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四百八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七年。壬申。二月。癸巳朔。上诣大高殿行礼。  

○谕、十五年赏借盛京所属辽阳等七城旗人仓粮。若与应纳粮石。令其同时尽行交纳。不无稍有拮据。着施恩将十五年借给旗人米石。于今年起、展限三年。陆续交还。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黄廷桂所奏夷人留肃交易情形一摺。内有从优经理、委婉告知等语。所见甚属非是。夷人交易一事。贪得无厌。逐增添。是以立定章程。以示节制。所带货物、在定数之内。准其交易。若踰此数。即行驳回。伊等本应恪遵前谕。有何可从优鼓励之处。乃该督摺内、一则曰从优。再则曰委婉。看来沿边节镇。俱不免怀畏惧之情。幸保无事。此非所以壮远猷而驭荒裔也。该督等膺边疆重寄。固不可因有此旨。遂加凌慢。致起衅端。亦不可过于柔靡。令夷人得以窥测。方为妥协。再另摺奏称喇嘛达尔扎、甫经袭位。不能固结众心。必希天朝赐好、以壮声势。观伊近今倍加恭顺之心。即可见其自固藩篱之意等语。朕意亦殊不谓然。盖夷性狡诈贪残。难以情理相度。彼如无心生变。蒙业相安。或未必过为恭顺。如心存叵测。反外示谦弱。以行其狡黠之私。况彼地当此内乱叠兴。人怀携贰。伊恐无以邀结众志。或纵其侵掠。各得少利。冀将来惟其所使。或藉以逞强于番部。均未可定。不可因来使之倍加恭顺。遂相信之过深也。国家之于准夷。并非有意兼并、以示远略。若谓伊等方有内难。遂不敢扰我边疆。似亦未为确见。现在北路各卡。有夷人藉词带兵驻牧之事。故命尚书舒赫德等、前往查勘。并饬该副将军严密堤防。毋致稍有疎懈。其西路之哈密一带。为准夷扼要之区。尤宜加意防范。不可忽视。可一并传谕黄廷桂等知之。  

○甲午。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朕从前降旨、各省驻防兵丁内。京中遇有应袭世职缺出。应列拟正拟陪者。咨取来京。其止应列名者。该旗行文查问。愿来者准其来京。不愿来毋庸咨取。本日阅看镶黄旗汉军、奏递黄成功之应袭恩骑尉。印轴内所开、俱系驻防西安。此内惟将应列正陪二人。咨送来京外。其余应列名之十余人。该将军都赉、皆咨称患病。阅之殊觉可恶。伊等显因身止列名。畏此往返徒劳。故为捏报。而该旗并不循例行文查问。甚属非是。着将该都统等交部察议具奏。该将军并不据实咨报。亦殊不合。着申饬。  

○察哈尔总管达什林沁等、奏请裁减出牧之京城官员兵丁等。得旨、是。着照所请行。但各旗兵弁。今既裁减。牧放马匹蒙古兵丁。更属劳瘁。且伊等自备马匹乘骑。着施恩每年牧厂蒙古兵丁。每人赏银五两。以示鼓励。  

○乙未。陕西巡抚舒辂故。以户部侍郎钟音、为陕西巡抚。调工部侍郎三和、为户部侍郎。以内阁学士德保、为工部侍郎。  

○是日起。上以祭社稷坛、斋戒三日。  

○谕军机大臣等。云南巡抚爱必达奏、江西省传钞伪稿案内。余有道供称、丁得升带稿到店看过。仍系丁得升带去。又据丁得升胞弟丁廷选供称、丁得升赴云南省城贸易。密咨查拏。而丁得升坚供并无伪稿。现在咨解江西质审完结等语。爱必达乃据江西来咨办理。余有道、丁得升、均属一面之辞。非面质无由得实。但此案余有道乃原供之犯。而丁得升之虚实尚在未定。应将余有道解往云南。不应将丁得升解回江西。盖隔省咨提。道路辽远。如原供或系挟仇诬捏。即据供咨提。则被扳者无论虚实。先受长途押解之苦。而原供之犯。转得安坐羁所。迁延数月。此狡犯妄供、株连被累。流弊之所由滋也。嗣后如有此等供扳他往人犯。一面密咨拘查候质。俟本案情节、逐一审明。即将原供之犯。解往彼处质对。则狡供者。自知远解之可畏。不敢肆其仇扳拖累之奸谋。方合折狱之道。将此通行传谕各督抚知之。  

