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仪礼集説      礼类二【仪礼之属】

提要

【臣】等谨按仪礼集説十七卷元敖继公撰继公字君善长乐人家于呉兴赵孟頫尝从受业后以江浙平章高彦敬荐授信州教授是书成于大德辛丑前有自序称郑康成注疵多而醇少删其不合于经者意义有未足则取疏记或先儒之説以补之又未足则附以一得之见又疑防服?违悖经义非子夏作皆未免南宋末年务诋汉儒之余习然郑注之中録其所取而不攻驳所不取无吹毛索垢百计求胜之心葢继公于礼所得颇深其不合于旧説者不过所见不同各自抒其心得初非矫激以争名故与目未睹注疏之面而随声佐鬭者有不同也且郑注简约又多古语贾公彦防尚未能一一申明继公独逐字研求务畅厥防实能有所发挥则亦不病其异同矣卷末各附正误考辨字句颇详知非徒骋虚词者其丧服?一篇以其兼释记文知作于记后又疑郑康成散附经记之下而不敢移其旧第又十三篇后之记朱子经?通解皆割裂其语分属经文各条之下继公则谓诸篇之説有特为一条而发者有兼为两条而发者有兼为数条而发者亦有于经意之外别见他礼者不敢移掇其文失记者之意自比于以鲁南子之不学学栁下恵之可卷末特为后序记之则继公所学犹有先儒谨严之意固异乎王柏呉澄诸人奋笔而改经者也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七十 易六·黎靖德
  太极通书·周敦颐
  卷十四·汪克宽
  卷一·惠栋
  卷十四·敖继公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三·陆陇其
  卷三·王植
  论式·章太炎
  论将第四·吴起
  墨子卷十三·墨子
  卷十七·佚名
  妙法莲华经纶贯后序·智旭
  答黄覕子问(二则)·太虚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佚名
   第九十三則 大光因齋慶讚作舞·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钱澄之

    【臣】等谨案田间诗学十二卷国朝钱澄之撰澄之有田间易学已着録是书成于康熈己巳大防以小序首句为主所采诸儒论説自注疏集以外凡二程子张子欧阳修苏辙王安石杨时范祖禹吕祖谦陆佃罗愿谢枋得严粲辅广真徳秀邹忠允季本

  • 第三折·尚仲贤

    (末扮敬德上) 【双调】【新水令】你今日太平也不用俺旧将军,呀,来、来,把这厮豁恶气建您娘一顿。可知道家贫显孝子,直到国难用功臣。如今南面称尊,便撇在三限里不偢问。 【驻马听】想我那撞阵冲军,百战功名百战身,枉与你开疆

  • 五集卷八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四古今体四十九首【癸丑八】山东巡抚吉庆奏报秋收约有九分并请分年缓徵旧欠即照所请诗以志事九分自比八分胜【去声】去岁歉欣今岁登通省截长与短补【吉庆奏东

  • 卷一五七 梁紀十三·司马光

      起旃蒙單閼(乙卯),盡強圉大荒落(丁巳),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大同元年(乙卯,公元五三五年)   春,正月,戊申朔,大赦,改元。   是日,魏文帝卽位於城西,大赦,改元大統,追尊父京兆王為文景皇帝,妣楊氏為皇后。   魏渭州刺史可朱

  • 卷九 钦宗·王夫之

      〖一〗  扶危定倾有道,于其危而扶之,不可得而安也;于其倾而定之,不可得而正也。倾危者,事势之委也,末也;所以致倾危者,本也。循其所以危,反之而可以安;矫其所以倾,持之而可以正。故扶危定倾者,其道必出于此。虽然,本之与末,有

  • 卷十 张李皇甫江欧列传第七·陆游

       张义方,不知其所以进,烈祖代吴,用为侍御史,义方既就职,即上疏曰:古之任御史者,非止平狱讼,肃班列也,有怙威侮法弃忠贼义,树朋党,蔽聪明者,得以纠弹,至于人主好游畋声色,说奢侈佞媚,赏非功,罚非罪,得以论争。使诸侯不敢乱法,百司不

