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章 避嫌疑

礼仪分别嫌疑,是为了防止淫乱。古人同胞兄妹到了八岁,就开始分桌吃饭。内室言语尚且不泄露到外面,外面的言语不传入到内部,又何况其他呢,现在看到近世的人家,每有招致触犯淫秽,都是由于防闲不密,内外不分,男女混杂,不避嫌疑,以至于酿成丑事,败坏门风,特别可耻。因为嫌疑二字,本是为了自我制约,也可以制人。在家庭之间,这就是锁钥。淫邪和水相似,稍不提防,就流溢出来。流出之后,就沿道行走,由此及彼,渐渐到泛滥没有边际了。最好的方法都不如识别嫌疑,知道有嫌疑,就会规矩森严,人们自然不可违犯。无奈各地的风俗,又很多可笑之事。比如僮仆进入内室,婢女乳母抱着孩子出去玩耍,做工的佣人出入不禁止,表兄弟与表姊妹,成人后不相避。小叔和嫂子,侄儿和婶子,时刻闲谈。姊夫妹夫。常见大姨小姨。所有戚族邻里,互相往来,动辄引入内室。而且有自称通家好友的,家中女眷,都要相见。而近时的女子,以直接接见男客作为大方的表现,更把相聚赌钱当作正务,并肩杂坐,不以为耻。年老的如此,年少的都跟着仿效。不嫌不疑,以至于此。大抵男女相见,开始时彬彬有礼,渐渐互相熟悉,熟悉之后,必有长谈,有了长谈,必有笑语。有了笑语,必生机趣。有了机趣,便成勾引。此后就会有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了。大概人们总因为自己痴愚,以为断不会有此事,谁知竟然就有了此事。以为断然没有妨碍,而谁知竟然有了妨碍。以为至近亲戚断然不忍如此,谁知竟然忍心如此。以为至交好友,断然做不出此事,谁知竟然做出了此事。以为极其卑贱之人,断然不敢做出此事,谁知竟然敢做此事。唉,都是由于不避嫌疑,所以导致这种局面。所以一般人家规矩应当极严,门户应当十分谨慎。内外要分别,早晚要留心。忙乱时,生病时,婚丧摆设酒宴时,生辰节令时,月夕花朝时,都有弊端漏洞,不可不仔细审查,详尽检点,细察情形。邪人远离,俊仆赶走。让大龄婢女嫁人,把三姑六婆屏绝。对子弟要时刻训导教诲,务必杜绝根源,泯灭萌芽。至于入庙烧香,舟车游览,观灯看会,踏月赏花。更须严加戒备。若是妻子已有了儿子,便不可再纳姬妾;如家中有守寡妇女,更应谨慎防范。若是延请塾师,以及管理文书,切莫找浮荡青年。至于家中的男女仆妇,各管职业,勤习女红,莫让他们悠闲安逸。而最根本的地方,要先数自身修养。自身一旦修好,则治理家业之道,也不外乎这些了。

古人识别嫌疑,辨明幽微。男女之间的防范,从五六岁开始,授讲《曲礼》、《内则》等文章。所以大处的防范,要从非常纤细的地方出发。现在人苟且从简,把一切都放在一边不讲。岂知治理河流的,一线的缝隙,足可崩溃数十丈的河堤。淫邪方面的事情,起端也很细小,考虑到危险而预加防范,自然如泡沫易灭。况且内外有别,家法清肃,本应如此。若在此处不谨慎,男女杂处同游,既然互相接触交谈,必然就有传递交流,于是导致情生于熟悉,爱起于效劳,语妙在双关,机藏在一字。甚至于手能领会心意,眉目可传递话语。当局者可能把无意硬当作有心,旁观者也会把传言确认为实事。招致祸端,引起争斗,还有难以说下去的。都不明白是嫌疑所误导的。祸端大都起于细微处,隐患容易生在忽视时。难道不可畏惧吗。

《孔子家语》记载:鲁国有个独居一室的男子,邻居有个寡妇也是独居一室。夜里,风雨交加,寡妇的房子淋坏了,急忙到男子处避雨。男子闭着门不让进。寡妇从窗户处责问;“你为什么不讲仁义把我放进去,”男子道:“我听说男女间不到六十不可同处一室,现在你年纪轻,我也年纪轻,所以不让你进来。”寡妇说;“你为什么不学一下柳下惠,”男子说:“柳下惠能做到,我做不到。我要用我的做不到,学习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听说此事后,感叹道;“太好了,要学柳下惠,没有比这更出色的了。”

王石隐说:“‘淫’这个字,根据篆书上解释,是接近而相亲昵的意思。假使狂男和淫女,一个身在南海,一个身在北海,怎能出现淫乱之事,只有亲密接触,才成男女私情。难道不是经典之言吗,远离色欲方法有两个:识别嫌疑,辨清幽微,彼此断绝来往,这是身体上的远离;不看美女,用约束眼睛来镇伏心念,这是眼睛的远离。” 

猜你喜欢
  诸侯章第三·佚名
  卷三·李世民
  论语稽求篇卷一·毛奇龄
  第十四章 4·辜鸿铭
  卷一百四十九·卫湜
  卷四·叶梦得
  书经集传序·蔡沈
  《論語十一篇讀》敘·欧阳竟无
  卷上·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五·唐慧琳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玄奘
  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太虚
  起世因本经卷第九·佚名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佚名
  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一齣~第五十三齣·汤显祖

