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回

把心经与西洋的宗教和哲学相比,更能明白它的可贵。佛说阿弥陀经与圣经皆说极乐世界天堂之神只是光,如耶和华无法造像,这[空即是色],万物却又从祂而造,这[色即是空],耶和华之神与佛经皆意思满满,圣经却没有佛经说得深洪,说得好。

再说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总觉得,即是无人存在的地方,仍存在着什么。这是至成极定中万相具在的无有消长,凡存在则永恒存在。存在主义自己解释得十分费力,没有佛经的三两句话素理相见,倾国倾城人世皆明白。佛经彷佛中国人家一斤丝绵做成了藏进箱子里要包上一张红纸,一副新的烛台要缠上一绺红棉,喜气是有佛经则吉利。可以岁月静好。

若日本的神道是禅理空寂,则日本的朝廷与万民之行就是色。圣经说神与神国虽也是一回事,但亦是没有佛经一说则天地相知相契,神也要满意,色空哲学遂成悠悠人世。相对于当今世界没有达到空的境界,就只是反神而成粗恶限制的色。

空中有色,色中有空,无亦是有,有亦是无,在日本来说则是色中有神,有法意。世间凡事那种没有达到此境界的皆极其粗劣无聊,是圣经说终将[银罐破裂,金炼折断,日光淡薄,磨坊的声音稀少,人畏高处,路上有惊慌。]古巴比伦因此劫毁,空中有耶和华生气。

色中有空,所以无漏无余。有执之色必有欠缺之处,又有多余之处,若色中有不足,则色以外必存在着什么。若色中有多余,则色并非指某种什么。这在西洋哲学本体论中也有海德格讲超越的推述,提出了一个无字,无不单纯是无,无又是有某物,人类知识范畴当比现象更超越广裘。但我亦仍觉得海氏说得费力,因为西洋文字没法有中文解释哲学起来如刀切豆腐简洁齐整方便,又如大明宫紫禁城在中轴在线,文武百官左右平行鱼贯罗列,西洋文字可以歌唱,说哲学则唠叨站不稳。

求本体,一种是不借色,而是末那识直觉神的存在,即是基督的宗教。另一种借色逻辑推演,认为范筹应更及于不可识见的领域,即是古代西洋哲学。两者结合才能完善,介于两者间的就是今日的存在主义哲学。

西洋神学与哲学若不乾坤荡荡如天下一统,江山自必混乱。[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等感官形式的识觉探求,成了单纯的科学问题,没有形上学的智慧开展。色界与宇宙存在的主体应解释出何种关系,宗教虽一直也拥有哲学的诠释权,却智慧层级不够高,无法达到孔子说[天理即人事]的体用无穷四海宾服。

说到西洋哲学,还是希腊时代说得好。希腊哲学有两个重要态度,一是个人价值的核心信念,二是[万有森罗,尽是神明弥满]。说得是万相一概被尊重就是神境界,和中国觉性自觉天人哲学一致,而希腊哲学也有对真理格物致知。物理学理论,原子的发现,科学与数学依据等理论,都是实有,范畴没有超越的论述即没有形上学,而这个才是哲学的领域。天下秩序不是看得见的条约规则律令,天下秩序在看不见的形上学中,无常且瞬间生灭。形下现实有形上真实,色中有空,参悟方名哲学,能指引迷津越过迷惑。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修行上说不生灭苦集灭道,则人生譬若无老死病苦,连老死病苦这样的句子和意识也无。

于文明这一句可以用一首诗来道其境界。唐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生代代无穷已]即是[无老死尽],[江月年年望相似]却是[无生死]。相对于人生的有老死如潮起潮落,浪浪相推,人类却仍无老死,或说超越老死,而月本身即是我们人类的悠悠无尽。文明如月之无老死尽,圆月伴随文明如伴随扬子江流水有亲。若文明尽老死,则这悠悠无尽的江月风景亦老死尽,消失如数学之没有理数时即亦没有无理数,文明与自然没有那种亲切了。

