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语卷一

宋 朱子 集注学而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徳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同O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巳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音洛O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纡问反O愠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程子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徳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O程子曰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O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弟好皆去声鲜上声下同O有子孔子弟子名若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犯上谓干犯在上之人鲜少也作乱则为悖逆争斗之事矣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与平声O务专力也本犹根也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曰行仁与者疑辞谦退不敢质言也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O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巳曷尝有孝弟来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O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词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O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O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省悉井反为去声传平声O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巳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

猜你喜欢
  卷九 盘庚下第十一·孔颖达
  薄葬篇第六十七·王充
  卷九·卫湜
  卷六十一·山井鼎
  卷九十一·秦蕙田
  书虚篇第十六·王充
  提要·敖继公
  第三章 孔子的智慧·林语堂
  弓人·佚名
  仲子闕里誌·冯云鹓
  华严隆禅师·惠洪
  天台韶国师·惠洪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二(附录)·王日休
  缅甸面面观序·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569_1 【新荷】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卷569_2 【初月二首】李群玉   滟滟流光浅,娟娟泛露轻。云间龙爪落,帘

  • 爱山·隋树森

    爱山,姓氏、生平均不详。曲家有李爱山、王爱山,此人或为其一。 小令 【南吕】四块玉 美色 杨柳腰,芙蓉貌。袅娜东风弄春娇,庞儿旖旎心儿俏。挽乌云叆叇盘,扫春山浅淡描,斜簪着金凤翘。 知足 两鬓秋,今年

  • 东海渔歌卷六·顾太清

    醉花阴 咏蝶淡绿轻红春日暖,落瓣随风卷。蝶阵趁飞花,欲绣翩翩,抽尽春蚕茧。滕王旧稿晴窗展,住住飞飞缓。花底作生涯,心醉群芳,生受东君管。丑奴儿 春日偶成已过谷雨春将暮,未见花开。未见花开,辜负多情燕子来。海棠憔悴东风老

  • 卷九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九十五渚类五言古和徐都曹出新亭渚    【斋】谢 脁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青郊路廻瞰苍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东都巳俶载言归望緑畴至牛渚忆魏少英 

  • 志第八 律历下·房玄龄

    魏尚书郎杨伟表曰:“臣览载籍,断考历数,时以纪农,月以纪事,其所由来,遐而尚矣。乃自少昊,则玄鸟司分,颛顼、帝喾,则重黎司天;唐帝、虞舜,则羲和掌日,三代因之,则世有日官。日官司历,则颁之诸侯,诸侯受之,则颁于境内。夏后之世,羲和湎淫

  • ●卷四十一·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六。   起靖康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戊午,尽二十六日壬戌。   二十二日戊午太学生沈长卿上书言伏阙并李邦彦等。   《书》曰:靖康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太学生沈长卿谨昧死再拜献书於皇帝陛下臣观自古天下国

  • ◎呜呼王治馨·李定夷

    呜呼!纳贿贪赃之王治馨,由大理院开庭判决,竟宣告死刑。判决之死刑犯,从未有不过二十四点钟者,此次办理之迅速,殊令人大吃一惊,而近日贪赃枉法者,实不止王治馨。余不知见大总统对于旧部之王治馨犯法不赦,其亦不寒而栗否耶。兹将

  • 民国六年(1917)六月九日至七月十日·胡适

    归国记民国六年六月九日离纽约。十日晨到绮色佳,寓韦女士之家。连日往见此间师友,奔走极忙。在绮五日(十日至十四日),殊难别去。韦夫人与韦女士见待如家人骨肉,尤难为别。吾尝谓朋友所在即是吾乡。吾生朋友之多无如此邦矣。

  • 卷九十七 下 外戚传 第六十七下·班固

    (外戚)【原文】孝元王皇后,成帝母也。家凡十侯,五大司马,外戚莫盛焉。自有传。孝成许皇后,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恩侯嘉女也。元帝悼伤母恭哀后居位日浅而遭霍氏之辜,故选嘉女以配皇太子。初入太了家,上令中常侍黄门亲近者侍送,还白

  • 卷之十九  建文皇帝遺蹟(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建文皇帝遺蹟,一卷,無撰者名氏。臺灣學生書局出版的明代史籍彙刊中收有建文皇帝事蹟備遺錄一卷,與此書內容同,題為大嶽山人撰,亦未詳為何人。) 建文皇帝諱允炆,在位五年,懿文皇太子之長子,太祖皇帝之嫡孫也。母妃懿敬皇后常氏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六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六年二月初十日云贵总督【臣】鄂尔泰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躬甚安精神愈觉健旺实皆 天地神明 圣祖君父

  • 春秋辨义卷二十三·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昭公一庚申○景王四年元年○晋平十七年齐景七年卫襄三年蔡灵二年郑简二十五年曹武十四年陈哀二十八年杞文九年宋平三十五年秦景三十六年楚郏敖四年卒呉夷昧三年卒春王正月公即位胡氏曰子野毁而卒穆叔不

  • 卷第一百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第一百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十九祭先圣先师辽史太祖本纪神册三年夏五月乙亥诏建孔子庙宗室义宗传义宗名倍太祖长子神册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

  • 卷四十三·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三   宋 王与之 大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郑康成曰大祝祝官之长○黄氏曰卜祝秩皆高【○郑锷曰曲礼言天子建天官先六大以大祝为天官之属与大宰大宗同列者

  • 卷四百二十一·佚名

    △第二分无边际品第二十三之二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善现言:何缘故说。前际诸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後际诸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中际诸菩萨摩诃萨无所有不可得。何缘故说。色无边际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边际。受想行

  • 道光福建通志台湾府·佚名

    本书(六册一、○五○面六三○、○○○字)为一选辑,不分卷。清代纂修「福建通志」凡三次:一为郝玉麟等修、谢道承等纂,刊於乾隆二年;二为沈廷芳修、吴嗣富纂,刊於乾隆三十三年;三为道光九年孙尔准等修、陈寿祺纂(十五年程祖洛等

  • 淞故述·杨枢

    枢字运之,自称细林山人,华亭人。嘉靖戊子举人,官至江西临江府同知。是书乃所述松江一郡遗闻轶事,以补志乘之阙略者。松江本以吴淞江得名,明初因地多水灾,故去水旁以禳之。此书标目,则犹仍其本名也。书中於地理、人物、行谊、

  • 中本起经·佚名

    凡二卷。东汉昙果、康孟详合译(一说康孟详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记述释迦成道后教化之事迹。计有转法轮品、现变品、化迦叶品、度瓶沙王品、舍利弗大目揵连来学品、还至父国品、须达品、本起该容品、瞿昙弥来作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