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十一

续灯正统卷三十一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三世

善果宝禅师法嗣

常州府宜兴龙池一心幻有正传禅师

溧阳李氏子。年二十二。投荆溪静乐院乐庵芟染。庵示以本分事。师遂矢志曰。若不见性明心。决不将身倒睡。一夕闻瑠璃灯华熚爆声有省。举似庵。庵颔之。未几庵迁化。师直造燕都。谒笑岩於观音庵。岩问。上座何来。师曰南方。岩曰。来此拟需何事。师曰。但乞和尚印证心地工夫。岩曰。若果识得心地。何须印证。师曰。虽然不得不举似一过。岩曰。参堂去。师珍重便出。至晚入室。方具述所以。岩蓦踢出只履曰。向者里道一句看。遂把话头。一时打断。懡[怡-台+罗]而出。通夕不寐。翌日岩出方丈。见师犹立檐下。蓦唤上座。师回顾。岩翘一足。作修罗障日月势。师豁然悟旨。后礼辞。岩乃书曹溪源流付之。复赠一笠曰。覆之毋露圭角。师受嘱径往台山。缚茅秘魔岩。居十有三载。会太常唐鹤征问道。恳师南还。住荆溪龙池六载。复游燕都寓普照。后仍归龙池。上堂。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蓦竖拂子曰。鹞子已飞天外去。呆郎犹向月边寻。

上堂。一切法不有。一切法不无。若能如是会。水上按葫芦。

佛诞上堂。今晨四月八日。是我释迦如来。示生降诞之时。山僧忽然思量。思量二千五百余年已来。不知有多少路见不平之辈。务要别寻一个人来。与我释迦老子。比胜负较优劣。殊不知我释迦如来。是何等一个面孔。汝诸人还知得我释迦如来脚跟立地处么。还曾梦见我释迦如来顶相么。良久曰。举手扳南斗。翻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个般人。蓦竖拂子曰。云门大师来也。掷拂子便下座。

上堂。老僧者里。不问久参晚进。贵要正知正见。知见若正。了生死如反掌。自不落他断常有无二乘偏见。更有甚么商量。若有僧问。作么生是正知正见。但向他道。老僧在你脚下。良久喝一喝下座。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屋北鹿独宿。曰不会。师曰。溪西鸡齐啼。

问如何是奇特事。师曰。虾蟆捕大虫。曰恁么则不奇特也。师曰。猫儿捉老鼠。僧礼拜。师便喝。曰老和尚。为甚么放某甲不过。师厉声曰。老僧有事你且去。

有士人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曰。东山水上行。问意作么生。师曰。无孔笛几人解吹。士曰。弟子得否。师曰得。士曰。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曰。西河火里坐。

士大夫从师游。师每举。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二语罕有契者。

山居偈曰。五峰云顶古文殊。尽日跏趺总笑余。半点苦寒禁不得。踌躇未了又踌躇。师风度简易。神观凝肃。以法道为己任。而机用妙密。迥出常情。於万历甲寅二月十二日示寂。先一日有僧。自台山来。师与剧谈宿昔。抵暮索浴。众察师意。恳请遗训。师举所着帽者三。众无语。师抚膝奄然而逝。世寿六十六。僧腊四十四。茶毗。灵骨塔于本山之右。

江宁府灵谷昙芝禅师

参笑岩问曰。古人道。打破镜来相见。未审打破镜向甚么处相见。岩曰。惭惶杀人。师於言下。释然领旨。遂忘却礼拜。舞蹈而出。服勤数载。岩付偈曰。微笑拈华第一机。相传八八未知非。今将从上非非法。分付英贤力荷归。

