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镇

  镇字叔安,南海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学者称为随如先生。有随如百咏,今不传。

  念奴娇

  调冰弄雪,想花神清梦,徘徊南土。一夏天香收不起,付与蕊仙无语。秀入精神,凉生肌骨,销尽人间暑。稼轩愁绝,惜花还胜儿女。

  长记歌酒阑珊,开时向晚,笑浥金茎露。月浸栏干天似水,谁伴秋娘窗户。困殢云鬟,醉欹风帽,总是牵情处。返魂何在,玉川风味如许。

  行香子

  赠柳儿行

  露叶烟条。天与多娇。算风流、张绪难消。恼人春思,政自无聊。赖敛愁眉,酣醉眼,减围腰。

  风絮相邀。蝶弄莺嘲。最关情、是短长桥。解骖分袂,催上兰桡。更绿波平,红日坠,碧云遥。

  沁园春

  和刘潜夫送孙花翁韵

  谁似花翁,长年湖海,蹇驴弊裘。想红尘醉帽,青楼歌扇,挥金谈笑,惜玉风流。吴下阿蒙,江南老贺,肯为良田二顷谋。人间世,算到头一梦,蝼蚁王侯。

  悠悠。吾道何求。况白首相逢说旧游。记疏风淡月,寒灯古寺,平章诗境,分付糟丘。聚散抟沙,炎凉转烛,归去来兮万事休。无可有,问从前那个,骑鹤扬州。

  又

  题西宗云山楼

  爽气西来,玉削群峰,千杉万松。望疏林清旷,晴烟紫翠,雪边回棹,柳外闻钟。夜月琼田,夕阳金界,倒影楼台表里空。桥阴曲,是旧来忠定,手种芙蓉。

  仙翁。心事谁同。付鱼鸟相望一笑中。向月梅香

  底,招邀和靖,云山高处,问讯梁公。物象搜奇,风流怀古,消得文章万丈虹。沉吟久,想依依春树,人在江东。

  花心动

  临安新亭

  鸠雨催晴,遍园林、一番绿娇红媚。柳外金衣,花底香须,消得艳阳天气。障泥步锦寻芳路,称来往、纵横珠翠。笑携手,旗亭问酒,更酬春思。

  还记东山乐事。向歌雪香中,伴春沈醉。粉袖殢人,彩笔题诗,陶写老来风味。夜深银烛明如昼,待归去、看承花睡。梦云散,屏山半熏沉水。

  汉宫春

  郑贺守席上怀旧

  日软风柔,望暖江连岛,晴绿平川。寻芳拾蕊,胜伴陌上鲜妍。玉骢归路,记青门、曾堕吟鞭。人去后,庭花弄影,一帘香月娟娟。

  追念旧游何在,叹佳期虚度,锦瑟华年。博山夜来烬冷,谁换沉烟。屏帏半掩,奈梦云、不到愁边。春易老,相思无据,闲情分付鱼笺。

  水龙吟

  丙子立春怀内

  三山腊雪才消,夜来谁转回寅斗。试灯帘幕,送寒幡胜,暗香携手。少日欢娱,旧游零落,异乡歌酒。到而今,生怕春来太早,空赢得、两眉皱。

  春到兰湖少住,肯殷勤、访梅寻柳。相思人远,带围宽减,粉痕消瘦。双燕无凭,尺书难表,甚时回首。想画栏,倚遍东风,闲负却、桃花咒。

  又

  庚寅寄远

  老来惯与春相识,长记伤春如故。去年今日,旧愁新恨,送将风絮。粉泪羞红,黛眉颦翠,推愁不去。任琐窗深闭,屏山半掩,还别有、愁来路。

  回首画桥烟水,念故人、匆匆何处。客情怀远,云迷北树,草连南浦。离合悲欢,去留迟速,问春无语。笑刘郎,不道无桃可种,苦留春住。

  又

  丙戊清明和章质夫韵

  弄晴台馆收烟候,时有燕泥香坠。宿酲未解,单衣初试,腾腾春思。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记彩鸾别后,青骢归去,长亭路、芳尘起。

  十二屏山遍倚。任苍苔、点红如缀。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帘花碎。芳意婆娑,绿阴风雨,画桥烟水。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

