知府】

与君同里闬游宦异西东饶郡久司税天官初考功估平常课集货聚逺人通自此应超擢休言秩未崇

野航

踪迹浑无定生涯一苇轻自应躭野趣无复重浮名汀草斜阳晚鸥波细雨晴不因时卖卜那肯泊江城

送张知县

作宰麻阳去民风杂五溪世传盘瓠后地接夜郎西臈醸多藤酒春禽半竹鸡到官应有便莫惜寄缄题

送高员外省亲归毘陵

握手纔相见论懐未忍违我方游帝里君复访庭闱晓日辞丹陛春风戱彩衣应知到家后欲别更依依

谢华樗林寄佳菊四枝【名寅可字汝翼】

佳菊满篱东朝来寄好风花连人共晚香与意兼融皎皎鹅肪白盈盈鹤顶红相看思欲赋才拙句难工

病中雨夜二首

不眠孤烛在风雨送凄凉病骨秋加瘦羁愁夜并长自应强饮食谁复问衣裳蟋蟀如相念时来啼近床

懐抱怕生愁病来难自由雨声孤馆夜人影一灯秋书剑乖前志江湖忆旧游无端身外事一一上心头

作平湖秋色图题赠陆彦玘考功

近自吴门别而今已半年交游心固切霄壌迹难縁宦况青云表闲身白鸟边漫图秋色去还肯忆林泉

题流杯别墅巻

曾闻髙隠处风景似山阴曲涧通流水修篁蔼茂林兴来觞且咏题在古犹今此本吾家事因君感慨深

制成鹤氅偶作

氅衣成野服飘逸类黄冠雪素轻狐貉风祛散羽翰不嫌过膝短正喜着身寛见影心犹称时披月下看

寄章采芝【公瑾】

只说蹔违去如何竟不来莫非多契合从是久徘徊笑傲风前榻歌停月下杯却忧鲈正美归兴又将催

寄包征士公恺【号梅荘江阴人】

爱尔闲情好林堂白昼长楷书临小晋近体学中唐水莳一池芡园栽十亩桑不知篱下菊秋后肯分香

憎蚊

纔瞑便■〈薨,羽代死〉■〈薨,羽代死〉凭陵若骋能策躯不自爱利口向人腾座客劳挥扇书生罢炙灯秋风来旦夕知尔不须憎

宿维扬

淮海风流地狂游记徃年飘零重过此懐抱搃非前囊槖唯孤剑妻孥共一船故乡回首望烟树渺江天

题自怡轩【黄叔洪求讳海卒年八十六】

才非世所宜敛迹且栖迟口独与心语人皆莫已知落花啼鸟处临水看云时此趣古今在谁云不自怡

雪夜与乡人旅邸中小酌

客舍虽寥落清樽喜对倾偶同今夕醉忘却异乡情炭炽寒犹在灯残雪更明独怜分手去一骑上边城

代州道中

堪笑复堪嗟行行路转賖稍阴忧雨雪纔霁苦风沙逆旅人欺客征途犬护车不知縁底事沦落向天涯

南归沁州道中晓行

冐晓促归程岚霏是沁城路随流水去人入乱山行涧底春氷滑厓阴冻雪明莺花南国近深慰客途情

喜家兄以中自滇南归用朱公孟韵

弟兄无几人旧业且容身共叹久行役应知多苦辛嚢资诗巻在镜影鬓丝新得遂归来志琴樽日可亲

题云山楼阁图

烟霞知几重楼观羽人宫路向岭头过船从溪口通枯藤悬絶壁古磵夹髙松安得投身去长吟鹤背风

题渔乐图

钓罢得鱼鲜舟维野店边闲同三两伴尽醉百千钱弄笛船头坐枕蓑篷底眠烟波随处好身世搃悠然

雨夜过邹氏溪东别业

溪口暂维舟敲门暝见投雨来山郭夜木落野塘秋寝阁香犹在行庖火尚留主翁情意厚樽酒更绸缪

题老圃巻

桑榆宜晚境筑圃近茅堂凿沼分流水编篱补壊墙雨晴瓜蔓緑风暖菜花香客过饕鸡黍村醪剪韭尝

韩蒙庵先生同留夏雪洲馆中韩以诗留别遂次其韵【韩奕字公望号蒙庵姑苏人夏权字叔度号雪洲江阴人】

闲身江海上世事每嫌听吟藁逢人论扁舟到处停雪销新水緑云尽逺峯青何事思归早潮生未满汀

寄邵希逺校书兼简叔行东屏

萍踪俱是客书馆喜相临来徃无多路分违又一旬酒应端午醉嚢似去年贫烦语贤东道池鱼好饷宾

代雪洲端阳招客【夏权字叔度】

佳节逢端午葵榴照眼新君虽非饮客我岂独醒人彩索寕须繋蒲樽正可亲髙情如不弃林下望车尘

病中述懐二首

卧病得休暇提撕百念非任真招物议随俗与心违露草乱虫响云霄一鹤飞君恩知未报何敢道思归

问年纔五九底事便奄奄壮志逐时减新愁与病添日晡思啖粥风冷怕钩帘有客来看命犹谈蔗境甜