太原府五台瑞峰三际广通禅师

久侍笑岩。室中机契。付以偈曰。一念不生诸数灭。万机休罢十方空。界空数灭沤澄海。诸佛众生影现中。后居台山。寿昌经谒问。临济大师道。佛法无多子。毕竟是何意旨。师曰。向道无多子。又觅甚意旨。曰玄沙道。敢保老兄未彻在。未审甚处是灵云未彻处。师曰。却是玄沙未彻。曰赵州道。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且道。婆子甚处是赵州看破处。师曰。却是婆子看破赵州。昌索颂。师曰。知是般事便休。老僧不解恁么。

嘉兴府天宁幻也佛慧禅师

会稽史氏子。母梦僧托宿而娠。年十四。礼天台松谷受业。一日晨课。至白毫宛转五须弥处。忽有悟。举呈谷。谷奋挺逐之。於是徧参诸方。机契笑岩。遂为笑岩室中子。出住燕山天宁优昙苑。晚南还寓天宁。上堂。箫吹凤至。琴奏鹤来。钵展龙降。杖携虎伏。因缘会遇。针芥相投。正恁么时。莫有道得底么。良久曰。钟声彻晓。鸡唱黄昏。若欲了知。也不消得唵穆栗临娑诃。

示众。西来大意乾屎橛。多少人齩嚼不彻。当时我悔来迟。好与推他一跌。管教他吃得进屙不出。免使儿孙费唇舌。咦。日出千山晓。春回大地华。柳烟门外绿游子未归家。喝。

示众。生一乾坤。死一乾坤。圣一法界。凡一法界。何曾谩得诸人。若也谩得。那讨甚么是非好恶。贤善财能。灼然些子。谩不得。欠不得。你道。是甚么境界。会么。满目尘埃千圣眼。一身落魄五宗心。

僧参。师曰。甚处神祗。何方灵圣。曰金粟。师曰。在彼作甚么。曰司园。师曰。蔬菜割时。还叫痛么。僧作负痛声。师曰。老僧刀也未下。叫唤作么。曰今日亲见和尚。师曰。盲人摸象。

师生平丈室翛然。不废万行。凡利物边事。靡不乐为。然皆出自以缘。未尝干谒。天启丙寅□月将示寂。捡历示侍僧曰。过二日可。侍僧惊问。师曰。吾将有所适。侍僧涕泣固留。师笑诺曰。更留三日亦可。至期浴出更衣。跏趺榻上。适报制龛工埈。遂趋寂。寿九十一。腊七十八。□□□□□□□□□。

径山冲禅师法嗣

嘉兴府兴善南明慧广禅师

海宁韩氏子。出家本寺。参无字话有疑。请益车溪。后入双径。於地拾片纸。有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之句。有省往呈溪。溪可之。住后示众。个般奇特事难言。蓦直皋亭跳上天。帝释鼻梁遭磕破。波斯痛倒海门前。

