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昔者旭照高山。天宫御一乘之驾。流晖原隰。鹿苑转四谛之轮。虽复发轸分逵。而涂无乱辙。一雲普洽。而卉木各茂。自鹄林变色慧日寝光。达学电谢以息肩。真人长往而寂虑。且前贤述圣。难令各解。後进孤陋。更异亲承。况乎正法既往。久当像末。定慧与福德异时。醇化与浇风殊运。然则一乘三乘之驾。安可以同其辙哉。若识时来在数药性勿违。然後可以清沈痼之宿疾。体权实之同归矣。十轮经者,则此土末法之教也。何以明之。佛以末法恶时去圣浸远败根比之坏器。空见借喻生盲。沈醉五欲。类石田之不苗。放肆十恶。似臭身之垢秽。故此经能濯臭身开盲目陶坏器沃石田。是以菩萨示声闻之形。象王敬出家之服。以此幢相化彼无惭。显二事之护持成三乘之道果。故经曰:为令此土三宝种姓威德炽盛久住世故。又曰:摧灭一切诸众生类犹如金刚坚固烦恼。然则三宝久祝显教传於末法。金刚烦恼验障异乎一乘。寻旧经之来。年代盖久。但谱第遗目。传人失记。翻译之主既往。来兹之日罕闻。同我者失魄於真彩。异我者大笑於淡味。谬以千里。能勿悲乎。夫极曜文天。或蔽亏於薄雾。至言轨物。时沦滞於广辩。针石一违。有死生之巨痛。纤毫错学。有升坠之异涂。其可易乎。属有三藏玄奘法师者,始则学架东朝。末乃访道西域。轻一生之性命。涉数万之艰难。果能竭溟渤。以索亡珠。蹈龙宫而穷祕藏。吞法流於智海。瓶写无遗。受道气於檀林。香风更馥。至於因明三量声论八音。莫不究立破之源。穷字转之本。如来所说菩萨所传。已来未来一朝备集。昉以薄业不偶真应。幸达圣制乱於未肇。後贤传灯於既夕。遂使定死馀命。冀反魂於法药。昏野迷方。期还辕於觉道。於是染翰操纸杜绝外虑务详至教释彼纷执。畴谘法主重启梵文。粤以永徽二年岁次辛亥正月乙未。尽其年十二月甲寅翻译始毕。凡八品十卷。以今所翻比诸旧本。旧本已有今更详明。旧本所无斯文具载。於是处座伉谈者,响法雷而吐辩。静虑通微者,镜玄波而照心顶火暴腹之徒。戢萤晖於慧日。喜足谦怀之侣。腾高节於清风矣前佛既往。後佛未兴。庶此教长悬。永济来者,弘道之士。如何勿思。

猜你喜欢
  第五·宗鉴
  在科仑坡与佛教徒大会主席马拉拉舍扣喇博士摩诃菩提会拉甲佛教监督金刚智博士谈话·太虚
  卷八·佚名
  大雲初分入行健度第二十六·佚名
  卷第十·祖琇
  卷二十五·彭绍升
  撰集百缘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一百三十·佚名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二十卷·马鸣
  永明智觉禅师·惠洪
  佛说要行舍身经·佚名
  跋新锓丛林盛事·道融
  向军民长官呼吁和平·太虚
  卷第五十七·德清
  卷四百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唐圭璋

    李 白(二首)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

  • 卷九·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九      宋 韩淲 撰 五言律诗 过沙坑留遗余子任 约我沙坑外南豅共说诗山林已黄叶篱菊尚青枝良晤真难事相期若旧知翩翩乘果下想像入城时 次韵斯远喜予见过 无地寻明月因人且出游猖狂疑

  •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大明宪宗孝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成化十二年八月辛未朔改南京户部左侍郎王恕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从大学士□辂等奏请增设也○巡抚顺天等府左佥都御史张纲奏乞餋病许之○癸酉兵科都给事中章镒等复劾奏镇守辽

  • 二 咸亨的老板·周作人

    咸亨酒店的老板之一是鲁迅的远房本家,是一个秀才,他的父亲是举人,哥哥则只是童生而已。某一年道考落第后,他发愤用功,一夏天在高楼上大声念八股文,音调铿锵,有似唱戏,发生了效力,次年便进了学,他哥哥仍旧不成,可是他的邻号生考上

  • 萧孝友传·脱脱

    萧孝友,字挞不衍,乳名陈留。开泰初,因为是皇亲,任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因为行大册礼,升为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重熙元年(1032),累迁为西北路招讨使,封兰陵郡王。八年(1039),进封为陈王。在此之前,萧惠任招讨使

  • 平胡录·陆深

    (明)陆深 撰呜呼元政不纲久矣其乱亡之成实自顺帝帝之至元二年丙子广东朱光卿河南捧胡首难光卿增城人与其党石昆山锺大明聚众作乱国号大金改元赤符时惠州民聂秀卿亦称兵与光卿合捧胡陈州人以烧香惑众作乱于信阳州破归德

  • 卷一百九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九十四 朱批廖坤奏摺 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湖广襄阳府同知【臣】廖坤谨 奏为遵 旨密奏事窃【臣】恭觐 天顔蒙 皇上垂念【臣】祖廖有功殉难微衷 特加异数叠沐 高厚隆恩亘古未有【臣】中

  • 隐公·孔子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公

  • 定公卷二十五(起元年,尽五年)·何休

    (《释文》:何以定公为昭公子,与《左氏》异。)元年,春,王。定何以无正月?(据庄公虽不书即位,犹书正月。)[疏]注“据庄”至“正月”。○解云:即庄元年经云“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是也。案庄公之经,上有正月,下有三月。今定

  • 重令第十五·管仲

    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

  • 近思録集注卷一·江永

    婺源江永撰【朱子曰此卷道体】防溪先生曰无极而太极【朱子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彚之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隂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隂分阳两仪立

  • 卷三十一·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三十一宋 魏了翁 撰襄公四年下【一】君夫人生已有榇定姒贱素无器备榇者亲身之棺初死即当有之将葬以殡过庙葬讫乃为虞祭今定姒初薨匠庆以君长惧之乃始作榇知此是季孙以定姒本贱素无器备议

  • 制分·韩非

    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是以君人者分爵制禄,则法必严以重之。夫国治则民安,事乱则邦危。法重者得人情,禁轻者失事实。且夫死力者,民之所有者也,情莫不出其死力以致其所欲;而好恶者,上之所制

  •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①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②,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

  • 卷第一百五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三问此中何者是想。何者是微细。何者是微微。有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是想。无所有处是微细。非想非非想处是微微。有

  • 木马·张资平

    张资平著。发表于1922年《创造季刊》1卷2期。写日本工人家庭生活中的悲剧。贫困的女工瑞枝被人遗弃后与私生女美兰相依为命。美兰被孩子们骂作“杂种”,在孤独中渴念着一个大玩具木马,但因家贫无力购买,一天在去橱窗看木

  • 春秋尊王发微·孙复

    十二卷。孙复撰。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学《春秋》,着此书。此书是现存最早的宋代《春秋》学专着。此书上祖唐啖助、赵匡、陆淳废传解注,以经求经,直寻大义之风,又兼宗韩愈排斥佛教,以为佛家是以春秋乱中国之旨,力主“尊王攘夷

  •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佚名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普贤菩萨说见佛之法。佛在如来神力所持之处,普贤大众之所围绕。有十大菩萨,各与眷属忽集。众问普贤,此诸菩萨从何国来?普贤令其入定观察,竟不能知。三番请问,普贤示以观察之法,乃见皆在如来身中广大国土佛