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菩萨藏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及七万二千菩萨。是时长老舍利弗承佛神力。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佛白佛言。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忏悔灭罪。速得三藐三菩提。佛告舍利弗言。人欲学三藐三菩提。或声闻乘人。或缘觉乘人。或大乘人。或余众生。应诵十方十世界十佛名号。然十千灯若酥若油。香及磨香亦随灯数。种种花种种果种种叶。作大供养行大布施。盛十频伽水盛十坩水。沐浴清净以香熏身著新净衣更洗手足。两手各持十枚莲华应当菜食。给使仆人皆令净洁。于十方面各施佛座(上方佛座宜须小高)忏悔之人于十方面随便设座。即于坐处礼十方佛。口自发露忏悔从来所作行业。亦悔无始生死以来所造众恶。改往修来誓不复作。佛言。舍利弗。东方名阿输歌世界(此谓无忧)于彼有佛名月胜吉。南方难陀世界(此谓欢喜)于彼有佛名旃檀吉。西方跋陀罗世界(此谓贤)于彼有佛名无边光明。北方饶益眼世界。于彼有佛名幢吉。东南方月光世界。于彼有佛名无忧吉。西南方有幢世界。于彼有佛名宝刹。西北方有鸣世界。于彼有佛名花德。东北方安隐世界。于彼有佛名三勇猛。上方有月世界。于彼有佛名大功德吉。下方大名世界。于彼有佛名光明吉。一日一夜六时行道礼拜。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说此言。我礼一切诸佛如来。彼现在十方诸佛。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转法轮。现光明法轮。现取法轮。现雨法雨。现系法鼓。现吹法螺。现建法幢。现然法炬。现以法施充足众生。随一切众生所乐皆悉为说。能多利益安隐众生。为慈悲世间。为饶益诸天人众。我今顶礼彼诸如来。彼诸如来彼佛尊重应当供养。诸佛是大智慧是世间眼。能为世间作证。主领世间现知现见。我以身口意敬礼彼佛。我从无始生死以来所造恶业。为一切众生障碍。或起贪或起嗔或起痴。不识佛法僧。不识善不善法。或以恶身口意出佛身血。或诽谤正法。或破和合僧。或杀真人罗汉。或杀父母。或备起十不善道。或已作今作当作。或见他作赞叹随喜。或以身三口四意三业行造作众恶。恶口骂詈诽谤他人。或斗秤欺诳于人。或生六道恼乱父母。或取塔寺物。或用僧物。或用四方僧物。或破佛所制戒。或不随和上阿阇梨语。或嗔或骂。或诽谤声闻缘觉大乘。或因悭嫉造诸恶业。或恶骂如来。或法说非法。或非法说法。如是一切诸恶。我今于十方诸佛发露忏悔。彼诸如来现见现知现证。我于佛前一心发露不敢覆藏。发露已后誓不敢作。是诸罪业应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或经八难。愿此诸罪现前消灭未来不生。我今日在诸佛前。发露忏悔不敢覆藏。发露之后誓不敢作。如过去诸菩萨为修行菩提。如彼所忏悔。我今亦复如是忏业障碍。发露之后不敢复作。如未来诸菩萨摩诃萨当忏悔。我亦如是忏悔发露。发露之后誓不更作。如现在十方菩萨摩诃萨。为修行菩提今现忏悔。我亦如是忏悔发露誓不更作。如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菩萨摩诃萨为修行菩提。已忏悔当忏悔现忏悔。我亦如是忏悔誓不敢作。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当如是忏悔。是故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于一切诸法清净无有障碍。应当如是忏悔诸恶业障。既发露已誓不更作。若乐生刹利富贵种姓。多饶财宝种种具足形貌端正。欲得大乘者。当如是忏悔。若欲得四天王处。当如是忏悔。若欲得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应如是忏悔。若欲得梵身天梵富楼天大梵天少光无量光光曜少净无量净遍净受福无挂碍天果实天无想天不烦不热善见善现色究竟。当如是忏悔。若乐生无色界空处识处不用处非想非非想处。当如是忏悔。若欲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当如是忏悔。若欲得声闻三明六通神力自在听明利智。若欲得缘觉菩提。当如是忏悔。若欲得一切智清净智不可思议智无等等智正遍智。如是当忏悔。舍利弗。何以故。一切诸法由因缘生。如来所说有法从缘生。有法从缘灭。以因缘展转。于彼法过去彼已灭已转。彼业无障碍。彼诸法未生亦无障碍。舍利弗。何以故。一切诸法如来所说。皆悉空寂。无众生无寿命无人不生不灭。舍利弗。一切诸法自身所造。自身者亦是有。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此法慧。所谓无真实众生。此谓说灭一切业障。忏悔品竟。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得声闻乘缘觉乘大乘。或有余人修功德。云何当生随喜善根。尔时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欲随喜。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如是当说此言。若有众生于十方已作功德事。若布施若持戒若修行。我于彼一切随喜。以第一随喜胜随喜最上随喜无上随喜无等随喜无等等随喜。我悉如是随喜。若有众生于十方当作功德。若布施若持戒若修行。我于彼一切随喜。以第一随喜胜随喜最上随喜无上随喜无等随喜无等等随喜。我悉如是随喜。若有众生于十方今现作功德。若布施若持戒若修行。我于彼一切随喜。以第一随喜胜随喜最上随喜无上随喜无等随喜无等等随喜。我悉如是随喜。若彼诸菩萨初发菩提心功德。若彼菩萨已于百劫修行功德聚。若彼菩萨已得无生法忍功德聚。若彼菩萨已得不退地功德聚。若菩萨从一地次第至十地功德。我于彼一切随喜。以第一随喜胜随喜乃至无等等随喜。若菩萨先已修行六波罗蜜相应功德善根。我悉随喜以第一随喜乃至无等等随喜。若未来菩萨当修行六波罗蜜相应功德善根。我悉随喜。以第一随喜乃至无等等随喜。若现在诸菩萨今修行六波罗蜜相应功德。我悉随喜以第一随喜乃至无等等随喜以过去如来应供正遍知。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转法轮。为饶益众生。为安隐众生。为慈悲众生。为以义饶益众生。及诸天人声闻缘觉菩萨所造功德。我悉随喜。未来如来当得阿耨三菩提。当转法轮为饶益众生。为安隐众生为慈悲众生。为以义饶益众生。及诸天人声闻缘觉菩萨所造功德。我悉随喜现在十方诸佛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转法轮。现燃法炬。现击法鼓。现吹法蠡现建法幢。现以法施充足众生饶益众生安隐众生慈悲世间。以义饶益一切人天。若彼声闻缘觉大乘所造功德。我悉随喜。以第一随喜乃至无等等随喜。舍利弗。此谓随喜功德聚。以此随喜功德聚。若善男子善女人行此功德。此功德果报不可数不可量。舍利弗。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乃至恒河沙等世界众生。悉皆漏尽成阿罗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四事尽寿供养。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是随喜功德。胜此功德无量无边。是故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随喜。若女人欲得男子当随喜。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已说随喜。为现在未来菩萨光明云何劝请。佛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声闻乘若缘觉乘。