  庆春泽

  丙子元夕

  灯火烘春,楼台浸月,良宵一刻千金。锦步承莲,彩云簇仗难寻,蓬壶影动星球转,映两行、宝珥瑶簪。恣嬉游,玉漏声催,未歇芳心。

  笙歌十里夸张地,记年时行乐,憔悴而今。客里情怀,伴人闲笑闲吟。小桃未静刘郎老,把相思、细写瑶琴。怕归来,红紫欺风,三径成阴。

  蝶恋花

  丁丑七夕

  谁送凉蟾消夜暑。河汉迢迢,牛女何曾渡。乞得巧来无用处。世间枉费闲针缕。

  人在江南烟水路。头白鸳鸯,不道分飞苦。信远翻嗔乌鹊误。眉山暗锁巫阳雨。

  柳梢青

  七夕

  乾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又

  戏简高菊石间

  瞥眼光阴。章台旧路,杨柳春深。尚忆风流,殢人倚玉,替客挥金。

  高阳醉后分襟。想妒雨、嗔云到今。消息真时,笑啼难处,方表人心。

  江神子

  吊方检详

  思君梦里说邯郸。未成欢。已炊残。断送春归,风雨霎时间。空有生前医国手,医不到,子孙寒。

  欲登诗境吊方干。倩谁看。北邙山。落落晨星,不见暮云还。莫在人间寻食客,寻见后,匹如闲。

  临江仙

  代闺怨

  荡紫飘红芳信断,都无人问秾纤。吟鞭倚醉问凉蟾。香消金缕篆,压压宝妆奁。

  梦峡朝云飞不到,一春离绪厌厌。却疑归燕碍重帘。心期花底误,眉恨柳边添。

  浣溪沙

  丁亥饯元宵

  帘幕收灯断续红。歌台人散彩云空。夜寒归路噤鱼龙。

  宿醉未消花市月,芳心已逐柳塘风。丁宁莺燕莫匆匆。

  清平乐

  赵围避暑

  柳阴庭院。帘约风前燕。著雨荷花红半敛。消得盈盈绿扇。

  竹光野色生寒。玉纤雪藕冰盘。长记酒醒人静,暗香吹月栏干。

  贺新郎

  题王守西湖书院

  云淡天垂野。望晴郊、疏烟半卷,断虹低跨。老树连阴藏远景,十里湖光照夜。看不尽、真山图画。春满轩窗无著处,更银蟾、冷浸鸳鸯瓦。人共境,转幽雅。

  文章太守归来也。似当年、和靖风流,小孤山下。问讯佩兰餐菊友,曾约梅兄入社。待付与、竹臞陶写。尘外闲寻行乐地,任傍人、歌舞喧台榭。诗世界,有王谢。

  江神子

  三月晦日西湖饯春

  送春曾到百花洲。夕阳收。暮云雷。想伴花神,骑鹤上扬州。回首湖山情味淡,重把酒,更登楼。

  相思南浦古津头。未拏舟。已惊鸥。柳外归鸦,点点是离愁。空倚阳关三叠曲,歌不尽,水东流。

  阮郎归

  寒阴漠漠夜来霜。阶庭风叶黄。归鸦数点带斜阳。谁家砧杵忙。

  灯弄幌,月侵廊。熏笼添宝香。小屏低枕怯更长。知云入醉乡。

  又

  丹桂

  金茎浥露未成霜。西风只旧凉。蕊仙何事换霞妆。恼人秋思长。

  香世界,锦文章。花神不覆藏。小山骚客政清狂。同花入醉乡。

  玉楼春

  东山探梅

  泠泠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修竹暮。白头空负雪边春,著意问春春不语。

  木兰花慢

  看纤云双月,湛河汉,夜声收。正玉麈生风,银床坠露,凉叶飕飕。襟怀静吞八表,莫登山临水易惊秋。闲想多情宋玉,旧来空替人愁。

  温柔。乡解老秋不。丝竹间秦讴。向橙橘香边,持螯把酒,聊伴清游。骚人自应念远,与黄花、评泊晋风流。明日莼鲈兴动,待寻江上归舟。

  感皇恩

  寿赵路公八十

  八十最风流,那谁不喜。况是精神可人意。太公当日,未必荣华如此。儿孙列两行,莱衣戏。

  好景良辰,满堂和气。唱个新词管教美。愿同彭祖,尚有八百来岁。十分才一分,那里暨。

  踏莎行

  赠周节推宠姬

  兰斛藏香,梅瓶浸玉。炉烟半袅屏山曲。谁烧银烛照黄昏,有人正倚萧萧竹。

  白雪歌翻,红牙板促。周郎自是难回目。禁寒不饮告推人,春风吹聚眉尖绿。

  绛都春

  清明

  和风乍扇,又还是去年,清明重到。喜见燕子,巧说千般如人道。墙头陌上青梅小。是处有、闲花芳草。偶然思想,前欢醉赏,牡丹时候。

  当此三春媚景,好连宵恣乐,情怀歌酒。纵有珠珍,难买红颜长年少。从他乌兔茫茫走。更莫待、花残莺老。恁时欢笑,休把万金换了。

猜你喜欢
  卷四百零一·彭定求
  赵彦端·唐圭璋
  ◆贻溪先生麻革(贻溪集)·顾嗣立
  第五十二回 召同寝竟设玄机·陈端生
  哭庵词集·易顺鼎
  第七出 再晤仙源·丁耀亢
  《尊前集》跋·佚名
  卷八十九·冯惟讷
  卷四十六·冯惟讷
  唐诗镜卷四十六·陆时雍
  卷二十一·方回
  卷六百五十·佚名
  提要·胡曾
  目录·佚名
  第五十五出 合家团圆·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臧懋循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杂剧(元)无名氏撰●李云英风送梧桐叶杂剧目录楔子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任继图天配凤鸾交 正名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楔子〔冲末扮任继图引正旦李氏上