无苦集灭道。简单说就是少自宠自怜,成天炫耀伤口,心中无忍则无伤,生老病死乃生之无常本相,无忍非伤。

世上若有文明,则苦也该是令人向往的。大痛苦有大文明,梅花经历寒澈骨。中国传统戏剧出现的每一个落难人皆主角,都没有不好,反倒显得美。我幼时与堂嫂感情好,发誓若堂嫂落难,一定去救她。这与其说发自侠义心,不如说是期望也成为一个人落入苦难时那种凄美的一部分,两人即便苦难亦无苦相。忧患之中又可喜气洋洋,觉天地临变必有一机,那胡涂原是豁达,邂逅相遇皆可以为好。兵败如山倒的苦难中,识得仁义可以无由哈哈大笑开心有所得,这一点不仅豪杰且圣贤,也是我们浸润于东洋文明而一般庶人也能拥有的美德,平人的潇湘。

西洋人要在神里纔有受苦的美德。但丁《神曲》地狱之苦可以为清旷文学,好莱坞电影里基督徒被推去以身喂凶猛饿狮能平静唱歌,彷佛神接你回家。西洋哲学来自洪荒,到得神面前则如我在美国杂志里看见的一幅画,一个棕色女人睡着在地,狮子到身旁来舐她,狮子黄得可爱,她的脸也黄得可爱,有一种苍黄的宁静,亦是基督徒和狮子。西洋哲学也是教人不归于洪荒。日本与中国的地狱其实也像吓唬人的人间,从印度传来,地狱之苦立时变得有人情味,不是恐怖是荒唐好笑,彷佛有人情则可劫地狱来打破地狱,亦是对神的吓唬耍赖撒娇如对父亲,西洋则有找圣母玛利亚说情搭救免下地狱。还有秋天盂兰盆会放焰口孝敬魂灵,这是地狱里我也和你结弟兄如亲,若有恶鬼则请尊驾帮捆绑,不怕不怕,若得发还人间为花为鸟悔过赎前愆,我亦一心呵护浇灌。是这样壮阔豁达的中国人世。

我喜欢现在筑波山的[薇]之苦味。

现代福利国家希望消除苦业,我倒是希望他们尝试一种印度僧人的苦行。曾在乡下看过观音得道的戏,据说观音菩萨本来在东洋大海中,是日本国妙庄王得三公主,父母严厉反对她出家修行,强迫她将铁杵磨成针,并以竹篮打水,但她经历万难终于修成正果,这虽不知有何根据,却是一出有志气的好戏。相对于此,现代福利国家丧失闻声渡厄空行舍我之苦,福利都是掩饰。却创造狭隘的升学考试地狱之苦,则是轻率之举。

中国人开始喝茶时真是意味深长。茶是苦的东西,原本名[荼]。人生在世,越是富贵,越该如荼的苦味一样高洁尊贵,现代社会没有了薇与茶那种苦味,彷佛失去品气。

应该消除的是考试品鉴人的那种地狱之苦与无明之苦,不应该消除的是修行舍我之苦,如茶与薇之苦味。并非痛苦,因有一个节字,苦涩艰辛成了可品,茶的苦味彷佛衣裳沉色的况味。

我的诗[为爱茶人作]

华服贵涩色

茶苦是至味

我心自有念

仍辨惠泉水。

苦集灭道的[集]是积的意思,不可以积,但又不可以不积,这彷佛前面说的有思,苦不积,唯有思。

浅间火山的山脚又人称[鬼挤出]的熔岩群,是约两百年前火山大爆发时出现的,因年代太浅,仍非常新,美趣观之 不足。松姿的形成需要应该约莫五百年岁月的积累,岩石最少需要万把年的积累,纔有可观之处。而近代因旅游热潮对[鬼挤出]的熔岩群进行大量开发,只显得俗化恶化,不过是造[业]的积集而已。