若大乘若余众生。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说如是言。我礼一切诸佛世尊。今现在十方诸佛。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转法轮。我已礼彼佛。我今劝请转于法轮。愿诸佛世尊转法轮。愿燃法灯。愿开法眼。愿燃法炬。愿兴法云。愿吹法蠡。愿击法鼓。愿建法幢。为饶益众生安隐众生。为慈悲世间以义饶益一切天人。舍利弗。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说如是言。我礼一切诸佛世尊。若十方诸佛欲入涅槃。我当劝请彼佛愿久住世。为饶益众生安隐众生。慈悲世间以义饶益一切天人。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此劝请。舍利弗。此谓劝请聚。此劝请聚。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不可数量。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三千大千世界布满七宝布施如来。若善男子善女人前劝请功德胜此功德无量无边。舍利弗。若恒河沙等世界布满七宝布施诸佛。若善男子善女人前劝请功德胜此功德无量无边。如是劝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我劝请。舍利弗。此谓劝请聚。以此劝请聚。若善男子善女人现劝请。彼功德不可思量。何以故。舍利弗。我先修行菩提行。我已如是劝请诸佛为转法轮。以此功德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帝释诸天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等。亦劝请我转于法轮。为多所饶益安隐世间。乃至以义饶益一切天人。舍利弗。我先劝请诸如来为法久住。我以此功德根故。得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得四无碍辩。得大慈大悲。我已入泥洹。我法当久住。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声闻乘若缘觉乘。若大乘若余众生。当行回向善根为一切智。尔时佛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声闻乘若缘觉乘。若大乘若余众生。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作如是言。我于无始生死所作功德善根。或于佛或于法或于僧。或一人乃至施与畜生一抟食。或忏悔或劝请或随喜。或归依三宝受戒功德。一切和合。回施与一切众生。如诸佛世尊现智无著智回施与一切众生。我亦如是。回施一切众生。如手捉宝珠施与一切。如云降雨润益无尽无减。为众生富贵无减。为功德无减法无减智慧无减乐说无减。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得一切智。我以此功德施与众生。一切和合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此善根愿令一切众生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如先诸菩萨。为菩提修行善根修行回向为一切智。我亦如是。回向为一切智。以此善根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如未来诸菩萨。当修行回向善根为一切智。我亦如是。以回向善根为一切智。如现在诸菩萨。修善根为一切智。我亦如是。回向善根为一切智。以此善根愿一切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如先释迦牟尼佛。坐菩提树下。住不可思议无垢定降伏恶魔。所有诸法可知可见可觉。于夜后分明星出时。以一念相应慧行灭苦道得证醍醐。我亦如是。一切众生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无量光明如来。胜光明如来。清净光明如来。功德光明如来。师子如来。百光如来。高明如来。网光如来。珠光如来。火光如来。光王如来。庄严如来。宝幢如来。法幢如来。身胜如来等应供正遍知。如余诸佛世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转法轮。为饶益多众生。为安隐诸众生。为慈悲世间乃至以义饶益一切天人。我亦如是。为一切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转法轮。为饶益众多众生。为安隐众生。为慈悲世间乃至以义饶益一切天人。舍利弗。此谓回向功德聚。此功德聚。胜前布施功德聚。百分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为他广说。所得功德无数无量。舍利弗若有人能令三千大千世界杂类众生。于一念顷俱得人身已。复能令得缘觉菩提。常以四事供养。施与一一缘觉七宝如须弥山。如是日日乃至入涅槃。入涅槃已起七宝塔。花香幡盖种种供养。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是故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所得功德复多于彼。愿此功德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功德比先功德。百分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信此经劝请十方诸佛为转法轮。如我所说法施胜于财施。尔时四众一万人俱从坐起。皆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说此言。世尊。我等当受持此经。为人广说当信。何以故。世尊我等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当成就如是善根如是善法。是时帝释天王散以天花。供养世尊及此经法。而说此言。世尊。此经有大功德为增长诸菩萨善根。为灭业障。是时佛告帝释。如是如是。憍尸迦。何以故。天王我念过去阿僧祇劫。是时有大光聚如来应供正遍知出现于世天王。大光聚如来应供正遍知。寿六十八亿岁。初始说法有百千万亿弟子。彼一切皆阿罗汉尽诸有漏。第二说法有九十九千亿弟子。亦皆漏尽得阿罗汉。第三说法有九十八亿百千弟子。诸漏已尽得阿罗汉。天王。彼大光明聚如来应供正遍知。为一切世间诸天梵王沙门婆罗门故。住经六十八亿岁。是时帝释天王及四众。从光明聚如来受持此经。为多利益一切世间。为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天女名竭伽陀。受持此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厌离女人得丈夫身。常生人天之中不经恶趣。八万四千世作转轮王。憍尸迦。于汝意云何。至此彼竭伽陀女人岂异人乎。即我身是。我昔于亿百千世界值无数佛同名光明聚如来。于彼佛所悉闻此经。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如来名。必定当得大般涅槃。若有女人闻此光明聚如来名者当转女身。寿命终时无有疑乱。不更受女身。憍尸迦此经大功德恩。能摄受诸菩萨摩诃萨善根。能灭诸业障碍。是时帝释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云何受持。是时佛告帝释。憍尸迦。此经名灭业障碍。汝当受持。亦名菩萨藏。汝当受持。亦名断一切疑。如是受持。佛说经已。帝释天王及长老舍利弗比丘众。及诸菩萨天人阿修罗乾闼婆。一切世间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菩萨藏经

