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三十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三十

张荐

张荐字孝举深州人鷟之孙敏鋭有文辞为顔真卿所赏真卿陷李希烈荐上疏论救为左拾遗论卢杞奸恶德宗纳之擢谏议大夫将疏裴延龄恶延龄知之遣使囘鹘还为秘书少监复使吐蕃三临絶域占对详辩卒赠礼部尚书诗三首

奉酬礼部阁老转韵离合见赠【一作和权载之离合诗 时为秘书监】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格言信难继木石强为词

和潘孟阳春日雪回文絶句

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君欲醉饮思见此交亲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罢享宾天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崔邠

崔邠字处仁贝州武城人第进士官补阙疏论裴延龄奸由中书舍人迁吏部侍郎久乃为太常卿知吏部尚书铨为人沈密淸俭兄弟以孝敬闻诗二首

礼部权侍郎阁老史馆张秘监阁老有离合酬赠之什宿直吟翫聊继此章【一作和权载之离合诗 时为中书舍人】

脉脉羡佳期月夜吟丽词谏垣则随步东观方承顾林雪消艳阳简册漏华光坐更芝兰室千载各芬芬节苦文俱盛即时人【一作仍】竝命翩翻紫霄中羽翮相辉映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

醴齐泛罇彛轩县动干戚入室僾如在升阶?所历奋疾合威容定利舒皦泽方崇庙貌礼永被君恩锡杨於陵

杨於陵字达夫弘农人年十九擢进士第节度使韩滉奇之妻以女滉为相方权幸於陵不欲进取退庐建昌滉卒乃为膳部员外郎历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元和初出为岭南节度使穆宗立迁户部尚书以左仆射致仕於陵器量方峻节操坚明时人尊仰之卒赠司空诗三首

和权载之离合诗【时为中书舍人】

校德尽珪璋才臣时所扬於情寄文律方茂经邦术王猷符【一作三献偕】发挥十载契心期昼游有嘉话书法无隐辞信兹酧和美言与芝兰比昨来恣【一作念】吟绎日觉祛蒙鄙

郡斋有紫薇双本自朱明接于徂暑其花芳馥数旬犹茂庭宇之内迥无其伦予嘉其美而能久因诗纪述【於陵宪宗朝尝为桂阳郡守诗为桂阳时作】

晏朝受明命继夏走天衢逮兹三伏候息驾万里途省躬既局蹐结思多烦纡簿领幸无事宴休谁与娱内斋有嘉树双植分庭隅緑叶下成幄紫花纷若铺摛霞晚舒豓凝露朝垂珠炎沴昼方铄幽姿闲且都夭桃固难匹芍药寜为徒懿此时节久讵同光景驱陶甄试一致品彚乃散殊濯质非受彩无心那夺朱粤予负羁絷留赏益踟蹰通夕靡云倦西南山月孤

赠毛仙翁

先生赤松侣混俗游人间崑阆无穷路何时下故山千年犹孺质秘术救尘寰莫便冲天去云雷不可攀许孟容

许孟容京兆长安人举进士甲科贞元初为张建封从事四迁侍御史德宗知其才徵为礼部员外郎迁给事中多所论奏元和中由太常卿为尚书左丞居官守正善拔士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诗三首

答权载之离合诗【时为给事中】

史【一作敏】才司秘府文哲今超古亦有擅风骚六联文墨曹圣贤三代意工?千金字化识从臣謡人推仙阁吏如登崑阆时口诵灵真词孙简下威凤系霜琼玉枝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碧树当窻啼晓莺间关入梦听难成千囘万啭尽愁思疑是血魂哀困声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

觞牢具品管弦有节祝道寅恭神仪昭晰桐珪早贵象辂追设罄达乐成降歆丰洁

冯伉

冯伉魏州元城人大历初举五经又举宏词三迁膳部员外郎使泽潞不受币德宗以其清可用授醴泉令为着谕蒙书以劝俗韦渠牟荐为给事中再领国子祭酒卒赠礼部尚书诗三首

和权载之离合诗【时为给事中】

车马退朝後聿怀在文友动词宗伯雄重美良史功亦曾吟鲍谢二妙尤增价雨【于叶反】霜鸿唳天匝树鸟鸣夜覃思各【一作客】纵横早擅希代名息心欲焚砚自腼【一作忝】陪羣英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二首