○丙申。以内阁学士吴达善、为盛京礼部侍郎。  

○以洗马国柱、充日讲起居注官。  

○丁酉。春分。朝日于东郊。遣恒亲王弘晊、恭代行礼。  

○祭先师孔子。遣諴亲王允秘行礼。  

○戊戌。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谕、据派查通州三仓大臣旺札勒等奏称、现在盘量中西二仓。米数短少、显有情弊。请将监督七十四、袁承约、灵德李掖垣、革职。交部审明办理。南仓米数无亏。惟赢余米石不归本廒。殊属违例。请将监督舒敏、张敬业、交部查议。仓场侍郎、一任属员随意收放。且于实在亏空情形、漫无觉察。请交部严加议处等语。仓场侍郎、职司出纳。乃因循草率。不能董察属员。实心经理。该监督等、典守天庾。亏缺米石。厥罪均无可逭。即行交部治罪追赔。洵不为过。但据查仓大臣等、盘验者已得实数。而丈量往往与盘验未符。今盘验者二十六廒。而丈量者一百五十余廒。若即以丈量短少之数定罪。尚未为确实。着加恩将仓场侍郎、及该监督等、俱革职暂行留任。勒定限期。令其自将未盘验各廒。逐一过斛盘量实数。俟实数定后。仍令派出之大臣侍卫、前往抽盘。照实在短少之数。分别定拟着追。方为允协。伊等现在盘量之时。着尚书哈达哈、刘统勋、往来督率稽查。至定例五年一次查仓。实赖派出之王大臣。剔除弊窦。盘验赢绌。今甫一年。即亏缺如许。可知伊等并未实心。不过奉行故事。甚负任使之义。其罪尚浮于仓场侍郎之庸懦失察也。所有上届派出之王大臣等。即着交部严察议奏。寻吏部议上。得旨、前派和亲王弘昼等查验通州三仓。原以王大臣为朕信任之人。自无欺隐也。查而不实。则如勿查。弊之不厘。查于何有。使王大臣等、彼时盘出短少。则应着落该仓场侍郎赔补。今于王大臣盘验后、未逾数月。而短少如许。是其咎不在仓场侍郎。而在王大臣也。其仓场侍郎应赔之米。着加恩宽免。令和亲王、于伊俸米中如数扣抵。宗人府所议停止弘昼亲王俸之处。着加恩宽免。达勒当阿、刘统勋、俱着革职从宽留任。彭维新从宽免其革去职衔。余依议。  

○又谕、故礼部尚书韩菼、种学绩文湛深经术。其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实开风气之先。足为艺林楷则。从前未邀易名之典。着加恩追谥。用示褒荣。大学士等具拟以闻。寻赐谥文懿。  

○山东巡抚鄂容安奏、黄河北岸太行一堤。遥为捍卫。前人建筑。甚有深意。上年阳武漫水。即穿越此堤缺口而东。臣在豫查勘。已檄司饬办。调任未及办理。嗣知奉命动帑修筑。此堤在东境者。属曹、单、二县地方。计二百三十余里。亦多残损。经臣与河臣顾琮、先后委员勘估。据禀堤工大小残缺不等。总计三千四十余处。并加帮卑薄。建筑缺口。长三百三十余丈。所绘草图。堤南有河一道。本以宣洩坡水。因河身淤塞。水发淹及田庐。须大加疏浚。使水循河东注。不致泛溢。堤乃巩固。查堤工务宜详慎。至兴修上游水利。尤应先计下游。此河直达江南丰、沛彼地有无阻碍。能否容纳。必须详询妥议。臣遵谕先将前估修堤工、核实遴员修筑。仍亲往督察。一面将东境堤面河道。就旧有淤浅处、量加疏浚。俾资容纳。其可否大加宽深、以防异涨。不致为患下游之处。现咨江南督抚河臣、俟覆到即行酌办。谕军机大臣等。巡抚鄂容安、因查勘黄河北岸遥堤。奏称堤南有河一道。本以宣洩坡水。今河身淤塞。应量加疏浚。现在咨询下游之江南督抚河臣等语。太行一堤。豫、东、二省黄河。资其捍御。自应增修巩固。至堤旁有河。若逼近堤身。恐日致汕刷。转为引寇入室。非所以保护堤工。宜加详慎。着将此传谕鄂容安知之。寻奏、太行堤在黄河北岸、大堤之北。两堤相去数十里。中间有河一道。宽者十余丈。窄者四五丈。距太行堤远近不等。多有间隔村庄者。并非直循堤根。本以宣洩夹堤以内坡水。顺流而东。直达江南丰沛二县、入微山湖。因河身年久、间段淤塞。是以堤内田庐。向多淹没。雍正年间。曹县里民、请于太行堤建立涵洞。使堤南之水、穿堤北行。经定陶、城武、单县、鱼台等邑。入昭阳湖、而归微山湖。嗣后涵洞旋筑旋冲。其旁并有缺口。定陶等邑。多受水患。是此涵洞必应堵塞。庶太行堤仍复旧制。完固以为黄河保障。而堤北数邑。水患亦得永除。但两堤夹束。中间之水。并无去路。若不开通旧河。使之顺流东注。不但堤内田庐被淹。而每年夏秋雨水浸漫。堤工仍不能经久。至河防关系重大。所议疏浚之河。虽与黄河远不相涉。但是否有碍下游江南河湖。必当详慎查办。现委兖沂曹道张潮等、前往督查。就其旧有形势。逐段勘估。臣于科场事毕。前往查堤之便。亲加相度。并俟江省督抚河臣覆到后。酌议请旨遵行。奏入、报闻。  

