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海渔歌卷六

醉花阴 咏蝶

淡绿轻红春日暖,落瓣随风卷。蝶阵趁飞花,欲绣翩翩,抽尽春蚕茧。

滕王旧稿晴窗展,住住飞飞缓。花底作生涯,心醉群芳,生受东君管。

丑奴儿 春日偶成

已过谷雨春将暮,未见花开。未见花开,辜负多情燕子来。

海棠憔悴东风老,绿叶成阴。绿叶成阴,银烛烧残无处寻。

琐窗寒 题冬闺刺绣图

弱线初添,琐窗渐暖,闭门同绣。明金压线,刺出一痕春透。慧心儿花样细翻,各人施展纤纤手。意迟迟、几度停针,生怕作来肥瘦。

低首双眉暗斗。正无语思量,阿谁轻逗。香肩慢扣,指点绿平红绉。踏春郊、芳草落花,缓步不染星星垢。舞回风、小立秋千,试问谁能够?

忆人人 送屏山往杭州

留君不住,遗君不舍,一片离愁难说。虽云暂别亦相思,反不及、交情淡薄。

秋风秋雨,长途珍重,况是凄凉时节。临歧把袂间归期,莫恋着、家山丘壑。

鹊桥仙 初冬云林邀同家霞仙龙爪槐看菊,过陶然亭望西山

故人邀我,城南访菊,已过黄花时节。更从何处问秋芳,见一路、霜林残叶。

蒹葭阁下,陶然亭外,剩有寒芦如雪。冷烟薄雾淡斜阳,望不见、西山重叠。

早春怨 题蔡清华夫人桐阴仕女图

云净天空,苔阶露坐,夜色溶溶。一扇微凉,一轮明月,一树疏桐。

安排肥瘦纤穠,费老手、传神特工。纸上丰姿,画中态度,谁个真容。

喝火令 戊申新秋望日偶成

残暑留余热,罗纨尚未捐。露华庭院早秋天。又到一年今夕,七见月团圆。

深草藏萤火,凉蝉咽柳烟。生憎虫语太缠绵。恼煞喓喓,恼煞搅人眠。恼煞几重花影,和月到帘前。

长相思 已酉正月廿四,雪窗寄湘佩二首,用独木桥体

过新年,贺新年,马齿空加又一年。浮生能几年 

是今年,是明年,试问君归在那年  愁人日似年。

花开时,雁来时,草色遥看是此时。同游记旧时。

忆君时,寄君时,写到相思两字时。伤心下笔时。

浣溪沙 四时闺词

杨柳丝牵春日迟,小楼人困落花时。枕痕自向镜中窥。

帘幕绿阴风荡荡,秋千红索影垂垂。一声轻脆啭黄鹏。

一局棋消夏日长,林兰初放满盆香。轻罗小扇引微凉。

花外斜阳蝶晒粉,帘前软语燕窥梁。兰汤浴罢晚梳妆。

爽气怡人秋日清,银床落叶嫩凉生。闲邀女伴试瓜灯。

灼灼流萤深院静,纤纤新月一钩明。蛛丝乞巧祀双星。

六出花飞冬日寒,金炉拨火炷沈檀。一杯清茗啜龙团。

梅蕊迎风香细细,竹稍压雪叶攒攒。阿谁忍冻卷帘看 

贺新凉 雨中晓发南谷,用蒋竹山韵

几阵鸡呜了。听潇潇、雨声不住,天光渐晓。料理行装催早发,多是崎岖山道。况秋潦、行人更少。夹路山花如堆锦,载秋光不尽车箱小。丹砂颗,缀酸枣。

长空不肯阴云扫。荡烟丝、垂杨处处,凉蝉嘶老。禾黍披离高原上,一夜西风吹倒。涨溪水、孤村环抱。转过云岗回头望,认依稀高岭横天杪。云又起,四山杳。

南柯子 九日城南看菊

问菊城南路,秋光又一年。草桥风景尚依然,正是黄花时节碧云天。

荒草迷幽径,残芦被野田。丝丝衰柳挂寒烟,遥指半规斜日隐山巅。

满江红 九日屏山、湘佩招游悯忠寺

时节重阳,喜良友、相邀消遣。向古寺、驱车访菊,黄花不见。败叶凋伤零落舞,残碑剥蚀摩挲看。葬忠魂、千古此高台,凭人赞。

如来法,慈悲愿。刹那顷,韶光换。忆旧游重到,临风自叹。回首竟成今昔感,宽心且作嬉游忭。约明年、此会共登临,知谁健?

