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于湖词原序

苏明允不工于诗欧阳永叔不工于赋曾子固短于韵语黄鲁直短于散语苏子瞻词如诗秦少防诗如词才之难全也岂前軰犹不免耶紫薇张公孝祥姓字风雷于一世辞彩日星于郡国其出入皇王纵横礼乐固巳见于万言之陛对其判花视草演丝为纶固巳形于尺一之诏书至于托物寄情弄翰戏墨融取乐府之遗意铸为毫端之妙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散落人间今不知其几也比逰荆湖间得公于湖集所作长短句凡数百篇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散出尘之姿自在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以想见也使天假之年被之声歌荐之郊庙当其隂茎韶頀间作而逓奏非特如是而巳一日凤鸟去千年梁木摧予深为公惜也于湖者公之别号也昔陈季常晦其名自称为龙丘子尝作无愁可解东坡为之序引世之不知者遂以龙丘为东坡之号予故表而出之乾道辛卯仲冬朔日建安陈应行季陆序

昔东坡见少防上已逰金明池诗有帘幙千家锦绣垂之句曰学士又入小石调矣世人不察便谓其诗似词不知坡之此言葢有深意夫镂玉雕琼裁花剪叶唐末词人非不美也然粉泽之工反累正气东坡虑其不幸而溺乎彼故援而止之惟恐不及其后元祐诸公嬉弄乐府寓以诗人句法无一毫浮靡之气实自东坡发之也于湖紫薇张公之词同一关键始公以妙年射策魁天下不数嵗入直中书帝将大用之未几出守四郡多在三湖七泽间何哉衡谓兹地自屈贾题品以来唐人所作不过柳枝竹枝词而巳岂天以物色分留我公要与大江东去之词相为雄长故建牙之地不于此而于彼也欤建安刘温父博雅好事于公文章翰墨尤所爱重片言只字莫不珍藏既裒次为法帖又别集乐府一编属予序之以冠于首衡尝获从公防见公平昔为词未尝着稿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初若不经意反复防观未有一字无来处如歌头凯歌登无尽藏岳阳楼诸曲所谓骏发踔厉寓以诗人句法者也自仇池仙去能继其轨者非公其谁与哉覧者击节当以予为知言乾道辛卯六月望日陈郡汤衡撰

猜你喜欢
  ◆金溪羽人查居广(学诗初稿)·顾嗣立
  第三场·老舍
  第十九回 北阙献俘缯拜赐 西陲告警绖从戎·萧晶玉
  第二十一齣~第二十九齣·王錂
  汉高皇濯足气英布·臧懋循
  甲集前编第三·钱谦益
  元艺圃集卷二·李蓘
  四集卷二十八·乾隆
  初集卷二十九·乾隆
  卷二十二·陆游
  卷九十二·冯惟讷
  卷四·郭知达
  卷六十·陈思
  东坡诗钞·吴之振
  ●高唐梦·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曹文贞公诗集后録·曹伯启

    大元故资善大夫陜西行御史台中丞赠体忠守宪功臣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左丞上护军追封鲁郡公谥文贞曹公神道碑铭【并序】文宗皇帝初即位鋭焉圗治以风纪之司视聴所系正便尤宜宿望诏引年未罢者悉复之公自浙西谢归砀

  • 卷八十七·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七兵部主事陈焯编傅若金【字与砺任广州教授顺帝元统三年出使安南其宿天使馆二诗最传於世有玉楼集若金妻孙惠兰亦能诗早卒见闺合中】歌风台黔首厌秦暴龙德奋炎刘英雄乘天诛拔剑起相仇天风堕

  • ●卷十五·邵博

      王勃《滕王阁记》“落霞孤鹜”之句,一时之人共称之,欧阳公以为类俳,可鄙也。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乐极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亦记其意义甚远。盖勃文中子之孙,世尚其学,一时之人不识耳。   东坡《报江季恭书》云: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弘治八年四月甲寅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寿王出府○太常寺卿齐章卒章字廷璧□安县人成化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升礼科都给事中转鸿胪寺丞进少卿太常寺卿卒赐祭葬如例章虽家于都邑能以俭约自持不随时习靡尝