○以礼部右侍郎嵩寿、为繙译乡试监临官。刑部左侍郎勒尔森、为满洲繙译正考官。太常寺卿德通、为副考官。太仆寺卿麒麟保、为蒙古繙译乡试考官。  

○己亥。以举行仲春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上御文华殿。讲官暨侍班之大学士九卿詹事等。行二跪六叩礼。分班入殿内序立。直讲官四人、出就讲案前。行一跪三叩礼。复位。直讲官伍龄安、蒋溥、进讲论语、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一章。讲毕。上宣御论曰。圣人勉人以顺应天下之理。故先示人以大公无我之心。盖人必有所不为。而后足以有为。然此以言其立志。而非谓其于制天下之事也。于制天下之事、而豫存一必为必不为之心。则非大公无我之道。失义之宜矣。如衡如石。不定物以数。物之悬者、轻重自见。如水如镜。不示物以形。物之鉴者、研□女□(□□虫)□毕露。内圣外王之学。莫不以是为要。而有临民之责者。舍此更无以为出治之本。此执中之传。所以为千古帝王之师范也。讲官暨侍班官跪聆毕。兴直讲官兆惠、嵇璜、进讲书经、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四句。讲毕。上宣御论曰。人君亦孰不欲知人而安民哉。然知人固不易。人亦不易知。天下之人众矣。人君则惟一人。以众人之心、而欲蕲一人之知。而一人持此一心、以应天下众人之心。且欲知之无遗焉。此不待智者而后知其难矣。然禹必曰惟帝其难之者何哉。盖自是者。见人之非、而不见己之非。自易者。见人之难、而不见己之难。惟帝钦若之衷。常见己之非。常见己之难。是以知人本难。而尧能官人、则不难矣。能官人、斯能安民。若夫黎民之怀。必其深仁厚泽。实有以沦肌浃髓。使百姓尊亲、出于自不容己。有非欢虞之政。所能勉强而致之者矣。讲官暨侍班官跪聆毕。大学士傅恒、史贻直、奏曰。皇上符广运于乾行。秉当阳之离德。神应故妙。时措之而咸宜。诚精则明。物来焉而毕照。固已出乎震。行乎巽。协刚柔正直之施。仁如天。智如神。备位育中和之极。臣等幸侍讲筵。亲承圣训。不胜钦服。奏毕。诸臣出就拜位。行二跪六叩礼。礼成。上还宫。赐讲官及侍班官等宴于协和门。  

○谕曰。准泰之罪。业经宽赦。即着释放。  

○湖北巡抚恒文奏、办理传钞伪稿。请敕下各省督抚。凡传钞人犯。系于何省发觉。因而咨查别省者。即令发觉之省分。不行查案咨催。审究明确。或应解回本省完结。或应于别省完结。总归发觉省分之督抚。始终查办完结。不致彼此推诿。而各归各案。可免沉搁遗漏。报闻。谕军机大臣等。据恒文奏、办理传钞伪稿章程一摺。其所称令发觉省分、始终稽察。节次查案咨催。完结时奏明销案之处。似属责成之一法。所见亦是。着于各督抚奏事之便。将原摺钞寄阅看。  

○皇十一子永瑆生。  

○庚子。谕朕此次恭谒祖陵。着庄亲王、和亲王、大学士来保、史贻直、在京总理事务。  

○又谕、巡视通州漕务。向例止派科道一员。专司督催漕运。而仓场事务。则概不与闻。但仓场积弊甚多。现在派委大臣盘验。着赫庆、瞻柱、宫焕文、范廷楷、前往巡视漕务。所有一应收兑新漕。支放米石。俱着该给事中等就近稽察。至在京各仓。虽经派有专员。亦着一体留心查察。务期诸弊肃清。以副委任。  

○吏部议覆、山西巡抚阿思哈、奏请蒙古内地交涉事件。限期仍照原定展限、及应得分限查办。至内地命盗等案。归绥道审转、照司扣限。其余限期。应行裁汰。从之  

○辛丑。上御乾清门听政。  

○遣官祭关帝庙。  

○谕、朕因上年浙省被灾较重曾经降旨、令该督抚等查明灾重州县、有应行展赈之处。酌量奏闻办理。今据该督抚等分别查奏。着照所请。将被灾较重之兰溪等二十二厅县。与次重之金华等十八县。极次贫户。均展赈一月口粮。再浙东之鄞县等十一县。与浙西之仁和等十三州县。虽被灾分数较轻。而当青黄不接之时。情形自属拮据。亦着加恩展赈一月。庶穷黎糊口有资。得以从容力作。至各该厅州县境内卫所屯户。盐场灶丁。并按原报灾口、一体展赈。该督抚董率有司。妥协经理。务令均沾实惠。以副朕轸恤灾氓之意。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恩科场期在迩。国子监现有录科等事。满堂官俱经奉差他往。观保到署办事以前。着侍郎嵩寿暂行兼管。  