不可以集,集则成业,当如孟子所言[集义],集义则有思。

集业即成恶,集义则成善。现代都市开发过度集中建筑结果导致空间越来越狭小,必然骨牌效应般不断产生破坏,都市容貌有恶。富士山聚集了日本民族无穷的感情,富士山容貌益形空寂,如[春江花月夜]的月亮没有穷尽,这即是文明的集义。十二单衣是日本女人文明的极致。

如能积累财富却又心灵益形空寂,进而无执开创天下,利生养德,那是再幸福不过了。积累财富也要如集学问纔好。越是有学问,越是应该谦虚,这就是论语说富而好礼。

业终将成荒废之果,有为法的泡影,不会留下任何东西。无为是能对常民工商业无禁忌又约之以礼,历朝天下承平富庶,皆因全面产业的平等和谐,工商业与众产业失调之时,必有家门清肃,工商业虽不过是弄潮儿,唯产业必须是全面的浪潮推进,改朝换代都是产业求活泼,秦商鞅变法,皆有工商业的干脆爽利,务使工商业有好德性,百工器皿都有了贞观大信。我在温州卖木器街上,看见旧式床橱,上刻垂髫女与总角男对舞,全身涂金,一种温厚的金色,线条亦厚墩墩,头上是南方炎热的蓝天,地下阶砌分明,一男一女就在阶砌上房栊前,一个执扇,一个捧茶盘,人如晓风白莲有好气质。文明即产业安稳舒叶吐花,能给子孙留下。

资本独裁,人口密集,不仅使都市造形难堪,农村景观亦日益凋败丑陋。今日生产力问题不在不足,而在产业体质不均,偏废与过度使公害丛生,产业堕入唯物,资本割据结果产生如历代王朝的兼并土地,垄断买卖,经济战胜者的优越感又与统治者权谋,中国人很不喜这些,必要起反,一路开创,圣王即会治产业,对工商业要好,风景生在万民里,刘邦起兵开汉朝四百年天下,想要父亲夸奖,不说内圣外王,却说:[父亲常当我无赖,不及老二会治产业,今我治的产业比老二谁多?],这纔真是帝王的妩媚谦逊。曹操亦是临死吩咐铜雀台诸伎,叫她们做鞋子卖钱可以过日子,打天下的英雄关心生计纔算王道。今日王道是复兴手工业与农业,重建计划生产的农村,万古历史的开创都在临变一机,不等上天来一次大劫毁,使之消亡一旦。

只为营生成就不了文明的历史,孟子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胜于生者,故不为苟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胜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失去文明徒留存活,那是文明的再悲惨不过。

我们的文明都始于新石器时代,其后中国在周秦之际,日本在万叶集时 代,皆完成过绝对的成长,之后从来没有灭亡过,匹夫匹妇乃至一器一皿皆风姿生动如众善会归,都讲究那和顺德性,我们的文明是史记礼书说礼之行也,[天地以 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我们文明的修行就是礼。历朝创业之主要对前人有 怀念与宽待,在高处要悲意与谦逊,对一代人能闻弦歌而知雅意,我们的文明是这礼的繁华。孔子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这样工商业的喜悦泼辣里,常民有了 一代照人的明艳才气。

正因为这样的文明不容受损,距今三千年前,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而 食,不食周朝不义之黍,我今亦采薇。日本与中国不仅有楠公与文天祥,还能从礼走出来开启天下为公的风气,亦开头只是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喜爱自己以喜爱世 人。终至男耕女织亦可以仁义死尽忠节,那绝对不是殉教,连为了甚么理由都不是,只是成了自身的庄严。

拜神佛,并不是要拘泥与神佛,释迦说其实也没有佛,是学那慈悲,独 对神佛是剖明心迹用心如日月,一定五蕴皆空。今日的我讲谈这些也不为了谁或谁,只是想要成就文明的人生。若仅为谋生,则天亦要亡我,不只是我,天亦要亡这 只为谋生逐利的眼前社会,先且自毁。复兴政治与产业要先复兴文章音乐,恢复从小学起到大学的经书为必修习课程。核武时代必走向霸图残照,到那时必是中国人 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建立起世界的新文明,历史的新文明是东方的。