云淡秋空 八月廿一屏山姊招看桂花

傍午忽传,良朋邀我,秋色同看。金粟香飘,碧天云淡,画阁人闲。

郇厨珍品堆盘,酌杯酒、纱窗曲栏。帘卷西风,衣添半臂,共醉花间。

金风玉露相逢曲 谢湘佩寄并州剪

芭蕉敲雨,梧桐坠露,又是新秋到了。无心写景欲言情,当不得、神魂颠倒。

萧斋兀坐,愁怀难遣,恰好故人书到。并州快剪寄将来,剪不断、相思萦绕。

金缕曲 题《行有恒堂词集》

镂月裁云手。好文章、天衣无缝,神针刺绣。写景言情无不切,一串骊珠穿就。应不数、豪苏腻柳。脱尽人间烟火气,问前身金粟如来否 餐妙句,淳如酒。

神笼变化云出岫。笔生花、篇篇珠玉,锦心绣口。文彩风流谁得似,明月梅花为偶。比修竹、孤高清瘦。岂止新诃惊人眼,行有恒事事存心厚。三复读,味长久。

    【校】镂月,原作“缕月”按此句出自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底本当抄误,据改。

画屏秋色 屏山邀看菊

窗外天光瞑。素壁前、添出几重花影。移座对花,故烧高烛,花叶光莹。染襟袖香清,短屏低护似更称。带暗霜、枝上凝。看嫩碧娇黄,淡红浓紫,最是细玲珑处,浅深相映。

枝梗。斜斜整整。斗艳妆、粉黛交逞。者般风景,依依良夜,漏传酒醒。愧座客、新诗未成,空负红烛冷。壁上稿、重再省。欲写出丰神,年来心绪不定,且把秋容慢咏。

鬓云松令 题梦兰夫人画扇

乍长天,清昼永。风荡帘鈎,午梦人初醒。纤手慢将云鬓整。美目流波,花底新妆靓。

对芳菲,心自省。花静人嫺,人与花相称。空谷一枝谁解赠。谱入离骚。添个幽兰影。

意难忘 哭云林妹

十载思量。幸莲舆北上,重睹容光。芳颜仍似玉,云鬓却成霜。相把袂,语悲伤。说离乱兵荒。叹年来,惊惊恐恐,无限凄惶。

忽然病入膏肓。是长途辛苦,体不禁当。君心应自在,我意竟难忘。持素手,断柔肠。问去者何方?望魂兮,魂兮早降,享我杯浆。

减字木兰花 春雨次韵

柳丝长短,约住春阴人意懒。夜雨凄凄,不许催归杜宇啼。

清明时候,料峭轻寒偏迤逗。九十春光,花信才传到海棠。

菩萨蛮 拟古春闺次韵

小楼日倚阑干遍,恼人最是风前燕。望远豁双眸,垂杨满陌头。

遣愁无处着,翠被和愁卧。香篆霭重帘,春寒梦里添。

齐天乐 题孚斋王孙乘槎载妓圆

聚香国里香风起,灵槎御风而下。天女腰肢,维摩眉宇,闻是王孙自写。欲何为也。有百八牟尼,一函般若。不著纤尘,屏除一切更嫺雅。

本来心在云水,现官身说法,恁般潇洒。不染峰峦,不增泉石,一片青天光射。翠鬟娇姹。岂谢傅东山,管弦游冶。载个人儿,散天花侍者。

踏莎行 冬夜听歌

镂月裁云,移宫换羽,歌喉怕惹娇莺妒。浅斟不问夜何其,三星早已当门户。

彩袖高扬,柘枝低舞,檀槽慢捻冰弦柱。曲终明月送人归,小庭深院霏寒雾。

    【校】镂月,原作“缕月”。当抄误,改。

滴滴金 四月廿九谢志邸莲舫主人见惠鲜枇杷

初晴快雨垂帘坐,忽朱邸,颁珍菓。案头细细自开封,是枇杷些个。

清芬滋味黄金颗,慢奇擎,莫教破。不尝此味已多年,谢主人怜我。

南乡子 咏瑞香

花气霭芳芬,翠幕重帘不染尘。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不是婷婷倩女魂。

细蕊缀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懒与凡葩争艳冶,清新。赢得嘉名自冠群。

风光好 同治甲子元日,戏题多儿图是年曾孙毓乾生。

柳绵绵,水涓涓。嬉戏群儿小河湾,舞雩天。

谁家特染丹青笔,多男子。吉兆欣逢甲子年,乐无边。

金缕曲 题俞彩裳女史《慧福楼诗集》

福慧双修矣。问芳龄、二八年纪,聪明如此。一卷新诗出示我,美玉精金堪比。真不愧、诗书门第。拈出卷中读史句,岂寻常弄月吟风耳。簪花格,银鈎字。

瑶池仙子应如是。爱翩翩、温柔态度,端庄容止。恰有仙郎成伉俪,一对璧人双美。堪称得、扫眉才子。况又人言知孝道,侍孀姑膝下呈欢喜。福与慧,更谁似。予最爱《读项羽本纪》二句:“百战空争秦社稷,九州终是汉山河。”