○又谕曰。尹继善庄有恭、高斌等会奏。请以署宝应县知县沈锡鼎、升署宿虹同知。海州州同蒋尧年、署理宝应县知县。沈锡鼎有降革之案。与例不符。今以难得其人、具摺请署。自可准其署理。但称试看一年。果能胜任。再行题请实授。所奏非是。沈锡鼎任内、部议降级、革职革任、先后四次。既俱从宽留任。自应将降革之案。带于署任。俟应开复之日。方请实授。若以降革人员。照寻常题署之例。一体实授。则既转新阶。并消旧案。不惟破格。且启幸门。此端必不可开。尹继善、庄有恭、高斌、俱着饬行。各省有似此者。着该部查奏。  

○又谕、通仓收兑漕粮。积弊甚多。现已特派给事中御史等、驻通稽查。其水次盗卖搀和等弊。向所不免。淮安、济宁、天津、巡察官。职所专司。各有分地。将来抵通交收。倘有短少。定当根究于何处盗卖、以治其罪。并将分地巡察该员、严加议处。总漕瑚宝、亲行督率。统辖全漕。尤应实力查察。一切弊端。惟该督是问。沿途营弁。一体统饬知之。  

○又谕、前因钦差大臣等、盘验通仓廒座有短少之处。请照数将该管之仓场侍郎、及监督等、治罪着赔。已降旨令该侍郎等、通行盘量。因思通仓廒座甚多。逐一斛量。仍行封贮。人工时日。俱属虚费。着将王公满汉大臣官员俸米。除本年二月应行支领外。并秋季及明年一年俸米、豫行借给。再将其余仓粮逐廒盘验。自可得实在数目。经此一番办理。向后仓务自能肃清。而王公大臣等、家有余粮。不与闾阎争购。米价亦必渐次平减。于京师民食、似为有益。此次所领俸米。俱就现在品级支给。将来即有事故。亦不必追缴。升任者亦毋庸补给。则该部办理俸册。并不致案牍滋繁。至所有豫领米石。务宜撙节食用。不得任铺户乘机兴贩出境。及囤积居奇。并应严禁烧锅糜费。其如何设法稽查。及作何挨次支放。不致拥挤、滋生弊端之处。着户部会同仓场侍郎、步军统领、顺天府尹、速行妥议具奏。寻会奏、查旧例五城、通州、平粜米。米商贩往他处者。步军统领、五城御史、顺天府府尹、严行查禁。富商巨贾。肆躧米麴、大开烧锅者。杖一百。枷号两月。失察地方官、每案降一级留任。三案降三级调用。官吏贿纵、照枉法计赃论罪。此次豫给米粮。出自特恩。应令直隶总督、顺天府府尹、五城御史、严饬所属。实力缉拏。每月结报该上司。三月一次奏闻。并令步军统领严查。一年内该地方如有前项弊端。将地方官照溺职例革职。该上司交部严议。一年后仍照旧例行。至挨次支放。不致拥挤生弊之处。查通州西、中南、三仓。除已盘过廒停放外。其丈量未盘各廒。共米一百二十余万石。向系西仓开放四旗。中南二仓共放四旗。今年春俸。俱在西仓克期开放。其本年秋季、并明年春秋二季。将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为第一起。镶白、镶蓝、二旗。及在京汉俸为第二起。正红、镶红、正蓝、为第三起。总限五月内、按仓米多寡。酌量分派。督令放完。此次俸米既多。若不多募车辆。势必延挨时日。除将民车令地方官设法招募。谕令公平雇觅外。其顺天府额设官车。坐粮厅所辖车户。亦饬令照市价拉运。并令仓场侍郎、将放过余存之米。造册报部。遵旨逐一盘量。以便原派大臣抽验。此次所借俸米。现任之员。业已支领。将来虽有升任。应遵旨无庸补给。其本年、明年新选、新补以及特授各员。既未豫借。则伊等应领俸米。应仍照到任月日。按季册报户部。劄仓给发。至领过此次俸米后。即请假回籍。与他有事故者不同。应于补官日照数扣除。从之。  

○又谕曰。定边左副将军成衮扎布、奏伊弟公策卜登扎布、于额尔德尼昭等处。曾经报效。且公台吉等。亦有升为扎萨克者。恳将策卜登扎布所属。另编佐领。赏给印信等语。着照所请。策卜登扎布、擢为扎萨克。赏给印信。  

