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舍利弗阿毗昙论
姚秦 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
舍利弗阿毗昙论序
释道摽撰
阿毗昙。秦言无比法。出自八音。亚圣所述。作之虽简。成命曲备。重微旷济。神要莫比。真祇洹之微风。反众流之宏趣。然佛后闇昧。竞执异津。或有我有法。或无我有法。乖忤纯风。亏曚圣道。有舍利弗。玄哲高悟。神贯翼从。德备左面。智参照来。其人以为是非之起。大猷将隐。既曰像法。任之益滞。是以敢于佛前所闻经法。亲承即集。先巡堤防。遮抑邪流。助宣法化。故其为经也。先立章以崇本。后广演以明义。之体四焉。问分也。非问分也。摄相应分也。序分也。问分者。寄言扣击。明夫应会。非问分者。假韵默通。惟宣法相。摄相应分者。总括自他。释非相无。序分者。远述因缘。以彰性空。性空彰则反迷至矣。非相无则相兴用矣。法相宣则邪观息矣。应会明则极无遗矣。四体圆足。二谛义备。故称无比法也。此经于先出阿毗昙。虽文言融通。而旨各异制。又载自空。以明宗极故。能取贵于当时。而垂轨于千载。明典振于远维。四众率尔同仰。是使殉有者袪妄见之惑。向化者起即隆之勋。迢迢焉。故冥宗之遗绪也。亹亹焉。故归轮之所契也。此经标明曩代。灵液西畛。纯教弥于阆风。玄门扇于东岭。唯秦天王。冲资睿圣。冥根树于既往。实相结于皇极。王德应符。阐扬三宝。闻兹典诰。梦想思揽。虽曰悠邈。感之愈勤。会天竺沙门。昙摩耶舍。昙摩掘多等义学。来游秦土。既契宿心。相与辩明经理。起清言于名教之域。散众微于自无之境。超超然。诚韵外之致。愔愔然。覆美称之实。于是诏令传译。然承华天哲。道嗣圣躬。玄味远流。妙度渊极。持体明旨。遂赞其事。经师本虽闇诵。诚宜谨备。以秦弘始九年。命书梵文。至十年寻应令出。但以经趣微远。非徒开言所契。苟彼此不相领悟。直委之译人者。恐津梁之要。未尽于善。停至十六年。经师渐闲秦语。令自宣译。皇储亲管理味言意兼了。复所向尽。然后笔受。即复内呈。上讨其烦重。领其指归。故令文之者修饰。义之者缀润。并校至十七年讫。若乃文外之功。胜契之妙。诚非所阶。未之能详。并求之众经。考之诸论。新异之美。自宣之于文。惟法住之实。如有表里。然原其大体。有无兼用。微文渊富。义旨显灼。斯诚有部之永涂。大乘之靡趣。先达之所宗。后进之可仰。标以近质。综不及远。情未能已。猥参斯典。悕感之诚。脱复微序。庶望贤哲。以恕其鄙。
猜你喜欢 卷第九·如卺 论富强·印光 05.说余遍品·佛音 卷第十六·霁仑超永 修禅不可错认消息·印光 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太虚 心忠长老尼塔铭并叙·太虚 卷四·投子义青 佛学之心理卫生·太虚 卷第二十一·智旭 卷三百四十·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九卷·宝亮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九·澄观 卷六·野竹福慧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