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故废园林鹿母堂中。是时彼处。有白衣金幢二婆罗门。去佛近住。乐求出家。成刍相尔时世尊,日後分时。自房而出。诣鹿母堂。旋复经行。时白衣婆罗门。见佛世尊诣鹿母堂旋复经行已,即谓金幢婆罗门言:金幢。世间嬉戏。诸所乐法悉是悉戏论。我虽所作。竟无其实。若身若心。旋生懈倦。以其身心有懈倦故。即起失念。此失念因。即是无常。是不坚牢。是不究竟。是散坏法。汝今不应如是修作戏乐法者,谓即施设事火之法。金幢婆罗门言:汝云何知。白衣答言:我从尊者瞿昙所闻。而彼瞿昙。有大辩才。善知是义。彼所说言:事火之法。谓从古仙之所传习。乃至所有事火法教。彼亦皆知。彼有一类仙人。於沙门婆罗门所。起过失意。故作火事。其过失者,谓互相憎嫉。伺求其短。由此互起过失因故。而诸有情。寿命灭没。又复有情。於别界中。寿命尽已,而来生此。若能清净。舍家出家。若行增修。真实相应。正善作意。如其色心。入三摩地。随等引心。即能记念。彼宿住事。是等有情。不乐互相憎嫉伺短。由不起彼过失因故。是即常住。是即坚牢。是即究竟。是不散坏法。若复有情。互相伺短。由彼互起过失因故。是即无常。是不坚牢。是不究竟。是散坏法。是故诸婆罗门。不应如是修作。勿起过失意。施设事火法。金幢。汝可知不此佛世尊,日後分时。自房而出。诣鹿母堂。旋复经行。汝今可能同。我往诣佛世尊所。头面礼足。佛经行时。随从经行。彼佛世尊,必为我等。随宜说法。时金幢婆罗门言:善哉我往。

尔时白衣金幢二婆罗门。互言议已,同诣佛所。到已俱时头面礼足。随佛经行尔时世尊,告白衣金幢二婆罗门言:汝等当知。诸婆罗门。自谓了达三明。名称上族。种姓清净。从事火天胜族中生。父净母净。善生善种。乃至七世。父母尊高。种族殊胜。无罪无谤。是等皆因种姓净故。又谓洞达明了五种记论。一本母法等究竟三明。二诸物定名。三该吒婆那。四文字章句。五戏笑妙言:是等记论。诸围陀典。本师婆罗门。悉善了知。白衣诸婆罗门。於三明中。岂无轻毁凌辱及讥谤邪。白衣金幢二婆罗门。俱白佛言:世尊,诸婆罗门。於三明中。云何得无轻毁凌辱及诸讥谤。而婆罗门。三明典中。作如是言:诸婆罗门。如是清净。是真婆罗门。是梵王子。清净口生。梵王种类。梵王所化。梵王所授。是故诸婆罗门。如是清净。是真婆罗门。世尊,而我白衣金幢。亦以眷属所缠。不得解脱。减失善法。增长恶法。世尊此亦是为我婆罗门三明典中轻毁凌辱讥谤等事。佛告白衣金幢二婆罗门言:汝等当知。诸婆罗门。於三明中。所招轻毁及讥谤者,为以婆罗门有如是言:诸婆罗门。如是清净。是真婆罗门是梵王子。清净口生。梵王种类。梵王所化。梵王所授。是故诸婆罗门。如是清净。是真婆罗门。白衣。彼诸婆罗门。虽作是说。返为破坏。劣弱自身而复损失。彼婆罗门。所破坏者,为以不实起诸执著。返於正法而生诃厌。由是即起互相诤论。何以故?白衣。或有婆罗门。谓所生时。时分别异。胎中亦异。执彼所见。生时异故。乃为清净。而诸婆罗门。亦同如是清净所生。是故作如是言:诸婆罗门。是梵王子。清净口生。梵王种类。梵王所化。梵王所授。是故诸婆罗门。如是清净。是真婆罗门。白衣。当知有四种类。即为四族。何等为四。所谓刹帝利族。婆罗门族。毗舍族。首陀族。白衣。於是四族中。造黑业者,感黑业报。非胜所作。智者诃厌。死堕恶趣。又四族中。有造白业者,感白业报。是胜所作。智者称赞。死生天趣。白衣。云何黑业。所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此是黑业。云何白业。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染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正见。是此白业。

复次白衣。汝勿起是意。谓杀生等。此诸黑业。感黑业报。非胜所作。智者诃厌。彼刹帝利毗舍首陀。诸族类中。皆有是事。而婆罗门。独无是事。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作此说。是事不然。若造黑业者,感黑业报。诸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皆有是事。而婆罗门。何独无邪。

佛言:白衣。汝又勿起是意。谓诸黑业。婆罗门无。馀三族有。此说即为三明典中相应之语。以婆罗门是梵王子。清净口生。梵王种类。梵王所化。梵王所授。本生清净。故是真婆罗门。

