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校勘說明
二.譯校凡用三本。(一)梵文本入楞伽經.校註略稱梵本。(二)元魏菩提流支譯入
楞伽經.略稱魏本。(三)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略稱唐本。以上三種並舉
則稱三本。
三.譯校凡有四例。(一)各本品目文句歧異者.擇要註出曰.某本云云。(二)各本文
義較暢者.擇要註出曰.勘某本云云。(三)因對勘各本而見今譯晦澀〈文句倒綴省
略轉聲等〉或訛略者.則並註按語曰.今文云云。(四)又今譯名語應行訂正者.亦爲
註出曰.勘某本此語應譯云云。
四.刻校用南宋刻爲底本.對勘麗刻訂正文字.附註曰.原刻云云.依麗刻云云。
五.今刊頌文悉依梵本釐正.註出序數.分頌排列。其詳略互異處.亦附註備考。
六.校勘資料出處如次。
********************
(一)梵本入楞伽經.Lan%ka^vata^ra-su^tra. 日人南條文雄校刊本.一九二三年.
京都版。
(二)魏本入楞伽經. 金陵刻經處會譯本。
(三)唐本大乘入楞伽經. 同上.又單行本。
(四)本書南宋刻麗刻. 悉依日本弘教書院縮刷正藏本及大正大藏經本之
校註。
********************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七·澄观 第七十章 王权附还·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三·佚名 大宋国虚舟和尚语录·虚舟普度 大般泥洹经卷第二·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卷·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二·唐慧琳 卷第七十五·佚名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上·佚名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七下·智顗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三[宋刻]·惟白 略评外道唐焕章·太虚 順治十七年四月御札·道忞 参观陈嘉庚工厂之所感·太虚 原跋·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