[苦集灭道]四个字,每个字讲得都是无明,但放下就可以是文明。灭字即是放下,放下无明即灭无明,修行则是放空即寂灭。

梅田女士一个人住在筑波山上,她欢喜言道并不寂寞,而是享受寂静之乐。梅田女士并非厌染之人,倒是开朗随和好义为人所喜,她的享受寂静是彷佛李白的跌宕自喜,也可以豪情,也可以隐居敬亭山,这跌宕自喜就可以出动静空寂至成极定。

极定则寂灭,是相之始,尚未发生喜怒哀乐之前的境地,潜伏着下一波动的创造性。日本的神道剑道追求的境界,至成极定源出佛经,之后成临济宗禅理寂灭。

然而无明的毁灭则是万物因执走到了尽头,面对着憾恨劫毁,寂灭则可逃出毁灭,放下则开新始。

[道]这个语词,是境界哲学的假说自证,斩钉截铁说清楚就成名相 道,而非真相道,其实就是法性空性。老子言道,庄子亦言道术,孔子偶尔也使用这个道字。孟子则开始假说方便的先王法言与法服的法字,一定要用白话语来说, 就是哲学,道就是东方哲学,西洋把神与智分家了,各自言说神学和哲学,中国日本东方都是神与智合说,合说则成境界哲学,原就是哲学,道学。

日本讲茶道,书道,剑道,所以是茶境界,书境界,剑境界。神道其实并没有教条之道,亦是神境界。诸神皆因妙行天成,好德性如雪霁日出,人世泥泞地忽然有清洁的感觉。

京都保田与重郎先生的家里,挂有幕府末期志士谷三山所书之匾,曰 [天道好还]。今日见此,仍能感受到明治维新前夕天意人心的气息,说起道,灭生灭相则天道立刻还给你,还有什么比这好还更合乎天道?京都四月紫气红尘,唐 松桩花禅院无人到,栅门掩着,里边石砌白沙庭阶,樱花李花都开过了,那花啊,开时似欲语,谢时似有思,都付与了无执。

以上所讲之苦集灭道是既可成四恶趣,亦可成四圣谛。梁武帝曾问达摩 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答以[廓然无圣]。就是说如果你成圣时心中毫无所谓圣,那就是第一可贵了。日本神道从来不当自己是宗教,清纯仪礼的巫女连苦集灭道 等字义也许都没有听过,然那天然的爱那纯净常乐,亦是廓然无圣。

无智亦无得。智而自以为智,是道学气的傲慢,得而自以为得,则若小人得志,放下若无为则等正觉,说得还是冲虚静笃。

近来我偶尔会重读白乐天与苏东坡的诗,不求知道什么,只是如面对岩 石与水一样面对两人的文章。原来中国人读好东西如《红楼梦》《西游记》,日本人读《源氏物语》《太平记》,到得一个境界,只是翻开书即入那境界得好,没有 意识自己刚才到底读了那些,那几行。这亦可说是无智亦无得,单是欢喜,好东西就能使人这样,文章也是山水。

某日傍晚,吉田吉之助带我去参加在三菱电机公司举办的诗经讲座,讲 者是诸桥辙次先生,先生解释[式微]篇的字句,反复朗读。这使我想起儿时在胡村私塾里受诗教,诗书易春秋,诗最居先,如此故后来我读诗经晓得甚么是兴,读 易经及宋儒之书晓得什么是理气,读史书知道什么是天意。而那气亦即是王气。外头小孩在大路上玩耍,女人在楼上养蚕,家家的门都虚掩着,墙根路侧到处有蚕沙 的气息,蚕子吃起桑叶来像风雨之声,春阳潋滟里十分闲静,乌毛蚕孵出了,用鹅毛轻轻把它从蚕种纸上掸下,移在小匾里,我读书仕宦至出奔天涯,总想起这直道 生在民间。今日在日本听朗读诗经,竟令我羡慕,心想也能回到蚕沙声里读诗。

