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名山藏卷之四十三

晋江何乔远选

天因记

◆天因记

郭子兴

韩林儿

○郭子兴

郭子兴故曹州人父曰郭公善星历壮无妻自曹望见帝星烛临濠遂入濠伏观□□定远之定远邑有富翁女瞽翁就郭公筭命惊巳□女也翁曰恨瞽耳莫适聘郭公曰不鄙与我遂妻之既娶术益售家槖日益遂为定远富人生三子子兴仲子也卜曰此子乃贵子兴长不事产业散财结豪杰子弟宿有马公避仇入定远年饥鬻女焉子兴见马公有侠气大与善抚女如自出高皇后也刘福通起徐人李二及彭早住赵均用陷徐汝颍乱子兴亦与其豪杰子弟孙德崖等四人逐濠令自称元帅元人攻之高帝入濠避兵门者拟高帝刃子兴免焉召与语奇之以为亲兵而以高皇后妻高帝于是帝为子兴馆甥子兴勇悍敏决孙德崖等四帅田野人不足与谋子兴心易之于是四帅协谋倾子兴子兴少与四帅会或会辄不合子兴辄起去去则四帅专决之会元脱脱破李二屠徐早住均用穷蹙奔濠四帅纳焉以二人故盗魁反争推之出其下二人者早住颇有智数子兴独礼之均用不嗛德崖谓均用曰郭公目有彭将军其有将军耶相与执子兴械之家将杀之高帝在淮北闻曰郭公吾父母也亟驰归则谓子兴子我公素厚彭薄赵祸必赵发即与子兴子驰告早住早住怒围德崖家高帝从之发屋人入兴钳系幽窖破械出之会元兵大至围濠两家雠亦罢是时早住自称鲁淮王均用称永义王挟子兴东屯泗州高帝见二人不足共事弃之去未几自相吞并早住中流矢死均用专兵益狠戾帝与徐达攻下滁阳兵劫渐盛使人说均用曰方今海内淆乱王揽英雄之日公昔窘于二元郭公开门纳公既屈巳下事公不思报德反欲先翦羽翼此自解体耳且郭公部属尚众即或可图事有万一公亦岂能独安均用心惮高帝稍稍待子兴帝又使人赂其左右以解之均用纵子兴归子兴乃得将所部万人入滁至滁见高帝整大悦居再月有谗帝者子兴疑焉夺帝权然帝事子兴益恭元兵围滁有告子兴者曰朱馆甥每战不力子兴信之使与帝俱其人出战遽被矢还帝独直前夺击了无所伤子兴乃愧叹盖帝每戢有获即给士他将获辄以献子兴故谗言得闲帝至士有献高皇后者高皇后转以献子兴妻子兴妻喜高帝乃安元脱脱既破张士诚高邮转围六合六合将来乞师子兴欲不与高帝曰六合受围无捄则滁承之不可是时元兵号百万诸将皆莫敢前高帝独与赵德胜耿再成率师而东垒于瓦梁元兵攻垒垒垂陷德胜殊死战矢中左股高帝敛入备糗梁外遣妇女倚垒门戟手骂元师疑焉遂列遂出牛畜妇女居前丁壮翼后徐引去是时虽不能救六合然得因以还滁顷之元兵大至滁高帝覆而诱之涉涧大破之获马甚众高帝诡还之具牛酒款元将曰城主子兴老病不任行谨违犒军城中皆良民所以结聚备他盗耳将军欲狝戮之民固畏死非得已抑今高邮大寇未歼将军舍而攻良民不令并力耶元将曰是也非良民肻还马即解去子兴居滁遂有安焉之志久之师乏食诸将谋所向子兴言计多失帝数谏不听郁郁致疾子兴再三召帝力疾往告曰困守孤城非长计若谋所向惟和阳可然和阳小而坚可计取难力破也子兴曰安出帝曰向攻民寨时得兵号三千其文曰庐州路义兵今拟简万三千人三千人被青万人被绛青衣椎■〈髟上告下〉左袵佯为彼兵载四槖駞声言庐州兵送使者和阳犒士和阳必纳亡疑纳则乘以绛士取之必矣子兴曰善使张天佑汤和领青衣三千赵继祖为使者前行而