送王检讨使朝鲜【偁字孟扬号虚舟有集解学士缙作序】

秉节赴朝鲜衔恩玉殿前封圻寕有间雨露自无偏驿骑经辽地云帆拂海天逺人迎拜处应识使君贤

病后寄同志

少小颇知学老来何足论自惭书翰力难答圣君恩一病较纔好两眸看渐昏客嚢无旧物唯喜短檠存

寄沈征士【睿字诚甫号存耕】

东阳沈征士于我久相踈间别已三载徃来无一书情懐终自若客鬓近何如遥想诸郎好家庭乐有余

赠蒋御医用文【名武生谥恭靖】

医名追扁鹊传派自长康叠见逥生效多藏经进方竹深通药径花外掩丹房修合常供御衣衫袭异香

送宏上人住保寕寺

别来忘岁月相见又飘然去住浑无着行蔵只任縁故山唯落木废刹鎻荒烟师去重开社香灯祝万年

送鲁府黄谦纪善归莆田

饯别秦淮上春潮没浅沙寸心应恋阙千里蹔还家客路多芳草都门正落花征书看又起未必久烟霞

送人归省

逺别念亲闱君恩独赐归乡闗经月到烟水片帆飞粱稻岁初熟蟹螯秋正肥遥知调膳处彩服映春辉

送懐益州长老之四明

懐公方外士去住两翛然有相皆成幻无心即是禅钟声山寺月杯影海门烟为续祖灯去能忘应世縁

送章秀才归松江

挟策来京国经年未一官籍名通秘阁僦屋住长安身病怜亲老妻亡念子寒恩教蹔归去不是学张翰

挽吴母

令子居郎署慈亲白髪埀每闻期就养谁料遽成悲太史书阡表名卿集挽辞独怜斜日里无复倚门时

送郑州同知

考绩上铨衡三年喜政成郡人多颂徳朝士半知名落日孤城逺秋风上马行遥知溱洧上父老久相迎

中秋对月追忆去年诸公遂有存没升沉之感因成近体一首

中秋已过半芳樽谁共亲可怜今夜月空忆去年人得失蕉间鹿存亡草上尘挥杯劝孤影只合伴闲身

寄蔡景颢

始因从宦出先世福州人踪迹久居楚语音犹带闽田庐依妇族图绘赠交亲千里聊相问身安莫厌贫

寄刘士俊

刘郎医术好夙契已逢仙制药少人见秘方多祖传家贫虽寂寞客至即留连廿载不相见令人思惘然

寄徐伯玉

每懐徐孺子寥落共谁亲早岁应多疾衰年又复贫苔痕封古巷松影过比邻独喜添丁好传家幸有人

寄徐九鼎

氏族南州泒遗风亦好潜幽居邻陆羽清艺祖蒙恬地近傍城角花深露屋尖年来怕征起踪迹隠鱼盐

寄潘子安【号海荘任夔州府同知所著海天清啸诗集】

潘郎豪且逸佐郡上瞿塘纵酒宦情薄耽诗野兴狂才名虽藉甚家业已荒凉闻说乔公女鸳鸯鎻洞房

寄孙景昭

每爱孙公子风流不可禁留宾开博具呼妓合调琴杯泛忘形酒囊存买笑金别来嗟已久緑鬓雪应侵

中秋燕集分韵得青字

秋半露初白月髙天更青相逢如此夜不饮若为醒急管奏清响长筵列广庭百年能几会杯到莫留停

题源隠

风景似仙家山厨饭熟麻恐人知姓字避地隔烟霞流水一溪雨种桃千树花莫教渔父识出向世间夸

赠陈司仓廷玉

司仓虽小职京国掌军储天近屡朝见官闲如隠居秋风三亩宅春雨一园蔬咫尺频相过毋烦重致书

送张邦达之四会

送君之四会接境近畨禺夷獠居相杂炎凉候颇殊时清销瘴疠地广辟膏腴政绩三年后应知徳化孚

送王生还钱塘迎养

亲老当迎养江帆去路賖故乡翻是客上国久移家慈竹添新笋春萱着晚花到来应倍喜甘旨乐繁华

送杨教授之邵武

教铎之闽郡诸生待琢磨莫言居职冷应见育材多晚棹投孤驿春衣换夹罗去途经浙水旧业喜相过

送黄仲逊之安平镇廵检

闻说安平镇荆湖当要闗潇湘合二水衡霍拱千山地僻居民少时清逻卒闲遥知到官后多在醉吟间

挽菊荘金徳厚先生

别去两经春寄来书更频只期重握手寕料永伤神禄养悲贤子情亲泣故人遥怜篱下菊今岁为谁新

雪夜凯师留宿戱赠

自笑年将老无繇断爱憎闭门辞俗客下榻待吟僧茶煑春氷溜梅横雪夜灯要能同此趣京国许谁曾

寄匡世徳

匡君一别久踪迹近谁依囊尽风流在年髙故旧稀浩歌邀月上独立看云飞只叹阶庭下无人戱彩永

题临清书屋