撰日瞻景诚陈乐张礼容秩秩羽舞煌煌肃将涤濯祗荐芬芳永锡繁祉思深享尝

干旄羽龠相亏蔽一进一退殊行缀昔献三雍盛礼容今陈六修崇仪制

潘孟阳

潘孟阳侍郎炎之子以?进登博学宏辞母刘晏女也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故得荐用累至兵部郎中权知户部侍郎年未四十宪宗初巡省江淮宪宗尝诫江淮宣慰使郑敬曰朕宫中用度一匹己上皆有簿领惟赠恤贫民无所计筭卿宜体吾怀勿学潘孟阳奉使但务酣饮游山寺也诗三首

和权载之离合诗

咏歌有离合永夜观酬答笥中操彩牋竹简何足编意深俱妙絶心契交情结计彼官接联言初竝清切翔集本相随羽仪良在斯烟云竞文藻因喜翫新诗

春日雪以回文絶句呈张荐权德舆【一作春日雪寄上张二十九丈大监请招礼部权曹长回文絶句时为户部侍郎】

春梅杂落雪发树几花开真须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元日和布泽

至德生成泰咸欢照育恩流辉沾万物布泽在三元北阙祥云迥东方嘉气繁青阳初应律苍玉正临轩恩洽因时令风和比化原自慙同草木无以答乾坤

武少仪

武少仪元和中尝为大理卿诗二首

和权载之离合诗【时为?子司业】

少年慕时彦小悟【一作晤】文多变木铎比羣英八方流德声雷陈美交契雨雪音尘继【一作寄】恩顾各飞翔因诗覩瑰丽傅野絶遗贤人希有盛迁早钦风与雅日咏赠酬篇

诸葛丞相庙【蜀志一作武候祠】

执简焚香入庙门武候神象俨如存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一作势】吞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三十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五·彭定求
  古今滑稽联话十三·范左青
  第四十回 高小姐山上赠金 赵知府舟中送酒·萧晶玉
  第六回 谪尘寰金童玉女 缔夙好絮果兰因·萧晶玉
  第十出 流徙分途·王世贞
  第一折·郑廷玉
  卷二十六·白居易
  陈洵·龙榆生
  卷八·陈师道
  第十七歌 豆腐店姐倪会赚钱·刘半农
  卷二十一·沈德潜
  卷二十九·曹学佺
  卷六百六十五·佚名
  卷四十九·徐倬
  御选宋诗姓名爵里一·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宋诗卷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十九五言古诗十陆游送曽学士赴行在二月侍燕觞红杏寒未拆四月送入都杏子已可摘流年不贷人俯仰遂成昔事贤要及时感此我心恻欲书加餐字寄之西飞翮念公为民起我得怨乖隔揺揺跂前旌去去望车轭亭鄣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七·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九月己酉朔礼部进明年大报等祀日册 祭 历代帝王遣成国公朱希忠行礼遂安伯陈鏸宣城伯卫錞尚书闻渊费采公献○壬子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英国公张溶祭 景陵 升翰林院编修敖铣本院侍读以牛羊满也○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万历五年九月甲寅朔蠲免松江镇江两府万历元年二年未完米折草折盐钞银一万七千三百余两从应天巡抚胡执礼请也○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吴百朋为刑部尚书○总督宣大山西兵部尚书方逢时上<婠勶-釒>备陈虏款之坚贡市之利议者

  • 第二十八册 崇德元年九月·佚名

    第二十八册 崇德元年九月十四日,遣苏尔德依率九人赍敕往谕出征明国锦州,宁远和硕睿亲王及和硕豫亲王。敕曰:宽温仁圣汗谕奉命西征和硕睿亲王、和硕豫亲王等。往征北京武英郡王遣人赍书至。仰赖天恩,武英郡王大显神威,克取

  • 四八○ 军机大臣奏现办轮进各书无庸展限及酌定展限开单呈览等情片·佚名

    四八○ 军机大臣奏现办轮进各书无庸展限及酌定展限开单呈览等情片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初一日臣等遵查现在纂辑应进各书,共十四种 自上年四月内,遵旨将各书俱立有限期,同翻书房应进之书分为九卯,间日进书一次,并将排定卯期知

