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九十四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四

储嗣宗

储嗣宗大中十三年登进士第诗一卷

登芜城

昔人登此地丘垄巳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沧浪峡【一作储光羲诗】

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垓城【一作下】

百战未言非孤军惊夜围山河意气尽泪湿【一作溅】美人衣

南陂远望

闲门横古塘红树巳惊霜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孤烟起蜗舍飞鹭下渔梁唯有田家事依依似故乡

宿玉箫宫

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緑

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

晩眺徐州延福寺

杉风振旅尘晩景藉芳茵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静依归鹤思远惜旧山春今日惜【一作谁】携手寄怀吟白苹

宿甘棠馆

尘迹入门尽悄然江海心水声巫峡远山色洞庭深风桂落寒子岚烟凝夕阴前轩鹤归处萝月思沈沈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

山泉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桮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一作渔】人入洞来

巢鹤

千万【一作岁】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胡山

犬入五云音信絶凤楼凝碧悄无声焚香古洞步虚夜露湿松花【一作枝】空月明

小楼

松杉风外乱山青曲几焚香对石屏空忆【一作记得】去年春雨後燕泥时汚太玄经

山邻

石桥春涧巳归迟梦入仙山山不知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送道士

泠然御风客与道自浮沈黄鹤有归语白云无忌心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从此分桮後相思何处寻

宿山馆

寂寞对衰草地凉凝露华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山馆无宿伴秋琴初别家自怜千万里笔砚寄生涯

入浮石山

斜日出门去残花已过春鸟声穿叶远虎迹渡溪新入洞几时路耕田何代人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送人归故园

远节惨言别况予心久违从来忆家泪今日送君归野路正风雪还乡犹布衣里中耕稼者应笑读书非

得越中书

芳草离离思悠悠春梦余池亭千里月烟水一封书诗想怀康乐文应吊子胥扁舟恋南越岂独为鲈鱼

秋墅

欲暮候樵者望山空翠微虹随余雨散鵶带夕阳归穷巷长秋草孤村时捣衣谁知多病客寂寞掩柴扉

哭彭先生

谷口溪声客自伤那堪呜咽吊残阳空阶鹤恋丹青影秋雨苔封白石牀主祭孤儿初学语无媒旅榇未还乡门人远赴心丧夜月满千山旧草堂

和顾非熊先生题茅山处士闲居

归耕地肺絶尘喧匣里青萍未报恩浊酒自怜终日醉古风时得野人言鸟啼碧树闲临水花满青山静掩门唯有阶前芳草色年年惆怅忆王孙

长安怀古

祸稔萧墙终不知生人力屈尽边陲赤龙巳赴东方暗黄犬徒怀上蔡悲面缺崩城山寂寂土埋寃骨草离离秋风解怨扶苏死露泣烟愁红树枝

过王右丞书堂二首

澄潭昔卧龙章句世为宗独步声名在千岩水石空野禽悲灌木落日吊清风後学攀遗址秋山闻草虫万树影参差石牀藤半垂萤光虽散草鸟迹尚临池风雅传今日云山想昔时感深苏属国千载五言诗【右丞昔陷贼庭故有此句】

孤鴈

孤鴈暮飞急萧萧天地秋关河正黄叶消息断青楼湘渚烟波远骊山风雨愁此时万里道魂梦遶沧洲

赠隐者

尽室居幽谷乱山为四邻雾深知有术牕静似无人鹤语松上月花明云里春生涯更何许尊酒与垂纶

早春怀薛公裕

幽独自成愚柴门日渐芜陆机初入洛孙楚又游吴失意怨杨柳异乡闻鹧鸪相思复相望春草满南湖

村月

月午篱南【一作边】道前村半隐林田翁独归处荞麦露花深

早春

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送友人游吴

吴山青楚吟草色异乡心一酌水边酒数声花下琴登楼旧国远探穴九疑深更想逢秋节那堪闻夜砧

赠别

兰泽伤秋色临风远别期东城草虽緑南浦柳无枝直道岂易枉暗投谁不疑因君问行役有泪湿江蓠

经故人旧居

万里访遗尘莺声泪湿巾古书无主散废宅与山邻宿草风悲夜荒村月吊人凄凉问残柳今日为谁春

随边使过五原

偶逐星车犯虏尘故乡常恐到无因五原西去阳关废日漫平沙不见人

春怀寄秣陵知友

庐江城外柳堪攀万里行人尚未还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

宋州夜月感怀

鴈池衰草露沾衣河水东流万事微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

吴宫

荒台荆棘多忠谏竟如何细草迷宫巷闲花悞绮罗前溪徒自緑子夜不闻歌怅望清江暮悠悠东去波

春游望仙谷

清无车马尘深洞百花春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登山采樵路临水浣纱人若得心无事移家便卜邻

圣女祠

石屏苔色凉流水遶祠堂巢鹊疑天汉潭花似镜妆神来云雨合神去蕙兰香不复闻双佩山门空夕阳

宿范水

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

送顾陶校书归钱塘

清苦月偏知南归瘦马迟橐轻缘换酒发白为吟诗水色西陵渡松声伍相祠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题云阳高少府衙斋【一本无衙斋二字】

大隐能兼济轩牕逐胜开远含云水思深得栋梁材吏散山逾静庭闲鸟自来更怜幽砌色秋雨长莓苔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四