双径示众。前年年鼻孔无半边。去年年两眼不能全。今年年三十精骨献青天。我禅已说了。汝等作么生。参。

闻谷问。了即业障本来空。为甚么师子尊者。被罽宾国王斩却。师曰。本来空。曰争奈头何。师曰。本来空。曰为甚国王一臂堕地。师曰。本来空。

泰昌改元仲冬廿七。嘱后事毕。奄然而逝。骨瘗径山普同塔。

大鉴下第三十四世

龙池传禅师法嗣

宁波府天童密云圆悟禅师

常州宜兴蒋氏子。父曦。母潘。儿时喜兀坐。若有所忆持者。长读坛经。知有宗门事。一日过山湾突。见堆柴有省。年三十。乃投龙池祝发。时中看得心境两立。请益於池。池曰。你若到者田地。便乃放身倒卧。师昏惑。池无他示。日惟骂詈。师益惭。坐卧不宁。一日自外归。过铜棺山顶。忽觉情与无情。焕然顿现。觅纤毫过患不可得。时池居燕都普照。师往觐。池曰。汝离三载。还有新会处么。师曰有。池曰。何不呈似老僧。师曰。一人有庆。万民乐业。池曰。汝又作么生。师曰。圆悟特来。省觐和尚。池曰。念子远来。放子三十棒。师珍重便出。又尝侍立次。池曰。忽有人问。汝如何抵对。师向前竖起拳。池亦举拳曰。老僧不晓得。者个是甚么。师曰。莫道和尚。直是三世诸佛。也不晓得。南还事徧参。会池再主龙池。师归侍。池上堂。举拂子问。诸方还有者个么。师出震声一喝。池曰好喝。师连喝两喝归位立。池曰。更喝一喝看。师便出法堂。次日池召入室曰。老僧昨夜起来走一转。把柄都在手里了。汝等为我。扶持佛法。师曰。若据圆悟。扶持佛法。任他○○○○○。都来总与三十棒。莫道分明为赏罚。池於是以衣拂付之。万历丁巳。师出继席龙池。天启壬戌迁天台通玄。甲子迁金粟。崇祯庚午赴闽黄檗。辛未领育王。四月升天童。

上堂。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拈拄杖击香几曰。方便门开也。竖拄杖曰。真实相示也。诸人还委悉么。若也见得彻去。便可以拈拄杖。作丈六金身用。将丈六金身。作拄杖子用。然后拄杖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汝诸人切莫向古庙里去躲。一棒打折你驴腰。莫言不道。

上堂。六月日头真个热。赤肉团边如火逼。试问现前诸兄弟。无位真人彻未彻。若也彻。向无阴阳地上。竖去横来。若也未彻。未免明日热。如今日热。

上堂。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今朝七月六日。无论一叶落不落。而天下秋。众兄弟已备知矣。举拂子曰。一尘起也。作么生是大地收的道理。掷拂曰。若知扑落非他物。始信纵横不是尘。

上堂。竖拄杖曰。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掷下杖曰。老僧落二去也。且一又如何举。便下座。

解制上堂。八月一结制毕。腰间包头上笠。通玄寺里放开门。行脚衲僧搀先出。为人拶着要翻身。切莫被他穿却鼻。复举。洞山曰。秋初夏末兄弟东去西去。乱走作么。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坐断路头。石霜曰。出门便是草。奴见婢殷勤。太阳曰。直饶不出门亦是草漫漫地。同坑无异土。者队老古锥。总被山僧折倒了也。诸人还知出身处也无。若也知得。日消万两金。不为分外。其或未然。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喝一喝。

上堂。到座前作病势曰。老僧气喘。不能说法。遂咳嗽吐痰於地曰。众兄弟试道道看。良久。众默然。师乃以脚抹却。归方丈。

上堂。今朝五月五日。知事头首。要老僧升座。应个时节。老僧再三思量。无可计较。何也。雄黄烧酒。固是不宜。要且无钱买糯谷。思量到计穷力极。忽然得个富不有余。贫无不足的。平等法门。正可与世移风易俗。遂擎起两拳曰。只将者两个大粽子。供养大众。一任横齩竖齩。忽然齩着自家底。管取人人饱足。免得穷厮煎饿厮炒。为甚如此。到底输却自家宝。

上堂。诸人尽道解制。殊不知天童之制。结解不结解。总不必论。祇如老僧。终日赶着诸人。不般砖便担瓦。不运土便抬石。见你们稍迟缩。不是喊便是骂。汝诸人作么生会。还知老汉为人处么。良久曰。三生六十劫。

普请上堂。据众兄弟。担了饭米来。伴悟上座。各各要明己躬下事。固不合轻易动静。然而谚有之曰。有例不可灭。无例不可兴。百丈创丛林立规矩。有普请例。诸方尊宿。亦有普请说。所谓作则均其劳。饥则同其食。以今观之。似乎不然。作者应当作。闲者应当闲。致令古风凋丧。法门淡薄。无他。盖主法者阿容之过也。要且者般事。无处得藏窜。所以谓之大道。谓之公案。担荷者般事。须是者般汉。若是畏刀避箭躲。懒偷安。不足为伴。虽然。却有个验处。且道。以何为验。良久曰。打鼓普请看。