吏耿再成领绛衣万人继之期于城门会天佑从它道食失期元将觉缒而战再成不利中矢走众皆溃元人追之日暮还天佑始至遇于道急击胜元人夜还追至小西门元人抽门桥我军夺焉汤和鼓刀断其桥绳天佑登城大呼衣服相乱遂入据之而再成奔卒归以败告子兴大惊咎帝失计俄报元遣使来招降兵且至子兴益恐高帝曰母畏空滁兵萃子南召元使从南门入叱令膝行见子兴见元使言多辀张帝每翼焉众欲戮之帝曰兵出城虚戮使者速之也威而归之彼且恐子兴从高帝计明日元兵果遁子兴徒谓再成天佑己陷没使高帝将三千人往其亡卒高帝复得千余人与徐达李善长将之夜至和阳乃知天佑等己破城入呼于门门炬高帝免胃示庂遂入明抚定城中元兵复至帝开门击之皆大败于是子兴以和阳尽委帝使帝总其兵帝念总兵当位诸将上而诸将多子兴部曲素比肩年又长乃夜令人撤署中座置木榻俟旦会以观其意旦诸将先入皆右坐留最左末席与帝但皆相视不能可否事事独帝决之帝以和阳不城与诸将限丈尺分甓居三日帝甓就视诸将未也帝遂作置坐南向出子兴檄曰主帅命我总诸公也公等诚不甓奈何今与诸公约违者以军法相治皆惶恐服久之德崖饷绝率所部自濠来假居高帝谓诸将曰不假孙公不惟失濠和亦危矣许之子兴闻大怒自滁来帝迎见子兴不言者久之已而曰汝为谁帝称名对因曰昔公困辱孙氏某实破其家以出今来此公无宿憾乎子兴默然是时德崖亦不自安请还去高帝曰今两军合处一城骤以主帅来尽去下人必有不谐者公当令诸军先行而自留后德崖从之于是帝先送德崖部帅行顷之子兴与德崖鬬兵卒多伤高帝闻之与耿炳文吴祯策骑返高帝驱之孙家军逐之抽刃隘道皆曰城中鬬我军伤公子不知耶高帝曰吾送部帅诸公后我前安得知孙家军弗听亟持帝马衔拥而行孙家军中多帝故人一人谓诸军且释衔衔稍纵帝驰诸军追之兵及于身帝时衷甲无所伤展转十余里短兵及坠马傍有马者复帝故人呼与同载既数里遇德崖弟麾兵前客张者又帝故人告曰公兄在郭公所若杀朱君郭公必不相放□少待吾驰观之至则子兴方系德崖颈与同食张亟反曰若如尔为公兄死矣乃为孙家军固请张客夜同高帝寝搂高帝肩孙家军旦止高帝麻阳中子兴闻之乃遣徐达数人博质释德崖高帝乃归亡何子兴卒高帝服丧而葬之时刘福通迎立小明王为帝檄子兴子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帝为左副元帅帝不受遂并统子兴军德崖见子兴死来争滁竟为吴祯胡大海所杀而子兴长子 【 一作三子】 与天佑渡江及元兵战败没 【 一作皆败没】 子兴凡金子帝为馆甥时先二子困帝者屡矣尝闭之虚合舍绝其食高皇后私怀铛焦餔帝二子窥之后匿焦当膺膺腐异日者为酒召高帝欲毒之后先告二子辂帝阳喜与往中途马上跃而跪仰天如见聆巳据马顿首谢抽鞅还吓曰咄天神语朕公等乃生不良心二子瞒然失下共谢高帝三年追封子兴滁阳王妻滁阳王夫人庿滁州绘其三子庙壁生卒节序皆有祭而季子老舍尚在召欲官之高后谓老舍曰皇帝法所不可无亲昵今官尔尔胜官乎老舍悟入见市曰官尔老舍顿首曰陛下官臣则与臣百品帝曰是何官也大陈文武臣民冠恣取之冠有椶顶帽帽百目老舍俯取曰是也帝曰其学于成均乎老舍曰不也臣请得冠是冠障蔽风日耕于瘠卤之岗帝曰善即日赐牛一头马十二蹄送归山中复其家滁阳王一女充后宫生蜀王今有子孙冠带奉王后