    第四十一齣 延媒劝赘【字字双】〔堂候官上〕陞官图上没行头。堂候。鬍鬚上挂鼻脓头。怪臭。老爷说话耳根头。最厚。精铜响钞寻事头。儘勾。自家太尉府中堂候官便是。官虽无一品二品。钱到有九分十分。俺太尉爷在京管

  • 韦斋集补钞·管庭芬

    韦斋集补钞朱松新筍春风吹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急唤苍头劚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春晚书怀万里西游为觅诗,锦城更付一官痴。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疏雨池塘鱼避钓,晓莺窗户客争棋。老来怕与春为别,醉过残红满

  • 卷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十一李峤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凤城景色巳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桂吐半轮迎此夜蓂开七叶应今朝鱼猜水冻行犹澁鸎喜春熙弄欲娇媿奉登高揺彩【一作紫】翰欣逢御气上丹霄奉和初春幸太平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十八·乾隆

      唐  徳宗皇帝  【甲子】兴元元年春正月大赦  先是陆贽言于上曰昔成汤以罪己勃兴楚昭以善言复国【楚昭王遭阖闾之难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请救秦人遂走吴师复国详见

  • 卷之六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司马承祯传·刘昫

    司马承祯道士,别名子微,河内温县人。他是北周晋州刺史、琅笽公司马裔的孙子的孙子。年轻时爱好学习,对做官看得淡薄,于是当了道士。拜潘师正为师,向他学习道家的秘密文书“符..”和修炼成仙、服食丹药的法术。潘师正对他特

  • 朱滔传·欧阳修

    朱滔,生性诡诈反复无常。朱希彩因与之同宗而喜爱他倚仗他,让他主管帐下之亲兵。朱氵此任节度使后,派朱滔带三千人马去泾州为天子防秋,为诸军中之首倡者。起先,从安史之乱以后,山东方面,外表上仍为臣服,实质上桀骜不驯。到朱氵

  • 顾可学传·张廷玉

    顾可学,无锡人。考中进士,历任浙江参议。言官弹劾他在部里任职时盗用官银,被斥归,在家呆了二十余年。他窥探到皇上好长生,而与他同年中进士的严嵩正掌国政,于是他厚贿严嵩,自称能将童男女的尿液炼成秋石,吃了它可以延年。严嵩

  • 野史无文卷九·郑达

    西南死事诸臣传(下)陈邦彦传李元胤传王应熊传王祥传杨展传杨畏知传李干德传沐天波传郑文雄传李定国传陈邦彦传陈邦彦号岩野,广东顺德县人也。弘光立,以诸生谒南京,上中兴政要书三十二策,权奸阻不能用。其自南京还也,以弘光登

  • 梁纪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四年(乙未、515)·司马光

    梁纪四 梁武帝天监十四年(乙未,公元515年) [1]春,正月,乙巳朔,上冠太子于太极殿,大赦。 [1]春季,正月,乙巳朔(初一),梁武帝在太极殿给太子举行冠礼,并且大赦天下。 [2]辛亥,上祀南郊。 [2]辛亥(初七),梁武帝在南郊祭天。 [3]甲寅,魏主有

  • 卷七圣贤篇·杨时

    或问:圣人有过乎?子曰:圣人而有过,则不足以为圣人矣。曰:夫子学《易》,而后无大过者,何谓也?子曰:非是之谓也。犹删《诗》定《书》正《乐》之意也。自期年至于五十,然后乃赞《易》,则《易》道之过鲜矣。曰:《易》亦有过乎?曰:如《八

  • 春秋公羊传谳卷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公羊传谳卷四   宋 叶梦得 撰文公元年春天王使叔服来防葬其言来防葬何防葬礼也防葬而得礼常事也自不应书此谓僖公以七月葬僭天子而王以五月来防葬以王之正见鲁之不正也尚安得为礼乎然则僖公以十

  • 卷一百六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四十八君子反古复始【祭义】考异古本注从事谓脩荐荐作为是故昔者天子考异古本注先祖下有也字释文齐本亦作齐元文下齐作齍古者天子诸侯考异古本注

  • 卷二十·道世

    △致敬灾第九(此有七部)▲述意部第一原夫上圣垂慈,至人利物。意欲导四生於宝所,运三有於大车。师弟异轨而同归,法俗殊途而一致。所以立像表真,彝训常俗;寄指筌月,出道恒规。但以妄著我人,惰慢沿流,随业漂沦,无思悛革。良由封迷累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第一分[一]遊行經第二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是時摩竭王   阿闍世欲伐跋祇.王自念言彼雖勇健人衆豪強以我取彼未足爲難.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三·唐慧琳

       翻经沙门惠琳撰  音阿毗昙甘露味论二卷 玄  随相论一卷 玄  尊婆须蜜论十卷 玄  三法度论二卷 玄  入阿毗达磨论二卷 琳  诚实论二十卷 玄  立世阿毗昙论十卷 玄  解脱道论十二卷 玄 

  • 致苏慧纯居士书·太虚

    慧纯居士:吉堂的本家蔡天一托写了好几张字,好久不来拿去,如知他的地址,嘱来取去!太虚。三、六。(见觉有情八卷六号)

  • 华严一乘十玄门·杜顺

    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释智俨撰承杜顺和尚说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二乘缘起。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此宗不尔。一即一切无过不离。无法不同也。今且就此华严一部经宗。通明法界缘起。不过自体因之与果。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