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八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六

杂虫类

四言古

螳螂赞         【晋】郭 璞

螳螂飞虫挥斧奋臂当辙不廻勾践是避勇士致毙厉之以义

尺蠖           郭 璞

贵有可贱贱有可珍嗟兹尺蠖体此屈伸论配龙蛇见叹圣人

五言古

答栁栁州食虾蟇     【唐】韩 愈

虾蟇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疱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鸣声相呼和无理祗取閙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敎我弃愁海濵恒愿眠不觉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端能败笙

磬仍工乱学校虽防勾践礼竟不闻报效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伧失平生好乐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瞿然思虑深未见许廻櫂

七言古【附长短句】

蝎虎          【宋】苏 轼

黄鸡啄蝎如啄黍窓间守宫称蝎虎暗中缴尾伺飞虫巧防工夫在腰膂跂跂脉脉善縁壁陋质从来谁比数今年嵗旱号蜥蜴狂走儿童閙歌舞能衔渠水作冰雹便向蛟龙觅云雨守宫努力搏苍蝇明年嵗旱当求汝

二虫            苏 轼

君不见水马儿歩歩逆流水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又不见鷃滥堆决起随冲风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五言律

蛒蜂          【唐】元 稹

梨笑清都月【京师开元观多梨花蜂】蜂游紫殿春构脾分部伍嚼蘂奉君亲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安知人世里不有挟钩人

蟆子           元 稹

有口深堪异趋时讵可量谁令通鼻息何故辨馨香沈水来沧海崇兰泛露光那能枉焚爇尔众我微茫

浮尘子【蟇类也巢巴蛇鳞中】      元 稹

可叹浮尘子纎埃喻此微宁论隔纱幌并解透绵衣有毒能成痏无声不见飞老来双眼暗何计辨雰霏

蝱            元 稹

千山谿沸石六月火烧云自顾生无类那堪毒有羣搏牛皮若截噬马血成文蹄角尚如此肌肤安足云

蟋蟀          【元】僧善住

西风吹蟋蟀切切动哀音易入愁人耳难惊嬾妇心寒灯孤馆外秋雨古城隂听极无由寐终宵费苦吟

七言律

草虫          【唐】李咸用

如缲如织暮防防应节催年使我愁行客语停孤店月高人梦断一牀秋风低藓径疑偏急雨咽槐亭得暂休须付画堂兰烛畔歌懐醉耳两悠悠

螳螂          【明】朱之蕃

昻头双眼暎林明防出当车奋臂行利口信难防雀啄狂鸣端是恼蝉声蓬蒿满径堪孳息榆栁成隂寄化生静黙非闗能飬勇慕羶羞与蚁争衡

纺织婆          朱之蕃

沤麻曝絮嵗功成虫语潜催布缕征篱落声宏眠讵稳草丛音切听偏倾连緜欲伴孤灯烱凄恻还偕细雨鸣防度停车増怅结悠悠不断似离情

五言絶句

春夜裁缝        【唐】薛维翰

珠箔因风起飞蛾入最能不敎人夜作方便扑明灯

天水牛         【宋】苏 轼

两角徒自长空飞不服箱为牛竟何事利吻穴枯桑

蜗牛           苏 轼

腥涎不满殻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鬼蝶           苏 轼

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初来花争妍忽去鬼无迹

春日闲居        【明】钱 宰

霁日檐牙落光风瓦上生草晴跳蚱蜢花暖困狸狌

七言絶句

禽虫          【唐】白居易

蚕老蠒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禽虫           白居易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应似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鬪英雄

元处士池上       【唐】温庭筠

蓼穂菱丛思蟪蛄水萤江鸟满烟蒲愁红一夕风前落池上秋波似五湖

偶题          【唐】司空图

辽阳音信近来稀纵有虚传逼节归永日无人新睡觉小窓晴暖螖虫飞

凉榭池上        【宋】韩 琦

病襟思适绕东塘水荇初花吐嫩黄行到老樗隂下坐儿童争喜拾红娘

过陂子径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絶【录一

宋】杨万里

草光叶润亦清嘉翠里生香不是花一事説来人不信蕨长如树蚓如蛇

咏蟋蟀         【元】赵 汸

赤翅晶荧何处归秋来清响傍庭闱莫言微物无情意风虎云龙共一机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六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七十六·吴景旭
  ◆古鼎禅师祖铭(古鼎外集)·顾嗣立
  元诗选二集戊集目录·顾嗣立
  第四折·关汉卿
  莲子居词话卷之四·吴衡照
  卷三十八·白居易
  三集跋·乾隆
  卷二十·佚名
  记忆·闻一多
  卷七·沈德潜
  卷一百三十九·曹学佺
  御选明诗卷七十·康熙
  卷十八·沈季友
  淳熙稿卷四·赵蕃
  卷十三·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巧对补录·梁章钜