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百万军中斩颜良。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取了荆州放鲁肃。曰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曰。杀却陈友谅。并吞数十州。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当今天下太平。国王万岁。曰料拣已蒙师指示。全提向上事若何。师以拄杖擉曰。速退速退。

问如何是五眼圆明。师曰。老僧者里。祇有两只。

问学人到此一月。不见堂头时如何。师曰。者老汉甚处去也。僧拟议。师便打。

问如何是三宝。师曰。一顿胡饼两顿粥。曰不问者三宝。师曰。老僧日日奉持。

问狭路相逢。髑髅粉碎。正恁么时。无位真人。在甚么处。安身立命。师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曰恁么则万里无云。一轮迥照去也。师曰。脚跟下好与三十棒。

问如何是暗中明。师曰。东村王老夜摩肩。曰如何是明中暗。师曰。南海波斯昼洗面。曰明暗相去几何。师曰。分身两处看。

问大悟底人。还有憎爱也无。师曰。能爱人能恶人。曰此是儒家世间之说。岂大悟出世之事。师曰。汝是甚么人。僧拟议。师喝出。

师凡六坐道场。二十五年。宗风大振。其接人。无论初机积学。唯以本分钳锤。不少假借。故席下多英杰者。其一去一就。纤毫不苟。崇祯辛巳。国戚康宇田公。为皇贵妃。赍紫衣入山。请师升座说法。复命俞旨。住持金陵报恩。师以衰老逊谢。壬午春拽杖归通玄。七月三日示微疾。五日作书辞护法。六日有僧。自都中来问。喝作喝会。棒作棒会。入地狱如箭射。毕竟作么生会。师便打。僧礼拜。师曰。千句万句。皆从自了。自己不了。吃棒不了。七日晨兴。巡阅匠工如平日。及午归丈室。登榻跏趺未竟。泊然而逝。世寿七十七。僧腊四十八。塔全身於天童之南幻智庵右陇。

常州府磬山天隐圆修禅师

本郡宜兴闵氏子。依龙池剃染。参父母未生前话。一日读楞严。至佛叱阿难此非汝心处。默有所省。但於乾峰一路涅盘门话有疑。后闻驴鸣。豁然大悟。於是徧谒妙峰幻也诸老。既而复归龙池。一日入室。问历历孤明时如何。池曰。待你到者田地与你道。师便喝。池曰。汝还起缘心么。师拂袖便出。久之受印可。洎池迁化。师於万历庚申。缚茅磬山。不数载渐成精蓝。次迁法济。后住苕之报恩。上堂。一尘不立。犹在半途。截断众流。尚居门外。且到家一句作么生。顾视左右曰。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上堂。禅非解会。道绝功勋。妙体湛然。真机独露。不可以心思。不可以意想。不可以言宣。不可以默照。不可以色见。不可以声求。说甚么睹明星。方可悟道。闻击竹遂乃明宗。似者般汉。到衲僧门下。棒折犹未放在。且道。衲僧有甚长处。卓拄杖曰。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上堂。资生贵图。求富参禅。贵图求悟。求悟若似资生。个个成佛作祖。大小高峰。末后两句曰。咄。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恰似首尾不相照应。报恩则不然。资生何必求富。参禅何待求悟。者里直下承当。人人超佛越祖。喝一喝。卓拄杖曰。炎天汗流脊。解衣林下凉。

小参。举南院一棒话毕。乃曰。风穴当时悟则不无。争奈落在第二头。山僧若作南院。待他道。和尚此间一棒。作么商量。劈脊便打。管教渠七通八达。虽然。今时有等莽卤汉。便作一棒会。埋没先圣。瞎人眼目不少。诸人又作么生会。喝一喝曰。剑为不平离宝匣。药因救病出金瓶。

示众。山僧住个破院子。多病不能为汝等提持佛法。赖土木瓦石。为诸人转大法轮。发大机用。诸人切不得当面蹉过。若蹉过。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