  • 镜湖自撰年谱·段光清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公元一八二0年) 1 五月大旱,直至秋冬不雨,秋成无收。先父命余往佃庄监割,见农家男妇大小,或捞水草以充饥,或掘土虾以果腹。归语先父,先父叹曰:余家亦应啜粥,以应天灾。自是天灾连年,余家每一粥一饭,习以为常。

  • 自序·沈约

    当年少日皋金天氏有一个后裔子孙叫昧的,当玄冥神的老师,生了允格、台骀两个儿子。台骀继承父亲的职业,开发汾水、洮水一带,以大湖泽作为屏障,在太原这一带建城而居,颛顼帝很赞扬他,把他分封在汾川。他的后代又分成四国:沈子国

  • 宇文瞖传·李延寿

    宇文瞖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祖与周朝宗室同出一支。祖父直力勤,魏时任钜鹿太守。父宇文珍,曾任周朝宕州刺史。  宇文瞖情感激昂,有非凡的节操,学问广博,多所精通。出仕周朝,曾奉命出使邓至国和黑水、龙涸等羌族部落,前后投

  • 周尚文传·张廷玉

    周尚文,字彦草,西安后卫人。幼年读书,就粗略通晓大义。多谋略,精通骑射之术。十六岁时,承袭指挥同知。屡次出塞作战有功,晋升为指挥使。安化王蜫钅番造反,周尚文遏止黄河渡口,俘虏叛贼丁广等人,被推举掌管卫事。关内回贼四起,倚

  • ●皇朝通典卷六十七·佚名

    樂五 ○樂五 (臣)等謹按杜典所載諸議皆有關樂制之文我朝律呂正義二編廣大精微無非闡明樂律之奧今謹登與樂制相發者數篇而張照回奏二劄採入律呂正義後編者並為錄入古今樂律源流之概亦藉此可見云 用四倍聲議 五聲必兼二變

  • 纲鉴易知录卷七四·吴楚材

    宋纪哲宗皇帝纲 戊寅,元符元年,春正月,得秦玺于咸阳。目 咸阳县民段义,于刘银村修舍,得古玉印,其文曰&ldquo;受命于天,既寿永昌&rdquo;,上之。诏蔡京等辨验,京以为秦玺。遂命曰&ldquo;天授传国受命宝&rdquo;。帝御大庆殿受宝

  • 卷二·戴震

      問:宋儒以氣為理所湊泊附著,(朱子云:"人之所以生,理與氣合而已。天理固浩浩不窮,然非使氣,則雖有是理,而無所湊泊,故必二氣交感,凝結生聚,然後是理有所附著。")又謂理為生物之本,(朱子云:"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

  • 卷四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四十九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九><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九><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九>塾說文曰閭里門也爾雅曰門側之堂謂之塾尚書

  • 大般若經第二分品目舍利子般若四品·欧阳竟无

      緣起品第一      歡喜品第二   觀照品第三      無等等品第四   有佛般若.有菩薩般若.有菩薩聲聞共般若。以菩薩聲聞共般若故.佛常被舍利子   善現說般若。舍利子人智慧第一.般若之法智慧第一.故五般

  •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卷下·龙树

        龙胜菩萨造 无著菩萨释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问曰。阿阇梨意。为何义故。而造此论。答曰。依顺道理。入大般若波罗蜜义。为令众生舍诸戏论取著等故。既舍离已。依顺道理。速入般若波罗蜜故。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二·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记住苏州邓尉山圣恩禅寺语己巳结夏熊邑侯鱼山同阖郡绅衿请上堂竖起拂子云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山河大地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缚作一团千牢百固掷向诸仁面前还有决烈汉一击粉碎者么问昔年万峰于此大

  • 明觉禅师语录·重显

    凡六卷。宋代僧雪窦重显(980~1052)撰,惟盖竺等编。又作雪窦明觉禅师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包括:卷一之苏州洞庭翠峰禅寺、明州雪窦山资圣禅寺之上堂语、小参等;卷二之举古、勘辩、歌颂等;卷三之拈古百则;卷四之瀑

  • 华严经传记·法藏

    凡五卷。唐代法藏撰。又称华严经纂灵记、华严传之记、华严传记、华严经传、华严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华严经之部类、传译、讲解、讽诵等有关人物之事迹。全书共分部类、隐显、传译、支流、论释、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