自民国以来,中国的诗经研究与中国文学史的讲授,也与日本大学一 样,失去兴的诗教,这种启蒙于[无智]的化育。诗教不可如同课堂教数学。又,以前的日本家庭与小学教孩子们对答回应先说一个轻轻的[嗨]字,是的意思。实 可说是无智化育的最高境界教育法,可惜如今也渐渐失去。美国人的英文也不用不字回答句子。

我自从来到日本,尚未观光或见习,尚未看周刊杂志,尚未与文化人打 交道,我亦是把眼前日本当诗经素朴面对如朗读,河面空阔有船撑出几座桥,软波层层,河水如我几经尘劳之身,夜里两岸明灯光影千条,桥上汽车开过,如火树银 花,市声与暗尘到得河水都柔润,只觉眼前东京盈盈如在镜里。诗以言志,我今之志就是如此岁月相忘。

写文章与烧瓷器,创作者如能达到忘智的境界是至好的。更何况天下事 与中国日本的前途,先把岁月相忘才能有神思,如瓷器窑变是天意一变,国事亦有天意。唯有以弃圣绝智的空寂纔能对天意无违,彷佛孩子那对答的一声温柔藴藉的 [嗨]。以此无智而成大智,智亦执也。圣智说绝圣弃智如释迦说无佛达摩说无圣,是圣人觉者亦无执。西洋对神放弃说智论辩的唠叨,唯以绘画雕刻建筑的似无智 反而永恒。

又关于[无得],成败瞬间生灭,随时拔地再起,首先要教育青少年学 子对得失有这豁达,学校里争分数名次并不就是人生优秀,为取得博士学位而刻苦钻研的立志读书法,不过是学术的破产。中国五四时代读书人,几乎个个是革命诗 人,并不执着于是否学校优异毕业。孔子说[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贪得毋宁是一种老死,生命失去青春行健的阔达。竹内栖凤前往沼津独度假时,在 散步途中,发现青果铺前一只猫,顿时嘟哝着:[哈哈,徽宗皇帝的猫在这儿呀!],竹内栖凤便无理要求店家,将猫让他带回京都的画室,日以继夜地陪伴,玩 耍,观察,重复无数的写生,最后完成一幅画[斑猫],金色发光的眼底碧绿的眼珠,眼珠深处一抹纵长纤细的深蓝,观者皆曰潜藏强韧的生命感。画完成后没多 久,猫便消失无踪。画家劳神劳力也不为卖钱,等于无所得,猫亦无所得,唯文明留下一个好。

时代与个人,只要戒之在得即如长有青春。日本的樱花不结樱桃亦无不足,木曾义仲与源义经对天下豪爽大度,故能豁达于不问结果和功名皆空,五蕴皆空是个就地究竟涅盘。

然而无得亦可说是[大得]。得字不同于占有,毋宁说是妙有,释放之 让其以其自在方式存在,不捕捞溯江鲑鱼,结果拥有所有鲑鱼,欢喜同在,不占有爱情,结果拥有长远友谊,这是爱情另一种方式存在,爱情不为占有,爱情是为学 会欣赏异性,在其中进退有德。无求,则无失,物物皆成喜悦,遥远存在也是一个相亲,因此得失富贵都是平常欢喜自在。我们不是要占有物,而是要自物中参其美 趣与智悟,这比得到还妙好,是人与自然的良好共存。譬如赏鸟比养鸟还好。吃饭时致谢的美意,也比所得之食物还好,因之对施筷子茶碗之人也有谢意。这是因为 人与万物的关系要能不是一种得,而是一种德。

今人依宪法而说支配国民福利权利云云,都是设定有执有得的计策,只能说使政治人变得格外低下,为争得选票,加入谋算好的有得,便拿虚假的福利说是为天下谋的经济产业。无得的政治除非公益,倘若我们的政治人都是义工,那么福利国家倒真成了人民的[大得],万民皆喜。