  • 涌幢说·朱国祯

    犹之乎寓也。而性好动。动则东西南北无不之矣。动而迂僻。无所谐。顾好寂。寂则烟霞泉石无不守矣。寂而冥心未透。县解实难。计必有所寄。寄则形影神情无不适矣。抚孤松而结庐。寻云水而泛宅。皆所寄焉。以适其适。是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纪昀

    列传宋 【二十六】○宋二十六王钦若 丁谓夏竦王钦若丁谓夏竦△王钦若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父仲华祖郁钦若早孤郁爱之太宗伐太原时钦若纔十八作平晋赋论献行在郁为濠州判官将死告家 人曰吾厯官逾五十年慎于用刑活

  • 中日修好条规·佚名

    一八七一年九月十三日,同治十年七月二十九日,明治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天津。大清国、大日本国素敦友谊,历有年所,兹欲同修旧好,益固邦交,是以大清国钦差全权大臣办理通商事务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直隶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

  • 第三章 初设公议政府为大同之始·梁启超

      一、各国力量同等,体制自同等,则联邦政府之体,不设总统,但设议员,故不可谓之公政府,但谓之公议政府。且各国主权甚大,公政府不过为遣使常驻常议之体,体稍近瑞士,不能如美也;地隔甚远,又不如瑞士也。  一、公议政府执政议

  • 读书不为稻粱谋·孔子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①于谷②,不易得也。” 【注释】 ①至:这里指意念所至。②谷:古代以谷米为俸禄(类似今天的工资),所以“谷”就是指“禄”。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三年而不想望当官吃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

  • 今文孝经序·佚名

    唐宗皇帝撰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着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徳之本欤经曰昔者

  • 卷八·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八     明 湛若水 撰莊公【莊王十一年】八年【齊襄十二年弑晉緡十九年衛惠十四年蔡哀九年鄭厲十五年子儀八年曹莊十六年陳宣七年杞靖十八年宋閔六年秦武十二年楚文四年】春王正月師次于

  • 《仪礼》的流传与注本·佚名

    《仪礼》,汉代称《礼》,又称《士礼》,无《仪礼》之名。晋元帝时荀崧请置郑《仪礼》博士,但《仪礼》的书名尚未普遍使用。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九经》,以《周礼》、《礼记》与《仪礼》并列为三礼,乃正式标以《仪礼》之名。西

  • 复江易园居士书·太虚

    易园居士垂鉴:不亲謦欬,弹指十余年矣。而每睹妙论,辄深向往。比潘对公屡转宣和韵佳什,弥增景仰。承示诸佛功德平等圆满,一摄一切,一切摄一,确为至言。故十方诸佛与蕅、澈诸古锥赞弥陀者,如用以移赞药师,应无二致。其在皈仰弥陀

  • 卷第十九·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忍辱学 持志科 晋支孝龙 淮阳人。美风姿。少喜清言。常以小品为心要。陈留阮瞻颕川庾凯从之游。或嘲之曰。大晋龙兴。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肤发。去袈裟。释梵服。被绫

  • 大复集·何景明

    明何景明撰。何景明,明代文学家、诗人,明“前七子”之一,地位仅次李梦阳。主张文宗秦汉,古诗宗汉魏,近体诗宗盛唐,提倡复古,在反对明代前期盛行的台阁体诗文及八股文上,有一定积极作用。其诗如《赠王文熙》说:“行子夜中起,月没

  • 易学象数论·黄宗羲

    《易》学著作。明末黄宗羲撰。六卷。前三卷主要论《易》象,后三卷主要论《易》数。作者认为,易学“至京房、焦延寿而流为方术,至陈抟而岐入道家”,后世学者为宋儒“象数”之言所迷惑,不明本原。自序称:“《易》广大无

  • 元代奏议集录·佚名

    本书辑录自元太祖至元顺帝时期150余年的奏议,既有名臣奏章,如耶律楚材、史天泽、王盘、伯颜等人,又有平民上书,包括表、奏议、上书、封事、弹章、对策等等,主要辑自《历代名臣奏议》中的元人奏议和《元文类》、《元史》、

  • 瑜伽师地论释·最胜子

    全一卷。最胜子等诸菩萨造,玄奘译。又称瑜伽论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为瑜伽师地论最古之注疏。最胜子(梵Jinaputra ,音译作辰那弗多罗),系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之北印度钵伐多国人,投于护法之门下,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