    前录巧对,有未详者,兹复补之云:王禹偁字元之,济州人,擢进士第,事宋太宗、真宗,官至知制诰。年七、八已能文,毕文简为郡从事,始知之,问其家,以磨面为生,因令作磨对。元之不思以对云:“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文简大奇之

  • 第三折·佚名

    (刘二公上,云)事要前思,免劳后悔。谁想朱买臣得了官,肯分的除授在俺这会稽郡做太守。我想来,他若说起这前情,俺可怎了也?我如今且着孩儿在家中炰下个那疙疸茶儿,烙下些椽头烧饼儿,等张

  • 卷一百三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代赋彚卷一百三十八鳞虫蝉赋           【魏】曹 植惟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隂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唫声噭噭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

  •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范晔

    显宗孝明皇帝讳庄,光武第四子也。母阴皇后。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建武十五年封东海公,十七年进爵为王,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师事博士桓荣,学通《尚书》。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后曰皇太后。

  • 卷三十六·志第三·柯劭忞

      ○历三   △授时历经上   步气朔第一   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元。上考往古,下验将来,皆距立元为算。周岁消长,百年各一。其诸应等数,随时推测,不用为元。   日周,一万。   岁实,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

  • 卷八·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八 【起丙午明宣宗宣德元年尽卒亥明宣宗宣德六年】凡六年 【丙午】宣宗章皇帝宣德元年春正月赦死罪以下运粮宣府

  • 卷之三百九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冬十月壬戌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端慧皇

  • 张景仁传·脱脱

    张景仁,字寿甫,辽西人。做官到翰林待制。贞元二年(1154),与翟永固一同参加礼部进士考试,以《尊祖配天》为题做赋,与海陵王的旨意相抵触,他的话记在《永固传》。大定二年(1162),仆散忠义攻伐宋国,景仁掌管他的文章之事。宋人商

  • 卷七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储嗣宋仁宗嘉佑元年知制诰吴奎上奏曰臣闻王者以社稷为本宗庙为重社稷必有奉宗庙必有主今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嗣续未立天地

  • 卷十三·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十三    宋 黄仲炎 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礼父母之雠不共戴天昔蔡侯以吴子败楚师致吴入郢坏宗庙挞平王墓楚昭奔随仅以身免良可痛已旣复国而围蔡复雠也复雠义也何

  • 卷三十·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三十天子之孝课农桑汉文帝二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今亲率羣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臣】按汉孝文时民近战

  • 结论·胡适

    杜威的教育哲学,全在他的《平民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部书里。看他这部书的名字,便可知道他的教育学说是平民主义的教育。古代的社会有贵贱,上下,劳心与劳力,治人与被治种种阶级。古代的知识论和道德论都

  • 书重刻灵峰宗论后·智旭

    余曩未读佛经。不知佛理者也。因宗兄香严居士殷勤劝论。始稍稍畱心内典。知出世大法非常情可测。且遭遇甚不易。遂皈心净土焉。时侍 慈母太福晋侧。闲或言及。初不以为意。久之命取佛书观之。阅数种俱不契后。得竹窻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十三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中分别业品之四由分别安立业道。此中是义应说。几种业道故意。与彼相应俱起。偈曰。故意俱乃至。与八恶业道。释曰。有时故意。与一恶业道俱起。离余业道。若贪欲

  • 唯识三十论要释·佚名

    同。或执离心无别心所。为遮此等种种异执。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故造斯论。言所缘者复有二种。初明造论。后显传译。佛薄伽梵悲导有情法门虽多。其要有四因缘。唯识无相真如随对根宜诸经各说。余三理门已有广论。

  • 庸斋集·赵汝腾

    诗文别集。南宋赵汝腾(?—1261)撰。六卷。汝腾字茂实,号庸斋,福州(今属福建)人。宝庆进士,历迁籍田令,召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终官翰林学士承旨。此集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收诗凡二百二十一

  • 贫贱夫妻·钟理和

    短篇小说。钟理和著。初载1959年11月8日《联合报》副刊,原名《鹣鲽之情》,曾译成日文,1964年刊载于日本《农民文学》。后收入1976年11月台北远景出版社版《钟理和全集 (卷三) 》。这是一篇记实小说。它赞颂了一对感情

  • 原道醒世训·洪秀全

    洪秀全著。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写于1845—1846年间。是太平天国重要文献之一。它依据“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实则一家”,“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