中国与日本本没有彻底的天国与地狱,天国地狱人间混同界限不明显。 因我们的文明讲究无执与生发瞬间,文明与无明是天地济与未济,眼界一开可忽然既济,福祸罪赏皆不说得那样斩钉截铁。心经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只要 慈悲行无所计度得失,瞬间也就是菩萨,这才讲得真菩萨道。我参拜伊势神宫,感激此时亦如天地之始,我无怨无恨亦无得。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以上所说[五蕴皆空][格物致知][止于至善][至成极定],即是中国文明与日本文明乃至印度文明,极至修行之全部。依此,自然而然动静空寂心无挂碍,旷若虚空,际于无际,犹如直绳,直入四海,常,乐,我,净。

则当然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想。

婴儿不知恐怖,因不会做颠倒想,婴儿常乐。日本民族不曾有过奴隶社 会,又不曾被蛮族灭亡,遥远偏于海之角落,如文明之遗世避居,别说比西洋,甚至比中国人天真不懂得恐怖,不怕神,不怕天皇,妇人不低亦不惧怕男人,对长辈 虽多所敬畏,但又与恐惧不同。日本文明中天真的民族性,是智悟与美趣中的以美趣浪漫观照主体哲学,柏拉图其实亦极为讲究形式美,故亦究竟理想。

恐怖即来自生物的因果生灭,亦可说自我生死轮回。虔敬则有敬畏,礼 仪谦畏人也,使人更加美好更加清明,无法无天即无明。《中庸》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畏即敬畏。日本神社的祭仪与天皇朝廷之 礼,想保留的即是历史以来不变的敬天畏圣人,使民端正。世间高贵的一切不离此三畏。

然而现在的教育塑造出不知畏的青少年纔是文明的恐怖。畏不是对惩罚 鄙视的恐惧害怕,而是深切的敬意。则要教导青少年敬畏,绝对非勉迫的教条训示。敬畏圣人之言,要从恢复经学教育开始涓滴做起;敬畏天要从成年人的产业世界 即有德有敬畏示范。大人是有大行之人,或说英雄,敬畏仁义英雄也要有成年人的英雄叫他们敬,形成持续不离之[敬文化],则自然有畏,深切的敬就是畏。 核武并不可畏,最可畏者文明之失去敬畏。

敬畏哲学即是道德哲学之领域,美趣与智悟皆为开出德性,构成德性, 美趣,智悟三者之立体统一,这是我们教育青少年要把握的三个向度。文明与大自然的何种残酷竞争,都要靠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朝一日他们能渡过洪水灾劫,天 下不仁,亦为仁可以渡过不仁。教育需是菩萨行,孩子等我们教导他们抵达彼岸的智慧。

颠倒梦想,能放下就好。若有空修行,颠倒梦想的可进可出,则成为艺 术才华的开发。至人不是无想,至人以不是无梦,只是动静空寂,艺术创作需要颠倒梦想,创作完毕即可回归禅定寂灭,最好的戏剧演员应该最了解这一层艺术也是 修行。庄子致虚极,守静笃,在动静空寂的间隙,也有化为蝴蝶的好梦。

诗经第一首,爱慕在河边洗水芹的少女的年轻男子,夜里睡不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里的辗转也是颠倒想,但因求之不得也只想鼓琴敲 钟做音乐般赞美,所以没有邪念,在艺术里升华,因此圣人孔子也欣赏。即从美趣转德性同时智悟。又明代戏曲[牡丹亭]中杜丽娘庭园思春,午睡时梦见邂逅一位 素不相识的秀才柳梦梅,与之相恋,却因相思成疾病死,葬于梅花树下。岂料一年后果然来了这位秀才,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完成三生石上姻缘。有曲 唱道:

没乱里春情难遣

蓦地里怀人幽怨

[牡丹亭]作者汤显祖必也是思慕无法得到的爱情,升华进戏剧文学的创作。这道是难遣的春情,完全是青春的茁壮,也是青春的严谨,丝毫无法压抑,亦丝毫不容妥协,成就了绝美文学。虽是寄托梦颠倒想,但亦是现实里绝对的真情意切。

宋人的词常使用[恼]这个字,说得也是颠倒梦想,但有节有升华,在词里这恼也成了好字。汤显祖写完这[牡丹亭]亦解脱颠倒想,没有罣碍了。也就是说把那些颠倒想如庄子美丽的蝴蝶留在文学里了,回身又是英雄洒然。

而现代人不珍重艺术文学,则颠倒梦想只成了神经衰弱,颓废终日。我近年警觉自己有一点神经衰弱,因耽溺颠倒想家国事。前此偶然读到宫崎滔天自传[三十三年落花梦],文中提到孙中山先生当年亦曾罹患神经衰弱。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以创业不易]之句,真是能打动人心。

究竟涅盘。

[涅盘]是如数学零一样,相当于中国的[太极],进入涅盘可说是回 归到阴阳混同的太初,在修行就是动静空寂。零是数学之始,易经本体论太极和涅盘皆是万法之始,是虚静空寂中存在无限之有等待生发,是寂灭却又生机勃发,无 限的蕴含。佛的辞世叫涅盘,死是天地未济,但瞬间缘起既济,佛的涅盘亦是未可知的诞生,是死生一如。

嵇康的琴曲[广陵散],论声无哀乐,假说天地之始太初心境,是提出 音乐艺术的纯美境界,开智悟于美学形式,是中国最早的艺术转进德性的理论。自哀乐中升华出纯美,这也需要五蕴皆空的涅盘修行,或说太极修行。所谓声无哀乐 即艺术无为,无为不是无作为,不是放弃琴不弹,将[广陵散]束诸高阁,而是除了为崇高的音乐艺术美,再也不为任何目的服务。坚山南风先生画日光东照宫的鸣 龙,没有丝毫烦恼而清吉欢喜的龙是此天地之始。烦恼即菩提,烦恼开智慧,烦恼涅盘则智慧如太极阴阳两仪出,天地又要开始。创造新时代的革命亦如太极修行。

猜你喜欢
  摩诃止观卷第六下·智顗
  在波尔薄约与国大副校长恩觉士谈话·太虚
  卷第二十五·李通玄
  月江和尚语录目次·月江正印
  法来闿士品第二十九·佚名
  第九卷·慧沼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法句譬喻经奉持品第二十七·佚名
  二二 大念处经·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佛说法集经卷第一·佚名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吹万广真
  卷三百九十·佚名
  卷第三十二·李通玄
  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宁南诗草胡序·连横

    宁南为台湾首善之区。三百年中,诗文充汗,有其名而无其诗,有其诗而卒少有人焉为之后者,岂以玄海为鸿沟哉?近代卓越如连子,旗鼓骚坛,独饶著作,其亦可谓三百年文献中之秀者欤!然而海桑身世,为时屈、为地屈、为名与利屈,则其人品、文

  • 第三歌 山歌勿唱忘记多·刘半农

    山歌勿唱忘记多,官堂大路勿走草满窠,快刀勿用双铓锈,私情勿做两荒疏。说荒疏来话荒疏,荒疏城里两条河:一条河里装柴米,一条河里唱山歌。

  • 卷三百六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三金钱花类七言絶句金钱花         【唐】卢 肇轮郭休夸四字书红窠写出对庭除时时买得佳人笑本色金钱却不如金钱花         【唐】来 鹏也无棱廓也无神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丁年玉笋志》·张次溪

    (清)蘂珠旧史(杨懋建) 撰●目录丁年玉笋志●丁年玉笋志蕊珠旧史桐仙以丁酉首夏为花君,乞立传。一时诸郎咸愿得厕名《看花记》中,争请余顾曲,乞品骘色艺,冀得一言为重。招邀者踵武相接也。于时传写『看花记』者,几有洛阳纸贵之