示众。举云门到灌溪。有僧举溪语曰。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问门。作么生亏。你记者一络索。门曰。举即易。出也大难。蓦头一点。僧曰。上座不肯和尚与么道那。逐句寻言。门曰。你适来与么举那。还着於本人。僧曰是。好不识羞。门曰。你驴年梦见灌溪。复与一拶。僧曰。某甲话在。犹自不知。门曰。我问你。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你道。大梵天与帝释。商量甚么事。惯得其便。僧曰。岂干他事。随语生解。门喝曰。逐队吃饭汉。果然果然。者僧不惟孤负灌溪。亦且蹉过云门。若是伶俐衲僧。达其端倪。不妨一生参学事毕。今日众中。还有救得者僧底么。山僧为汝证据。良久曰。更聆一颂。当场体用得全机。着着分明何更疑。只为从前皆学解。到头难作克家儿。一日蓦地入堂一喝。众骇然无语。师四顾而出。次晚乃召众曰。山僧昨晚为汝等。立在万仞岩头。命如悬丝。今晚为汝等。用老婆禅。亦命如悬丝。复喝一喝曰。且道。今日者一喝。与昨日一喝。是同是别。会得者出众道看。一僧出才礼拜。师拈棒劈脊便打。僧起。师曰。速道速道。僧拟议。师复打。僧退。师卓拄杖曰。瞎汉。乃曰。临济道。我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遽喝一喝曰。且道。者一喝是金刚王宝剑耶。是踞地狮子耶。是探竿影草耶。是一喝不作一喝用耶。者里会得。方作得我临济儿孙。若会不得。切忌乱统。以拄杖旋风打散。

问如何是理藏锋。师曰。虚空扑落地。曰如何是事藏锋。师曰。湖州萝卜宣州姜。曰如何是理事藏锋。师曰。有水皆含月。无花不带春。曰如何是俱不涉理事藏锋。师曰。无手人行拳。

问既是师子儿。为甚么被文殊骑却。师曰。理能伏豹。

问山岳倾颓。为甚烟霞不散。师曰。舍大恋小。曰独临玉镜。为甚眉目不睹。师曰。打破镜来相见。

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脑后看。曰与么则饮光生面重开焕。残榴飞处笑颜新。师曰。过那一边。曰只如大悲千眼。阿那个是正眼。师拈起拄杖曰。还见么。曰杰侍者唤作破沙盆。还有报恩分也无。师曰无。曰恁么则瞎驴灭却风犹振。临济纲宗千古威。师曰。赖遇阇黎。

师於崇祯乙亥九月廿三示寂。塔全身於报恩。顺治戊戌。迁葬荆溪海会之左。寿六十一。腊三十七。

绍兴府云门雪峤圆信禅师

鄞县朱氏子。年九岁。闻僧诵水鸟树林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语。遂知信向佛乘。二十九弃家。访秦望祯山主。祯举他心问僧。何处来。僧曰天竺。心曰。我闻有三天竺。你从那一竺来。速道速道。其僧茫然无对。师闻举疑情顿发。次日拽杖登石。高声提曰。从那一竺来。速道速道。忽然前后际断。如空中迸出日轮相似。乃说偈曰。石贴背脊骨。翻身胁肋骨。仔细看将来。动也动不得。复喝曰。张三杀人。李四偿命。次往天台。抬头见古云门三字。豁然大悟。述偈曰。一上天台云更深。脚跟蹋断草鞋绳。比丘五百无踪影。若见他时打断筋。遂返缚茅双髻峰。一日谒云栖。呈偈曰。不解西方不学禅。偶来尘世只随缘。三间茅屋傍溪住。两扇竹窗关月眠。碎尽衲衣那有结。养长头发欲成颠。自从会得西来意。白雪飘飘六月天。后参龙池。室中机契。万历乙卯。住静径山千指庵。崇祯戊寅。开法庐山开先。癸未。结制嘉兴东塔。晚住云门。僧问。如何是双髻家风。师曰。一堆土灶。几个峰头。曰大师法嗣何人。师曰。远山终日看。云里铁牛嘶。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破二作三。曰意旨如何。师曰。常言俗语。

