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守空品第十七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何等为入空。何等为守空三昧。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空观。当作是观。一心作是观不见法。如是不见法。於法中不作证。须菩提言:佛所说不於空中作证。云何菩萨於三昧中祝於空中不得证。佛言:菩萨悉具足念空不得证。作是观不取证。作是观观入处。甫欲向是时不取证。不入三昧。心无所著。是时不失菩萨法本不中道得证。何以故本愿悉护萨和萨故。为极慈哀故。自念言:我悉具足於功德。是时不取证。菩萨得般若波罗蜜。获得极大功德。悉得智慧力。譬若人能勇悍卻敌。为人极端正猛健无所不能。能晓兵法。六十四变皆知习之。为众人所敬。若有所至处。无不得其力者,有所得者转分布与人。其心欢欣。若有他事与父母妻子俱去。过大剧道厄难之中。安隐父母。语其妻子言:莫有恐惧。当俱出是难中。既出得送父母妻子归乡里。不逢邪恶到家莫不欢欣者,何以故?用是人勇悍多智慧黠健故。是菩萨行极大慈。心念十方萨和萨。是时持慈心悉施人上。是菩萨过阿罗汉地。出辟支佛地。於三昧中祝悉愍伤萨和萨无所见。於是中不取证。入空中深不作阿罗汉。菩萨作是行时。为行空三昧。向泥洹门不有想。不入空取证。譬若飞鸟飞行空中无所触碍。菩萨行甫欲向空。至空向无想。不堕空中。不堕无想。悉欲具佛诸法。譬若工射人射空中。其箭住於空中。後箭中前箭。各各复射。後箭各各中前箭。其人射欲令前箭堕尔乃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为沤和拘舍罗所护。自於其地不中道取证堕阿罗汉辟支佛地。持是功德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功德盛满便得佛。为菩萨於经本中观。不中道取证。须菩提白佛言:菩萨谦苦作是学。不中道取证。佛言:是菩萨悉为护萨和萨。守空三昧向泥洹门。心念分别。何等为分别。守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是为分别沤和拘舍罗。使是菩萨不中道取证。何以故?沤和拘舍罗护之故。故心念一切萨和萨。持是所念故。得沤和拘舍罗。不中道取证。若菩萨深入观。守空三昧向泥洹门。无想三昧向泥洹门。无愿三昧向泥洹门。用是故分别久远已来人。所因缘想中。求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说经。当使远是因缘。守空三昧守无想三昧守无愿三昧。向泥洹门。皆不中道取证。菩萨如是念久远人。呼常有想。常有安想。常有我想。常有好想各各本我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时。用人故为说经。使断有想有安想有我想有好想。悉断。求云何断。是常无常。是乐皆苦。是身非身是好皆鬼。菩萨自心念。为得沤和拘舍罗。守空。守无想。守无愿三昧。向泥洹门。不中道取证。若有菩萨心念人发远已来。求因缘。求想。求欲。求聚想。求空想。求是想。皆现在。菩萨言:我一切欲使世间无有是。用是念人故得沤和拘舍罗。是法观空想愿识。无所从生齐限。是菩萨不中道取证。法当作是知。云何菩萨求般若波罗蜜。当晓习於法中。心当何缘求。心当云何入。守空三昧。守无相三昧。守无愿三昧。向泥洹门。皆不中道取证。守无识三昧。守无所从生三昧。是菩萨不得决故。守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无识三昧。无所从生三昧。念是三昧。竟有来问者,不即持不可计心为解者,知是非阿惟越致菩萨。何以故?阿惟越致心无央数悉知。用是比行不具足。知是菩萨未得阿惟越致。须菩提白佛言:若有菩萨能解是者,便为阿惟越致。佛言:闻深般若波罗蜜若不闻能解者,即是阿惟越致。须菩提言:不可计人求菩萨道。少有能解者,佛言:能解者以受决以於是功德中。极姝所知法者,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及。诸天阿须伦龙鬼神所不及。是为阿惟越致相。

猜你喜欢
  卷三·佚名
  卷第二十四·佚名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往生正诀卷第八(一十二章)·优昙普度
  卷第十三·李遵勖
   第八十三則 雲門古佛與露柱相交·胡兰成
  卷第十七·佚名
  天神教之人界以上根据·太虚
  观音义疏记卷第一·知礼
  鉴 古 叹 今·太虚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佚名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九·子璇
  九、大通智胜·慧开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无性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卷中·佚名
  维摩义记卷第一(本)·慧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18 ·佚名

    赵蕃 雪初作怀成父弟及诸子 岁事方虞旱,山行敢愿晴。 雨花才若洒,冰霰忽如倾。 孤役宁私己,群生足慰情。 泉源滋久竭,陇亩动深耕。 冷落三家住,凌兢独木横。 暂从求束縜,还是问前征。 冻雀

  • 卷四十四·毕沅

      ◎宋纪四十四 ∷起玄黓敦牂正月,尽九月。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庆历二年辽重熙十一年。壬午,一零四二年   春,正月,庚戌,诏:“近分陕西缘边为四路,各置经略安抚招讨等使,自今路分部署、