○谕军机大臣等。河南巡抚陈宏谋、奏请查拏私铸奸徒摺内。请将民间行使私钱一体问罪。私钱官为收买镕化。可充官局鼓铸之用等语。朕思私铸固当严禁。而私销之罪。浮于私铸。乃地方官惟事查获私铸、以邀议叙。而拏获私销者甚属寥寥。前经通行传谕。惟在该督抚等督率所属、实力奉行耳。至因严私铸、而并重行使私钱之罪。则因愚懵不辨、而罹咎者众。既虞其滋扰。若官为收买。则将镕铅图售。私铸者不更多乎。此奏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可见之施行者。惟私销之弊。究未能得其肯綮。着于伊等奏事之便。再行传谕知之。  

○又谕曰。吴进义历任提督。从无出力之处。且年已衰老。着解任候旨。浙江提督员缺。着史宏蕴补授。那尔泰、着仍留宁夏镇总兵之任。  

○又谕曰。喀尔吉善等所奏传钞伪稿案内。提督衙门书吏包琳、供系从前提督内衙传出。提臣吴进义始终隐匿。今既询出实情。必须向吴进义、根问内衙原稿来历。方可从此逐层根究等语。吴进义身为大臣。乃任家人胥役。传播伪稿。仍复有心隐讳。殊属负恩。已降旨解任。所有应行质询之处。着该督抚等严行根究。据实奏闻。  

○又谕曰。阿思哈、奏穆纳山存积木植。请免变价一摺。甚属非是。木植存积年久。虽不无朽腐。然以二十七万余千之多。岂无因其材料、堪供改削者。该道厅等希图省事。草率具详。该抚即据详奏请。其于实在情形。究未经目睹。不过悬虚指说。外省办理诸事。往往如此。且穆纳山木植。现有商人赴内务府具呈、情愿承办。若果危崖绝壁。挽运维艰。则商人等亦复何所利而为之。已交内务府大臣等酌议。着传谕阿思哈、令其亲身前往。详查确勘。即将此项木植。交与商人等一并承办。毋许该道厅等、稍存回护之见。故意留难。如内务府委派官员。及商人等、因承办官木。或致滋生事端。亦不可稍有姑容。至所办新木。除办运官用外。其商贩木植。应作何给与该扎萨克等山价之处。着阿思哈酌量定议办理。再绥远城有空闲房屋。前据阿里衮奏请交商拆变。现今曾否尽行拆毁。并令阿思哈就便速赴该处。会同该将军逐一查明。如已经拆毁。则毋庸置议。若尚有未拆房间。即着停其拆毁。一并随摺奏闻。  

○军机大臣、会同查仓大臣等议覆户部侍郎兆惠、奏仓储收发事宜一摺。一、京通数仓。每届收发。多在一时。耳目难周。请每仓各派值年御史二员。年终更替。收发时公同验看。有违例出入者。查参治罪。该御史徇庇。至五年查仓时、王大臣查出参处。再现任监督所放之米。多系前任监督所收。交代时未经丈盘。即行出结。虽大亏空。亦无由知。查仓御史应于新旧交代时。抽廒丈验。滥结者指参等语。查本年现有奉派御史四员。稽查支放应俟明年为始。京通各仓。每仓各派御史一员。年终更替。并将一年内并无短收多放、搀越廒座之处。据实奏明交部存案。不实查出将该御史交部议处。至监督新旧交代。原有彻底盘验之例。嗣后京通各仓。收漕整廒。仓场侍郎标封封固。查仓御史加封。其钥匙交仓场衙门收贮于点廒放米时、发仓支放。其封固整廒。每于夏冬两季验看一次。重加新封。交代时。整廒验封。零廒抽盘。如有搀杂短少。即揭报仓场及御史等公验。亏缺治罪勒赔。其监督更替。限两个月出结。结后经仓场及御史等盘查亏缺。即将新监督指参。至监督例应二年期满。然甫谙仓务。即应更换。请改为三年。一、现今各仓整廒。气头未动而丈量盘验。有短至一千及七八百石不等者。显系书役任意兑收。以致短少。请令查仓御史、会同监督抽掣验兑。如有。贿嘱滥收。将监督参处书役治罪等语。查定例、船粮到坝。即应严禁仓役车户经纪人等刁勒需索。而书攒、仓役斗甲诸人。即与旗丁勾通舞弊如量米轻松斛面洼浅每斛所差不过升合。而以每廒额贮正米万石计之则一廒所少。即不下数百石。况支放之际又与米局铺户关通得钱。撞斛满量。一出一入。所亏实多。应如所奏、令查仓御史眼同监督验兑。并令步军统领多派干役严访。如有前弊。拏究治罪。一定例仓廒挨年递放。不许搀越。乃不论年分新旧。随意开放。以致实贮之数不符。问其故、则托言此廒之米。寄贮别廒。又王公领俸、有拣择廒座者。是以不能挨年递放。嗣后务令照例挨年。即板下之米。亦应筛去沙土。搭同支放。放完一廒。再放一廒等语。查挨陈开放。及不许王公属下人拣廒霸占。奉有康熙六十一年谕旨甚明。复蒙世宗宪皇帝钦定。领米官拣廒支领。监督不给好米。议处綦严。应如所奏、支放一切米石。务令挨陈开放。报部查核。如王公属下人拣廒。许监督禀报仓场及御史等指参。监督如违例支放。一并查参。一、通州设立官局。原为平减市价。裨益旗民。旗人愿卖。自宜拉运出仓。乃希省脚费。图简便。卖给官局。则官局于各旗领完后。再行赴仓支领。卖给民局。则大票中分出小票。自行支领。其故不过串通书役花户斗甲人等。拣米满斛。遂致日积月久。仓储有缺。责成监督严查等语。应令仓场侍郎、饬各仓监督、务照总票数目。令该旗全数拉运出仓。自行售卖。倘领催及领米人。仍前舞弊。该御史指参治罪。如经步军统领衙门查出。将卖米人无论王公大臣官员。指名题参。其仓役及买米人等、照偷盗例严究。米全数留仓。再查定例、每廒贮米以正米一万石为额。无许多少。又新粮不得搀入旧米廒内。是以进米时务令仓场派定廒口。一面将陈廒封固。俟进完日。仓场及御史亲自赴仓丈算。核明收过米数。并验收监督、经管书攒姓名、及收贮年月。标置廒门。封固注籍报部。凡遇进米放米。俱系仓场指派廒口。不许任意开支堆贮。从之。  