猜你喜欢
  转法轮品第二十六之一·佚名
  卷第三十二·佚名
  菩提行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新华严经论 第七卷·李通玄
  国家观在宇宙观上的根据·太虚
  卷第一百八十·佚名
  卷第一百六十五·佚名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本)·窥基
  佛说续命经·佚名
  杂毒海卷八·性音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四卷·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七·智顗
  俱舍论记 第二十六卷·普光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佚名
  金刚仙论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楠·唐圭璋

      楠字南木,惠州博罗人。自号翠虚翁。嘉定四年(1211)卒,年四十三。据云:楠得太乙金丹廖,能捻土疗人,病人呼为陈泥丸。后归罗浮,能驱狐鞭龙,浮笠济湍,显诸神异。   水调歌头   赠九霞子鞠九思   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

  • 提要·方回

    【臣】等谨案文选顔鲍谢诗评四卷元方回撰回有续古今考已着録是编取文选所録顔延之鲍照谢灵运谢瞻谢惠连谢朓之诗各为论次诸家书目皆不着録惟永乐大典载之考集中顔延之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一首评曰本不书此诗书之以

  • 爱之神·闻一多

    ——题画啊!这么俊的一副眼睛—— 两潭渊默的清波! 可怜孱弱的游泳者哟! 我告诉你回头就是岸了!啊!那潭岸上的一带榛薮, 好分明的黛眉啊! 那鼻子,金字塔式的小丘, 恐怕就是情人底茔墓罢?那里,不是两扇朱扉吗? 红得像樱桃一样, 扉内