  •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坡尔盆行礼。上驻跸苏州府。  ○辛丑。谕户部、礼部、朕子育黎元。勤求治理。日孜孜以施德泽、厚民生为急务。而江浙二省、尤东南要地。朕时

  • ●自序·温睿临

    世之读「明史」者众矣。读「明史」而至闯献之毁邦国、毒人民而有不裂眦指发者乎?读「明史」而至我朝应运,振旅入关,于定鼎伊始,首褒殉难诸臣,而有不举手加额者乎?矧夫我纯庙钦定「明史」而于思宗之实不书亡、于赧王之贲方书

  • 耶律曷鲁传·脱脱

    耶律曷鲁,字控温,又字洪隐,迭剌部人。祖父匣马葛,简宪皇帝之兄。父偶思,在遥辇时任本部夷离堇,曷鲁乃是他的长子。曷鲁生性朴实厚道。幼年时,与太祖交游,伯父释鲁觉得他们奇异不凡,说:“光大我们家族的,必定是这两个孩子。”太祖

  • 樊山政书卷十七·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西安府光守禀批卢旗官禀批华州褚牧详批神木县词讼册批褒城县禀批临潼县李令禀批四川同乡官尹守等禀牌示批罪犯习艺所龙令云藻禀批华州褚牧详批渭南县廪生田纪凤等呈词札第二营收支委员唐令德容会臬司

  • 卷二十·长孙无忌

    <史部,政书类,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二十唐 长孙无忌等 撰贼盗四【凢一十五条】盗缌麻小功财物诸盗缌麻小功亲财物者减凢人一等大功减二等期亲减三等杀伤者各依本杀伤论【此谓因盗而误杀者若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 吴元年六月丙午朔,日有食之,昼晦。 己酉,张士诚被围既久,欲突围决战,觇城左方,见军阵严整,不敢犯,乃遣徐义、潘元绍潜出西门,欲掩袭我军,转至阊门,将奔常遇春营。遇春觉其至,分兵北濠,截其兵后,遣兵与

  • 第二十三卦 剥 山地剥 艮上坤下·佚名

    剥:不利有攸往。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顺而止之,观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象曰:山附地上,剥;上以厚下,安宅。 初六:剥牀以足,蔑贞凶。象曰:剥牀以足,以灭下也。六二:剥牀以辨,蔑贞凶。象曰:剥牀以辨,未

  • 卷上·戴震

    余始为《原善》之书三章,惧学者蔽以异趣也,复援据经言疏通证明之,而以三章者分为建首,次成上、中、下卷。比类合义,灿然端委毕着矣,天人之道,经之大训萃焉。以今之去古圣哲既远,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

  • 附錄唯識二十論頌·欧阳竟无

      [二]若識無實境. 卽處時決定 相續不決定 作用不應成。 處時定如夢. 身不定如鬼 同見膿河等. 如夢損有用。 一切如地獄. 同見獄卒等 能爲逼害事. 故四義皆成。 如天上傍生 地獄中不爾. 所執傍生鬼 

  • 卷十二·佚名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之余问曰:云何名檀波罗蜜?答曰:檀义如上说。波罗(此言彼岸)蜜(此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问曰:云何名不到彼岸?答曰:譬如渡河未到而还,名为不到彼岸。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

  • 卷第三·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第三  翻经三藏沙门义净撰  &middot;十九受戒轨则&middot;二十洗浴随时&middot;二十一坐具衬身&middot;二十二卧息方法&middot;二十三经行少病&middot;二十四礼不相扶&middot;二十五师资之道&mid

  • 三论略章·吉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大乘三论略章》旧题名为胡嘉祥法师导义之要,共十六章。第一章二谛义,第二章二智义,第三章般若意,第四章真应义,第五章涅槃佛义,第六章佛性义,第七章二河义,第八章二种次第义,第九章正像义,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