○以礼部侍郎介福、兼管内阁学士。升大理寺卿卞塔海、内阁侍读学士苏章阿、并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以太仆寺卿麒麟保、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壬寅。皇后千秋令节。停止行礼筵宴。  

○军机大臣等议覆、山西巡抚阿思哈奏、穆纳山存木。实系朽烂。请免变价。但其中岂无尚可改削者。现在京工需用。商人武琏等、具呈往穆纳山采运。其价比圆明园定例、节省十分之二。俟各工应用之余。听其市卖以归商本。应交工部发票。内务府派司官同往。该抚委员指山采木。倘前项存木、有可用者。即改削载运。新木除官用外。照例给还山价。得旨、依议。又谕、此事若专令岱文带同商人前往。伊系内务府微末之员。恐其偏向承办商人。且亦不能弹压。着派通政使麒麟保前往。会同巡抚阿思哈、妥协查办该将军富昌、亦着就近协同办理。其应如何给与蒙古山价之处。一并酌量。定议奏闻。  

○癸卯。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谕、据工部回奏、盛京领取广锅运价多于锅价之处。事虽琐而实不当于理。铁锅乃日用必需。奉属旗民。家有其物。断无如此浮费之理。此不过据咨支放。草率因循。任其浮费。或且故留有余以为支销之地。工部积习。亦非仅此一事也。着将该堂官交部察议。至各衙门赴该部咨取物件。类此者甚多。着军机大臣、会同通行查核。立定章程。以昭节慎。  

○又谕、朕明日赴圆明园。王大臣等毋庸恭送。嗣后赴园进宫之日。若有卤簿。王大臣等照常迎送。若无卤簿。毋庸迎送。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欧阳正焕、所奏宁波府属之南田澳。请召民开垦、以工代赈一摺着钞寄喀尔吉善、雅尔哈善等。令其详悉查明。如或可行。自属与民有益。若实在有难于办理之处。亦即据实奏闻。  

○实授马良柱为四川松潘镇总兵。  

○甲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龙王之神。  

○谕、向例各省乡试。巡抚入闱监临。而藩臬二司。则充提调监试之任。后以藩臬为通省钱谷刑名总汇。改用道员。而巡抚之监临如故。所以重试典也。但巡抚膺封疆之寄。职守綦重。其督抚同城者。尚有总督可以综理。若专系巡抚驻劄省分。及虽与总督同城。而该督因事他出。则止巡抚一人在省。循例入闱。于地方不足以示弹压。嗣后此等省分。应于藩臬二司内、酌委一员入闱监临。巡抚于三场点名时。仍督同藩臬搜查。则宾兴大典。既为严密。而封疆专寄。亦昭慎重矣。  

○谕军机大臣等。潘思榘所奏、台湾彰化县、生番骚扰村庄、杀死兵民一摺。称镇臣马负书、正由该处巡查。已经回郡。作何料理。未据札闻等语。生番性与人殊。实同禽兽。戕杀亦所常有。况因熟番占地起衅。尚非无端骚动。但应随宜办理。申明法律。示以国威。令嗣后熟番不敢滋事生番不致逞凶。方为得体。马负书既在该处巡查。乃置若罔闻。遽行回郡。将使民番、谓大员尚且如此退缩畏避。必致肆无忌惮。恣行仇杀。其所为巡查者何事。着传谕喀尔吉善、潘思榘、令其将作何妥协办理、留心弹压之处。速行议奏。其马负书是否有临事退缩情形。抑或因已调狼山。急思离镇。希图草率了事。俱着喀尔吉善等、秉公详悉查明。据实具奏。寻奏、细察此次凶番残杀兵民。其为因奸民占种番地。熟番逞凶焚杀。已无疑义。乃该郡文武禀报。犹以事出生番为言。与提臣查覆情形迥异。始终欲以生番焚杀、掩其致衅之由。且听信通事张达京、诡言嫁祸。粉饰欺朦。参请严办。以重海疆。得旨、甚得办理机宜。  