○韩林儿

小明王韩林儿者徐人羣盗韩山童子自其祖父为白莲会惑众众多从之元末山童倡言天下乱弥勒佛下生明王出江淮之人骚然皆动黄河南徙元用贾鲁凿求禹故道山童阴作石人一眼当道埋之镌其背曰石人一眼天下四反河丁掘得相惊诧于是颍人刘福通与其党杜遵道盛文郁罗文素等告众曰山童宋徽宗八世孙也当帝天下我刘光世后合辅之聚众三千人于白鹿庄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约起兵兵用红巾为志元得山童捕杀之林儿逃之武安山中福通据朱皋攻破罗山真阳确山杞舞阳叶诸县及于汝宁光息众至十万元顺帝十五年福通自砀山夹河求得林儿复立之号小明王都亳国号宋改元龙凤遵道文郁称丞相文素与福通称平章遵道得宠专权福通使人杀之自为丞相滁阳王卒宋使人招其诸将时高帝新得和阳使张天佑守之元人数困和阳帝方出击元军诸将谓天佑曰公度能自却退元兵乎不然当往天佑听其计往见小明王以为右副元帅而檄滁阳王子为元帅高帝为左副元帅高帝见檄不受曰大丈夫不副人诸将曰明公方欲渡江举吴楚兼瓯越今滁和闲巳属我不受宋命生一敌也受之缓急犹可倚夫公方举大事奈何于小竖子见气耶公曰若是则用其年纪元破福通兵太康进围亳福通以小明王奔安丰龙凤四年福通与其党关先生白不信李喜大刀敖毛贵等分三道入元晋冀关中山东诸郡多所陷没军声大振巳攻汴入其城小明王都之关先生等焚元上都转略辽阳东至高丽然与元战亦互有胜其所攻陷城邑元亦旋复之其明年福通为察罕帖木儿击败还奉小明王安丰龙凤八年福通又为察罕帖木儿击败于益都还走安丰部下健将皆亡其明年张士诚将吕珍攻安丰庐州左加弼助之福通以急请高帝自将救之刘基曰奈何不急汉高帝不听未至吕珍巳破安丰杀福通三月高帝至击吕珍大破之乃与小明王还建康先是龙湾之捷诸将欲奉小明王为帝刘基怒不许陈天命所在然高帝用其年纪如初十二年王殂乃以明年为吴元年

郎曰滁阳帝业所以兴抑天作高后之合乎小明王竖子耳为人所以非若汉之于义帝者业用其年纪安丰之难舍汉而存之待其殂乃称吴元年明德厚矣

名山藏卷之四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四·脱脱
  卷二百三十八·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四·佚名
  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一·王明清
  大事记卷九·吕祖谦
  皇王大纪卷六十五·胡宏
  卷十九·傅恒
  叱列伏龟传·令狐德棻
  卷二十九 重熙增币之议·李有棠
  张仪说秦王曰·佚名
  卷四十七·雍正
  38.廉颇负荆请罪·林汉达
  卷一百五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五·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七十五    宋 陈起 编许棐梅屋诗稿 夜泊长河 黄帽贪程夜泊迟市楼灯火歇多时满怀风月无分付却借渔翁短笛吹 访潘叔明 一室寛於养鹤笼荻帘疎透雪花风怪来几案无寒色春在题诗卷子中 明妃

  •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范晔

    刘平 王望 王扶 赵孝 淳于恭 江革 刘般 子恺 周磐 赵咨孔子曰:「夫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养,死无以葬。」子曰:「啜菽饮水,孝也。」夫钟鼓非乐云之本,而器不可去;三牲

