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八則 朗上座翻卻茶銚

第四十八則朗上座翻卻茶銚

舉:王太傅入招慶寺煎茶。時慧朗上座與明招把銚,朗翻卻茶銚,太傅見了,問上座:茶爐下是什麼?朗云:捧爐神。大傅云:既是捧爐神,為什麼翻卻茶銚?朗云:仕官千日,失在一朝。太傅拂袖便去。明招云,朗上座喫卻招慶飯了,卻去江外打野(手+埋)。朗云:和尚作麼生?招云:非人得其使。雪竇禪師云:當時但踏倒茶爐。

歷史上一著之失,即刻會天地對你不仁,慧朗說仕官千日,失在一朝,意思就是悟得了這個。就這次失敗也不是白白的了。至於王太傅拂袖便去,則是墮甄不顧的意思。明招和尚說慧朗:你為什麼不說內行話,卻去說外行話什麼仕官云云呢?慧朗反問:依你便怎樣說?明招道:只說是一時人手不便,豈不是就可以化嚴重的事也為小事了麼?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樣纔是興旺人家的作風。

慧朗的答與明拍的答,都也是好答,可是雪竇禪師猶覺不滿,他著語道:「當時只該把茶爐也踏倒了。」

雪竇禪師的著語,是有漢高祖起兵亡秦的氣魄。史記高祖本紀:「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這就是位官千日,失在一朝。你的亭長是在幹什麼的?要受秦法的嚴重處分了。可是下文:「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日: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這就是他的翻卻茶銚,索性把茶爐也踏倒了。於是徒中壯士願從者十餘人,後來斬白蛇起義,開了漢朝四百年天下。

雪竇禪師深惜慧朗與明招都只具一隻眼,答得不夠。從來大福都是大禍所變,為什麼這兩人都不敢舒展呢?若像劉邦,則我就是風雷波濤。且聽他頌來:

來問若成風,應機非善巧。

堪悲獨眼龍。曾未呈牙爪。

牙爪開,生雲雷,逆水之波經幾回。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六·德清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七·宗喀巴
  佛 教 偶 感·太虚
  阿阇世王授决经·佚名
  大华严经略策一卷(四十二条)·澄观
  万法归心录卷上·佚名
  说无垢称经卷第一·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九·玄奘
  卷第五·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玄奘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佚名
  卷五十九·佚名
  五 锡兰岛之佛教·佚名
  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慧苑
  卷第十九·昙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关汉卿

    (正末扮司马徽领道童上,未云)贫道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道号水鉴先生。想汉家天下,鼎足三分。贫道自刘皇叔相别之后,又是数载。贫道在此江下结一草庵,修行办道,是好悠哉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本是个钓鳌人,到做了扶犁叟;笑英

  • 永遇乐·徐志摩

    夕阳衬着的暮云特别艳丽,那人去的还未归。还有柳啊,梅啊,春天也不早,元宵快到,现在虽然晴和,到时候的风雨恐怕免不了,酒朋诗友啊,不要劳驾吧!想起在中州时的快活日子,重阳啦,端五啦,说不尽的热闹,如今这个年头,打扮己经懒了,更说不到

  • 卷228 ·佚名

    陆游 上书乞再任冲佑 蚢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 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 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 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

  • 卷三十·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三十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随辇集【起癸未五月杪尽十二月】元时避暑滦京百官皆有公署今惟词臣数人耳癸未五月大驾将幸山庄先十日传旨南书房翰林六人俱着随行六人者

  • 志第八 律历三上·魏收

    大圣通天地之至理,极生民之能事,体妙系于神机,作范留于器象。然则制物成法,故冥赜可寻;推变有因,而化生以验。昔黄帝采竹昆仑之阴,听凤岐阳之下,断自然之物,写自然之音。昔既协矣,黄钟以立;数既生矣,气亦征之。于是乎备数、和声、

  • 第五十四回 造雄邦恃强称帝 通远使约金攻辽·蔡东藩

      却说童贯经略西陲,屡次晋爵,至政和八年,改元重和,貤恩内外文武百官,贯复得升为太保。越年,复改元宣和,贯又欲幸功邀赏,命刘法进取朔方。法不欲行,经贯连日催促,不得已率兵二万,出至统安城。适遇夏主弟察哥,一作察克。引兵到

  • 卷之一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十三太保”·恽逸群

    蓝衣社的主要人物有所谓“十三太保”(沙陀国王李克用有子及义子十三人,称为“十三太保”,“太保”等于清代的“贝勒”,即“王子”之意),着名的有曾扩情、贺衷寒、酆悌、戴笠、康泽、邓文仪、刘健群等,另外还有潘佑强等几个不

  • 卷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四 汉臣 龎统  法正 谨案龎统传阙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明五经兼通?纬尝幅巾见扶风守守曰哀公虽不肖犹臣仲尼柳下惠不去

  • 第二章 古代史家与史籍·金毓黻

    吾国史籍之生,应在制字之后,故远古无史可言,近世考古学家,发掘地下之藏,就所得之骨骼器物,以推断有史以前人类之状况,是之谓史前史,然此为晚近产生之史学,而与古人无与者也。《左传》载楚灵王谓其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

  • 李孝伯传·魏收

    李孝伯,赵郡人,高平公李顺堂父的弟弟。父亲名叫李曾,从小专攻《郑氏礼》、《左氏春秋》,以教书为业。郡府三次征召他为功曹,他都不去就任,门徒们劝他,他说:“功曹的职位,虽然说是地方政府所任的高职,但毕竟是郡吏。北面侍奉他人

  • 至诚宪皇帝圣训目録·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 诏令奏议【诏令之属】卷一圣德卷二圣德卷三圣孝卷四圣学卷五圣治卷六圣治卷七圣治卷八敬天卷九法祖卷十文敎卷十一武功

  • 卷二·韩婴

    楚庄王围宋,有七日之粮,曰:“尽此而不克,将去而归。”于是使司马子反乘闼而窥宋城,宋使华元乘闼而应之。子反曰:“子之国何若矣?”华元曰:“惫矣!易子而食之,●骸而爨之。”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围者之国,箝马而抹之,使肥者

  • 晁错第八·桓宽

    【题解】本篇就上篇尚论秦国商鞅,引出对当代晁错的评价。晁错(公元前200&mdash;&mdash;公元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学申、商刑名之学。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深得太子刘启的信任,号称&ldquo;智囊&rdquo;。刘启(即汉景帝)即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六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六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哀叹品下复次蹑上文来。大地譬佛宝。诸山药草譬法宝。为众生用譬僧宝。次合文者我法亦尔是佛。出生甘露是法。而为众生是僧。三从何等名为下。是释秘密藏

  •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归命净诸恶趣王  如来应供正等觉  一心敬礼释师子  说曼拏罗灭恶趣  我今为利益诸众生故。于如来所说根本大教。演说观想净诸恶趣大曼拏罗法

  • 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佚名

    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本书前半篇摘自《混元圣记》卷二,乃圣母元君告诉老君修道通真之事。宣称:「道者虚通之至真,术者变化之玄技」;「道之要者无为而

  • 维摩诘所说经·佚名

    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