贺新凉 代人题竹深荷净图

荷净竹深处。爱修篁、虚心直节,红莲解舞。应是碧天新雨霁,消尽人间烦暑。一阵阵、微风香度。人与花兮同洁净,薄绡衣、不许纤尘污。坐磐石,对芳渚。

风流文彩堪称许。画图中、修眉隆准,精神楚楚。福慧双修谁得似,况又宽容仁恕。为善乐、受天之佑。此际身心清凉甚,澹襟怀、潇洒得佳趣。应添入,神仙谱。

金风玉露相逢曲 丙寅中秋,是日秋分

天光如水,月光如镜,一片清辉皎洁。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芭蕉叶老,梧桐叶落,老健春寒秋热。须知光景不多时,能几见、团圆佳节。

金缕曲 送屏山姊扶柩旋里

岂是无情者。遥将归、家山安葬,匆匆车马。此去长途须保重,仔细雨天风夜。况已是、暮年人也。卅载交情如手足,怅离怀、多少伤心话。难把你,车儿把。

牵衣执手偏难舍。盼鱼书、总然数字,也须亲写。我本多愁君善病,两地情牵意惹。梦不到、横河宅舍。姊居杭城横河桥。硬著心肠真个去,此时情、何日方能罢。相思泪,风前洒。

西江月 秋日游鮎鱼关,晚过栖云道院,四十年风景变迁,得不有感

鹦鹅湾头秋水,鲇鱼关外西风。崇山峻岭几多重,归路斜阳相送。

宛转长城如带,崎岖樵径斜道。栖云道院扣仙宫,四十年来一梦。

醉太平 辛未十二月初六日,夜梦一丽人,貌甚美,时样宫妆,坐磐石对月鼓琴,声音清粹,指法圆活。

俟其曲终,予请其字,即转琴背,有径寸金字图章一方,篆“华轩”二字,傍有小金字行书两行,月下不甚了了。

指其图章以示予曰:“即此也。”予叩其所传,答以曹和尚,俯笑曰:“非僧也,因年老发脱,故有和尚之称。”

言毕,欲行再鼓,忽被啼鸟惊觉。醒来谱此小令,以记其事

风清月清,鸾呜凤呜。谁家绣阁娉婷,借冰丝写情。

云声水声,鱼听鹤听。恼人好梦偏惊,是山灵化成。时居南谷霏云馆。

西江月 光绪二年午日梦游夕阳寺

寻得夕阳小寺,梅花初放厓阿。一湾流水绕陂陀,细路斜通略徇。

好梦留连怕醒,偏教时刻无多。登山临水乐如何,好梦焉能长作。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七十三·彭定求
  卷一百九十一·彭定求
  提要·王士祯
  ◆王宣慰艮(止止斋稿)·顾嗣立
  提要·刘崧
  小花篮——送卫礼贤先生·徐志摩
  卷三十九·唐圭璋
  静春堂诗集卷三·袁易
  卷一百十七·陈廷敬
  卷五百七十五·佚名
  车眺·徐志摩
  明诗评三·王世贞
  ●自叙·毛先舒
  蜀妓词作鉴赏·佚名
  第四十一出 旅馆叙情·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编·卷六·沈瘦东

    陈卧子先生墓在广富林。嘉庆乙丑,我邑王兰泉司寇、奉贤陈桂堂太守纠合一郡土绅,就墓傍建祠,并祀夏瑗公父子,而以死难诸人柑享,(陈、夏皆几社创始人也。)名曰陈夏二公祠。并酌定仪制,春秋致祭。厥后寝就衰歇,乃移祀於松江直指庵

  • 第十一出 闻乐·洪昇

    【南吕引子·步蟾宫】〔老旦扮嫦娥,引仙女上〕清光独把良宵占,经万古纤尘不染。散瑶空,风露洒银蟾,一派仙音微飐。 药捣长生离劫尘,清妍面目本来真。云中细看天香落,仍倚苍苍桂一轮。吾乃嫦娥是也,本属太阴之主,浪传后