君家旧文献世业喜聨芳书积数千巻门开半亩塘天光朝鉴满灯影夜窓凉未许终嘉遯还应入帝乡

深静轩为云石长老赋葢取杜少陵竹深留客处荷静纳凉时之句以扁其轩云

何处可追游兹轩景最幽穿林开小径凿地引清流竹色明书幌荷香散茗瓯髙僧尤好客欲别更迟留

赠陈景中昆仲题所画竹上

到京今六载衰病独茕茕在客谁知己惟君弟与兄经过常馈药慰问每留情持此岂云报相期岁晚盟

暇曰读楞严经偶成

劳生何扰扰衰鬓已萧萧偶得楞严读都将世虑消水流虚谷静云度碧天遥独坐忘言久西山对寂寥

初度

此日逢初度长年客帝乡两京叨扈从四海共安康振佩趋青琐濡毫向玉堂不须称寿者歌此进瑶觞

济寜分水闸访乡人王大使

自说到官久徃来多见临上堂询旅况对酒话乡音日落郡城晚河舂闸水深南归应有待停棹拟重寻

东昌与陈徳耔夜别【耘江阴人号约轩】

匆匆客路边不得共留连公馆灯前酒王程月下船孤城横旷野断鴈落平川别后重相忆应知夜不眠

和赵彦如中秋对月韵【友同号存斋】

秋半晚凉新空庭逈絶尘共看今夜月况是故乡人展席聊呼酒烹鱼底用莼清光千万里随处可相亲

送台州医官裘训科南归

学业究岐黄新除拜宠光济人唯用药从宦不离乡选胜登霞峤寻真访石梁因知归思趣不敢问竒方

赋椰瓢

炎方充贡物颁赐出金门外表匏瓜质中涵雨露恩香甘宜作果坚确可刳尊铭刻须珍袭留荣及子孙

挽李母【其子玉大理副】

闾里共称贤中途丧所天教儿登显仕抱志卒余年京国舆灵榇横山入墓阡铭文书琬琰尤足慰重泉

得家书

昨夜乡人到家书喜见投展开三四读添却万千愁舍弟贫依旧山妻病未瘳那堪诸幼稚日日望归舟

王舍人诗集巻三

猜你喜欢
  元诗选二集壬集目录·顾嗣立
  第二十二回 义昆季英雄应募·陈端生
  藏春集卷六·刘秉忠
  ●白雪遗音卷三·华广生
  山居杂诗·周作人
  卷十五·郭知达
  卷之十五·佚名
  卷二百四十五·曹学佺
  卷十七·吴之振
  雅颂正音原序·刘仔肩
  卷一百六十八·陈廷敬
  卷三百三十六·佚名
  明诗评二·王世贞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二·黄庭坚
  卷十七·许及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一·王羲之

    书遗殷浩书浩杨州刺史,参综朝权,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与浩书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上之。言其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仍遗浩书。先是安西将军谢尚为督统,败绩。知安西败丧,公私

  • 蜕庵集卷三·张翥

    (元)张翥 撰○七言律诗无题见时略略望遥遥有月阑干待袖招得巧蜘蛛丝缕细传声鹦鹉舌关娇仙家弦管寜无谱天上星河亦有桥云雨或时消息断不如朝暮石城潮闻笛何人吹笛傍江干木落淮南夜色寒三弄水边人舣棹一声云杪客凭栏梅花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刘昫

    ○李渤 张仲方 裴潾 张皋附 李中敏 李甘 高元裕 兄少逸李汉 李景俭 李渤,字浚之,后魏横野将军申国公发之后。祖玄珪,卫尉寺主簿。父钧,殿中侍御史,以母丧不时举,流于施州。渤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于文学,不从科举,隐于