问月生云际时如何。师曰。甚么时节。曰树凋叶落时如何。师曰。鸟不宿。

问四大分散时。向甚么处去。师曰。棺材里。曰意旨如何。师曰。深埋黄土。僧礼拜。师便喝出。

上堂。四十年来恁么行。斩开碧落血腥腥。其中果有希奇事。狮子游行不问程。稽首灯王如来。普愿微尘国土众生。同入般若波罗蜜门。大众且道。般若波罗蜜门。作么生入。举拂子曰。鉴。

升座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信上座则不然。鲇鱼水底聚。鹞子贴天飞。会得个中意。成佛更无疑。崇祯乙亥。开府余大成司理黄端伯等访师。请於径山大殿。上堂。咄咄咄。径山乃唐宋已来之径山。击拂子曰。八十一人。在此经过。非今日之径山。非一日之径山也。千年常住一朝僧。今日祖令当行。十方坐断。且道。还有祥瑞也无。钟楼生耳朵。佛殿又怀胎。黄公问。如何是钟楼生耳朵。师拈起香曰。会取者个。曰如何是佛殿又怀胎。师曰。产下也。黄礼拜曰。须是和尚始得。师乃曰。今承众护法。命山僧登於此座。理荒残之祖席。扶陈烂之颓纲。者个唤作狗尾续貂。那管家家门前火把子。钓鱼船上谢三郎即不问。媳妇骑驴阿家牵。道将一句来。还有人道得么。良久曰。一拂击开金殿月。万家无个不光明。

即日赴斋於寒翠楼。斋毕师谓众曰。山僧今年六十六。复轮指曰。丙丁戊己庚。良久曰。怪道把人牵来拽去。元来水牯牛入命宫。拖泥带水。东触西触。虽然。且喜水足草足。

一日示微疾。书诀众偈曰。小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氷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书毕掷笔而逝。当顺治丁亥八月二十六日也。世寿七十八。腊四十八。全身塔於云门右麓。

湖州府净名抱朴大莲禅师

临安骆氏子。年十五。投青山妙严祝发。二十二受具云栖。久游讲席。一日自念。教相旨趣。虽有理会处。生死岸头。全用不着。遂入径山坐禅。三七日中。廓然洞彻。述偈曰。自幼失亲娘。徧觅於他乡。蓦然一相见。更不再思量。解制往参龙池。问自远趋风。乞师指示。池曰。老僧牙齿疎缺。师曰。亲切处更乞一言。池据座。师唤侍者点茶来。池曰。上座不妨伶俐。师曰。某甲耳聋。池休去。一日辞去。池曰。老僧犹有语言未尽在。师曰。和尚言虽未尽。其意某甲巳知。池曰。且道老僧意作么生。师便喝。池曰。再喝喝看。师转身便出。池以源流拂子付之。

住后僧问。佛是何义。师曰觉义。曰佛还迷否。师曰迷。曰既觉云何复迷。师曰不迷。又问作么。曰也须问过。师拈棒打出。

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蛱蝶穿华影。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掀眉扫白云。曰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曰。彼此无消息。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推窗看月明。

熊鱼山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举茶杯曰。请茶。曰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意作么生。师曰。脱壳乌龟飞上天 问如何是麻三斤。师曰。斤两分明。

日用相应颂曰。[○@(│*?)]并行黑白却同年。[○@牛]芳草茸茸到处眠。○一旦秋空云翳尽。●夜深何处是家园。师於崇祯己巳八月二十四日示寂。塔於□□□□□□□□□□□□。