  • 第二章 论平仄四声·吴梅

    平仄一道,童孺亦知之,惟四声略难,阴阳声则尤难耳。词之为道,本合长短句而成,一切平仄,宜各依本调成式。五季两宋,创造各调,定具深心。盖宫调管色之高下,虽立定程,而字音之开齐撮合,别有妙用。倘宜平而仄,或宜仄而平,非特不协于歌喉

  • 卷一·马臻

    钦定四库全书 霞外诗集卷一      元 马臻 撰春霁书怀 纷雨洗游尘润物亦已足淑气浮芳鲜山泽一时緑回鴈远零乱流云高断续伊余惬所向偶景相穆穆好鸟如含情不语立嘉木静知春事佳老觉世味熟遂展平生情谁复辨蕉鹿

  • 曾静供词二条 二、雍正皇帝勤政爱民,与天理浑然一体·雍正

      【原文】  曾静供:弥天重犯读书浅少,如何晓得天地高厚?况属山鄙狭陋,负罪弥天。一旦身近圣天子之光,忽睹广大精深,胆寒心裂,愈觉窍口难开。只有圣德神化,感通于变,其效甚速。是以弥天重犯昔虽冥顽,同于禽曾,今得被化,幸转人

  • 第一百一回 集灵囿再开会议 上海滩悉毁存烟·蔡东藩

      却说欧战已毕,各国将开议和大会,中国政府,不得不派遣专使,赴会议和,当下由徐总统择定一人,就是外交总长陆徵祥。徵祥曾因事请假,部务委次长陈箓暂行代理,此次奉使赴洋,不便逗留,便即束装起行,乘轮赴欧去了。是时英美法日意

  • 卷之八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上·吴伟业

    ◎福王上顺治元年四月戊午朔,明留都闻京师之变,尚书史可法、高宏图、都御史张慎言等,誓告天地,号召四方起义勤王。各镇溃兵南下,沿途劫掠,淮抚路振飞、巡抚王燮,分兵防堵,收斩伪官。已知崇祯殉国,文武诸臣会议立君。慎言,及吕大

  • 吴三桂考·佚名

    予吏滇,知逆藩吴三桂倡乱荡灭事颇详。然避伏深山,时日、地名、人名未确者不敢录。及东归十余年,亲友屡叩,谓桂势若可成而终败者,曷故?余曰:方乱起,余与同志刘文季、林牧士逆料必败,所以我三人始终洁身也。康熙十年辛亥冬至壬子

  • 卷七上·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七上     宋 沈枢 撰宰相门 李克答魏文侯置相之问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戚臣在

  • 卷一 一之一·孔颖达

    ◎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陆德明《音义》曰:《周南》,周者,代名,其地在《禹贡》雍州之域,岐山之阳,于汉属扶风美阳县;南者,言周之德化自岐阳而先被南方,故《序》云“化自北而南也”。《汉广序》又云“文王之道,被于南国”是也。○《

  • 净名即是古佛·太虚

    ──十九年冬在净名佛学社讲──净名佛学社,是古佛寺原有的道场。今就“净名即是古佛”之义,与各位一讲:净名、就是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有大神通、大智慧、大辩才、大威力,是助佛教化的在家弟子。梵语维摩诘,此云净名。怎么

  • 第四十六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五(夜摩天之十一)又彼比丘。复念天中可爱境界。根和合生。分别风吹。数数增长。爱火所烧。诸世间人贪彼处乐。起如是心。天中甚乐。如是比丘。系念思惟。彼天失坏。比丘于彼可爱境界。不生贪乐。离热恼意

  • 邓天君玄灵八门报应内旨·佚名

    经名:邓天君玄灵八门报应内旨。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引徐神翁歌诀。徐神翁名徐守信,宋哲宗、徽宗时道士。本书当撰于南宋。述九宫八门遁法,占卜吉凶。   

  • 三十六水法·佚名

    古代道家炼丹专著。 又名《三十六水经》、《炼三十六水石法》。 一卷。相传为汉代古籍(一说西汉淮南王 刘安撰)。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法乃汉代古籍。本书为中国炼丹术仅有的两本水法专论之一。将药石化为水

  • 黄帝阴符经注·唐淳

    一卷。南宋唐淳撰。唐淳,号金陵道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撰有《阴符经注》一书流传于世。《阴符经注》,全称 《黄帝阴符经注》。学者研究注释 《阴符经》,始于唐而盛于宋。唐宋注释 《阴符经》者多家,各家从不同角度解释

  • 林公案·佚名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60回。佚名著。清未刊本。1984年3月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收人“晚清小说大系”丛书。1987年11月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收入“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故事主要讲述了林则徐出任闽清知县,接连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