○又谕、据潘思榘所奏、查办传钞伪稿之僧人亦蕃等一案。虽属遵照传谕梗概。分别办理。但此等传钞传看之人。情罪各有重轻。而所以必加根究者。重在务得首先捏造之人。恐其漏网耳。既经质明。不过传钞传看。自应随时完结。何必悉行羁候。必待开印后、始予发落耶。嗣后务遵屡次传谕之旨。凡有拏获传钞人犯。但经质对明白。即按其情罪、发落释放。不必概行拘系。更不可辗转周折。归于无着。其传谕潘思榘知之。  

○又谕曰。阿思哈奏晋省鼓铸停炉缘由一摺。虽据称现在所铸钱文。可敷三四年搭放兵饷接济之用。不致一时缺乏等语。但钱文为民间日用必需。晋省现在开炉鼓铸。虽刘光晟捐办铜觔。已经用完。自宜即行设法采办。源源接铸。以资民用。若遽将炉座停歇。工匠彻散。不独钱价渐昂。于闾阎生计无益。即如阿思哈所奏、现在商酌复铸。将来设局开炉。未免又多一番糜费。晋省殷实之户、多于他省。或动官项。俾其领价承办。陆续运局应用。则所铸钱文充裕。兵饷得以应期搭放。市价自必日就平减。其应如何定以官价、遴选殷实之人。具领承办之处。着传谕阿思哈、令其速行办理。  

○乙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谕、朕闻外祖母溘逝。深为轸悼。着四阿哥前往致奠。加恩赏银五千两、办理丧事。东四旗大臣、俱令往吊。发引之日。亦着往送。  

○谕军机大臣等。永春州孙奋等、挟讐竖旗一案。前据喀尔吉善奏报、系于正月初十日在浙拜发。潘思榘近在闽省。得信甚早。即有应行确查之处。何以直至正月十七日、始行缮摺具奏。其到京日期。较之喀尔吉善所奏。竟迟半月有余。且其奏内、虽称查办情由。亦不过与喀尔吉善所奏相同。督抚奏报地方事务。岂可如此迟延。殊非留心办事之道。再所奏海关税课二摺。一系十五年分盈余数目。遵照部驳、声明奏报。一系十六年盈余比较数目。而语多牵混。其于分别年分之处。亦殊未明晰。着一并传旨申饬。  

○礼部奏、教职俸满保题。仍照六年旧例。其年力就衰者。定为三年澄汰。又拔贡本求得人。无取备数。若不得才品兼优之士。不必尽求足额。庶得真才。从之。  

○查仓。科道赫庆等奏、查禄米等五仓。官厅与米廒相距里许。请将监督二员内、派拨一员。在廒口亲监支放。又京仓向设都统御史专司稽察。除有旗务城差、不能常川赴仓外轮流查察、以期周密。又残廒易滋侵盗。请由都统等封识。放米时、验封然后启钥得旨允行。  

○丙午。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遣官祭昭忠祠。  

○谕、官兵步射平常。经朕诫谕数次。今日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带领引见人内。竟有射不及的、半涂落地者。该管大臣、何竟漫不为事。殊属非是。着将前锋统领嵩椿、护军统领清保、舒灵阿、搭拉玛善、努三、恒禄、交该部察议。  

○吏部议准、云南巡抚爱必达、奏称严寄籍之例。请敕直隶督臣、及顺天府尹、严饬大、宛、二县、及近京州县。无论正印佐杂。如非实系土着。并无房产亲族可凭。即属诡寄混冒之人。应令改正的实籍贯。不得滥行结送。庶诡冒可除。遇应追之案。原籍不致以并无其人诿谢。从之。  

○兵部议准、湖北巡抚恒文、奏请湖北、陕西、福建、云南、江南等省。考试武举外场。若督抚均系汉员。仍遵定例、咨调提镇公同较阅。倘提镇驻劄路远。或因公他出。即派委副将一员代办。从之。  

卷之四百八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二·赵尔巽
  前汉孝武皇帝纪卷第十五·荀悦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七·王称
  竹书统笺卷六·徐文靖
  卷之七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纪昀
  一四五五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及碑匾情形折·佚名
   二、关于《大荒集》·林语堂
  第二十四章 武穴停兵·冯玉祥
  刘峻传·姚思廉
  李侃传·张廷玉
  永宪录卷三·萧奭龄
  122.桓温北伐·林汉达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九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二·郑方坤

      中朝  司空图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云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是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醝非丕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羙