  • 卷八十八 晉紀十·司马光

      起玄黓涒灘(壬申),盡昭陽作噩(癸酉),凡二年。   孝懷皇帝永嘉六年(壬申、三一二年)   春,正月,漢呼延后卒,諡曰武元。   漢鎮北將軍靳沖、平北將軍卜珝寇幷州;辛未,圍晉陽。   甲戌,漢主聰以司空王育、尚書令任顗女為

  • 卷之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三七五禀同治六年九月二十一日一二二○九--一·佚名

    生员、职员、监生等,禀举下山、五和、树杞林、六张犁等四庄庄正具禀竹北一保九芎林街,治下生员魏缵唐、职员刘嵩山、监生彭殿华、詹国和、罗在田、曾清机、林希贤、吴殿华、庄蓍郑家茂、彭德业等,为

  • 一○九八 谕内阁纪昀褚廷璋等着分别充文渊阁直阁事或校理·佚名

    一○九八 谕内阁纪昀褚廷璋等着分别充文渊阁直阁事或校理乾隆五十年三月二十九日乾隆五十年三月二十九日内阁奉上谕:纪昀、陆费墀着仍充文渊阁直阁事,阿肃、胡高望着以原衔充文渊阁直阁事。其文渊阁校理一缺,着陈崇本充

  • 二四 吃茶·周作人

    鲁迅的抽纸烟是有名的,又说他爱吃糖,这在东京时却并不显著,但是他的吃茶可以一说。在老家里有一种习惯,草囤里加棉花套,中间一把大锡壶,满装开水,另外一只茶缸,泡上浓茶汁,随时可以倒取,掺和了喝,从早到晚没有缺乏。日本也喝清茶

  • 匈奴列传第五十·司马迁

    王延海 译注【说明】本文是记述匈奴与中国关系的传文。全文共四段,首段记述匈奴的历史演变及其同中国的历史关系,以及他们的民族风俗、社会组织形态等;第二段写汉朝初年,匈奴与汉朝的和亲关系和反复无常

  • 辛雄传·魏收

    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父亲辛畅,字幼达,任大将军谘议参军、汝南乡郡二郡太守,太和年间,为本郡中正。辛雄很有孝性,广泛涉猎书册史籍,喜欢刑名法术,廉洁谨慎,雅洁素泊,不随便交朋友,喜怒哀乐不轻易现于脸上。脱下布衫,奉朝请做官

  • 《辽史》简介·脱脱

    《辽史》元·脱脱等 撰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奚斯、吕思诚为

  • 冯胜传·张廷玉

    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后改。与兄长冯国用都爱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筑寨自保。太祖攻战至妙山时,冯胜随兄长一同归附,受到重用。国用累立军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由冯胜袭其官职,典掌亲军。陈友谅进逼龙湾。太祖率军抵御,战

  • 钱方轼·周诒春

    钱方轼 字俊葵。年三十一岁。生于江苏常州。父鑅。现充奉天鸭绿江采木公司理事长。永久住址。天津日租界芦庄子淸和街。已婚。子一。初学于天津普通中学。及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二年。自费游美。后得官费。入哈佛大学

  • 管子补注卷十四·刘绩

      水地第三十九       短语十三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苑囿城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谓生于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言水材美具备其润泽若气以支持于地者若筋分流地上若脉也】故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佛子云何爲菩薩摩訶薩無盡功德藏迴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懺除一切諸業重   障所起善根.禮敬三世一切諸佛所起善根.勸請一切諸佛說法所起善根.聞佛

  • 幻住室随笔(十六则)·太虚

    一或阅弘明集,至南朝宋文帝与侍中何尚之,赞扬佛教之美,极尽玄致。时吏部郎羊弘保亦适在座,进曰:“此谈盖天人之际,岂臣所宜预!窃恐秦、楚论强兵之术,孙、吴进吞并之计,将无取于此耶”?帝曰:“此非战国之具,良如卿言”。尚之曰:“夫

  • 菩提行经卷第二·龙树

        圣龙树菩萨集颂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提心忍辱波罗蜜多品第四  奉行诸善业  施戒而先导  供养于如来  百千劫无尽  修行于羼提  嗔罪而

  • 黄帝授三子玄女经·佚名

    黄帝授三子玄女经,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着录「玄女式经要法一卷」;萧吉《五行大义》引「玄女拭经」,疑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众术类。此书内容词语,与《黄帝龙首经》相似,亦为汉魏六朝古占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