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原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①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释】

①世界:梵语叫路迦,“世”是时间,“界”是空间。

【译文】

这时,须菩提恭敬地对佛说:世尊,当如何称呼此经,我们要如何奉行实践?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典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用这个名字为经题,你们应当奉行实践。为什么要这样呢?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为令一切有情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智能,远离色声香味触法所引起的种种贪欲烦恼,而到达不生不灭境界,是一种修行法门,不是玄谈空理。其心要是“若见诸相非相刚见如来”,宇宙人生无一真实,令你离苦得乐的般若波罗蜜也是虚幻不实在的般若波罗蜜,非法非非法。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没有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多不多?须菩提说:很多,世尊。须菩提,这么多的微尘,如来说,是虚幻的微尘,只是名叫上托兜率做微尘。如来说世界,是虚幻的世界,只是名叫做世界。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见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吗?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就是虚幻相,只是名叫做三十二相。若见诸相非相,当知虚幻相虽然有生灭变化,实际上本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并没有两样。那么,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嗅到的;舌头所尝到的;身体所碰触到的;心里所想到的,无不是虚幻相,无不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像恒河沙数那样多次的以身命来布施。如果另外有人以此经中的道理,甚至只实践四句偈语,并解说给别人听,他的福德甚多于以身命布施。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五·道世
  卷三十四·佚名
  佛说法身经·佚名
  法华灵验传卷上·佚名
  世界和平运动的罗斯福·太虚
  摄大乘论卷中·无著
  卷第五·佚名
  指月录卷之六·瞿汝稷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卷下·佚名
  西归直指卷四·周梦颜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下·海云
  因 果·太虚
  答字林報西人問(四則)·太虚
  定慧相资歌·延寿
  摄大乘论释 第四卷·无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臧懋循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杂剧(元)武汉臣撰●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杂剧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指绝地苦劝糟糠妇 正名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楔子〔正末扮刘从善同净卜

  • 别丢掉·林徽因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轻轻现在流水似的,满天的星,梦似的挂起,有那回音!山谷中留着在黑夜,在松林,在幽冷的山泉底,只使人不见,你问黑夜要回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一样是月明,二十一年夏

  •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七·食货一·脱脱

        ◎食货一   国之有食货,犹人之有饮食也。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然燧人、庖牺能为饮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无饮食之疾。三王能为食货之政以遗后世,而不能使后世无食货之弊。唯善养生者如不欲食啖

  • 第四十二回 并前赵石勒称尊 防中山徐遐泣谏·蔡东藩

      却说刘熙居守长安,接得乃父被擒消息,当然大骇,急与南阳王刘胤等,商量方法。胤本是刘曜嫡子,为元配卜氏所生,从前靳准作乱,胤逃匿邻近郁鞠部。及刘曜即位,郁鞠部送胤归国,曜见他身长多力,意欲废熙立胤。胤舅左光禄大夫卜泰,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嘉靖二十三年八月丁卯朔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张璧行礼○诏加秉一真人少保礼部尚书陶仲文少傅兼少保支正一品俸壻吴浚孙陶良辅各升太常寺寺丞仲文辞不允○戊辰祭 太社 太稷命英国张溶代○日本国先于

  • 卷之六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百二十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商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伊尹对曰昔者尧见人而知舜任人然後知禹以成功举之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然尚有失者况无法度而任已

  • 卷一百二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礼】宋英宗时程颐代彭思永论濮王典礼疏曰臣伏见近日以仆王称亲事言事之臣奏章交上中外论议沸腾此盖执政大臣

  • 崇学第五·佚名

    至道无言,非立言无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象无以测其奥。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学不传。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以光身者也。夫茧缫以为丝,织为缣纨,缋以黼黻,则王侯服之;人学为礼仪,雕以文藻,而世人荣之。茧之不缫,则素丝

  • 卷一百三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朝礼蕙田案周制天子三朝惟路门外之朝曰治朝王日眡朝于此即后世所谓常朝也古者三公坐而论道王眡朝则冡宰赞听治大仆正位百官各从

  • 卷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十九圜丘祀天明史太祖本纪吴元年八月癸丑圜丘成王圻续文献通考先是丙午十二月定议以明年丁未为吴元年羣臣建言国之所重莫先于宗庙社稷即

  • 卷三十一·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二十一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八解脱若净若不净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净若不净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若八解脱净不净。若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净不净。尚毕竟不可得。性非

  • 卷第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二问缘一切法非我行相。自体是何。答慧为自体。如自体我物相分。自性亦尔。已说自体。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为缘一切法非我行相

  • 毗尼母经卷第四·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诸比丘欲集法藏。时摩诃迦叶以手拍地。声震之响喻如铜钟。尔时王舍城中旧住五百罗汉师子阿兰那。闻此之音共相告言。集法藏时至。尊者富兰那。与其徒众五百罗汉。即共相随向王舍城耆阇崛

  • 卷第四·佚名

    翻梵语卷第四&middot;婆罗门名第十九&middot;刹利名第二十婆罗门名第十九&middot;婆罗门(善见律曰净行又婆罗者智门者闻也译曰心出俗外) 大智论第一卷  &middot;栴阇婆罗门(应云栴陀 译曰栴陀者恶性也)&middot;阿

  • 东牟集·王洋

    诗文别集。又称《王东牟集》、《王东牟先生集》、《东牟文集》、《右史集》。十四卷。宋王洋撰。周必大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序其集,为三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二十九卷。《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五册

  •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虫天逸史

    长篇小说。清末虫天逸史撰。十六回。撰者真实姓名无考。是书富有寓言故事性,凡国名、人名皆以虫名命之。所叙三国之纷争,又直接影射中日俄三国自日俄战争迄光绪末年事。蜗牛国喻指中国,触国即日本,蛮国即沙俄。书中所写事

  • 白话晋书·房玄龄

    《晋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撰。贞观二十年(646)成书。一百三十卷。记事起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迄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凡一百五十六年历史。此为《晋书》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