  • ◆文□□质(学古集)·顾嗣立

    质字学古, 【一作固。】 甬东人,隐居吴之娄江。学行卓然,词章奇放,好为长吉体。酒酣长歌,声若金石,尝与杨铁崖夜行,有挑梅花灯者,铁崖命赋一诗,立就,为铁崖所称。年九十六卒。《昆山志》载:学古与邑中耆儒卢观、赵天佑、卫馆、盛

  • 声调谱卷二·赵执信

    右赞善赵执信撰五言古诗与髙适薛据同登慈恩寺塔【岑参】塔势如涌出【拗句】孤髙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律句】峥嵘如工四角碍白日【五仄】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髙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争朝东青槐

  • 巻三·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三     明 袁表马荧 编林膳部集三七言古诗雪蓬散人草书歌雪蓬散人有妫裔翰墨游心与神契摹临秘帖追晋风挥洒雄文明古制荜门铁限人争求荒郊瘗笔应成丘妩媚云霞晴变态倾斜风雨寒飕飕伊予

  •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范晔

    刘淑 李膺 杜密 刘祐 魏朗 夏馥 宗慈 巴肃 范滂 尹勋 蔡衍 羊陟 张俭 岑晊 陈翔 孔昱 苑康 檀敷 刘儒 贾彪 何颙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言嗜恶之本同,而迁染之涂异也。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

  • 志第九 音乐中·魏徵

    齐神武霸迹肇创,迁都于邺,犹曰人臣,故咸遵魏典。及文宣初禅,尚未改旧章。宫悬各设十二镈钟于其辰位 ,四面并设编钟磐各一簨虡,合二十架。设建鼓于四隅。郊庙朝会同用之。其后将有创革,尚药典御祖珽自言,旧在落下,晓知旧乐,上书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佚名

    万历十六年十一月庚戌朔 上御皇极殿以 大祀 天于圜丘传制誓戒百户○礼科都给事中苗朝阳因山东生儒不服搜简顺天监生诡窃贤科奏请禁诸生不许陈说民情利害官员贤否违者以不遵卧碑黜革问遣国学援例非原籍查明身家并无

  • 第三二二结状道光二十年三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二·佚名

    庄正黄绍坤退办具结:并无推卸情弊具结状人黄绍坤,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坤实系身沾疾废,并无推卸情弊。如有此情,惟坤是问。合具结状是实。计缴戳记一颗。〔批〕附卷。道光贰拾年三月初三月具结状人黄绍

  • 卷二·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申(一六四四)夏四月戊午朔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闻贼犯宫阙,大会群僚,誓师勤王,檄诸道并进;渡江抵浦口(可法,字宪之,大兴籍,祥符人;崇祯元年进士)。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鸿图、工部尚书程注、右

  • 范延光传·欧阳修

    范延光字子瑰,相州临璋人。唐明宗当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没发现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还掌握着杨刘,梁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将降书送给明宗,明宗征求可以将延孝降书送给庄宗的人,延光立即请求前去,于是

  • 郑和下西洋·吴晗

    首先说明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明朝时候把现在的南洋地区统称为东洋和西洋。西洋指的是现在的印度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东洋指的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在元朝以前已经有了东、西洋之分,为什么有这样的

  • 卷四十二·郑玄

    匠人为沟洫,(主通利田间之水道。○洫,况域反。)[疏]注“主通”至“水道”○释曰:古者人耕,皆畎上种?,畎遂沟洫之间通水,故知“通利田间水道”。此文与下为目,下别为之耳。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巛。田首倍之

  • 卷二十二·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二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子张士见危致命章 乐天斋翼注曰此章见士当立其大节可字是大节无亏意已字是语助辞不作止字真西山曰义敬哀皆言思致命独不言思者死生之际惟义是徇有不待思而决

  • 后序·崔子方

    后序或问曰春秋以日月为例信乎何其扰扰纷乱而不可合也应之曰子考之春秋而疑之耶抑将用传者之説而后疑之也苟用传者之説是宜扰扰纷乱而不可合矣左氏不着日月之例独于公子益师卒则着之曰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彼盖不知经于

  • 杂宝藏经卷第三·佚名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兄弟二人俱出家缘  仇伽离谤舍利弗等缘  龙王偈缘  提婆达多欲毁伤佛因缘  共命鸟缘  白鹅王缘  大龟因缘  二辅相诡媾缘  山鸡王缘  吉利鸟缘  老仙缘  二估客

  • 序·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婆薮盘豆造 陈 真谛译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阐。谅无异说。法相深微。名实繁旷。若非圆明独朗。孰能通达。自日隐頞多之山。月翳罗睺之手。时移解昧。部执竞兴。或以文释义。

  • 僧宝正续传卷第六·祖琇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鼓山珪禅师师名士珪。城都史氏子。世业儒。师幼而明敏。年十三。依大慈寺宗雅首座。落发具授。大慈号四川学海。师执经讲筵。志在楞严。阅五祀。伯父持一居士勉之南询。即出关。谒玉泉勤云盖智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