白衣。汝又勿起是意。若四族中皆有黑业。此说即为三明典中不相应语。复次白衣。汝勿起是意。谓不杀生等。此诸白业。感白业报。是胜所作。智者称赞。彼刹帝利毗舍首陀。诸族类中。皆无是事。而婆罗门。独有是事。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作此说。是事不然。若造白业者,感白业报。诸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皆有是事。而婆罗门。何独有邪。

佛言:白衣。汝又勿起是意。谓诸白业。婆罗门有。馀三族无。此说即为三明典中相应之语。以婆罗门是梵王子。清净口生。梵王种类。梵王所化。梵王所授。本生清净。故是真婆罗门。

白衣。汝又勿起是意。若四族中。皆有白业。此说即为三明典中不相应语。复次白衣。汝勿起是意。谓刹帝利毗舍首陀。诸族类中。造杀生等诸黑业故。身坏命终。堕於地狱。而婆罗门。独无是事。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作此说。是事不然。诸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造黑业者,身坏命终皆堕地狱。而婆罗门。何独无邪。

佛言:白衣。汝又勿起是意。谓造黑业。堕於地狱。婆罗门无。馀三族有。此说即为三明典中相应之语。以婆罗门是梵王子。清净口生。梵王种类。梵王所化。梵王所授。本生清净。故是真婆罗门。

白衣。汝又勿起是意。若四族中。有黑业故。皆堕地狱。此说即为三明典中不相应语复次白衣。汝勿起是意。谓造不杀生等诸白业故。身坏命终。生於天趣。彼刹帝利毗舍首陀。皆无是事。而婆罗门。独有是事。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作此说。是事不然。诸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造白业者,身坏命终。皆生天趣。而婆罗门。何独有邪。佛言:白衣。汝又勿起是意。谓造白业生於天趣。婆罗门有。馀三族无。此说即为三明典中相应之语。以婆罗门是梵王子。清净口生。梵王种类。梵王所化。梵王所授。本生清净。故是真婆罗门。

白衣。汝又勿起是意。若四族中。有白业故。皆生天趣。此说即为三明典中不相应语。复次白衣。我向所说,是等法中。若善若不善若黑若白。若有罪若无罪。若净分若染分。若胜若劣。若宽若狭。如是诸法。随应转时。诸婆罗门。一向坚执。我说是人真实痴者,以自识心。而为知解。白衣。又诸婆罗门。或起种姓言论。或族氏言论。或自教言论。又起是意。他人所应。为我设座。汲水献供。前起承迎。合掌问讯。我即不应。於其他人。作如是事。起是意者,我说是人不见正法复次白衣。或有沙门。或婆罗门。计著种姓族氏言论。或复计著自教言论者,我说此为非真出离沙门。非真出离婆罗门。白衣。或有沙门。或婆罗门。不计著彼种姓言论。亦不计著族氏言论。又不计著自教言论。我说此为真得出离正了知者沙门婆罗门。

复次白衣。彼憍萨罗主胜军大王。见释种子沙门瞿昙。从释族中。舍家出家。彼胜军王。於其释子。欢喜慰安。恭敬礼拜前起承迎。合掌问讯。白衣。彼憍萨罗主胜军大王。於佛如来。欢喜慰安。恭敬礼拜。前起承迎。合掌问讯者,其王不以沙门瞿昙是高胜族。王亦不起。高胜族意。不以沙门瞿昙相好端严。王亦不起相好之意。不以沙门瞿昙有大名称。王亦不起名称之意。由此应知。法尔如是。白衣。是法本来。最上最大。最极高胜。如是正见。诸法本母。是即增上。毕竟归趣。复次白衣。若人於我。安住正信。是人即得坚固增长。根本出生。不坏净信。何以故?谓若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三界一切。悉是我子。皆同一法。而无差别。正法口生。同一法种。从法所化。是真法子。白衣。或有问言:汝等一切。各各父母。种姓族氏。何故弃舍。返作是言:我等皆是。沙门释子。白衣当知。法尔如是。是法本来。最上最大。最极高胜。如是正见。诸法本母。是即增上。毕竟归趣。

猜你喜欢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八·丈雪通醉
  中国佛学会会员大会开会辞·太虚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释法海
  卷二百一十七·佚名
  卷第四十九(地狱部上)·宝唱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护 法·太虚
  论宋明儒学·太虚
  瑜伽论记卷第四(之上)(论本第十一至第十二卷)·遁伦
  观音玄义记卷第三·知礼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法照
  菩萨藏经·佚名
  沙门日用序·弘赞
  新华严经论 第七卷·李通玄
  民国重修大藏经叙·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二廨宇胜迹格言·梁章钜

    廨宇徐州府为古彭城,今为河漕重地,专设监司管之,盖兵备道而兼管河防者也。宛平张观察鼎自撰道署楹联云:“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 序·郭则沄