兴善广禅师法嗣

建宁府普明鸳湖妙用禅师

海宁郑氏子。年十二。出家禾之兴善。从南明广受业。秉具云栖。偶一日阅思益梵天经有省。述偈呈广。广呵之。执侍数载。终觉碍膺。后阅五祖演下载清风话。始得释然。一日广举香严偈问师。师拟答。广便喝。师将启口。广又喝。师顿领玄旨。广付以偈曰。无传无受法。无传无受心。付与无手者。掣断虚空筋。崇祯己卯。入闽重建普明。辛巳冬始开法示众。若论佛法。山僧无下口处。今日新山门。拏我拄杖子。浪荡游戏。穿过果子岭。直到火烧桥。失脚一跌。落在深溪。幸有旧佛殿。肯来相救。不惟相救。且骑却项。归来新山门叫屈。要山僧判断。新山门旧佛殿。各与三十拄杖。理不曲断。还有证据者么。良久掷下拄杖曰。一任旁人道长短。大家归去暖房中。

断拂老人住灵峰。师晋谒。众请升座。举拂子曰。会么。即心即佛。犹是誵讹。非心非佛。可无趋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穿花蝴蝶。深深见。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点水蜻蜓欵欵飞。大众还知普明恁地举蹋抓着灵峰痒处么。是他能阔步大方。蹋倒诸圣顶[宁*页]。峭巍巍孤迥迥。有时把住。有时放行。有时放行中把住。有时把住中放行。栴檀林里。纯是栴檀。狮子窟中。无非狮子。众中忽有个伶俐汉出来道。灵峰底蕴。无端为普明露布。山僧但向道。祇因曾与同床睡。是故深知被底穿。卓拄杖下座。

同云门信。玩新月次。门指问。那半个在那里去了。师良久曰。会么。门曰。也只得半个。师却问。那半个在那里去了。门亦良久。师曰。也只得半个。门乃呵呵大笑。

介庵进再参。才跨门。师曰。是甚么。进拟答。师震威一喝。进掩耳便出。师可之。

一日示疾。告众曰。大凡禅众。上者参禅学道。中者乘戒俱急。次者肯心办道。其余碌碌。不足齿也。病朽亦从此过来。今风火将散。乃得觑破一机。不被昔缘缠缚。你且道。是那一机。清风雁落声声羽。秋雨梧桐脉脉山。复索笔着偈曰。生也错。死也错。铁牛掣断黄金索。掷笔曰。咄。遂泊然而逝。当崇祯壬午十月十一辰时也。寿五十六。腊四十四。门人介庵进。一初元。奉灵骨建塔於禾之兴善。

续灯正统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无性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七·玄奘
  序·函昰
  成唯識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卷十四·赞宁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佚名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如净
  序·唐慧琳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四·澄观
  贤愚经卷第九·佚名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七·契嵩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一·佚名
  四念处品第六·佚名
  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287_1 【南充谢郡客游澧州留赠宇文中丞】畅当   仆本濩落人,辱当州郡使。量力颇及早,谢归今即己。   萧萧若凌虚,襟带顿销靡。车服率然来,涔阳作游子。   郁郁寡开颜,默默独行李。忽逢平生友,一笑方在此。

  • 第四十二出 移镇·汤显祖

    【夜游朝】〔外扮杜安抚引众上〕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枕障 江南,钩连塞北。如此江山几处?〔诉衷情〕“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塞草中原何处

  • 第七出 闺塾·汤显祖

    〔末上〕“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 咂瓶花。”我陈最良杜衙设帐,杜小姐家传《毛诗》。极承老夫人管待。今日早 膳已过,我且把毛注潜玩一遍

  • 第四折·王实甫

    (洁引聪上,云)今日二月十五日开启,众僧动法器者。请夫人小姐拈香。比及夫人未来,先请张生拈香。怕夫人问呵,则说道贫僧亲者。(末上,云)今日二月十五日,和尚请拈香,须索走一遭。 【双调】【新水令】梵王宫殿月轮高,碧琉璃瑞烟