  • 第四十七回 河北盗横行畿辅 山东贼毕命狼山·蔡东藩

      却说刘瑾等伏罪遭诛,张永以下,相率受赏,永兄富得封泰安伯,弟容得封安定伯,魏彬弟英,得封镇安伯,马永成弟山,得封平涼伯,谷大用弟大玘,得封永清伯,均给诰券世袭。张永等出了气力,可惜都给与兄弟。张永等身为太监,虽例难封爵,究

  • ●卷九·陈康祺

    ◎松文清之遗事松文清相国筠为伊犁将军时,以贫故,未能挈眷。节俸银五十两,已择期迎取夫人,役夫未行而银适他用。公子少宰熙昌,竭力摒挡,始得送其母夫人就道。夫人既至署,居之别院,而日扃其门,供馔而外,月与钱十千,婢媪佣值俱取给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弘治十七年十二月丁巳朔 上视牲于南郊○山东登州府天鼓鸣○己未福建道监察御史袁佐丁忧服阕复除广西道○升兵部左侍郎熊翀为南京户部尚书○升监察御史谢绶浙江按察司佥事洪远俱为按察司副使绶湖广远本司升监察御史陈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天启六年六月壬申朔 上以雨泽应祈 郊坛等处仍令前遣各官行礼○吏部尚书王绍徽言海内多故东有奴酋之警南兴问罪之师朝有营建之役州县征税之贮上供殆尽内府累世之积日渐消耗当事之臣姑为一切不得已之计以佐经费税粮外

  • 卷之四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十九 江宁织造曹寅奏报全唐诗集本月内可以刻完摺·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遵旨校刊全唐诗集,目下刊刻只剩五百馀页,大约本月内可以刻完,八月内校对错字毕,节可全本进呈。共计有十二套,除春间所进二套外,又校对得六套,谨装订进呈

  • 耶律隆运传·脱脱

    耶律隆运,本姓韩,名德让,西南面招讨使韩匡嗣之子。统和十九年(1001),赐名德昌。二十二年(1004),赐姓耶律。二十八年(1010),又赐名隆运。端庄忠厚,颇有智谋才略,深明治事之体,喜好建功立业。侍奉景宗,以谨慎周到著称,加东头承奉官

  • 汉文帝·苏辙

    老子曰:“柔胜刚,弱胜强。”汉文帝以柔御天下,刚强者皆乘风而靡。尉佗称号南越,帝复其坟墓,召贵其兄弟。佗去帝号,俯伏称臣。匈奴桀敖,陵驾中国。帝屈体遣书,厚以缯絮。虽未能调伏,然兵革之祸,比武帝世,十一二耳。吴王濞包藏祸心

  • 卷九·朱熹

    春秋录拾遗《诗》、《书》、《易》言圣人之道备矣,何以复作《春秋》?盖《春秋》圣人之用也。《诗》《书》、《易》如律,《春秋》如断案;《诗》、《书》、《易》如药方,《春秋》如治法。始隐,周之衰也;终麟,感之始也。世衰道不

  • 答净心长老冕甫居士融高法师书·太虚

    敬复者:展诵大札,为法为众生之热忱,溢于言表,真菩萨之心行也!若能无间缁素,混融稚耆,上无背于如来之教理,下期契于现代之时机,以之共维正法,应可起衰复兴。太虚之赴欧观化,乃数年来预定之规划。而提议开全国佛教代表大会,及共同发

  • 反侵略要有坚强力量·太虚

    ──三十年一月作──从民国二十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开始侵略以来,引起侵略国各种侵略行动,到去年可算已达到了侵略的最高潮;一如今年,转为侵略热焰的逐渐低降。我想:中国被侵略十整年的“九一八”纪念前,当可普遍解除了各个侵

  • 第九十一則 鹽官犀牛扇子·胡兰成

    第九十一則鹽官犀牛扇子舉:鹽官一日喚侍者:「與我將犀牛扇子來。」侍者云:「扇子破也。」官云:「扇子既破,還我犀牛兒來。」侍者無對。投子云:「不辭將出,恐頭角不全。」雪竇拈云:「我要不全的頭角。」石霜云:「若還和尚即無也

  • 卷第九·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九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觉支品第十五之余云何轻安觉支。谓世尊说。庆喜当知。入初静虑时。语言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一顺轻安相。入第二静虑时。寻伺静

  • 第八十九章 灌顶祝典说明·佚名

    其时,[奇奢耶婆夫]王,说:“此普罗提之都,令建设具如往昔都城所有之要素。(一)今此都持有光辉华丽、富贵之好运。伏[此]节睹达罗[城],取奢羯罗[城],(二)伐失收魔罗山[城],以沙计多[城],当介有何意。呜呼!欲生擒王舍[城]。(三)亦灭僧迦施[城],以骂

  • 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佚名

    全一卷。宋代慈贤译。又作如意轮莲华心观门仪。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世尊于须弥山顶对诸有情等宣说如意轮观音之修法,及其念诵之次第。本经所述之念诵次第即为如意轮法次第之原始型态。全经皆由五言之颂所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