  • 卷一百八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七 朱 松 题芦雁屏 征鸿坐何事天遣南北飞萧然如旅人无情自相依孤苇吹欲折秋风不胜威冥冥一高雁空费弋者机寒声落烟渚相应不我违嗟余识此情纳手空叹欷

  • 屏山集钞·吴之振

    刘子翚凉月凉月未出山,浮云半空白。徘徊步轩窗,宛若待佳客。经林漏飞辉,映溆生华泽。及兹秋景清,吾庐更幽寂。殊观发秘藏,妙听生寥阒。营营息初机,炯炯怀新得。岂无平生心,所乐已非昔。天旋河汉动,夜久邻机息。凄凄感庭兰,岁莫

  • ●春波影·沈泰

    (武林野君徐编珂月卓人月评君则沈一驺、孟朱炜阅) 正目杨夫人好护广陵花,冯家郎村杀风流品。 老尼姑慧识少年亡,小青娘情死春波影。 △楔子 (〔卜儿扮老尼上〕贫道乃芙蓉城仙尼是也。看这尘凡世界,暗洞洞地,都在黑漆笼中

  • 初集 一卷·钱德苍

    副末一剪梅开映小桃,凤凰台上忆多娇。洞仙歌曲声声慢,虞美人行步步娇。红纳袄,皂罗袍。醉扶归去月儿高。谒金门下朝天子,深感皇恩贺圣朝。--交过排场。牧羊记庆寿(生上)【引】风调雨顺山河定,万国奠安百姓。四海升平,边疆宁静

  • 帝纪第九 肃宗纪·魏收

    肃宗孝明皇帝,讳诩,世宗宣武皇帝之第二子。母曰胡充华。永平三年三月丙戌,帝生于宣光殿之东北,有光照于庭中。延昌元年十月乙亥,立为皇太子。四年春正月丁巳夜,即皇帝位。戊午,大赦天下。己未,征下西讨东防诸军。庚申,诏太保、

  • 纲目续麟附録·张自勋

    朱子论纲目手书答吕伯恭纲目此中正自难得人写亦苦无専一子细工夫所修未必是当请更须后也工夫不専一子细如何能编纲目朱子自知未必是当后人必谓一字不可易非也答蔡季通纲目数日曾看得否髙纪中数语极佳如立口赋法及求贤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四十八·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四十八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贾谊传第十八 贾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於郡中【师古曰属谓缀辑之也言其能为文也属音之欲反

  • 卷九十二 游侠传 第六十二·班固

    【原文】古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孔子曰:“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百官有司奉法承令,以修所职,失职有诛,侵官有罚。夫然,故上下相顺,而庶事理焉。周室既微,礼乐征伐自诸

  • 卷二十七 上 五行志 第七上·班固

    【原文】《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位而典之。周

  • 第三节 服 饰·吕思勉

    隋、唐之世,为胡化与中国旧俗渐相融合之时。隋文帝尽革胡服,已见第二章第一节。其时高昌慕化,请解辫,已见第二章第五节。服制之定也,开皇三年正月朔旦,大陈文物。时突厥染干朝见,慕之,请袭冠冕。帝不许。明日,复率其下拜表固请

  • 苻坚·苏辙

    苻坚、王猛,君臣相得,以成伯功。虽齐桓、管仲,不能过也。猛之将死也,坚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处吴越,然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雠,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宁社稷。”言终而死。坚不能

  • 论语解卷八·张栻

    宋 张栻 撰卫灵公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夫子之在卫灵公虽无道然亦尝侧闻夫子之所趣矣顾方以问陈为言与夫子之意可谓背驰夫子所以答之者则以已之所学者在此而不在彼

  • 学礼质疑卷二·万斯大

    鄞县万斯大撰东周祖文宗武祭法言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郑牵合孝经宗祀明堂之文谓祭五帝于堂上以五人帝及文王配之祭五神于庭中以武王配之祖宗通言耳王肃排之曰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徳祖宗自是不毁之名非谓配食于明堂也宗者

  • 卷第四·佚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四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入如来大悲不思议品第四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应正等觉。为我宣说诸佛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 入阿毗达磨论·佚名

    凡二卷。塞建陀罗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古来阿毗达磨俱舍论之论旨系以五位七十五法为纲目,本论系研究俱舍论必备之入门书。然与俱舍论稍异,俱舍论乃将诸法分为七十五法,本论则加上欣、厌二心所,总成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