    蛰云女夫纂《十朝诗乘》,凡二十四卷。曰“十朝”者,断自定基,逮於守府。博蒐丛什,参镜轶闻。酌群言於大雅,如缀郑笺;勒一代之鸿篇,即为蒋历。削稿既竟,属序於余。余给輶轩有采,寔太史之司;康衢著谣,说大夫所诵。是故四

  • 云巢集补钞·管庭芬

    云巢集补钞沈辽陆机宅朝日欲出已复西,人间兴废那可知。昆山陵谷久已变,水傍惟有将军碑。

  • 卷三百三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二山矾花类七言古题林周民山矾圗     【明】许伯旅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瓒家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东风着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一枝独立霜霰余巳觉江梅是

  • 卷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十八七言律诗王维春日与裴迪访吕逸人不遇【诗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案唐诗鼓吹本与裴迪下有过新丰里四字论语举逸民骆宾王诗一谢沧浪水安知冇逸人春秋公防卫侯于桃丘弗遇】桃源四面絶风尘【陶溍桃花

  • 表第十 宗室世系·欧阳修

    表格略

  • 五代春秋 全文·尹洙

      ○梁太祖  开平元年四月甲子,帝即位于汴州。戊辰,改元,建汴州为东都,改京师为西都。五月,李思安帅师及晋人战于潞城,思安师败绩。  二年正月,晋王克用薨。三月壬申,帝幸西都,征潞州。丁丑,次泽州,晋人还师。四月丙午,帝还

  • ●卷十二·徐锡麟

    康熙间,特恩开千叟宴。自王大臣以及士庶,年六十以上者皆预。乾隆间,高宗复举行旷典。与宴人数视昔加倍,年九十以上者,召至御前侍食。天颜和煦,恩赉优隆,一时杖朝而出,感颂皇仁,欢腾闾巷。又乾隆四十八年,普宴宗室于乾清宫。自王

  • 卷二十七·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七 【起丙午宋明帝泰始二年魏献文帝天安元年尽癸亥齐武帝永明元年魏孝文帝泰和七年】凡十八年 【丙宋泰始二年魏显祖

  • 二百九十一 署内务府总管允禄等奏请补放内府三旗参领等缺摺·佚名

    雍正七年十月初五日 内府三旗参领默尔其、马宝住、万柱已升任,沈玉因罪革职,李秉治身故,司官兼骁骑参领白喜、刘格、鄂善、七十、赫雅图、赫达色、八十、穆克德木布、舒通阿等,解除参领。为补放此等缺额具奏: 三等侍卫海存

  • 目录·佚名

    前言1凡例1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徽州社会1第一节 自然环境1第二节 风俗习惯17第二章 徽商资本的来源与积累58第一节 资本来源58第二节 资本积累72第三章 徽商经营的行业109第一节 盐业109第二节 典业157第三节

  • 卷二十·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庚寅(一六五○)、大清顺治七年(明永历四年、鲁王监国五年)春正月乙卯朔帝在肇庆,群臣朝贺。鲁王在舟山。初三日(丁巳)南雄府陷,总兵杨杰暨董洪信、郑国材等五人、副萧起等二十四人俱死之。闫可义力战

  • 庞迪传·脱脱

    庞迪,字仲由,延安人。他少年时风流倜傥,喜读兵书,熟悉骑马射箭,学习推步孤虚之术,但没有地方效力。他应召从军,属于泾原路第三副将,由于破敌有功,被授予保义郎。他曾经同一百多骑兵在山谷中行走,遇到几千夏国人,同行都害怕请求避

  • 卷三十·王溥

    吐番,在长安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其种落莫知所出,或云南凉秃髪利鹿孤之后,其子孙以秃髪为国号,语讹谓之吐番。国人号其王为赞普。置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无文纪,刻木为约。其国王与臣下一年一小盟,三年一大盟。其俗随畜

  • 陈敏望·周诒春

    陈敏望 字友尚。生于福建。宣统元年。游美。入鄂必林学校。习教育。宣统三年。得硕士学位。民国四年。回国。任福州某学校教员。Ding, Moses U.-Born in Fukien. Arrived in America, 1909. Studied Education at Ob

  • 卷五·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五钱塘程川撰易五统论程传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正谓伊川这般説话难説盖他把这书硬定做人事之书他説圣人做这书只为世间人事本有许多变様所以做这书出来【防渊録】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

  • 卷第八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五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三峰檗庵志禅师楚之嘉鱼人。鱼山熊开元也。久参天童三峰。着声丛席。崇祯末。以谏垣弹

  • 职官分纪·孙逢吉

    类书。北宋孙逢吉撰。50卷。逢吉字彦同,富春(治今浙江富阳)人。博学多闻,习于典故。以咸平中杨侃所编《职林》断自五代,不及本朝,乃集数百种史籍中有关史料,提要钩玄,本《职林》而增广之,于元祐间汇为此编,前有元祐七年(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