猜你喜欢
  ◆张助教天英(石渠居士集)·顾嗣立
  说鱄诸伍员吹箫·臧懋循
  楔子·关汉卿
  提要·姜夔
  附录·戴梓
  卷二十七·白居易
  卷六十七·王奕清
  卷二十六·王奕清
  卷四十五·陆游
  提要·高翥
  卷一百二十·陈邦彦
  岳州夜坐·张说
  郑文妻词作鉴赏·佚名
  竹斋集传·王冕
  卷七·张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回顾·闻一多

    九年底清华底生活, 回头一看—— 是秋夜里一片沙漠, 却露着一颗萤火, 越望越光明, 四围是迷茫莫测的凄凉黑暗。 这是红惨绿娇的暮春时节: 如今到了荷池—— 寂静底重量正压着池水 连面皮也皱不动—— 一片死静! 忽地里静灵

  • 卷之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四四九认充结状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九--二·佚名

    后垄街庄总理陈清溪之认充具认充结状,竹南二保后垄街等庄陈清溪,今当大老爷台前,认充得后垄街等庄总理额缺,不敢武断乡曲、作奸、犯科。如有此情,溪愿甘坐罪。合具认充结状是实。〔批〕附卷 私记 私

  • 卷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四 汉臣 龎统  法正 谨案龎统传阙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明五经兼通?纬尝幅巾见扶风守守曰哀公虽不肖犹臣仲尼柳下惠不去

  • 谭渊传·张廷玉

    谭渊,清流人。承袭父职为燕山右护卫副千户。燕王起兵时,他随军攻夺九门,攻取雄县。潘忠、杨松自莫阝州来援。谭渊率壮士千余人,埋伏于月漾桥下的水里,每人持一束茭草,将头蒙在水中以茭草通气息。南军过后,便马上出来占据此桥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八·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九三年北征以徐魏公为正虏大将军常鄂公为左副将军鄂公卒李曹公代之冯宋公为右副将军邓卫公为左副副将军汤信公为右副副将军见实録甚明而邓汤二公神道碑俱称副将军盖不解副副将军为何语也冯公时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 洪武十年五月戊寅朔,上谓侍臣曰:“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一主于至公,故有功者虽所憎,必赏,有罪者虽所爱,必罚,赏以当功。上不为德,罚以当罪,下不敢怨,不以小嫌而妨大政,不以私意

  • 卷九 释虫第十五·邢昺

    [疏]“释虫第十五”。○释曰:案,《说文》虫者,裸毛羽鳞介之总称也。此篇广释诸虫之名状,故曰释虫。[B166],天蝼。(蝼蛄也。《夏小正》曰:“[B166]则鸣。”○[B166],音斛。)[疏]“[B166],天蝼”。注“蝼蛄也。《夏小正》曰:‘[B16

  • 贵直论第三·吕不韦

    贵直一曰: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对曰:“意恶能直?意

  • 天作·佚名

    ——志在四方建功业【原文】天作高山(1),大王荒之(2)。彼作矣(3),文王康之(4)。彼徂矣岐(5),有夷之行(6),子孙保之。【注释】(1)作:生。高山:指岐山。(2大王:指周代开国君主。荒:治理(3)彼:指周太王。(4)康:继

  • 观察品第二十七·佚名

    善观己瑕隙,使己不露外。彼彼自有隙,如彼飞轻尘。若己称无瑕,罪福俱并至。但见他人隙,恒怀无明想。知惭寿中上,焉以贪牵缚。力士无畏忌,斯等命短促。知渐不尽寿,恒求清净行。威仪不缺漏,当观真净寿。世间普盲冥,智眼鲜鲜耳。群

  • 大般若經第二分方便般若方便般若二十品·欧阳竟无

      方便般若.以十要提義.以四門讀文。十要提義者.一諸法一切非有非無.不可說言   法皆是無.不可執學一定實相。二法界不離諸法.一切皆依俗諦建立。三勝義不動.   而爲有情不知依俗設教.舉足下足皆爲有情。四菩薩始由發心

  • 卷第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七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五如是已辩十业道相。依何义名业道。颂曰。此中三唯道  七业亦道故论曰。十业道中后三唯道。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彼相应思说名为业。彼转故转。

  •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佚名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经文前半篇为神仙图像,有大像五幅,小像四十余幅。其中有部分宫殿楼阁图。图像之后为《九宫紫房三丹田诀》

  • 自由人生·胡适

    《自由人生》围绕“自由人生”这一主题,在注重所选篇目着重全面性的基础上,收录了胡适各个时期的主要著述,涵盖其一生学术文化历程;同时又有所侧重,着重选择了有启蒙意义、关乎个人修养与处事历练,做学问的态度与方法以及对

  • 幸鲁盛典·孔毓圻

    清孔毓圻撰。孔毓圻,清曲阜人,康熙间袭封衍圣公。康熙二十四年 (1685)上疏请修此书,于康熙二十七年修成18卷上呈。得旨修改后,予以增辑,修成事迹20卷,艺文20卷,共40卷,记载玄烨皇帝于康熙二十三年巡视山东曲阜、亲祀

  • 六字咒王经·佚名

    一卷,失译,东晋录。因旃陀罗厌惑阿难,而说此破之。

  •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法藏

    又名华严一乘教分记,华严教分记,一乘教分记,五教分记,五教章。三卷,又四卷。唐法藏撰。说一乘之义并五教之分际。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建立。一乘第一。教义摄益第二。古今立教第三。分教开宗第四。乘教开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