  • 卷之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二〇 一个基本原则·邹韬奋

    我以为做英文教师的都须懂些语音学(Phonectics),不是要用来教学生,却是教师自己要用来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材料。有了这种参考,关于发音正确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就是你的音本来正确,再懂些语音学,于教授的时候也有很大的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 洪武七年十二月壬辰朔,炽盛佛宝国师喃加巴藏卜及朵甘行都指挥同知锁南兀即尔等遣使来朝,奏举土官赏竺监藏等五十六人。诏增置朵甘思宣慰司及招讨等司,招讨司六,曰朵甘思,曰朵甘笼答,曰朵甘丹,

  • 十八年·佚名

    (癸亥)十八年大明嘉靖四十二年春正月1月2日○辛巳,義禁府啓曰:「金石連、權輻,〈罪見壬戌年十二月。〉不爲直招,故以加刑啓請,而若殞命於杖下,則關重大罪,無從憑問。姑爲停刑,以待濟州罪人拿來後,一時究竟。申守眞所犯,援引石連等

  • 提要·熊朋来

    【臣】等谨案经説七卷元熊朋来撰朋来字与可南昌人登宋咸淳十年进士仕元为福清县判官事迹具元史儒林传朋来之学恪守宋人故易亦言先天后天河图洛书书亦言洪范错简诗亦不主小序春秋亦不主三传葢当时老师宿儒相传如是门户

  • 卷四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四十四杂记上丧冠条属以别吉凶三年之练冠亦条属右缝小功以下左缌冠缲缨大功以上散带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缌加?锡也此言丧冠带衰之制也属犹着也右缝谓辟积向右也缲当为澡洗治也八十缕为一升

  • 卷六·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六宗人府主事顾镇撰小雅雅正也朱子谓燕飨朝会之正乐也其分小大则周公制作时所定或谓周初之雅无大小之分者非也顾正之为义非一説所能尽故有主政【序説】主理【颍濵象説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种姓地第一如是已说修所成地。云何声闻地。一切声闻地总嗢拖南曰若略说此地姓等数取趣如应而安立世间出世间此地略有三谓种姓趣入及出离想地是说为

  • 卷四十·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严敏卿陆与绳传严敏卿名讷。苏州常熟人也。嘉靖二十年进士。官翰林院侍读。三吴数被倭患。岁复大祲。民死徙几半。有司徵敛益急。敏卿疏陈民困。请蠲贷。报可。累迁吏部尚书承。严嵩乱政後。吏道污襍。敏卿

  •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白马昙照

    安定 梁肃 述论曰。修释氏之训者务三而已。曰戒定惠。斯道也。始於发心。成於妙觉。经纬於三乘。道达於万行。而能事备焉。昔法王出世由一道清净。用一音演说。机感不同。所闻盖异。故五时.五味.半满.权实.偏圆.小大之义

  • 卷之十·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嗣法门人幻敏重编偈锡杖寝蜗偈聚云有寝堂方丈在其后前有法堂殿厨库三门构侍寮及僧寮掖左仍掖右况彼寝堂中仰盖肖天花虽有轩窗巧灼然非缝罅下则板为地请益数

  • 上清高上灭魔玉帝神慧玉清隐书经·佚名

    《上清高上灭魔玉帝神慧玉清隐书》,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洞真玉清隐书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卷分三篇。第一《高上玉清刻石隐铭内文》。内载符文一百七十字,皆为鬼神之隐

  • 尚书讲义·史浩

    二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浩字直翁,一名若纳,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着名政治家、经学家。绍兴十四年(1144)进士,孝宗为建王时,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讲,孝宗即位,迁翰林学士知制,浩累官右丞相,卒谥忠定。主要事迹见《

  • 新华严经论·李通玄

    凡四十卷。唐代李通玄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六册。本书系就实叉难陀所译之新华严经明其玄旨,并随释经文而成。初于文前立依教分宗、依宗教别、教义差别、成佛同别、见佛差别、说教时分、净土权实、摄化境界、因果延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