  • 椒生随笔·卷一·王之春

    ◎戒子孙予七世祖船山公讳夫之戒子孙云:勿作赘婿,勿以子女出继异姓及为僧道,勿嫁女受财,或丧子嫁妇尤不可受一丝,勿听鬻术人改葬,勿为讼者证佐,勿为人作呈诉及作歇保,勿为乡团之魁,勿作屠人厨人及鬻酒食,勿挟火枪弓弩网猎禽兽,勿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丁亥朔命教习庶吉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罗万化延绥巡抚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贾仁元各回部管事○三边总督叶梦熊题宁贼荡平皆出 圣断庙谟谁敢欺 陛下欺 上天以要功希宠者臣奉敕书曰宁夏哱承恩据

  • 卷八十五·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五    元 郝经 撰 録第三 疆理 汉 益州【二十郡】 魏 司隶【八郡】 豫州【九郡】 冀州【十一郡】 兖州【八郡】徐州【五郡】

  • 东方兵事纪略(一篇)·佚名

    姚锡光议款篇(第八)议款篇(第八)光绪甲午七月朔,中国始班宣战书。于是高升轮舶已燔,牙山屯营已溃。其始固委蛇言款,盖不得已而出于战,当道原无战备之心;识者固知兵气之不振、战局之靡终,必无以善其后。而割地偿款之机,已兆于此。

  • 晋纪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一年(乙卯、355)·司马光

    晋纪二十二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乙卯,公元355年) [1]春,正月,故仇池公杨毅弟宋奴使其姑子梁式王刺杀杨初;初子国诛式王及宋奴,自立为仇池公。桓温表国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 [1]春季,正月,从前仇池公杨毅的弟弟杨宋奴派他姑姑的

  • ●皇朝通典卷九十二·佚名

    州郡三 ○州郡三 江蘇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浙江省 福建省 △江蘇省 【 東西距九百五十里南北距一千一百六十里東至太倉州崇明縣大海七百七十里西至安徽和州界一百八十里南至寧國府宣城縣界二百五十里北至山東沂州府郯城

  • 谢作楷·周诒春

    谢作楷 年三十岁。生于广东新会县。父卓堂。业商。本籍住址。广东新会江门周郡村。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任广州圣心书院教员。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工业学校。习矿业工程及冶金地质等科。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一章 论常道·林语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 之门。语译可以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经常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也不是经常不变的

  • 卷七十四·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四钱塘程川撰礼十五小戴礼记五礼运言三王不及上古事人皆谓其説似庄老先生曰礼运之説有理三王自是不及上古胡明仲言恐是子游撰以前有言偃云云【包扬録礼运】问礼运似与老子同曰不是圣人

  • 春秋集解卷三·苏辙

    宋 苏辙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继故也左氏曰文姜出故也文姜之出孰与桓公之薨且出在三月舍其大而言其细失之矣三月夫人孙于齐桓公之薨夫人与闻焉鲁人责之故出奔不言奔讳之也不称姜氏以为夫人之义絶不为亲礼也或

  • 佛说善生子经·佚名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闻如是。一时众祐。游于罗阅耆阇崛山。彼时居士善生疾病困笃。敕其子曰。吾没之后。汝必为六面礼。于是善生他日殒命。子乃敬送供养丧事讫毕。辄早起沐浴。著新衣。之水上。拜谒六面而言曰。余以恭肃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切佛语心品之三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当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所谓三昧乐正受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爱敬品中◎云何数灭。云何非数灭。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并义者意。如譬喻者说。三种灭无体。为止如是说

  • 卷十四·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十四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杂着赠高蓝隐者竹鸡声滑滑。隐者深林里。晓色照溪西。秋风来万里。过紫溪庵夏日人易倦。闲行

  • 台湾三字经·王石鹏

    本书全一卷,王石鹏撰。石鹏字箴盘,别号了庵主人。因感于「尔小子,生于斯,地理志,宜先知」(引本书首语);用「三字经」体,采诸家之杂说编为韵语,成此书。「自序」并作提要云:『首序位置、名称、治乱、沿革,继叙番部种族、山川、物

  • 申忠愍诗集·申佳胤

    又名《申端愍集》。诗别集。明申佳胤(谥忠愍)著。六卷。卷首有家传。本集为其子申涵光编刊。有清刊本,《四库全书》即据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