  • 第十一回 降真龙光韬泗水 斩大蛇夜走丰乡·蔡东藩

      却说秦二世元年九月,江南沛县地方,有个丰乡阳里村,出了一位真命天子,起兵靖乱,后来就是汉朝高祖皇帝,姓刘名邦字季。父名执嘉,母王氏,名叫含始。执嘉生性长厚,为里人所称美,故年将及老,时人统称为太公。王氏与太公年龄相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四·佚名

    万历二十七年闰四月己卯朔大学士赵志皋户部尚书杨俊民各坚辞乞休 上俱温旨慰留之○户部发银十四万委官分给东征将士别发年例盐课银饷宣大及天津水兵○户部覆天津巡抚汪应蛟条议兵食<锍-釒>议将朝鲜戍兵诸饷分派于

  •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零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资政百禄墓志铭范祖禹绍圣元年四月诏以资政殿学士大中大夫知河阳范公知河南府留守西都既拜命闰月壬申以疾薨于河阳府居之正寝年六十有五讣闻上辍视朝一日赙恤有加以右银青光禄大夫告公第其年七月己酉葬

  • 刘勰传·李延寿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县人。父亲刘尚,作过越骑校尉。刘勰早年丧父,一心求学。因家贫不曾娶妻,到寺里依靠和尚僧佑生活,因此能博通佛教经典,于是把它们分门别类,抄录下来定出次序。定林寺的经藏,就是刘勰所勘定的。梁天监年间,任东

  • 问宝女品第四·佚名

    尔时贤者舍利弗问世尊曰:其宝女者,发无上正真道意以来久如。为於何佛而志大道。佛告舍利弗。乃往过去久远世。不可计会无央数劫。尔时有佛。号曰维卫如来至真等正觉兴出于世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

  • 卷二百二·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二十一善现,瞋清净即布施波罗蜜多清净。布施波罗蜜多清净即瞋清净。何以故?是瞋清净与布施波罗蜜多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瞋清净即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净戒乃至般若波罗

  • 致湖北教育厅长书·太虚

    迳启者:闻近有国学馆之设,诚为切要!但居今日而言国学,应不以旧日儒家之故见自封。孔孟以外,周秦子学、汉清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何莫非国学之粹乎!所分经、史、文、理四科,似只收得孔孟及汉清、宋明儒之学,应添

  • 三秦记·辛氏

    区域志。东汉辛氏撰。存一卷。辛氏本汉代陇西大姓。此书记事不及魏晋, 自《三辅黄图》、 《水经注》至《齐民要术》、 《荆楚岁时记》等多引用其书。至隋唐已佚。王谟从上述四书并《后汉书》注、 《史记》正义、 《文

  • 续修台湾府志·余文仪

    地方志。主修余文仪,字宝岗,浙江诸暨人。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任台湾府知府,1762年摄台湾海防同知,1764年升分巡台湾道。同年擢福建按察使。在台期间,曾以“范志”为基础,“集新旧志而增损之”,成书二十六卷。该志

  •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据称系谷希子传。书诵读《曲素诀辞玉景内真金章》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不署撰者。经中称与《隐地八术》名同事异,又名 《太素三 元曲素诀辞玉景内

  • 坚牢地天仪轨·佚名

    全一卷。又作地天仪轨。唐代善无畏译于开元五年至二十三年( 717~734)。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礼拜恭敬供养坚牢地天及功德天,并诵其真言,结其根本身印者,能增益寿命,精进勤行,得大辩才、大智慧,及无量福德,并圆满诸事

  • 天请问经疏·文轨

     佛典注疏。唐文轨撰。一卷。是《天请问经》的注释书。敦煌遗书藏本。首残尾全,从第四问疏至经末。本疏逐句疏释《天请问经》经文。释文时常引其他经典,还引用中国历史故事。其中有一段批判孔老主张天地先人而有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