  • 卷三十六·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三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秦观淮海集钞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豪隽慷慨溢於文词举进士不中盛气好奇读兵家书见苏轼於徐为黄楼赋轼以为有屈宋才介其诗於王安石亦谓清新如鲍谢轼勉以应举为

  • 卷四十·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     元 方回 编兄弟类 七言【七首】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    白居易 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转於文墨须留意贵向烟霄早致身莫学我兄年五

  • 李莱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莱老(生卒年不详)字周隐,号秋崖。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李秋崖莱老,与其兄篔房竞爽,号龟溪二隐。”《彊村丛书》本《龟溪二隐词》辑莱老词十七首。 ●浪淘沙 李莱老 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 银筝初试合琵琶。

  • 卷五·姚合

    钦定四库全书姚少监诗集卷五唐 姚合 撰闲适上五十首闲居遣怀一十首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緑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其二闲卧销长日亲朋笑我疎诗篇随分有人事度年无情性僻难改

  •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张廷玉

        席书 霍韬 熊浃 黄宗明 黄绾   席书,字文同,遂宁人。弘治三年进士。授郯城知县。入为工部主事,移户部,进员外郎。十六年,云南昼晦地震,命侍郎樊莹巡视,奏黜监司以下三百余人。书上疏言:“灾异系朝廷,不系云南

  • 四库未收书提要·杨仲良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提要   宋杨仲良撰。案:李焘取北宋九朝事实,仿司马光长编之体编年述事,为《续资治通鉴长编》,成书一百五十卷,卷帙最为繁重。仲良乃别为分门编类,以成此书,每类之中,仍以编年纪事:太

  • 卷四十九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九上 【起己亥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尽丁巳唐文宗开成二年】凡十九年 【己亥】十四年春正月遣中使迎佛骨至京师贬韩愈为潮州刺

  • 皇王大纪卷七十六·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赧王二年秦王欲伐齐患其与楚从亲使张仪説楚王曰王能絶齐请献商于地六百里使秦女为王箕帚妾楚王説而许之羣臣皆贺陈轸独吊曰秦重楚者为其有齐也今絶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地仪必负王王曰愿陈子

  • 一四五一 户部为知照查议周兴岱等人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四五一 户部为知照查议周兴岱等人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十八日户部为查议具题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五月二十日准吏部咨称,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一案。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初四日题,本月初七日奉旨:周兴岱着降

  • 咸丰九年十一月初二日·曾国藩

    黎明,早饭。饭后起行。行四十里,至一天门地方扎营,黄梅境也。黄海军令来迎,与之久谈。下半日,温《诗经》数章,剃头一次。写胡中丞信、彭雪琴信、李申夫信。夜思近日之失,由于心太弦紧,无舒和之意。以后作人,当得一“松”字诀。

  • 卷十八 君陈第二十三·孔颖达

    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成王重周公所营,故命君陈分居,正东郊成周之邑里官司。作《君陈》。作书命之。君陈臣名也,因以名篇。○郑注《礼记》云:“周公之子。”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言其有令德,善事父母,行己以恭。

  • 卷十四·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四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曹 郑谱曰曹者禹贡兖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既定天下封弟叔振铎於曹今曰济隂定陶是也其封域在雷夏菏泽之野昔尧尝游成阳死而葬焉舜渔於雷泽民俗

  • 第十五章 1·辜鸿铭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辜讲孔子周游到某个国家(卫国),这个国家在位的国君

  • 卷十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十六宋 叶梦得 撰襄公二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公孙舍之郑大夫之三命者也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京城北京城左氏

  • 后序·赞宁

    前代诸家,或云《僧传》、《僧史》、《记录》,乃题号不一,亦声迹有殊。至梁沙门慧皎云《高僧传》,盖取高而不名者也。则开其德业,文为十科,见于传内。厥后有唐《续高僧传》,仿仰梁之大体而以成之。洎乎皇朝《大宋高僧传》之作

  • 本草撮要·陈其瑞

    本草类著作。清陈其瑞辑。十卷。其瑞字惠亭,平湖 (今属浙江) 人,精于医。本书系陈氏在 《本草备要》 、《本草从新》 的基础上,于光绪十二年(1886) 摘要改编而成。共载药物六百六十八种,分为草、木、果、蔬、五谷、金石、

  • 典故纪闻·余继登

    笔记。明余继登著。十八卷。是书选录明开国至隆庆历朝故实,意在提供历史经验。按冯琦序谓作者的初衷为“取法于远,不如近也”,故“凡关国家大政大本则书,非大事而于世为急则书,非大非急,而为异闻见则书,非异而事所从起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